JT∕T 804-2011 分体式钢箱梁.pdf

JT∕T 804-2011 分体式钢箱梁.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8477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JT∕T 804-2011 分体式钢箱梁.pdf

4.4.1.6 2 焊接接头组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焊接接头组装允许偏差

清江水布垭大坝右岸趾板及厂房引水渠开挖施工组织设计4.4.2板单元组装

4.4.2板单元组装

1 板单元组装在专用胎架上进行,U形肋、板条肋组装允许偏差不大于1mm,并使其 2 板单元组装应考虑工艺留量,板单元组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板单元组装允许偏差

4.4.3.1梁段在组装胎架上采用正装法组装,并用马板固定。 4.4.3.2组装胎架外应设置基准点,由各基准点控制每一个被组装部件的位置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4.4.3.3分体式钢箱梁梁段组装时宜先组装两边箱梁,待其检测合格后,再将两边箱梁与横向连接梁 组装成整体。 4.4.3.4梁段组装应考虑工艺留量,梁段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

4.5.1.1焊接工艺规程应按照通过评审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

4.5.1.2焊接材料使用要求如下:

a)焊接材料应通过焊接工艺评定确定,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人使用; b)焊条、焊剂应按产品说明书烘干使用; c)C02气体纯度应大于99.5%。 4.5.1.3主要部件在室内制作时,应在组装后24h内焊接,超过24h的可根据不同情况在焊接部位进行 清理和去湿处理后方可施焊;在室外制作时,应在组装后立即施焊。 4.5.1.4焊接工作宜在室内进行,施焊环境湿度宜在80%以下,低合金钢的焊接环境温度宜在5℃以 上,普通碳素钢的焊接环境温度宜在0℃以上。 4.5.1.5焊接预热温度通过焊接试验、焊接工艺评定、焊接环境及焊缝拘束度等确定,预热范围一般为 焊缝两侧100mm以上,距焊缝50mm测温。 4.5.1.6焊接时严禁在母材的非焊接部位引弧

4.5.1.6焊接时严禁在母材的非焊接部位

4.5.2.1定位焊前应按图纸及工艺文件检查焊件的几何尺寸、坡口尺寸、根部间隙、焊接部位的清理情 况等,如不符合要求不得实施定位焊。 4.5.2.2定位焊缝应距设计焊缝端部30mm以上,定位焊长度为50mm~100mm,问距为400mm~ 600mm,定位焊缝的焊脚尺寸不得大于设计焊脚尺寸的1/2,且应大于或等于4mm。 4.5.2.3定位焊焊缝质量应符合4.5.5的要求,对于开裂的定位焊缝,应在保证焊件组装尺寸正确的条 件下补充定位焊,并清除开裂的焊缝。

4.5.3气体保护焊与埋弧自动焊

4.5.3.1各种焊缝在施焊前应将定位焊的熔渣清除干净后再施焊。 4.5.3.2气体保护焊应随时清除喷嘴上的飞溅物,并保证气体干燥装置始终保持加热状态。 4.5.3.3埋弧自动焊应在距设计焊缝端部80mm以外的引板上起、熄弧。 4.5.3.4埋弧自动焊焊接过程中不宜断弧,如有断弧则应将停弧处刨成1:5的斜坡,并搭接50mm再引 弧施焊,焊后搭接处应修磨匀顺。

4.5.4圆柱头焊钉的焊接

4.5.4.1圆柱头焊钉的焊接工艺应按通过评审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 4.5.4.2圆柱头焊钉的焊接应采用专用焊接设备,焊接前需铲磨掉焊钉部位钢板面的车间底漆,使其 露出金属光泽;少量平位、立位及其他位置也可采用手工焊接。 4.5.4.3每日每台班开始生产前或更改一种焊接条件时,应按规定的焊接工艺试焊两个圆柱头焊钉 进行外观和弯曲30°角检验,焊缝和热影响区应无裂缝,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焊接。 4.5.4.4瓷环应按规定要求烘干使用。

JT/T804—2011表12焊缝外观质量单位为毫米项目焊缝种类质量要求横向、纵向对接焊缝不容许气孔主要角焊缝直径小于1.0每米不多于三个,间距不小于20mm,但其他焊缝直径小于1.5焊缝端部10mm之内不允许受拉部件横向对接焊缝不容许U肋角焊缝翼板侧受拉区4受压部件横向对接焊缝U肋咬边≤0.3角焊缝受压区主要角焊缝、纵向对接焊缝≤0.5其他焊缝△≤1埋弧焊K2.0焊脚尺寸手弧焊K+2.0#K△≤2焊波角焊缝(任意25mm范围内)b≤15≤3余高对接焊缝1525≤4b/251余高≤0.5横向对接焊缝T铲磨≤0.3"手工角焊缝总长的10%范围内K+3.04.5.5.2经外观检查合格的焊缝方能进行无损检验,无损检验应在焊接24h后进行。4.5.5.3焊缝超声波探伤应符合GB/T11345的规定,焊缝超声波探伤范围、检验等级及验收级别应符合表13的规定,焊缝超声波探伤检验的距离一波幅曲线灵敏度符合表14的规定。表13焊缝超声波探伤范围、检验等级及验收级别单位为毫米检验部位检验等级探伤比例探伤范围验收级别顶板、底板、腹板、纵隔板等构件的横向、纵向对接焊缝,横隔板横向对接焊缝,产品B100%全长I级试板对接焊缝12

表14超声波探伤距离一波幅曲线灵敏度

注1:p3mm×40mm为横通孔;Φ1mm×2mm为柱孔;Φ2mm、p3mm、p6mm为平底f 注2:熔透角焊缝纵波直探头扫查时,使用Φ2mm、Φ3mm、p6mm平底孔试块。

超声波探伤等级评定时,不允许存在位于判废区的缺陷,位于长度评定区的缺陷应按表 评级;当判定为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对接焊缝)等危害性缺陷者,应判为不合格。

表15位于长度评定区缺陷的验收等级

注1:t为母材厚板,母材板厚不同时,可按薄板评定; 注2:缺陷指示长度小于8mm时,可按5mm计。

4.5.5.5焊缝射线探伤应符合GB/T3323的规定,焊缝X射线照相探伤范围、检验等级及验收级别应 符合表16的规定。

表16 焊缝×射线照相探伤范围、检验等级及验收级别

6 磁粉探伤应符合JB/T6061的规定,焊缝磁粉探伤范围及验收级别应符合表17的规定

表17焊缝磁粉探伤范围及验收级别

4.5.5.7采用超声波和磁粉进行局部探伤的焊缝,当发现裂纹时,应将该条焊缝的探伤范围延至全长; 采用射线探伤的焊缝,当发现超标缺陷时,应在发现超标缺陷片位两端各增加一个片位长度进行检验;若 检验结果还不合格时,应在该次发现缺陷的片位一端再增加两个片位长度进行检验;若检验结果仍不合 格,应对发现缺陷的片位至下一个片位之间的全部焊缝进行检验。 4.5.5.8圆柱头焊钉焊完之后,应及时敲掉圆柱头焊钉周围的瓷环进行外观检查,焊钉底角应周边饱 满,无折边、咬边。

4.5.6.2返修区域修补后,返修部位及补焊受影响的区域应按原探伤条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应满足 焊缝相应的级别

4.5.7.2产品试板的材质、厚度、轧制方向和坡口形式应与母材相同,长度应满足试验内容的需要。 4.5.7.3产品试板的焊缝经探伤合格后进行接头拉伸、侧弯和焊缝金属低温冲击试验,试样数量和试 验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4.5.7.4若试验结果不合格,则应先查明原因,然后对该试板代表的接头进行处理,并重新进行检验。

4.6.1矫正时应优先采用机械矫正方法,矫正时应缓慢加力,矫正总变形量不得大于2%,环境温度不 宜低于5℃。 4.6.2采用热矫时温度应控制在600℃~800℃范围内,严禁过烧,不宜在同一部位多次重复加热,温度 降至室温前,不得锤击钢材和用水急冷。 4.6.3矫正后,板单元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的规定。

4.7.1预拼装在胎架上进行,胎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其基础应有足够的承载力。 4.7.2每轮预拼装的梁段数不少于五段,预拼装梁段制造完成后,进行连续匹配预拼装,预拼装检查合 格后,留下最后一个梁段参与下一轮预拼装。 4.7.3梁段预拼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0的规定。

表20梁段预拼装允许偏差

JT/T 8042011

4.8.1涂装要求应符合JT/T722的规定。 4.8.2涂装前应对自由边双侧倒弧,倒弧半径宜为2mmo 4.8.3高强度螺栓连接面可采用无机富锌防锈防滑涂料,涂装厚度为120um±40um,也可采用喷铝 涂装厚度为150μm±50μm。 4.8.4高强度螺栓连接面涂层初始抗滑移系数不小于0.55.安装时涂层抗滑移系数不小于0.45

按GB/T1031用样板检查切割面表面粗糙度。

5.1.2手工切割和剪切

学尺、直角尺和钢板尺格

用钢卷尺、平尺、拉力器、直角尺、钢板尺和塞尺检查。

用钢卷尺、拉力器、直角尺、钢板尺和塞尺检查。

用钢卷尺、拉力器、直角尺、钢板尺和塞尺检查

用游标卡尺和试孔器检查。

用游标卡尺、钢板尺、钢卷尺和拉力器检查。

拉力器、直角尺、钢板尺和塞尺对部件组装质

用焊脚检测器、目测、放大镜、钢板尺和钢卷尺进行检查

用焊脚检测器、目测、放大镜、钢板尺和钢卷尺进行检查

5.3.1.2超声波探伤

5.3.1.3射线探伤

焊缝射线探伤检验应符合GB/T3323的规

JTT895-2014 缆索护栏5.3.1.4磁粉探伤

JT/T804—2011

5.3.2.1圆柱头焊钉焊接完成后,每100个圆柱头焊钉至少抽三个进行弯曲检验。

预拼装检查应在无日照影响的条件下进行,并应有详细的记录,预拼装检测方法应按 进行。

a) 梁段的螺栓孔允许偏差,应符合4.3.7的规定; b) 梁段的涂层质量NB/T 10435-2020标准下载,应符合4.8的规定; c) 梁段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 d)梁段的焊缝质量,应符合表12~表17的规定。 6.4产品需经检验合格,并附有质量检验合格证方可出厂

7.1 梁段存放场地坚实平整,有排水设施,支承处有足够的承载力。 7.2 梁段应单层存放,存放期间支点处不允许有不均匀沉降。 7.3梁段在存放场地存放时,应按吊运顺序安排位置。 7.4 梁段采用船舶运输时,应对船舶进行稳定性验算,梁段的绑扎固定及运输应符合船舶运输的有并 规定。

.1 梁段存放场地坚实平整,有排水设施,支承处有足够的承载力。 .2 2 梁段应单层存放,存放期间支点处不允许有不均匀沉降。 .3 梁段在存放场地存放时,应按吊运顺序安排位置。 .4 梁段采用船舶运输时,应对船舶进行稳定性验算,梁段的绑扎固定及运输应符合船船 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