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SMA 3-2020 人造草面层运动场地质量控制规范.pdf

T/GSMA 3-2020 人造草面层运动场地质量控制规范.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136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GSMA 3-2020 人造草面层运动场地质量控制规范.pdf

5.2.3.1人造草面层各产品的生产流程

5.2.3.1.2EPDM颗粒的生产简易流程:经由配料→投料→密炼→挤出→硫化→破碎→分筛→包装→入 库。

2.4保障生产设备的稳

生产过程中,稳定是保证产品质量指标合格的前提。对于新设备、新操作人员,应对设备加强调试, 使设备运行、衔接流畅。其次,大力开展操作技能培训苏J21-2003 轻钢龙骨石膏饰面板吊顶,提升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和应对突发设备故障、 产品质量问题的能力。再次,加强设备的点检、维护管理,使设备健康运转。

5.2.5生产中常见问题及解决

5.2.5.1人造草坪生产中常见问题及解决

5.2.5.1.1草坪色泽暗淡

1D 草坪拉丝时使用不环保、有较多填充成份(填充剂比例多了或者填充剂、色粉选择不当等)的色母 粒; 2) 使用添加二次回料或无机填料的原料进行拉丝; 3) 解决方案:使用环保的色母粒进行着色,主料不能添加二次回料或无机填充物,

5.2.5.1.2草丝高度不足

1) 拉丝工艺控制不当,草丝收缩率偏大; 2 簇绒时预留草高不足; 3) 背胶时工艺设置不当或背胶机温度隔绝设计不合理,草丝过度收缩; 2 解决方案:调整拉丝工艺,降低草丝热缩性能;簇绒时根据收缩率适当增加预留高度;背胶工艺适 当调整,降低草面温度

5.2.5.1.3草面色条

1)拉丝混料不匀,导致阶段性颜色波动:

2)混料及上料工装设计不合理,导致不同比重的原料在上料过程中分层; 3)色母粒耐温级别不够,在拉丝过程中高温颜色波动; 4)拉丝机温控不稳定,生产过程中出现颜色波动; 5)拉丝机塑化不良,不能均匀塑化主、辅料; 6)草丝热收缩不稳定,在背胶的过程中收缩差异导致视觉色差; 7)解决方案:使用耐温级别较高的色母粒,重新设计混料和上料的工装,检查拉丝机螺杆和料筒间隙 及螺杆设计是否合理,校正拉丝机各温控,调整拉丝机生产工艺,稳定收缩率。

5.2.5.1.5草丝拔出力偏低,可轻易用手拔掉

5. 2. 5.1.7

1)簇绒机参数调整不当; 2)簇绒过程检验设计不合理,参数偏离后未能及时发现; 3)背胶工艺不稳定,经向张力有较大波动; 4)使用不合格的基布或者基布组合不适合产品; 5)解决方案:重新检查簇绒机的参数设计,加大巡检频次,检查背胶时经向张力的波动范 量更好的基布,检查基布组合是否和草坪匹配

5.2.5.1.8草坪底背涂胶不匀,局部厚薄不一,草丝有明显未覆盖现象

1)胶水配比不当,黏度不合理; 2) )上胶工艺设计不当,刮胶和匀胶配合不当; 3)上胶工装平整度不当,间隙不一致; 4)胶水质量偏差,不能有效附着:

5.2.5.2填充颗粒生产中常见问题及解决

I) 颗粒褪色快,选用耐候性色粉稳定性好。 颗粒杂质多,自动配料系统减少材料人工配料污染 5 颗粒大小不均匀,增加自动过滤网筛。 4) 颗粒色差大,定制标准作业指导书,确保混炼均匀 5) 颗粒粉尘大,增加过滤筛网。

产品质量检验目的是排除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一切偶然性损伤和保证人造草面层产品的 质量稳定性,保证出厂的产品质量合格。 每批订单生产出的成品应进行例行检验。根据企业制订的相关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并填写成 品检验记录。检验合格的成品方可贴上合格证等待出货。 对例行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要做出明显标识,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4产品出厂质量要求

5.5.1产品运输前,应对出货量,发货信息进行逐一核对。产品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因扭曲、挤压、受 潮、化学污染或高温等变化而影响产品物理或化学完整性。 5.5.2产品应保存在通风干燥、防潮、防雨的区域,防污染、防过度挤压、避开火源、温度不超过40℃; 合格产品自生产之日起,贮存期一般不超过1年,

6.1.1基础层的分类

T/GSMA3 2020

禁止使用煤焦油沥青。 基础的平整度要求为3m直尺误差3mm;表面应平坦、光滑、保证排水畅通。 沥青混凝土完成后,要加固得完全平滑,不可有车辙、硬结、凹沉、龟裂或开口等,压时注 意不要出现龟裂或材料移动现象。表面有隆起或其它不结实的现象要消除,消除完成后用3㎡ 直尺检查,正负不得超3mm。 基础表面要保持清洁干燥,沥青基础完工后要求养护7d以上,以使沥青表面低沸点成份挥发 完全,保证基础有良好的粘结强度。 重点检查沥青混凝土表面与排水明沟结合部位,此结合部位是压路机的施工盲点,容易出现沥 青混凝土基础松散、密实度不够的现象。 四周设排水明沟。为保证排水流畅,有渗水功能场地坡度不大于3%o,无渗水功能场地坡度不 大于8%0,并且符合设计要求。

应按设计规范要求施工,保证水泥混凝土基础有足够的强度及密实度,无裂缝、脱层、翻砂、 起粉等现象。确保完工后,水泥混凝土基础整体强度不低于C25。 新浇筑的水泥混凝土,其基础层底部要铺设防潮层,防止地下潮气上升影响面层,基础铺设完 成后,养护时间应不少于25d。 基础应有一定的平整度:3m直尺误差3mm;表面应平坦、光滑、保证排水畅通;对明显凸 出部位进行打磨;若积水面积超过15%且积水深度超过3mm,则需要用基础修补材料进行修 补。 水泥基础浇筑后必须切割伸缩缝,伸缩缝要求宽度为6mm~8mm,深度不少于30mm,分布 网格在规范内:一般6mx4m内。混凝土基层的伸缩缝要清洗于净,伸缩缝内应无灰尘。

T/GSMA32020

沥青混凝土基础结构图

6.1.4基础验收要求

6.1.5人造草面层场地技术要求

水泥混凝土基础结构图

1) 主要原材料:人造草坪。 2) 填充料:颗粒、石英砂。 3) 施工辅料:连接胶水、连接带,施工胶水分双组份和单组份胶水。 4) 减震垫层。

6.1.5.2人造草面层场地的技术要求

6.2 施工工艺流程及品质控制规范

5.2.2原材料质量管理

CH∕T 3020-2018标准下载填充型人造草坪面层工工艺流程及质量管理规

5.2.3.1施工工艺流程

6.2.3.1.1施工前基础确认一放线摆位→裁线、拼接一功能线镶嵌一修整一注砂→注胶粒→

6.2.3.1.1施工前基础确认→放线摆位→裁线、拼接→功能线镶嵌一修整→注

6.2.3.2施工要点

6.2.3.2.1施工前基础确认

临港110kV变电管桩施工方案图4填充型人造草面层分层结构图

在进场施工之前,对场地地基进行平整度、坡度和表面观感检测,其中平整度的误差为3M直径不 得超过10mm,有渗水功能场地坡度不大于3%o,无渗水功能场地坡度不大于8%o,铺装后的渗水速率

6.2.3.2.2放线摆位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