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2022-J-51 装配式纤维增强硅酸钙板复合墙体构造图 集.pdf

闽2022-J-51 装配式纤维增强硅酸钙板复合墙体构造图 集.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7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7944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闽2022-J-51 装配式纤维增强硅酸钙板复合墙体构造图 集.pdf

本图集适用于福建省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和一般工 业建筑采用装配式纤维增强硅酸钙板复合墙体作非承重内隔墙 工程的设计。

本图集主要内容包括:轻钢龙骨纤维增强硅酸钙板复合墙 板、纤维增强硅酸钙夹芯复合条板的产品性能指标及相关的墙 体构造节点进行介绍

装配式纤维增强硅酸钙板复合墙体分为两类:墙板、条板。 4.0.1轻钢龙骨构件应符合《建筑用轻钢龙骨》GB/T11981的 规定,并应进行防腐处理,可采用镀锌或表面涂层等防腐措施 当采用镀锌防腐时,双面镀层重量不应低于125g/㎡²:对于高腐

表4内隔墙用纤维增强硅酸钙夹芯复合条板的性能指标

4.0.8纤维增强硅酸钙板非承重内隔墙宜采用硅酮建筑密封胶、 聚硫建筑密封胶、聚氨酯建筑密封胶,其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要 求或规定。 4.0.9接缝纸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接缝纸带》JC/T2076中 的规定。 4.0.10纤维增强硅酸钙板非承重内隔墙用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 高强度结构钢构配件、预埋件、连接件、紧固件等材料的种类 牌号和质量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 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等规定

4.0.11纤维增强硅酸钙板非承重内隔墙用螺栓、螺钉、铆钉等 金属配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4.0.12后锚固连接用机械锚栓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 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JG160等规定。后锚固连接用化学 锚栓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的规定。

5.1.1纤维增强硅酸钙板非承重内隔墙系统构造的设计应根据 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筑设计要求和技术经济性能,选择纤维 增强硅酸钙板的材料类型、规格尺寸、构造形式,并应方便制 作、安装、维修和保养。 5.1.2纤维增强硅酸钙板非承重内隔墙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 5.1.3纤维增强硅酸钙板非承重内隔墙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 福建省建筑物抗震烈度要求。 5.1.4纤维增强硅酸钙板非承重内隔墙隔声设计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工业企业噪声

控制设计规范》GB50087的有关规定。 5.1.5纤维增强硅酸钙板非承重内隔墙的构造设计应便于管线 的敷设和维修,并应避免管线维修更换对墙体造成破坏:孔洞 槽位置及尺寸应在设计时做出规定,应采用工厂生产的预理 管、线、盒的纤维增强硅酸板非承重内隔墙。 5.1.6纤维增强硅酸钙板非承重内隔墙工程防水设计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298的规定。 5.2轻钢龙骨复合纤维增强硅酸钙板复合墙板 5.2.1轻钢龙骨的布置应满足墙体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1)竖向龙骨间距宜为300mm~600mm: 2)分室墙竖向龙骨宽度不应小于50mm,分户墙竖向龙骨宽 度不应小于100mm: 3)竖向龙骨应按照面板的模数进行设置,当隔墙的高度大 于选用的面板规格尺寸时,应在面板接缝处增设龙骨。 5.2.2轻钢龙骨纤维增强硅酸钙板复合墙板隔墙与主体结构、 面板之间应采取防裂措施。 5.2.3轻钢龙骨纤维增强硅酸钙板复合墙板隔墙面板连接应符 合下列规定: 1)面板厚度不宜小于8mm,与结构主体宜预留3mm~5mm的缝

隙。当相邻两块板边为楔形边时,拼缝时板边应自然靠拢:当 相邻两块板边为直角边时,面板与面板间的接缝宽度宜为3mm 5mm,并应进行密封处理: 2)面板和龙骨采用外径不小于ST4.2的自攻钉固定,且自攻 钉固定,且自攻钉间距不应大于200mm,中间部分螺钉间距不得 大于300mm,距板的边缘不应小于15mm; 3)面板接缝处应在竖龙骨翼缘的中线,另一侧对应面板的 竖向接缝应错开,不得在同一龙骨上形成竖向通缝: 4侧边应与竖龙骨固定,且同一龙骨两侧不应同时出现拼 缝。当采用自攻钉固定时,自攻钉间距不应大于10mm,距板的 边缘不应小于10mm: 5)上下面板间的水平连接处,应设安装夹。 5.2.4龙骨接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增设内衬龙骨的对接接长方式,内衬龙骨的长度 不应小于200mm,厚度不应小于连接龙骨厚度: 2)接长处龙骨间应设置10mm宽间隙: 3)内衬龙骨与接长龙骨宜采用规格不小于ST4.2的自攻螺 钉连接,自攻螺钉距龙骨端不宜大于15mm,间距不宜大于60mm 接长龙骨每侧连接内衬龙骨的自攻螺钉不应少于4个。

5.2.5轻钢龙骨纤维增强硅酸钙板复合墙板隔墙内的水、暖通 空调、电气等管线和配电箱、插座、开关盒等开洞处应以龙骨 位置进行综合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埋件、插座、开关盒等应与龙骨连接牢固,开洞应在 工厂预制,严禁在现场完成: 2)当相邻两个房间在隔墙两侧面板的同一位置安装接线盒 时,接线盒应错位安装。两接线盒之间应采用不燃隔热材料填 充密实: 3)当隔墙内设置管线时,可在龙骨中间部位开孔,孔的宽 度不应大于龙骨截面宽度的1/2。 4)电气线路穿越或敷设在墙体内时,应对线缆采用不燃隔 热材料进行防火隔离:设置开关、插座等电气配件部位的周围 应采取不燃隔热材料进行防火隔离。 5.3纤维增强硅酸钙夹芯复合条板 5.3.1条板隔墙与顶板、结构梁、主体墙和柱以及条板隔墙之 间的连接应采用刚柔性连接。在抗震设计时,连接应采用L型或 U型钢板抗震卡,并使用膨胀螺丝、射钉等固定。钢卡的固定应 符合下列规定: 1)条板隔墙与顶板、结构梁、楼地板的接缝处,钢卡间距 不应大于600mm,采用PE条、水泥砂浆填缝密实:

5.2.5轻钢龙骨纤维增强硅酸钙板复合墙板隔墙内的水、暖通 空调、电气等管线和配电箱、插座、开关盒等开洞处应以龙骨 位置进行综合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埋件、插座、开关盒等应与龙骨连接牢固,开洞应在 工厂预制,严禁在现场完成: 2)当相邻两个房间在隔墙两侧面板的同一位置安装接线盒 时,接线盒应错位安装。两接线盒之间应采用不燃隔热材料填 充密实: 3)当隔墙内设置管线时,可在龙骨中间部位开孔DL/T 5233-2019标准下载,孔的宽 度不应大于龙骨截面宽度的1/2。 4)电气线路穿越或敷设在墙体内时,应对线缆采用不燃隔 热材料进行防火隔离:设置开关、插座等电气配件部位的周围 应采取不燃隔热材料进行防火隔离。 5.3纤维增强硅酸钙夹芯复合条板 5.3.1条板隔墙与顶板、结构梁、主体墙和柱以及条板隔墙之 间的连接应采用刚柔性连接。在抗震设计时,连接应采用L型或 U型钢板抗震卡,并使用膨胀螺丝、射钉等固定。钢卡的固定应 符合下列规定: 1)条板隔墙与顶板、结构梁、楼地板的接缝处,钢卡间距 不应大于600mm,采用PE条、水泥砂浆填缝密实:

2)条板隔墙与主墙体、柱的接缝处,钢卡可间断布置,钢 卡间距不应大于1m,采用水泥砂浆填缝,靠近地面的连接点与 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3)接板安装的条板隔墙,条板上端与顶板、结构梁的接缝 处应加设钢卡固定,且每块条板不应小于2个固定点: 4)条板隔墙的安装长度超过5m,应设置构造柱,并应采取 加固措施: 5)顶端为自由端的隔墙,底部应用U型钢板卡固定,并应 做压顶,压顶宜采用通长角钢圈梁,每块板应埋设不少于一根 钢筋与圈梁连接,隔墙上端应就间断设置拉杆与主体结构固定, 所有外露金属件均应做防锈处理。 5.3.2当条板隔墙用于潮湿环境时,下端应做C20现浇混凝土 条形反坎,且反坎高度不应小于200mm,并应作防水处理。 5.3.3当条板隔墙需吊挂重物和设备时,应根据重量不同,采 用专用锚栓或对穿螺栓固定,也可采用H形钢板卡固件,且应满 足承载设计要求。不得单点固定,且固定点间距应大于300mm。 用作固定和加固的预埋件和锚固件,均应作防腐或防锈处理。 门、窗框板靠门窗框一侧应设置预埋件。 5.3.4隔墙板与板之间可采用桦接、平接、双凹槽对接方式, 并应根据不同材质、不同构造、不同部位的隔墙采取防裂措施

6.0.2、纤维增强硅酸钙夹芯复合条板常用规格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见表6) 6.0.3、纤维增强硅酸钙夹芯复合条板内隔墙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见表7)

表6纤维增强硅酸钙夹芯复合条板常用规格及主要技术性能表

表7纤维增强硅酸钙夹芯复合条板内隔墙主要技术性能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