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河道治理一期工程xx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xxxxx河道治理一期工程xx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517 MB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xxxxx河道治理一期工程xx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本施工组织设计针对xxxxx河道治理一期工程xx标段展开,旨在科学规划和指导工程施工全过程,确保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完成。该标段主要涉及河道清淤、护岸加固、生态修复及附属设施建设等内容。

工程总体目标为提升河道防洪能力,改善水环境质量,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同时兼顾景观美化与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遵循“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环保优先”的原则,合理调配资源,优化施工方案。

具体措施包括:采用分段流水作业方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选用高效环保的机械设备进行清淤作业,确保淤泥处置符合环保要求;护岸工程采用生态型材料,如生态袋或植草砖,以增强结构稳定性并促进植被生长;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控制扬尘、噪音等污染源。

此外,我们还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木护墙剪力墙结构模板施工工艺标准,确保施工过程顺利推进。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力争将本标段打造成优质示范工程,为区域水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7.1、施工用水就近从宣平溪中抽取,经高压泵送至蓄水池,该处水质符合国家工业用水标准。

2.7.2、施工所需的用电可直接从红桥村镇供变电线路接入,并配相应的配电设备进人现场,然后分送到各所需工作面。

本工程是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建设。并且工程防洪堤砌筑方量大,工期紧,施工任务坚巨,必须合理安排人员、材料及设备,采取分段作业。

第三章 施工总体方案及平面布置

根据该工程特性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质条件、规划布置施工道路、施工供电、供排水设施、砼拌和系统、生产、生活福利用房、物资仓库、临时堆贮料场、生产辅助设施、现场试验室、现场值班室等临时设施。施工总体布置的原则为:

3.1.1、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和各种设施,力求合理紧凑、经济实用、管理方便、能满足施工段各项目、各工序的衔接和施工方便。

3.1.2、在业主提供的用地范围内进行合理规划、本着合理、必须的原则,尽可能减少施工用地。

3.1.3、危险物资材料仓库的布置及结构遵守国家安全防爆、防火等规范要求进行布置。

3.1.4、认真规范临时卫生设施,污水、污物的处理要符合相应的环保规定与要求。

根据本工程特点与现场实际情况,项目经理部办公用房在附近租用当地民房、生产、生活用房部分租用附近的民房,大部分的生产、生活用房与其他临时建筑设施如:水泥仓库、木材工加工场、设备停放场,部分生产设施,拟布置在防洪堤工程附近较为平坦宽阔地段。混凝土拌合机组计划设置一台,分别布置在防洪堤工程附近较为平坦宽阔的地段,混凝土水平运输控制在400米以内,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产生离隙现象。

3.3.1、施工管理机构设置

3.3.2、劳动力配置

高峰期各工种施工作业人数表

3.3.2、主要施工机械配置

3.3.3、主要管理人员配置

主 要 管 理 人 员 表

3.4.1、生活及施工供水

本工程施工高峰期人数120人,拟设一个集中生活区,生活用水利用生活区现有自来水供应,施工用水则设泵站从河道中取水直供,同时在砼拌和机附近设水箱,敷设2英寸的6分镀锌水管接至施工现场。

⑴、生活区四周挖排水沟,将雨水排至生活区外。

⑵、基坑施工废水及雨水等通过基坑设置的排水沟和集水井设水泵将其排至外侧,拟设备2台4〃潜水泵。

⑶、基坑开挖前,在开挖边坡顶设置截水沟,将地表水、雨水等排至开挖工作面之外。

3.4.3、排水设备配置

潜水泵 6寸 2台

潜水泵 3寸 2台

潜水泵 2寸 2台

污水泵 2台

施工用电红桥村镇变电线路低压侧接至。线路架设时需符合用电安全规范,跨路电线架设高度必须满足通车要求,同时,自备10KW柴油机组一套进场就位。

为了保证用电安全,主要电源开关全部采用空气开关,并配备触电保护装置。低压线路每隔20M设置一根架空电线杆,至用电机械处用橡胶电缆连接。

本工程施工区对外交通以公路为主,已有公路通至施工现场附近。需建简易施工临时便道,人工转运至施工现场。

3.8、施工辅助企业厂(场)区、仓库区

施工辅助企业厂(场)区先考虑砂石料堆场、砼拌和系统,后安排木材加工厂、仓库等,共计建筑面积4000㎡。

3.9、生产管理、行政办公、生活用房规划

1、行政办公、生活用房

本工程施工高峰期需劳动力约120人,本工程施工期较短,生活办公用房部分租用当地民房,计划租用面积如下:

木工加工场、现场修理房等生产用房,拟搭建临时棚和活动板房,计划搭建面积如下:

计划在防洪堤工程附近的较为平坦宽阔地段。布置0.4 m3混凝土拌合机组一套。最大生产能力约为30 m3/h;各档骨料由产运车装运至料斗内,按设计好的骨料、水泥、黄砂等进行配合,并按已定的程序进入搅拌机,然后再由配料器供给水量。

砼自拌和系统出料后,采用农用车运输到现场施工点,人工送料入仓,机械振捣密实。

3.11、施工消防系统

⑴辅助企业工厂区、发电厂、生活区等地均设置室外消防栓。

⑵对必须配备灭火器的站、室在室内配手提灭火器。

第四章 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项目部经过分析,认为本工程施工有以下特点:

4.1.1、对外交通较为方便,场内修筑临时施工道路难度不大。但场内运输线长,路面较差。

4.1.2、工程用量较大的浆砌石挡墙石材料紧缺,运输路途较远,不利于施工进度。

4.1.3、工程控制性工期的施工项目是防洪堤浆砌石挡墙工程。并且要保证浆砌石挡墙所需的石材料供应量,才能确保本工程目标工期的实现。

4.1.4、本工程虽然交通便利、施工工艺简单,但施工项目线路长,并且工程的砌石材料紧缺,工期较紧。对施工安排是一个挑战,但也便于组织多个施工队平行施工,有利于保障施工进度。

4.2、施工总进度计划

按合同项目施工工期从xxxx年xx月xx日开始施工,工期xx个月,至xxxx年xx月xx日完工。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结合本工程特点,考虑雨季河道水位高,施工难度大,并且洪水对挡墙基础冲填、新砌未完工挡墙冲刷的影响,重点控制廋水期挡墙基础开挖和挡墙基础垫层及挡墙的砌筑施工。

4.4、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由于本工程的石材材料紧缺,用量较大,运输较远,工期紧,拟安排5组施工队同时进场,进行分段施工作业。

详见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表

注:在汛期施工,碰到不可抗具的自然灾害、雨天、高水位期、政策处理。业主责任等无法施工,则工期顺延。

4.5、主要项目施工强度

4.5.1、施工围堰:xx m/天

4.5.2、基础土石方开挖:xxx m3/天。

4.5.3、基础处理:xxx m2/天。

4.5.4、挡墙C15砼基础浇筑:xxx m3/天。

4.5.5、M7.5浆砌石挡墙砌筑:xxx m3/天。

4.5.6、挡墙压顶C15砼浇筑:xxxm3/天。

4.5.7、防洪堤堤后回填:xxxm3/天。

4.5.8、河道清理、余方外运:xxx㎡/天。

4.6、施工总进度计划形象

施工日期:2010年6月18日至2010年12月18日,计6个月

4.7、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4.7.1、组织保证:业主或监理单位发出开工令之后,我方将从公司范围内组织抽调一批精干的技术、管理人员,组成工程项目部,按项目法管理指导施工,确保工程按期保质保量完成。

建立以项目总工为核心,工程施工技术科、质安科、测量组技术人员为主体的三级技术管理体系。从我公司抽调经验丰富精力充沛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承担起与业主、监理、设计等联系和现场施工技术的计划、组织指导、监督和管理责任,并做到:

1、组织精兵强将,抽调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和管理人员参加本工程施工。

2、严格计划管理,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横道图苏州绕城公路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做到一环扣一环,环环不脱节,当施工计划有变化时,及时进行调整。

3、采用分段流水作业。增加施工工作面。增加施工力量,利用施工项目多的特点,安排多支施工队伍同步施工;同时,根据施工进度需要,适当增加施工班次,安排一天班制作业,充分发挥机械化作业优势。加快施工进度。

4、编排详细可行的材料供应计划,确保材料的及时供应,保证施工不因材料供应问题而造成停工待料。

5、建立强有力的施工调度和现场指挥系统,落实每道工序的责任制,做好思想发动工作,目标明确,措施落实,及时检查各班组计划完成情况,奖惩分明,进一步调动生产班组的积极性。

6、注意异常气候对施工的影响,施工安排时强调前紧后松,留有余地,有计划、有目的安排,不能满打满算。同时要加强质量管理,杜绝因质量问题而返工贻误工期。

7、做好设计图纸交底工作,编制作业指导书,施工组织设计等,把好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

8、按业主、监理批准的施工技术方案,落实到各队技术负责人员在现场的实施工作中,以确保不出现技术方案失误,并杜绝由于技术方案不当而造成工作停工、返工等现象。

9、对技术方案应根据施工特点和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创新五篇桥梁工程施工方案(包含桥梁拆除_扩大基础等),确保施工技术的优先性、实用性、高效性。

项目部将严格按照ISO9001—GBT19001质量标准,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的质量保证体系,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适合于本工程的质量计划,严格按计划中的过程、程序和项目进行实施,实行质量终身制,层层落实到个人,真正作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坚决杜绝由于质量问题引起的停工、误工、返工现象,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