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施工组织设计

锅炉施工组织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68.61 KB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锅炉施工组织设计

锅炉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锅炉安装、调试及验收等全过程制定的技术性文件,旨在科学规划和指导施工过程,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进度及成本目标的实现。以下是关于锅炉施工组织设计的简要介绍:

锅炉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工程概况的描述,包括锅炉类型、规格参数、安装位置、用途以及周边环境条件等基本信息。其次为施工准备阶段,明确人员配置、技术培训、材料设备进场计划及场地布置等内容,确保开工前各项条件具备。

接着详细阐述施工方法与工艺流程,这是整个设计的核心部分。根据具体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吊装方案、管道连接方式、焊接工艺标准以及保温措施等,并对关键工序进行重点说明,强调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要求。

安全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设计中应制定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识别潜在风险源并提出预防对策东川监狱狱政设施维修改造项目竞争性磋商,同时安排应急处理预案以应对突发状况。此外还需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减少施工活动对周围生态的影响。

最后是对进度安排和资源调配作出规划,通过网络图或甘特图等形式展示各分项工程的时间节点,并依据实际需要合理分配劳动力、机械设备等生产要素,保障项目按期完成。总之,一份完善的锅炉施工组织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为优质高效地完成锅炉工程项目奠定坚实基础。

锅炉施工场地可分为锅炉组合场及锅炉周围的吊装用场地。组合场主要用于钢架、六道及受热面设备组合。组合场选址在炉左侧向西面的山边延伸,面积约为11000m2,共布置3台龙门吊,即2台40t/42m龙门吊和一台20t/42m龙门吊;安装工作面利用锅炉周围场地,筒吊作业可履盖范围内,尤其是炉后风机基础应在锅炉大件吊装完开挖、电除尘基础可以提前出零米,基础以上安装部分暂缓施工,整个炉后区域(引风机以前)作为锅炉设备堆放场,应在锅炉大件吊装完进行施工。

场地道路对土建施工要求

因锅炉吊装期间,需要占用锅炉与电除尘之间场地通道,要求将送风机、一次风机基础及其上部框架分期进行施工,零米以上暂缓施工炉后电除尘部分场地是主要的待装设备临时停放场地,也是350t大型吊机工作的主要场所,故电除尘的基础要求不出零米至2004年9月。

筒吊基础拟设在锅炉左侧,吊机基础中心与K3排中心线在同一线上,基础俯视外形图尺寸为14m×14m。由此,筒吊基础会与炉左相关辅机基础相干涉,故须缓建的基础包括:渣仓基础(总平图上序号为111)、石子煤水池(总平图上序号为113)、高效浓缩机基础(总平图上序号为112)及锅炉0米层图中的刮板捞石子煤机基础。该部分基础须待筒吊拆除(2005年6月)后才可进行施工。

位于炉左的定期排污扩容器基础暂缓施工,作为施工电梯基础。

锅炉零米层施工:锅炉捞渣机及密封风机基础零米以上暂缓施工,冲洗沟道、石子煤排渣池等待锅炉水压试验完成后施工。

锅炉运转层楼面施工:煤仓间区域因涉及给煤机基础,并尽量减少交叉施工,要求在移交磨煤机基础前施工完毕。

大板梁吊装、运输通道:

必须平整压实,并清场,确保转弯半径满足要求。由于大板梁吊装的需要,自锅炉前后对称中心以右部分(即对应主厂房第26号柱到第25~24柱间的部分),K2~K5间的地面基础部分缓建,不出零米至锅炉大板梁吊装完毕(即2004年7月12日)。

2.2.8炉后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主要满足钢架吊装和受热面吊装时大型吊机站位和安装设备的运输,通道部分须缓建的基础包括:高效浓缩机基础(总平图上序号为112)、石子煤水泵房基础(总平图上序号为114)、除灰水池(总平图上序号为154)、送风机基础(总平图上序号为106)、酸碱储存间基础(总平图上序号为124)

锅炉吊装拟投入如下主要施工机械:

150吨履带吊(前期钢架吊装)。

FZQ2000/80t圆筒吊(主吊机)一台;

QUY50A/50t履带吊(辅助吊机)一台 ;

QGZH480型/400T液压平板车一辆;

CKB50BTN/30t低驾平板车一辆;

DJZ1400/25t低驾平板车一辆;

40t×42m龙门吊2台、20t×42m龙门吊1台;

10t卷扬机2台、5t、3t、1t卷扬机各三台;

钢丝绳、卡环 、单柄若干;55t吊环2个;50t滑车组2个(吊过热器联箱,单约73吨);

主要工具包括葫芦、砂轮机、内磨机、对口钳等常用工具一批。

受热面吊装所使用的主要机械为:FZQ2000/80t圆筒吊;QUY50A/50t履带吊。

炉顶吊、QUY50A/50t履带吊、16t轮胎吊机。以上机械中,除圆筒吊和炉顶吊位置固定外,其余主要机械在施工的不同阶段应灵活机动布置。

圆筒吊一台,布置于炉左K3—K4间、距离K3列向后5000mm、距离边柱7500mm。圆筒吊分段接高安装的时间,可根据需要进行确定之,具体实施方案另编。

350t履带吊在钢架吊装前期采用短扒杆,后期将350t性能改至主扒杆86m、副扒杆32m工况。

FZQ2000/80t圆筒吊布置如前所述,主要用于水冷壁、包墙、低温过热器、省煤器等设备的吊装。炉顶吊布置在炉顶K3、K4大板梁上部中间,可水平走动(左右方向),主要用于炉膛内的设备如水冷壁、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高温再热器等设备的吊装。LS528/150t履带吊在协助抬吊水冷壁、包墙等设备组件时,布置在锅炉左侧外;在用于吊装水平烟道内的设备,如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时,布置在锅炉右后侧外;用于冷灰斗吊装时,布置在炉膛内。QUY50A/50t履带吊等辅助吊机主要用于协助主力吊机抬吊设备组件,灵活机动布置。

各项目主要工程量及工作范围描述

xx电厂二期3号炉锅炉受热面系统包括炉膛受热面、水平烟道受热面和尾部烟道受热面三大部分。炉膛受热面包括前后左右侧垂直水冷壁、螺旋管卷上升水冷壁,隔屏过热器及前顶棚过热器及之间的连通管及密封和四周的刚性梁,焊口约为15200个;水平烟道受热面包括高温过热器、高温再热器、延伸水冷壁、延伸包墙过热器、延伸底包墙过热器及四条垂直刚性梁、在后拱折焰角外侧布置有后拱框架,焊口数量约为4800个;尾部烟道受热面包括前后左右侧包墙过热器、中隔墙过热器、立式低温再热器、水平低温再热器、立式低温过热器、水平低温过热器、后顶棚过热器、汽冷吊挂管、省煤器、省煤器悬吊管及四周刚性梁、防磨装置,焊口数量约为15000个。整个受热面焊口约为35000个。

几个重要参数:(单位mm)

有水平烟道、折焰角、后拱框架。

炉前、侧前部水冷壁没有附着有辐射式再热器管膜。

锅炉分垂直水冷壁和螺旋水冷壁。

受热面主要由四大部分组合: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

一次流程:省煤器下水连接管水冷壁下联箱螺旋水冷壁混合集箱 垂直水冷壁垂直水冷壁出口集箱水冷壁出混合集箱汽水分离器 前顶棚过热器顶棚中间联箱包墙过热器水平低温过热器立式低温过热器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汽机

二次流程:汽机高压缸出口低温再热器高温再热器汽机

3.1.2.1炉膛为全焊接膜式水冷壁;由下部螺旋盘绕上升水冷壁和上部垂直上升水冷壁两个不同的结构组成。螺旋管与垂直管之间由过渡段水冷壁和水冷壁过渡段集箱转换连接。炉膛水冷壁总体布置见图1。

图1 水冷壁总体布置图

炉膛中部螺旋水冷壁与炉膛上部垂直水冷壁之间由过渡段水冷壁及集箱过渡转换。

3.1.2.2屏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上部沿烟气方向分前、后2组,每组沿炉膛宽度方向布置13片,共26片,屏间间距1371.6mm。

3.1.2.3高温过热器布置在水冷壁折焰角上,共31片,管屏间间距609.6mm。

3.1.2.4高温再热器布置在凝渣管后部水平烟道内,共84片,管屏间间距228.6mm。

3.1.2.6 低温再热器布置后竖井前侧烟道内,由下向上分为低再一级、低再二级、低再三级和垂直管组四段。低再一二三级为水平上下管组,由6管绕制,均各168片, 管屏间距为114.3 mm。垂直段管由两片相邻的水平蛇形管合并而成,横向节距228.6mm,横向排数84片。

(4)垂直段管组 φ50.8×4.5 12Cr1MoVG

3.1.2.8顶棚过热器及后竖井区域

管子规格和材料表

3.1.2.12启动循环系统环由启动分离器,贮水罐和水位控制阀(361阀)组成。

水位控制(361阀)阀为进口阀门。

3.1.2.13 过热器系统按蒸汽流程分为五级;依次为顶棚过热器、包墙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采用两级减温:低温过热器至屏式过热器间布置有一级喷水减温器,屏式过热器至高温过热器间布置有二级喷水减温器。

3.1.2.14再热器系统按蒸汽流程依次分为二级;低温再热器、高温再热器。再热器系统调温方式主要采用尾部烟气调节挡板为主、喷水减温为辅。事故喷水减温器布置在低温再热器和高温再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

隧道防水施工方案锅炉受热面安装主要施工机械:

受热面吊装对钢结构要求:

为满足汽水分离器吊装要求,D~K1与G5~G7形成的方格排柱间,分离器位置下的钢架要预留开孔,使分离器能垂直起吊;

炉左K2~K3排柱19000mm横梁以下横梁、斜拉条要求缓装,作为炉膛设备运输通道。

为满足水平低过和省煤器吊装要求,炉左部分钢架要求缓装(见水平低过和省煤器吊装方案),待省煤器、左侧包墙吊装完后复装。

炉顶炉左81m平面部分次梁缓装。

受热面吊装分为炉膛受热面吊装和尾部竖井受热面吊装的两个独立工作面,在钢结构、机具及人力条件满足情况下,两边同时进行吊装,但要考虑150T履带吊车在炉膛抬吊过程中的净空间是否足够。

锅炉钢结构及烟风道部分

b. 锅炉构架采用钢结构,连接方式为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高强螺栓规格为M16、M22、M24三种规格施工方案管理制度,共计约97330套,局部结构采用焊接方式固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