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高层脚手架施工方案高层脚手架施工方案是确保建筑施工安全、高效的重要环节。本方案主要针对高层建筑施工中脚手架的设计、安装、使用和拆除进行详细规划,以满足施工需求并保障人员安全。
首先,脚手架选型应根据建筑物高度、结构特点及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类型,如悬挑式脚手架、附着升降式脚手架或落地式脚手架等。方案需明确脚手架材料规格(钢管、扣件、防护网等),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其次,脚手架设计需结合施工荷载、风荷载等因素进行力学计算,保证结构稳定性。同时,设置连墙件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广州某外环路1#外水闸施工组织设计,防止倾覆。此外,还需考虑操作平台宽度、护栏高度及踢脚板设置,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在安装阶段,严格按图纸施工,对基础处理、立杆垂直度、水平杆间距等关键部位进行检查。脚手架搭设完成后,需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脚手架的稳定性和防护设施完整性,严禁超载或擅自改动结构。拆除时,需制定详细的拆除计划,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并设置警戒区域,防止意外发生。
总之,高层脚手架施工方案需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
①地基处理和底座安装
搭设场地应平整夯实,确保立杆有稳固可靠的基地,然后按构架设计立杆纵间距1.8m横向间距1.0m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和100×50通长木枋。进行放线定位铺设立杆底座,并确保位置准确、铺放平稳。
②双排外脚手架搭设作业程序
放置纵向扫地杆→自角起依次向两边竖第1根底立杆,底端与纵向扫地杆扣接固定后,搭设横向扫地杆并且与立杆固定,每边竖起3~4根立杆后,即搭设第一步纵向平杆(与立杆扣接固定)和横向平杆(即小横杆与立杆、纵向平杆扣接固定)、校正立杆垂直和平杆水平使其符合要求,按40~60N.M力矩拧紧螺栓,形成构架的起始阶段→按上述要求依向前延伸搭设,直至第一步架交圈完成。交圈后,再全面检查构架质量和地基情况,严格确保设计要求和构架质量→设置连墙件(或加抛撑)→按第一步架的作业程序和要求搭设第二步,第三步……→随搭设进程及时设置连墙件和剪刀撑→装设作业层横杆、铺设脚手板和装设作业层栏杆、挡脚板或围护、封闭措施。
内立杆距建筑物0.15~0.3m ,立杆横向间距1.0m ,纵向间距1.8 m ,步距1.8 。在搭设作业中,底立杆应按立杆接长要求,不同长度的钢管交错设置,相邻接头应错开设置,错开距离不小于500mm,在设置第一排连墙件前,应约每隔6跨设一道抛撑,以确保架子稳定。连墙件和剪力撑应及时设置,不得滞后超过2步。立杆必须与建筑物有可靠的连接,连墙件竖向间距6m,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对于转角时应增设一道连墙件。外侧立杆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力撑,剪力撑与地面倾角为450~600,宽度为10m。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力撑的两端除用旋转扣件与立杆或大横杆扣紧外,中间还要增加2~4个扣接点,与之相交的立杆或大横杆扣紧,除布置剪力撑外,脚手架两端及拐角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横向支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之字型连续设置。在铺设脚手板的操作层上必须吊设二道护栏和一道挡脚板.
所有脚手架搭设完后用密目网全封闭。
因建筑物两端山墙回填土未完全夯实,此处的脚手架除设置立杆外,还应采用挑脚架分层御荷挑架设置在1F、4F、8F采用撑架式做法。挑架采用双斜撑杆与立杆连接,同时沿高度6m设一拉杆与建筑物连结,以确保其稳定。
背立面因设置有后浇带,搭设脚手架时,后浇带未封闭为防止搭设脚手架破坏地下室顶板结构,在负一楼对中加设一道脚手架,使荷载能通过立杆完全传至地基。
正立面因设置有销售部,在进行裙房装修时,销售工作必须正常进行,应在脚手架上设置一个宽5400MM,高3600MM的门洞。门洞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结构形式,斜杆与地面成45~60度的夹角。门洞桁架下两侧的立杆应为双立杆,副立杆高度应高于洞口1~2步。门洞桁架中伸出上下弦杆的杆件端头,均应增设一个防滑扣件,该扣件宜紧靠立节点处的扣件。
1. 1. 小横杆:3000 m
2. 2. 长横杆:8900 m
3. 3. 立 杆:8000 m
4. 4. 扣 件:15000个
底 座:350个
五、脚手架内力计算
施工荷载的标准值:2KN/M2
1. 1.脚手架立杆稳定性验算
根据规范要求:50M以下双排脚手架,仅对立杆稳定性进行验算
N =1.2 ( NG1k +NG2k ) + 1.4∑NQK
取恒载系数为1.2,活载系数为1.4,
NG1k :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查表g k =0.1337KN/M
则NG1k = 0.1337×34/1.8 = 2.53KN
N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因为立杆横距1M,纵距1.8M,考虑两层同时作业
NG2k = 0.3×1.8×1×2 + 0.11×1.8×2 + 0.006×1.8×24
N = 1.2 ( 2.53 + 1.73 ) + 1.4×2×1/2×1.8×1
计算长度:L0 = k u h
L0 =1.155×1.7×1.8 =3.53
长细比: λ = L0 /i = 3.53×100/1.58 =223.4
查表Φ = 0.148
所以 N/ΦA = 7.63×103/(0.148×489) =105N< f =205N/MM2
验算合格,符合要求。
2. 2. 挑脚手架的内力计算
1)悬挑式三角形承力架沿纵向1.8米设一道,步距1.8米,最大悬挑5层。假定脚手架通过内外立杆传递给承力架的荷载相等,承力架扣件连接点均为铰接,受力杆计算长度取杆件支撑点间的有效长度,其受力计算模型如图:
取一个内外立杆及斜杆为计算单元,1~4层总共有8步
NG1k = 0.1337×8 =1.07KN
NG2k = 0.3×1.8×1×2 + 0.11×1.8×2 + 0.006×1.8×14.5 =1.63 KN
施工荷载:2×1.8×1×1.4 = 5.04 KN
脚手架内外立杆传递给承力架的荷载
N = 1/2[1.2(NG1k + NG2k)+ 1.4 ∑NQK] = 4.14KN
2)计算杆件BC最大轴向力RB
杆件BC只承受轴向压力,故由力矩平衡条件有
RB = (1+0.3/1.3)×4.14 (1.32 + 4.82 ) 1/2/4.8
L0 = KuL =1.5× (4802 + 1302 ) 1/2 =490.4cm
λ = L0 /i =490.4/1.58 =310>250
Φ = 7320/λ2 = 7320/310 =0.076
斜杆的稳定性:N/ΦA = 5.28/(0.076×489) =149<f
3)水平杆的强度、挠度因水平杆为一端固定一端简支
强度:a =Max/W=0.85×106/(5.08×103)=167 挠度:f=Nb2×(9a-2b)/(96EI)=0.95<1/250=5.2mm 作用载斜撑杆前端旋转扣件的轴向力 s=4.14×(0.3+1.3)×(3.02+1.32)1/2/1.3×3.0=5.55KN 六、 脚手架的验收 架子搭设组装完毕,在投入使用之前,应逐层逐流水段,主管工长、架子班组长荷专职技安人员一起组织验收。验收时,要检查架所使用的各种材料、配件、工具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和部颁标准,各有关规范的规定,以及是否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2、验收的具体内容为: 1)架子的布置:立杆、大、小横杆的间距。 2)架子的搭设和组装,包括工具架起重点的选择。 3)连墙点或结构固定部分是否安全可靠;剪刀撑、斜撑是否符合要求。 4)架子的安全防护:安全保险装置必须有效,扣件和绑扎拧紧程度应符合规定。 5)脚手架的起重机具、钢丝绳、吊杆的安装等,必须安全可靠,架板的铺设应符合规定。脚手架基础处理、作法、埋深必须正确和安全可靠。 1)架子拆除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围栏式竖立警戒标志,地面设有专人指挥,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2)拆除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鞋。 3)拆除顺序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的后拆的原则,既先拆小横杆,后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 4)拆立杆时,应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件(36 56 44)m悬臂灌注连续箱梁施工方案,拆除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5)连墙点应随拆除进度逐层拆除,拆抛撑前,应设置临时支撑,然后再拆抛撑。 6)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7)在大片架子拆除前应将预留的斜道、上通道小飞跳等,先行回固,以便拆除后能保其完整、安全和稳定。 8) 拆除架子时,如附近有外电线路,要采取隔离措施。严禁架杆接触电线。 景尚项目内墙顶棚腻子技术交底 9)拆除时不应碰坏门窗、玻璃、水落管等。 10)拆除的材料,应用绳索栓住,利用滑轮徐徐下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拆下的扣件和钢管要集中回收处理。 11)在拆架的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