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预应力管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桥梁、道路等工程中。其施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准备:在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和水文情况,并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管桩规格。同时,要检查施工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压桩机、吊装设备及辅助工具的正常运行。此外,还需做好场地平整工作,保证施工机械能够顺利进场。
2.测量放线:依据设计图纸准确确定桩位,并用明显标志标出。为提高精度,应反复校核桩位坐标,避免因定位偏差导致后续问题。
3.管桩运输与堆放:管桩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碰撞损坏,堆放时应设置垫木,保持水平状态,层数不宜过多以防变形。
4.沉桩施工:静压法:通过静力压桩机将管桩压入土层中。此方法噪音小、振动少,适用于软土地基。锤击法:利用柴油锤或振动锤将管桩打入地基内。该方法适合较硬土层cjj992017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但会产生较大噪音和振动。
5.接桩处理:当单节桩长度不足时,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方式进行接桩,确保接头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6.终压控制:根据设计承载力要求,严格控制最终压力值和贯入度,确保每根桩达到预定深度和承载能力。
7.质量检测:施工完成后,应对所有桩体进行完整性检测(如低应变法)以及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测试,验证是否满足设计标准。
8.安全文明施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总之,预应力管桩施工需结合具体工程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以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目标的实现。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外观质量应平整、密实,不应有裂纹、蜂窝、孔洞、折断和过大缺棱掉角、露主筋等缺陷。
3.1.3、 混凝土预制桩起吊、运输时混凝土强度等级
3.1.3.1、混凝土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方可起吊。
3.1.3.2、混凝土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等级100%,才能运输和施工作业。
3.1.4.1、桩的结构图及设计变更通知单;
3.1.4.2、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和试验、化验报告;
3.1.4.3、混凝土试验配合比通知单;
3.1.4.4、焊件和焊接记录及焊件试验报告;
3.1.4.5、钢筋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1.4.6、混凝土试件强度等级测试值报告;
3.1.4.7、桩的质量检查记录。
3.1.5、 混凝土预制桩打桩施工作业所需材料和设备机具的技术要求
3.1.5.2 焊条的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一般宜采用E34。
3.1.5.3、钢板的材质、型号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宜采用低碳钢。
3.1.5.4、机具:本工程打桩机具采用静压式桩机。
3.1.6、混凝土预制桩的接桩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
3.1.6.1、桩的连接方法一般有焊接、法兰连接和硫磺胶泥锚接三种。焊接和发法兰连接适用于各类土层桩体的连接。硫磺胶泥锚接的桩体适用于软土层,且对一级建筑桩基或承受拔力的桩宜慎重选用。本工程桩的连接方法采用焊接。
3.1.6.2、采用焊接接桩时,应先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焊接,并确保焊缝质量和设计尺寸。焊接的材质(钢板、焊条)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接件应作好防腐处理。
3.1.6.3、采用焊接接桩,其预埋件表面应清洁,上下节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焊接时应采取措施,减少焊区焊缝变形。焊缝应连续焊满。
3.1.6.4、接桩时,一般在距离地面1m左右时进行。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节点弯曲失高不得大于1‰桩长。
3.1.6.5、接桩处进入土前,应对外露铁件再次补刷防腐涂料。
3.1.7、施打沉桩作业条件
3.1.7.1、场地的作业区域应碾压平整,排水畅通,确保桩机的稳定垂直和移动。场地地面承载力必须满足打桩的需要。
3.1.7.2、根据测量放线的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橛或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线作出标志,使施打沉桩的位置准确。
3.1.7.3、沉桩的作业空间必须处理好架空线路的障碍物和地下埋设的隐蔽
(管线路及构筑物)物,予以处理。
3.1.7.4、打桩机安装就位,试车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
3.1.7.5桩堆放的地面应坚实、平整,并应按桩的型号、规格分别堆放,以保证起吊、运输方便;遇雨季应在四周作好排水沟。
3.1.7.6、应按设计图纸检验批的吊点、吊环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规定;起吊时,应确保吊点受力平衡,同时离地,水平提升,严防因外力作用断桩。
施打试验桩的数量不得少于2根,先确定贯入度,并应校验打桩设备技术性能。施工工艺及其技术措施是否适宜。
3.1.9、静力压桩应符合以下要求:
3.1.9.1、静力压桩适用于软弱土层,压桩机应根据土质情况配足额定重量。
3.1.9.2、桩帽、桩身和送桩的中心线应重合。
3.1.9.3、压同一根(节)桩应缩短停顿时间。
3.1.9.4、为减少静力压桩的挤土效应,可采取下列技术措施:
对于预钻孔沉桩,孔径约比桩径(或方桩对角线)小50~100mm;深度视桩距和土的密实度、渗透性而定静压管桩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一般宜为桩长的1/3~1/2,且应随钻随打;桩机应具备钻孔锤击双重性能。
3.1.10、压桩质量标准
3.1.10.1、压桩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注:表中未反映由于降水、基坑开挖和送桩深度超过2m等原因产生的位移偏差。
3.1.10.3、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倾斜角系指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
对高出设计标高的桩头,经测量找出断接线,预留伸入承台梁的桩内主筋长度(不小于30d),将桩头按需要尺寸进行切截。切截时应敲掉或凿去多余的桩头混凝土,并调直预留的主筋,保持主筋表面洁净。 3.11.2 对已截割的桩头,在去掉疏松的混凝土后,要将保留桩头混凝土和桩头钢筋加以保护中铁二十三局济鱼高速空心板梁技术交底,如钢筋有锈蚀必须处理。
3.1.12、质量通病及预控对策
3.1.12.1、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预控对策,详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