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网施工方案

排水管网施工方案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41.63 KB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排水管网施工方案

排水管网施工方案是针对城市或区域排水系统建设的具体实施计划,旨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以下是关于排水管网施工方案的简要介绍:

排水管网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前期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等内容。首先,在施工前需完成详细的现场勘察,明确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以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图纸和进度计划。其次,选择合适的材料与设备,如HDPE管材、混凝土管或其他符合设计要求的管材,并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验。

施工过程中,采用分段开挖、管道铺设、接口处理及回填等步骤。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运用非开挖技术(如顶管法或水平定向钻进)进行复杂地段施工。同时,注重管道坡度设置,保证水流顺畅;加强接口密封性db37/t 5160-202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资料管理标准.pd,防止渗漏现象发生。

质量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国家规范标准,定期开展自检与验收工作,确保每道工序达标。此外,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做好施工现场防护措施,避免事故发生。最后,完工后还需进行水压试验和通水试验,验证管网运行效果,为后期维护提供依据。通过周密策划与精细管理,实现高效优质地完成排水管网建设任务。

b、检查井井环、井盖必须完整无缺,安装平稳,位置准确。

c、进水口应按设计图尺寸施工,预制件安装平稳。竖隔栅(即侧入式)安装应垂直稳固。卧隔栅(即平入式)的井环应安装稳定,进环面应与两端平石取平。

d、检查井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下表:

a、井面、井底高程误差超标,测量监控工作不严格。

b、排水井、进水井砌筑尺寸误差超标,井筒收口不均匀,砖层不符、进水口与路面高程不匹配,未严格按标准图集的要求施工。

c、井环开裂,井盖安装不平稳,车辆通行时跳动。

d、砂浆强度不足,未严格按配比调配砂浆。

(4) 双壁玻纹管管道安装

双壁玻纹管不需进行管基砼施工,而是采用沙垫层代替原来钢筋砼排水管的平基砼,也不需进行傍管砼施工;HPDE的管道接口按设计要求:橡胶密封圈接口。

下管的方式可根据管重选用人工或起重机进行。用人工下管时,可由地面人员将管材传递给沟槽底施工的操作人员。对于开挖槽深大于3m,可用非金属绳索系住管身两端,保证管身平衡均匀溜放至沟槽内,严禁将管材由沟边翻滚入槽内。用起重机下管时,应用非金属绳索扣系住,严禁串心吊装。混合开槽或支撑开槽,因支撑影响宜采用从槽的一端集中下管,在槽底将管材运至安装位置进行安装作业。

连接前先检查橡胶圈是否配备完好,确认橡胶圈安放位置及插入口的深度。

接口作业时,先擦干净需要连接的表面,包括接头和管内壁,然后立即将插口端的中心对准承口的中心轴。

插口插入时,小口径管可用人力,可在管端部设置木挡板,用撬棍将被安装管材沿着轴线慢慢插入承口,公称直径大于400mm的管道,可用缆绳系住管材用手提葫芦安装。

承插口内外表面应擦干净,表面若有油污,要用醮丙酮擦干净。

在承插口表面用毛刷涂上专用粘结剂,先涂承口内面,再涂外面,顺轴向由内向外均匀涂抹,不得漏涂或过量。

插接完毕后,应及时将挤出的粘结剂擦干净,静止固化。固化要求符合厂家的规定。

雨季施工应采取防止管材漂浮的措施。可先回填到管顶以上大于一倍管径的高度。当管道安装完毕尚未还土而遭水泡时,应进行管中心线及高程的复测,如超出规范的要返工。

③ 管道与井接触处的地基处理

管道从管沟伸入至检查井,由于管道受到不同强度的支撑:从软到硬,所以需要设置过渡区,保证管道得到均匀的支撑,防止剪切或集中荷载的发生。为达到这种效果,我公司计划将采取如下措施:沿铺设方向,挖掉相当于3倍管径长度的土,且深度不小于300mm,随后长度相当于3倍管径的土,也按一定的坡度挖除,然后将挖除部分换置为碎石砂垫层,并夯实。具体做法如下图:

④ 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

HPDE管道进入检查井时,和砂浆的结合段,不能带钢带,可采用中介层作法。即在管材或管件与井壁相接部位的外表面先用聚氯乙烯粘接剂、粗砂做成中介层,然后用水泥砂浆砌入检查井,此时能充分利用管壁带有的T形肋,当和水泥砂浆结合时,T形肋将藏在水泥砂浆中,大大提高了水密性能。

A污水管道在覆土前要按市政验收标准进行闭水试验。

B闭水试验段宜选在两检查井之间,为节省试验工作,亦可选取数井一起进行闭水试验。

C由于混凝土或砂浆本身有吸水作用,因此在灌满水后不应立即作渗水量记录,而应在管道灌满水后至少相隔24h,使混凝土或砂浆本身含水饱和后再开始作渗水量记录。

D根据井内水平的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渗水量不超过规定的允许值即为合格。

E排水管道闭水试验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注:a.闭水试验在管道填土前进行。

b.闭水试验在管道灌满水位24h后再进行。

c.闭水试验的水位,应为试验上游管道内顶以上2m,如上游管道内顶至检查口的高度小于2m时,闭水试验水位可至井口为止。

d.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应不小于30min。

F、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a封堵不严密产生漏水。

b水质含有污染的物质,影响渗水量测定。

柔性管道和刚性管道成品最不同的地方,是柔性管道考虑管土共同受力的工作机理,是利用了土的侧向的支撑,来达到其结构受力处于平衡,有效降低管道承受的荷载。而侧向支撑源自填筑在回填区管道两侧的回填材料。同时,管道垂直变形,引发土拱效应,将土载传递到周边土层,这种机制的发生,也有赖于管道两侧回填材料的稳定性。

为确保管道在使用机械回填时不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在管道两侧填碎石或石屑,并填至管顶以上300~500mm,当用人工填土至700mm以后,才能使用机械回填;管道安装合格后要立即回填,应先回填到管顶以上一倍管径高度,回填土要分层夯实,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5%;回填时沟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和有机物,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及其他杂硬物。

为保证管道变形度的均匀,故对回填土厚度大于3m,管径大于1000mm的管段,在回填前,宜在管内竖向进行预撑(竖枋每隔一米一条),并使预撑当其管径竖向高度增加3%时才开始进行填土。在回填完成后,预撑材料才可以拆除。

(10) 对贴近基坑建筑物的保护

由于本工程管道的选线位置距离建筑物往往非常接近。对于那些基础埋深较浅,结构不太牢固的建筑物,在管道施工的过程中有可能造成一定影响。对此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措施。

① 对于那些过于贴近基坑而又不进行拆迁的有较大安全隐患的建筑物,可与设计人协商在局部适当调整管道的位置,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

② 对于建筑物基础较长的部位,可适当作分段施工,挖一段立即填一段,然后再挖另一段。这样可确保建筑物的基础周边始终有一部分土体是稳定的,而且应尽可能地加快施工速度,以减少建筑物产生变形的机会。

③ 在有较大安全隐患的建筑物上设置变形观测点,密切监视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当建筑物变形较大时应立即组织抢救工作。

④ 在贴近建筑物的管段应采用拉森钢板桩进行支护,以减少水土流失对建筑物稳定性所造成的影响。

⑤ 储备足够的钢板桩、槽钢和砂包等材料,以专门用于,一旦周边的建筑物发生失稳趋势时,可立即投入进行加固处理。

⑥ 如已经发生危险时应立即疏散建筑物中的人员,必要时应立即对基坑进行回填抢救。

2、玻璃夹砂管的施工工艺

1.1、建立测量控制网:组织测量队按设计院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复测无误后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对工程进行点面相结合的测量控制。

1.2、施工放样:进行施工放样测量,定出管道中线及井位并引出水准基准点,作为整个排水工程的控制点。每次测量均要闭合,按规范严格控制闭合误差。

1.3、复测出水口标高:施工前先复测各排水出口标高,若与设计有矛盾,应立即会知设计人进行调整。

管沟开挖主要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配合为副。

2.1、开挖的管沟槽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则设法降低水位,避免发生浮管。

2.2、开挖时严格按沟槽的断面尺寸进行施工,沟槽应平整,槽底坡度要符合设计要求,严禁超挖。

2.3、当挖掘到接近槽底深度时随时复核标高,并钉立槽底标桩,避免超挖,若发现超挖,应以碎石或其他骨料夯实。

2.4、当下一步工序不能立即进行时,槽底应留15~30㎝深的土层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工准备就绪时再挖,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破坏槽底基础。

2.5、开挖长距离管槽时,注意每隔200~300m留一土埂,以防雨水冲刷基槽。

3.1、管沟底面应连续、平整,不得有大于40㎜的圆石或大于25㎜的尖角形石块。

3.2、在开挖管沟的过程中,如遇岩石或硬性土质时,应继续深挖,去掉岩石或硬性土质。如开挖中发现管沟为流沙、有机土或土壤体积随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土质时,应进一步深挖,至基础层为止。

3.3、在管沟底部发现有流沙趋势、静水和流水之类的地下水时,要用开点法或挖暗沟等措施适当排水,直至管线安装完毕,管沟要立即回填至足够高度,防止浮管。

3.4、在管子与管子的连接处,要挖操作坑或承插坑。连接好以后,用垫层材料仔细地将承插坑填满,并夯实,使管道在整个长度上有均匀的连续支撑。

3.5、当遇到人工填土、淤泥、湿险性大等软、松散或高膨胀土质等不稳定土壤条件时,应用平板撑住管沟侧壁,深挖沟底,用砂、石铺垫并夯实。

a、检查沟壁有无裂纹及塌方的危险。

b、沟底宽度是否符合下管要求,沟底土壤有无扰动主体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有无坍塌土壤集积在槽内。

c、沟底标高要符合要求,超挖处则应回填夯实,欠挖处则应挖至标高。

d、放好管底中心线,挖好必要的工作坑。

e、下管时禁止人员在下管的沟槽区域活动。

a、下管方法有人工和机械下管两种,分别根据管子的直径、重量、沟槽的状态、施工条件、及施工机具条件而定。

b、下管过程中应注意施工人员、设备的安全。

c、机械下管时,起重机的走行道要畅通,起重机的行道距离沟槽边不得少于1米。

d、检查管子内壁及端口是否有破损、分层现象,若有应及时修补,修好的管子必须经固化后方可下管安装。

e、管子在下沟时,通常以逆流方向铺设,承口应朝介质流来的方向一个完整的投标装修施工组织设计,在斜坡区域承口应向上。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