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文科、理科实训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文科、理科实训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4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文科、理科实训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5.4.2配电线路的布置和导线截面的选择。变压器旁设置总配电房,建立总配电屏,由此将工程所需的各路用电输出。由于电路输送距离不长,故按容许电流来确定导线截面。

5.4.2.1 第一路由 到 施工用电。

P1=15+18+8+25=66KW、P2=21×4=84KVA、P4=40KWT/CECS827-2021 绿色建筑性能数据应用规程及条文说明.pdf

P=1.08×(0.7×66/0.75+0.6×84+1.0×40)=164KVA,

I=0.8×164×1000/1.732×380×0.75=266(A)

查有关表得选用95平方的BLX线。

5.4.2.2 第二路线所带负荷的设备主要是钢筋对焊机,切断机、弯曲机等。 P1=13.5 P2=75 P3=4

P=1.08*(0.7*13.5/0.75+0.6*75+0.8*4)=65.66KVA

I=0.8*65.66*1000/493.63=106(A)

查有关表得选用25平方的BLX线。

5.4.2.3 第三路从总配电屏引出,主要到QTZ80塔吊,其主要负荷是QTZ80塔吊、人货电梯、两台井架及综合楼的上施工用电。

P1=45+15+15=75 P2=84 P4=30

P=1.08*(0.7*75/0.75+0.6*84+1.0*30)=162(KVA)

I=0.8*162*1000/493=263(A)

查有关表得选用95平方的BLX线。

5.4.3第四路从总配电屏引出,主要到住宅临设。

P4=20KW P=1.08*220=21.6

I=0.8*21.6*1000/493=35(A)

查有关表得选用6平方的BLv线。

5.4.4施工用水由市政自来水管网提供,进入现场的自来水管按2寸管考虑,施工现场自来水管的布置详见场布图。在80T塔吊边砌一临时水箱,用高压水泵接1.5寸水管向主体结构工程供施工用水,并上设简易水箱。

5.5 消防设施的配备:

主体施工阶段消防用水就利用施工水,并在每隔一楼层设一水头。同时在每隔一楼层 (与水头楼层相隔)的醒目处设8只灭火器,由于混凝土模板主要采用木模板,因此在施工楼层再配备4台灭火器,以确保施工作业层的安全。

5.6 通迅呼叫的配备:

6.施工机械的选择和布置:

本工程的主要垂直运输机械选用2台固定式QTZ60塔吊和4台井架。

6.3 井架 作为垂直运输塔吊的补充,本工程的理科楼拟在 轴中轴外布置井架,另一台布置在 ,主要用于解决 的垂直运输。

6.4 简易搅拌楼的设置:其由两台750L搅拌机+两台配料机+一台铲车组成,生产率达50/H,配比误差率1/201,因此对保证质量十分有利。

6.5 详见机械设备一览表和主要机械示意图附5。

详见总平面布置图附3。

本项目决定配备两台 打桩机。

利用机械和人工整平场地,若表面土较差,填筑20公分左右的塘渣,由中间往四周做1%的泛水,四周挖排水沟和集水井,保持场地干燥。

先从基准线引出轴线和从基准点引入标高,然后打出桩位木桩,木桩不得外露,并在周围撒上白灰,进行必要保护。

7.2.2 开挖顺序 根据方案从综合楼开始到电信楼结束,由于实际机械开挖的土方深度约在3.30m左右,因此采用分二层进行,先挖1.50m厚,再挖1.80m厚。根据总进度安排围护桩应从综合楼的西面向南分两边进行,因此土方也应按此方向进行。(见图附9)

7.2.3 开挖标高的控制 根据贯例机械土方开挖到地下室底板底留201—300mm处停,余下的201—300mm土方和承台基础及地梁的土方均采用人工挖土,因此在整个机械土方开挖时派专人在挖掘机前指挥,以便确保不致超挖。

7.2.5 根据规范要求,本工程土方回填时均采用分层夯实。

7.2.6 地下室底板和基础需一次性浇捣处,均采用砖和素砼胎模,以确保工程质量。

7.2.7土方在开挖前,需在自然地面沿围护桩外一圈挖明沟排水,土方开挖完后沿基础一圈挖明沟排水。

7.3钢筋混凝土工程:

7.3.2 本工程结构均采用自拌混凝土 根据图纸计算本工程一次方量最大的是综合楼基础底板约1000立方,根据计算似采用2台JZM750混凝土搅拌机。JZM750混凝土搅拌机,其生产率为22.5m3/h*2 台=45m3/h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再配制2台HPD1201混凝土配料机,由于其配有电子称,其精度达到1/201,因此完全可以控制住混凝土的搅拌质量。

7.3.3 混凝土的运输 基础阶段的混凝土均采用砼机动翻斗车加人力砼翻斗车,主体阶段采用塔吊直接吊入位或部份加人力砼翻斗车。

7.3.4 混凝土的浇捣 根据以往的经验,塔吊直接吊入的一般2—3处砼浇捣的头子(方向),每个头子配2名振动手,在每次振捣时,每位振动手需参照快插慢拔的方法进行,同时观看模板的情况,在复杂处还应用榔头或铁棒,敲打模板以确定是否震动到位,对于交界处尤其要认真。

7.3.5楼板混凝土标高的控制 主要采用标志杆的方法进行,即在板面钢筋焊φ6竖向筋,而后用水平仪测定标高并红漆标上即可。

7.3.6混凝土的标号需在每次浇筑前进行申请,在接到砼浇筑令后再进行复核,在确定无误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结构浇筑砼。

7.3.7 试块的制作 必须遵循规范的要求,每个台班、每100m3, 每个楼层制作一组,有抗渗要求的还需再增加一组,同时项目部还必需做一标准试块养护池。

7.3.8 混凝土的养护 在冬季应加强砼的保护,如用草包或采用塑料薄膜的养护,夏季浇水养护,养护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4天。

7.3.9 施工缝的留设 地下室分两次浇捣,底板和基础应一次浇捣,墙板和顶板再一次浇捣,施工缝留设在墙板300处,柱应留在板面或基础面,梁式板应留在中间的三分之一处。

7.3.10对混凝土要提前申请,在得到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签发的混凝土浇灌令后,方能进行混凝土浇灌。

7.4.2 本工程的钢筋由我方采购,根据合约在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而确认后,方可进行采购,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钢筋进场、取样试验、制作加工、焊接试验、分类堆放、核查发货等整个过程,均需派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

7.4.3 本工程大直径的竖向钢筋连接均采用电渣压力焊,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也可采用套筒挤压连接,锥螺纹连接等新技术,梁板钢筋采用对焊或采用绑扎搭接。钢筋保护层梁板一般采用10、25的垫块,地下室底板为35垫块。

7.4.4 钢筋工程应作为隐蔽项目,因此ꗬÁ‹Љ25勸¿2525က2525Ѐ25夺

橢橢쿽쿽262626262626262626ࠄ콙

26⢞ 2626⢞ 2626⢞ 2626ᶗ26ᶙ2626ᶙ2626ᶙ2626ᶙ2626ᶙ2626ᶙ$26ℲȠ26⍒D26ᶽƉ262626262626262626ঔ262626⢞ 26262626

7.5.4 结构模板按清水砼的要求组织施工 在梁柱节点、梁板结点处均采用完整的模板,同时在结点交界处用10厚海棉衬垫,以确保砼面的凌角完整。

7.5.5 另外,在综合楼层上设置二个悬挂的用以中转模板及其它材料用的钢平台,东西各一个,平面尺寸为3000×5500,安装在拆模层的外面,以便拆下的模板等搬运到平台上,再利用塔吊吊至施工平台上进行安装。

7.6 脚手架工程

7.6.1 综合楼从二层开始外脚手架采用挑脚手,每段为六步直搭到顶,详见附图,电信楼外脚手架采用整体直落式,一次搭到顶。当脚手架落地时,填土必须回填夯实,并放置垫块。

7.6.2 外挑架立杆间距1800,架宽1000,离墙201,按规定设剪刀撑。拉墙筋选用φ6.5,间距为楼层和柱间距,预埋在每层的梁上。

7.6.3 外脚手架随结构升而超前一步,外脚手架上需满铺脚手片,防护栏处用脚手片封闭,整个外立面用密目安全网封闭,每隔五层沿主楼一周搭设一道平网,以确保施工安全。

7.6.4 外脚手架分段搭设分段验收,只有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详见脚手架图)

7.6.5外脚手架基本构件验算

使用材料:φ48×3.5脚手架钢管

荷 载:活载:2.0KN/m2×1.4×1.2×1.8=6.05KN

静载: 2.0KN×2.0 =4 KN

合计: 10.4KN

内力计算(建筑层高按3.6米计算)

θ1 = arctg(3.6/1.2) =71.570

θ2 = arctg(3.6/0.2) =86.820

P1 = P2 = 5.73 KN

N1=P1 / sinθ1 =5.73/sin71.57=6.04KN

N2= P2 /sinθ2 =5.73/sin86.82=5.74KN

Nx=P1 /tgθ1 +P2 /tg θ2 = 2.23KN

长细比:λ=240

强度:σ1=N1/A=12.35KN

σ2=N2/A=11.74KN

查钢构件稳定系数 0.157

ψ×[σ]=0.157×167=26.22N/mm2

=12.35N/mm2

斜杆稳定性、强度符合要求

强度: σ = Nx /A = 2.23 ×103/489 = 4.5N/mm2

强度符合要求。

水平力与结构主体相同,由于外架杆件群体受力故用2 φ6.5钢筋解决外架子的外倾问题,要求钢筋与结构体、外架子有紧密的联结。

σ = Nx /A3 = 67.5N/mm2

7.7现制彩色水磨石施工方法

楼地面基层已冲洗干净,墙面四周水平标高线已弹好。各种有关的设备、管线、预埋件已安设完成,各种孔洞已分次补实,并经过试水不渗漏。按一般施工顺序现制水磨石宜安排在顶棚和墙面粉刷完成后进行。冬季施工要保证室内环境温度保持在摄氏5度以上才能进行现制水磨石楼地面的施工。污水排放路线已设计好。对需要保护的产品已采取措施。

7.7.1.1材料要求:

水泥 深色水磨石面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不应小于425号;白色或浅色水磨石面层,应采用白水泥。

找平层 用黄沙颗粒坚硬、洁净,含泥量不得超过3%;并应过筛除去杂质。

分格条 应采用铜条或玻璃条,亦可用彩色塑料条。

7.7.1.2其它辅助材料 需要落实准备一定量的草酸、白成蜡、22号铅丝、金刚砂磨石、麻袋片等。

基层处理→设置标筋→底面刮糙→弹线分格嵌条→粉石子浆→磨光上浆→磨光酸洗打蜡出亮。

7.7.3操作工艺原理和要求:

7.7.3.1基层处理:

7.7.3.2设置标筋

7.7.3.3弹张分格嵌条

按设计要求,在地面上弹线分格,没有特殊要求的,分格间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以1000m为宜。彩色水磨石地面采用玻璃条分格,应在嵌条位置处先抹一条50mm宽的百水泥浆,在弹线粘贴嵌条。镶嵌分格条应用靠尺板按分格线靠直,用素水泥砂浆粘贴分格条抹成八字角,素水泥浆涂抹高度应比嵌条低3mm。对大面积水磨石面层宜按一次铺设量分区段嵌条,并控制面层厚度,分区段嵌条的施工与镶嵌分格条相同。

7.7.3.4上石子浆:

7.7.3.5踢脚板 做法同楼地面,仅一个平面一个是立面。

DB11T/ 1028-2021 民用建筑节能门窗工程技术标准(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pdf7.7.3.6磨光上浆:

边角处水磨石,用人工或小型电动磨机进行研磨,边角处如先用小型电动磨机磨后,在转角部位仍应用手工研磨,要求把磨纹、细毛流磨光,做到边做边检查,达到与大面积面层相同为止。

7.7.3.7磨光酸洗打蜡出亮

用清水冲洗干净,撒草酸粉撒水酸洗显露水泥和石粒本色,再用清水洗净,然后用竹丝扫帚几拖把擦干。水磨石楼地面经酸洗晾干表面发白后,在用干布擦干净。将蜡包在薄布内,在面层上均匀的薄涂一层,然后用钉有帆布或者麻布的木块代替磨石,装在磨石子机上研磨。打蜡研磨,两遍成活,使水磨石地面光滑洁亮。

7.8花岗岩地面干铺施工

保证工程质量,避免起壳、缩短施工工期,减轻楼板的承受荷载,节约找平材料。

熟悉图纸→基层处理→找规矩定位→试拼→试排→弹控制线→设置纵、横标筋→铺贴→浇水养护→清理灌缝、保养→安装踢脚板。

钢筋砼楼地面→素水泥扫浆→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纯水泥浆浇浆→花岗岩面层。

7.8.4.1熟悉图纸 主要以施工图和加工单为依据3-路基强夯专项施工方案,熟悉了解各部位尺寸和做法,特别需要弄清柱、门及洞口、边角等部位之间的关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