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0368.河改造西桥桥至王洋桥段防洪堤与拦河坝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⑸ 坚决贯彻执行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 不给业主和监理出
⑹ 认真执行业主工程管理规定,服从枢纽建设总体安排。
⑴ 认真阅读设计文件,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沟通,掌握设计 意图,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准确、全面的贯彻设计思想。严格按设计文
宁西复线干泥塘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件和设计修改通知要求组织施工。
⑵ 积极配合设计人员作好地质编录工作,为设计地质编录人员
安全进入工作面提供通行条件和工作便利。
⑴ 按照施工进度按排,准确、及时地上报主材年、季、月需用
⑵ 根据本工程混凝土浇筑的情况,作好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及
⑶ 作好混凝土原材料运输车辆的指挥工作, 并维护好主要的交
⑷ 对于急需的物资,应原因, 及时上报需用计划。严格执 行业主有关主材供应的管理规定, 及时上报各种报表及办理相关的手
施工总平面布置包含生产、生活用房的布置,根据地形条件、 交通现状、工程施工管理及招标文件规定,综合考虑,其包含生产、
生活用房的布置、场内主干道、停车场、排水系统布置。
2.6.1 施工临时住房布置
项目部和工区人员生活区布置在施工营地内。高峰期施工人数 较多, 为考虑地方关系, 临时人员如民工一般从当地群众中雇用一部 分。计划搭设职工宿舍 30 间×20m2,办公室 8 间×20 m2,食堂 4 间 ×20 m2,,试验室 1 间×20 m2,仓库、机修间及其它用房总计为 12 间×20m2 ,钢筋模板综合加工厂 300 m2 ,计划总搭设房屋 1400m2 。 位置主要考虑生活及施工方便。另外在附近地区租用部分民房, 供部
2.6.2 场内主干道
统一规范,做到平整、顺直,沿南北向布置。工程施工期间,
施工便道要严格布置, 禁止机车乱走,施工便道间距为 100 米, 路面
宽 3 米,高为 0.3 米,并与原有道路相衔接。
在营区设置一个停车场 , 位置在营区内 , 总面积为
30m×20m=600 m2。
2.6.4供水系统布置
本工程施工时生活用水接县城自来水,施工、生产用水主要为混 凝土生产、混凝土养护、灌浆以及施工机械用水等,拟直接用水泵从
2.6.5供电系统布置
本工程施工用电由业主指定电源接入点架线接入施工区。施工 用电主要为混凝土生产、浇筑及施工辅助设施用电等, 施工期用电 高峰负荷约为400kw,变压器已由业主安装到位。各用电部位施工用 电可从变压器低压侧架线接入使用。由于施工区供电线路均较短,
可按允许截流量来选择其截面,然后再校验其电压损失。
划:各工程项目技术员、工班班长均配置手机一台用于施工联络。
2.7 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
施工布置详见附图《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
第三章 施工组织总体规则
3.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现场管理组织机构见下图。
下表是管理组织机构主要职责分配表。
管理组织机构主要职责分配表
3.2 先遣人员、设备进场
xx 河 改造 西 桥 桥 至 王 洋 桥 段 防 洪 堤 与 拦河坝 等 工 程 (GFXXXHGZ/SL)其特点是任务紧,质量要求高, 工程强度较大, 为确保本工程按期、高效、优质完成, 一旦接到中标通知签约后, 我 公司将充分发扬能打硬仗的精神, 发挥自身的科学管理和技术优势, 结合类似承包圩堤的成功经验, 配备强有力的施工管理班子, 并组织 项目经理部的人员迅速到位,调配工程技术科、质量检验科、物资设 备科、综合办公室和机械施工处的各类作业人员及时进驻。首先组织 测放技术人员 3 名进驻工地开展工作,后勤管理则带 15 人左右的临 时房屋搭设队伍施工, 并在 10 天内完成办公室、宿舍、仓库、 油库、
值班房等的搭设工作,解决全部管理人员及机械操作人员的住宿生活
问题;项目部安排 5 台左右的 10 吨运输车辆组织施工机械的进场, 保证在施工合同签署后一周内不少于投标计划投入工程总量的 1/2 进
场, 15 日以内所有施工机械全部到场。
在接到中标通知后, 及时组织调遣技术人员和施工设备进场, 特别是参与编标的主要人员要先期赴现场, 在临时设施未实施的条件 下, 住附近的招待所或快速租民房,在具备基本生活条件下, 立即开 展工作, 此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和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联系, 获得
征地使用范围等现场资料的图纸, 开始下列工作。
为正确领会设计意图, 进一步熟悉设计内容, 减少图中的差错, 以确保工程质量是开展图纸会审的目的。已会审确认无误的图纸, 由 会审单位加盖“ 已会审图章” ,登记分发至相关部门使用,“ 图章” 中要
注明会审单位及会审负责人。
3.3.2 编制质量计划
在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国家及地方的技术法规,公司各项 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对本工程的施工进行全面策划, 明确分部和单元
工程的质量目标及要求,细化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方案。
为使项目施工处于可控制状态,使项目质量计划得到有效实施, 我们将积极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和新工艺, 做好劳动力、材料、机械设 备调度平衡计划,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工程特点及施工进度要求, 修
订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冬、雨季施工方案, 包括预防性措施。
3.3.3 编制施工措施计划
在收到监理单位发出的开工通知后 5 天内,提交:
B、施工排水设计及附图;
C、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附图;
D、施工测量、放样措施及计划。
在收到监理单位发出的开工通知后 10 天内,提交:
在收到监理单位发出的开工通知后 14 天内,提交:
A、按照合同条款提交的初步项目划分及编号;
B、按照合同条款规定的总价项目明细表;
C、按照合同条款规定的总价项目付款计划表;
D、场内临时道路、给排水、通讯、照明、动力等临时工程设
3.3.4 技术资料准备
对照招标文件所列的各类技术标准和规范目录,向公司技术资 料室开具领用申请单, 在领取技术资料后, 项目部还要根据公司质量 体系程序文件规定,逐份予以确认,以确保与质量体系相关的场所, 都能使用该技术资料的有效版本, 防止误用或错用无效的或作废的技
3.3.5 现场测量放样
根据监理单位提交的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其书面资料,
以及国家测绘标准和本工程精度要求,测设自己的施工控制网, 并能 满足在施工过程中所要进行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施工现场地形测 量和施工监测测量以及竣工控制等,施工控制网资料须在开工日前 3
天内提交监理单位审批。
第四章 主体工程施工方案及关键性技术措施
4.1.1 平面控制测量
4.1.1.1 测放准备
1.我公司在收到经监理工程师签署的施工图纸和施工范围内的 等级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的基本数据后, 首先对数据进行复测验 算, 在确认数据准确无误后使用, 否则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工程师共
同进行核实,核实后的数据由监理工程师重新以书面形式提供。
2. 在熟悉现场的基础上组织测放小组踏勘现场,布置平面控制
网,并绘制测量放样图,将工程开挖和填筑位置标注在网络坐标图中, 并将测放计划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网络控制点布置在容易进入, 不 易破坏的位置, 控制点应有醒目标志,其边长比不大于 1:3 以减小
误差。控制点选择在河两岸项目区外侧,拟按 500 米间隔布置。
3.核验仪器,为确保仪器性能与精度,虽然我公司仪器在进场
前已经过专业检定部门检定合格, 但到现场仍需进行仪器常规校验。
4.1.1.2 控制测量
1.根据规范要求对已布设的导线进行闭合测量,我公司采用全 站仪测量, 测量中,在测站即时计算测角中误差、归零差等, 当满足
要求后再进行下一站测量。
2.外业测量结束尚需进行内业计算,测回差、闭合差等符合要
求后进行平差计算,整理成果表报监理工程师复核批准。
3.如闭合差不合要求时,重测或局部检查,直至精度完全满足
4.1.1.3 细部测量(放样)
1.做好放样前的准备工作,工具、材料、仪器准备齐全,所需
施测点的数据事先进行内业计算。
2.以导线控制点为测站,用极坐标法测定待测点,测定后需进 行校核,以防出错,其精度相对于基本控制点允许误差±30mm~
3.堤防断面放样,填筑时,相隔一定距离设立样架,其测点相
对设计的限值误差平面为±50mm,堤轴线点为±30mm。
4.堤身放样应根据设计要求预留堤基、堤身沉降量及相应的坡
4.1.2 高程控制测量
1.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高程资料,选择一至二个点参于场内 控制点的闭合,施测的精度必须完全吻合控制点的基本数据和测量规
2.每测站及时计算误差及前后视距,当满足要求后再进行下一
3.测量完毕进行闭合计算,合格后进行平差计算,并汇成成果
表报监理工程师复测审核。
4.测量记录用专门的记录薄,所有记录要准确规范,不得随意
4.1.3 施工断面测量
1.施工前,对原施工图断面进行复测校核,对地形复杂或变化
较大处需进行加测或补测。
2.测量时可将高程由控制桩引至断面桩,用两部仪器(水准仪)
测量, 一部测高程,一部读视距, 亦可采用全站仪读视距。
3.当测量成果与施工图相近时,可按原组织设计组织施工, 当 相差较大(大于 5%)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时须重新编制施工组织设
计,待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实施。
工程施工结束后,即进行竣工测量,包括平面测量、断面测量、
1.为防止施工过程中控制桩位移引起测量误差,竣工测量前须
按前面所述方法重新施测。
2.根据控制桩施测西侧圩堤、东侧堆土区、管理通道、三阳河
的中心线,并在原施工图断面位置上布桩, 定出断面线,测量方法同 放样, 即, 室内计算测放数据, 现场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施测, 并进行
3.根据规范及标书要求,检查大堤顶宽、超高、轴线偏移、坡 度情况、河道河底宽、边坡、高程、中心线, 对不合格的进行整修,
4.用两架水准仪测量横断面,按原设计断面位置测量,测点间 距用视距仪测量,高差较大的采用经纬仪测视距, 并测堤身、河道纵 断面图, 通过内业计算绘图, 采用设计图纸比例以便比较工程实现设
5.地形图的测绘,因工程施工精度在规范标准以内,用原设计
图可以作为竣工图,但对有变化及修改设计的部份需另行增测补充。
6.所有测量、计算、绘图资料要项目齐全,数据正确,图表清
7.应该归档的竣工资料,包括下列内容:
(1) 施工控制网(平面的、高程的)成果;
(2) 实测全部新面貌的地形图(比例 1/2010);
(3) 河道、堤防等纵横断面图。
4.2 圩堤、管理通道清理与河道清表
4.2.1 堤基清理(包括圩堤、管理通道)
4.2.1.1 清基范围:清理边界至最大填筑边线外侧 50cm。
4.2.1.2 机具选用及施工方法:堤基基面的不合格土、杂物一般 用铲运机直接清除,作深层清理的(一般指清理深度超过 30cm)庄
台、河塘、路埂等用挖掘机、推土机配合铲运机清除, 树根还要用人
4.2.1.3 质量标准及控制
1.施工前,根据勘测设计文件、堤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条件制 定有关施工技术措施与细则。堤身范围内作深层清理的庄台、河塘、 路埂等应作为隐蔽工程处理,在处理前, 按顺序编号登记, 对清理部 位的位置、平面桩号、断面及地貌提供详实的测量及摄像资料, 并上
报监理人现场予以核实签证。
2.堤基表层不合格土、杂物等必须清除,堤基范围内的坟墓、 房基、水井、泉眼、各类洞穴及坑、槽、沟、河等均应清淤(杂) 后 进行倒毛、平整、碾压, 并按堤身填筑要求进行回填处理。清基 1m2
范围内直径小于 3cm 的树跟、芦苇根不多于 3 根。
3.当堤基冻结后有冻夹层和冻胀现象时,在筑堤施工前,要把
冻夹层清除,直至无冻胀土层为止。
4.对堤基的树根,清除后满足以下要求:
(1)不得有直径大于 3cm 的树根;
(2)直径小于 3cm 的树根,在 1m2 范围内不得多于 3 根。
江南悦府项目基坑支护施工方案5.所有堤基开挖、清除的不合格土、杂物、废渣、树根等均运
到监理人指定的场地堆放, 不随意弃置,更不与筑堤土料混杂。
6.堤基处理属隐蔽工程,堤基清理平整并碾压后及时报监理人 验收, 合格后进行堤身填筑。基面验收后及时填筑, 若因故延搁, 不 能及时施工时, 要做好基面保护, 复工前要再检验, 必要时须重新清
7.经深层清理的隐蔽工程部位,清理后的复土视作大堤填筑,
其质量要求, 检验程序与堤防填筑一致, 分层分批填土、铺土厚度控
制在 0.2~0.3m、压实的实测最小干密度值不得低于设计干密度值, 压
实度最小实测值不得低于 0.90。
大坝施工组织设计18.压实后的土体取样试验频次每 201m3、厚 30cm 取样一次或由
监理人根据工程实际确定试验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