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0364.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土建施工总承包6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车站分册).docx上海凯泉电机泵有限公司
⑷【东方大道站】位于东方大道和铜陵北路交叉口,沿铜陵北路靠东侧南北向布置, 车站西北象限为保税区规划用地, 东北象限和东南象限均为绿地。西南象限为合肥三利谱
GB/T 38633-2020 信息技术 大数据 系统运维和管理功能要求光电科技公司厂房及正在施工的工地。
【天水路站】车站范围内影响施工的地下管线主要包括:砼 DN1000 雨水管(横跨 车站主体), 埋深约 3.20~4.45m; PVC DN400 污水管 (横跨车站主体), 埋深约 4.58~5.55m;截面尺寸 1201×800 的 10kV 电力箱涵(横跨车站主体),埋深约 2m;铸 铁 DN600 给水管(横跨车站主体),埋深约 1m;钢 DN220 天然气管(横跨车站主体),
埋深约 1m 。详见附图一所示。
【翠柏路站】主要包括: PE DN300 燃气(横跨车站主体,过铜陵北路段未修通), 埋深约 1.4m;铸铁 DN201 给水(横跨车站主体及局部附属基坑),埋深 1.4m;塑料
100X60 供电等管线(横跨车站主体基坑),埋深 1.12m。详见附图二所示。
站主体基坑, 埋深约 1m;DN400 燃气管线, 纵跨车站主体基坑, 埋深约 1.46m;DN400
给水,纵穿车站主体基坑,埋深约 1.65m。详见附图三所示。
【东方大道站】主要包括: 砼 4800 X 2201 雨水箱涵、砼 DN600 雨水,砼 DN400 雨水,砼 DN1201 污水,砼 DN500 污水, DN400 给水, DN600 给水及 35KV 高压线缆 等管线,对车站埋深有影响的主要是两根污水管(DN500,埋深 3.9m;DN500,埋深 3.3m),
一根雨水管(DN600,埋深 3.5m)。详见附图四所示。
规划工业用地
2.3.1 车站设计概况
车站设计概况及参数如表 2.01 所示。
2.3.2 结构防水设计概况
车站结构防水设计遵循" 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的原 则, 确立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 在结构迎水面设置柔性全包防水层, 以变形缝、施 工缝等接缝防水为重点; 车站主体、附属结构(含出入口通道) 及风道的机电设备集中区 段等重要部位应达到防水等级一级, 不允许有渗漏水, 结构表面无湿渍, 区间隧道及其他
隔离层或耐根系穿刺层
2.4 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
本标段车站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如表 2.02 所示。
2.5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本标段 4 个车站结构底板主要位于粘土层、粉质粘土层,桩基局部进入全风化砂质
标段范围内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一)、基岩裂隙水(四),上层滞水水位埋深约 1.7~4.9m ,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中, 受大气降水补给, 水量微弱;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
于残积土及全、强风化砂质泥岩中,具有承压性,富水性为极贫乏~贫乏。
2.5.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对本工程的影响
本工程 4 个车站车站场地均无活动断裂、泥石流、崩塌、地裂缝等不良地质作用。
车站基坑开挖范围内特殊岩土主要为填土、膨胀土。填土以杂填土①1 和粉质粘土① 2 层为主, 结构松散、均匀性差, 力学性质差异大, 稳定性差, 在上层滞水作用下容易形 成地下空洞或水囊, 对基坑支护影响大。膨胀土主要为粘土⑥2 层, 该土层普遍具有弱膨 胀潜势, 具有显著吸水膨胀和失水收敛的变形性能, 且具有胀缩变形的可逆性, 在反复膨 胀收缩的过程中, 能够产生较高的膨胀力。故基坑开挖过程中, 该部分土层遇水后易软化、
崩解,开挖过程中要注意施工降排水,避免雨水及地下水浸泡。
车站主要地质及不良地质情况表 表 2.03
3.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情况
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雨量适中。年均气温 15.7℃, 年均降水量约 1000 毫米,年日照时间约 2010 小时, 年均
无霜期 228 天,平均相对湿度为 77%。
4 个车站均位于合肥市新站区, 属江淮波状平原, 南淝河二级阶地之上, 地形较平坦 开阔,绝对标高天水路站在 32.80~34.13 之间,淮海大道站 36.52~39.40m 之间,翠柏 路 37.05~40.91m 之间, 东方大大道站 33.04~43.51m 之间, 其中翠柏路站、淮海大道 站及东方大道站场地为城市主要干道,由于长期城市建设 和改造,原始地貌大部分已不
天水路站和淮海大道站建场区均无地表水体分布, 翠柏路站场区内及附近分布有小型 水塘, 东方大大道站东南农田有两处水塘, 距离东方大道站结构约 10m,水塘积水较少,
本标段工程线路起于珍珠路与当涂北路交口, 由南向北沿当涂北路敷设, 下穿合肥东 站后左转至铜陵北路后继续向北敷设, 终于东方大道站, 途径天水路、翠柏路、淮海大道、 玉皇山路、东方大道, 其中翠柏路、玉皇山路均未正式放行, 局部翠柏路至淮海大道段铜
陵北路未修建开通,往北铜陵北路为新建道路。
纵向当涂北路与铜陵北路均为城市主干道, 横向天水路、淮海大道、东方大道为城市 主干道, 外围周边路网主要干道有纵向新蚌埠路、文忠路及横向东方大道等, 总体交通流
量不大,交通运输情况较好。
另外天~翠区间风井位于合肥东站北侧荒地内, 可经泗水路至铁路北侧砼路通行, 大
型车辆不宜进入,交通状况欠佳。
3.3 沿线水源、电源、通信等可利用情况
4 个车站站点周边均有现状给水管网,可直接报装后接入施工及生活场区。
天水路站及翠柏路站属市局管辖范围, 施工基变电及盾构大电报装手续复杂、难度较 大,且需要建设单位牵头办理。天水路站前期施工及生活用电主要借用东侧上海凯泉公司 电源, 下步盾构大电拟借用 3 号线天水路站 2 台变压器,距离天水路站约 1km,但也仅 具备 2 台盾构始发需求; 翠柏路站前期施工及生活用电主要借用京商商业开发施工用电,
盾构大电基本无切入点。
淮海大道站及东方大道站属长丰供电公司管辖范围, 施工基变电及盾构大电报装手续 同样复杂且难度较大,也是需要建设单位牵头办理。两车站基变电均拟从大禹路 110kv 变电站牵出, 至淮海大道站约 1.2km,再由淮海大道站向东方大道站架空, 淮海大道站盾
构大电与基变电相同路由。
通讯主要采用无线通讯、光纤网络,均直接向通讯公司报装。
3.4 工程建筑材料分布情况
主要选用市场一线品牌,供应拟采取两种模式:1 、询价比价确定临时供应商, 2、
马钢直供,以马钢直供为主。
商混搅拌站多分布于合肥外环, 通过对项目周边 15km 以内搅拌站的调查了解, 小规 模搅拌站被关停,非法码头被取缔,原材供应紧张,价格上涨趋势明显。针对以上情况,
中粗砂主要产地在六安,运距在 130km 左右,碎石从巢湖运输到新港码头,运距约
钢管脚手架等合肥周边均有租赁。
积极响应合同文件对工期的要求,针对工程特点合理部署、科学组织,计划总工期
960 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 2017 年 5 月 19 日,计划竣工日期: 2020 年 11 月 24 日。
合同文件要求关键节点工期与计划节点工期对照表如表 4.01 所示。
工期节点目标 表 4.01
4.1.2 质量方针及目标
质量方针:秉承企业“至精、至诚,更优、更新”的质量方针。
质量目标: 严格按照国家、地方、行业现行规范和标准以及业主的要求组织施工, 工 程质量等级为合格, 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 100%,优良率 90%以上, 顾客满意度 90
4.1.3 创优规划目标
满足业主及企业创优规划要求,确保合肥市优质工程,争创安徽省级“黄山杯”。
4.1.4 安全文明目标
必须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满足国家现行相关规定。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严格执行国家、 部、安徽省合肥市有关主管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下发
的安全文明施工的最新管理办法。
杜绝因工责任死亡事故, 杜绝重大道路交通、一般交通事故, 杜绝火灾死亡事故, 杜
4.1.5 环境保护目标
预防和消除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控制排污、控制扬尘、降低噪音、减少大气污染、
保护植被、塑造绿色工地,施工排污达标率 100%,保护文物,创环境保护达标工地。
4.1.6 职业健康目标
重伤率控制在 0.3‰以下,负伤率控制在 5‰以下;职业病发病率控制在 1‰以内;
尘肺等职业病检出率为零;急性中毒发生率为零。
4.2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区域划分
4.2.1 项目组织机构
建施工总承包 6 标段项目经理部”,接受集团公司委托履行合同, 全面负责本工程的实施。
工经部 物资部 机设部 试验室
4.2.2 机构管理职责
项目主要管理部门及人员职责划分见表 4.02 所示。
项目主要管理部门及人员职责划分表
4.2.3 施工区域划分
根据本标段工程项目分布特点,本标段施工任务拟分 2 个工区 4 个工点具体实施,
其施工区域划分如表 4.03 所示。
施工区域划分表 表 4.03
4.3.1 总体组织原则
本工程按照“紧抓重点难点工序、严格遵循节点计划, 单位工程相对独立、接口界面 衔接顺畅 ”的原则进行现场施工组织, 综合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 确保本工程安全、
本标段以车站为作业工点划分为 2 个工区 4 个工点分别单独组织施工,盾构作业队 分别归属始发车站工点管理。整体遵循“明挖施工先行、盾构进场及时,控制工期节点、 满足合同要求”的原则, 紧抓车站、区间施工两条主线, 平行组织施工, 以车站主体为关 键, 为盾构始发、到达及二次始发供场地条件, 确保按期交付。前期以车站主体结构施工
为主,在提供盾构始发、接收条件后安排盾构区间隧道施工。
4.3.2 总体施工筹划
4.3.2.1 标段总体施工筹划
【14 工区总体施工安排】:
车站施工按分段平行流水作业, 先主体后附属, 先围护后结构; 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分 区、分段流水施工。天水路站主体结构拟安排 1 个作业面平行流水施作,由车站小里程 端向大里程端施工;翠柏路站主体结构拟安排 2 个作业面平行流水施作, 由车站两端向 车站中间方向施工;天~翠区间右线大里程端、翠~淮区间右线小里程端明挖施工段与翠
柏路站主体同期施工, 拟安排两个作业面分别单独组织施工,由两端向车站主体方向施工。
新~天区间盾构区间隧道采用 1 台土压平衡盾构机施工; 30#盾构机由天水路站小里 程端始发, 先掘新~天区间左线, 抵达新海大道站大里程端吊出、转场至天水路站小里程 端组装、调试、二次始发掘进新~天区间右线, 抵达新海大道站大里程端吊出、撤场, 共
经历 2 次始发、 2 次吊出、 1 次转场;洞门及附属适时安排施工。
天~翠区间投入 2 台土压平衡盾构机,分别先后掘进左右线。31#盾构机由翠柏路站 小里程端始发, 经中间风井接收后, 风井内过站, 二次始发, 抵达天水路站大里程端吊出、 撤场, 共经历 2 次始发、 1 次吊出; 32#盾构机在天~翠明挖区间盾构井始发, 经中间风 井接收后, 空推过风井, 二次始发继续掘进,最后抵达天水路站大里程端吊出、撤场, 共
经历 2 次始发、 1 次吊出。
区间洞门及附属适时安排施工。
14 工区总体施工筹划见表 4.04。
14 工区总体施工筹划表 表 4.04
【15 工区总体施工安排】:
淮海大道站主体结构拟安排 2 个作业面平行流水施作,由车站两端向车站中间方向 施工;东方大道站主体结构拟安排 4 个作业面平行流水施作,以车站中部为界,每侧分
为 2 个作业面施工。
机共经历 3 次始发、 3 次吊出。
区间洞门及附属适时安排施工。
15 工区总体施工筹划见表 4.05。
15 工区总体施工筹划表 表 4.05
4.3.2.2 车站总体施工筹划
4 个车站主体及附属均采用明挖顺筑法组织施工,根据总体规划, 考虑盾构始发、接
收节点以及车站长度, 4 个车站总体工筹安排见表 4.06。
侯马公路枢纽货运中心一期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车站总体工筹表 表 4.06
4.3.2 车站施工安排
天水路站总体分 2 期施工, 一期施工主体结构, 二期施工车站附属结构。
天水路站长 209.8m技术交底范本_屋面保温层,结构分段长度范围 18~24m,共分 9 段。根据总体工期安排,
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拟安排 1 个作业面从小里程向大里程端大平行、小流水组织施工。
二期附属施工需待两端盾构区间完成、盾构井封堵完成、路面恢复后才能开展, 均由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