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公局B标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

中交二公局B标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16.1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中交二公局B标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

该区未见大的断裂,但局部标高7. 47~7 .73m处发育徽绿岩脉,岩体破碎。弱风化岩体节理裂隙一般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微风化岩体节理裂隙一般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在重力式锚位处划出一个Ⅲ2类区,即为节理裂隙相对发育区。

2.3.3不良地质问题

在自然状态下,场区不存在诸如滑坡、泥石流等较大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场区主要有海蚀陡崖、海蚀沟洞及崩塌、掉块和蠕变滑移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以及断层破碎带、较大裂隙带和节理密集带使岩体质量下降等工程地质问题。

桥址区临海均为硬质基岩暗坡,断裂节理裂隙以及岩脉(差异风化)等,是海蚀地貌发育的物质条件,西堠门水道水质及水动力条件则是其外部因素。桥址区海蚀地貌主要表现为:海蚀陡崖、海蚀缝、海蚀槽、海蚀洞以及一线天等,局部地段海岸线呈犬牙状。对工程来说,此类海蚀地貌可直接导致诸如:崩塌、危岩、掉块和蠕变滑移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另外其也可在基础下方形成临空面或软面,而危及上部结构物的安全。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2) 断裂构造及节理裂隙的不利组合

断裂构造对桥址区山体的走向、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直接的控制作用,它可以直接构成岩体的失稳边界和工程的软弱夹层,是场区最大的不良地质问题之一。节理裂隙的不利组合,易导致崩塌、掉块和小规模滑移等现象。如南锚碇北侧山脚养殖场边小采石场处见一小型崩塌,主要是由于岩体陡倾角裂隙较大发育以及采石场边坡过大引起的。

岩脉多沿断裂帯或节理裂隙密集帯侵入,本场区在F1 、F2、F3、F4、F6、F10断裂中均有裸露。岩脉岩性主要为辉绿岩,岩质软,易被风化剥蚀,为相对的软弱夹层。辉绿岩岩脉新鲜时强度较高,风化后则呈土状,F1、F2、F3、F4、F10断裂皆被岩脉充填。

桥址区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根据地下水的含水介质、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力特征,主要存在松散岩类空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

(1) 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山前和沟深地带,以及海积平原区,含水介质为坡洪积含粘性土碎石和海积淤泥质土及表部硬壳层,平原区含水介质厚度较大,渗透性大,水量贫乏,民井出水量一般小于10m³/d,潜水位埋深一般0 .2~2 .5m,受季节及气候影响,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农田灌溉水的入渗补给,迳流极缓慢,以蒸发和侧向径流排泄方式为主。水质为淡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岩石之层间裂隙,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中,含水介质为晚侏罗世的流纹岩,凝灰岩和霏细斑岩。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含水层连续性差,富水性贫乏,强~弱风化层节理裂隙发育,透水性较好,但含水性差,地下水难以储存,水量贫乏,在大的构造破碎帯,水量可能较大,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水质以低矿化软水为主,对混凝土一般无腐蚀性;而鸟礁和岸边岩滩附近即于海水直接连通,位咸水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强分解类腐蚀和强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舟山大陆连接岛工程工程现场地地震安全评价报告》(2002.6),在西堠门大桥址区无晚更新世活动短裂分布,即不存在发震断裂,西堠门大桥桥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3.2 B合同段工程范围

舟山西堠门大桥B合同段工程范围包括:南塔、南锚碇和南引桥工程。具体工程内容分述如下:

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挖孔灌注桩基础(24φ2.8m)、承台、塔柱、下横梁、中横梁、上横梁、爬梯及电梯施工以及其他附属工程等。

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基坑开挖、边坡防护、基坑降排水、锚块、散索鞍支墩及其基础(锚碇体前墙、顶板除外)、预应力锚固系统工程、锚块及支墩后浇带、基坑部分回填工程等。

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刚性扩大基础、钻孔灌注桩、墩身、支座及支座垫石、2×6×60m现浇连续箱梁以及其他附属工程等。

另外,B合同段还包括上部结构安装工程用大临工程预埋件制作安装、阻尼器及钢箱梁支座预埋件制作安装、交通工程预埋预置、施工监控及健康检测测点的预埋和保护等工作内容。

3.3 工程特点和难点

南塔桩基采用挖孔灌注桩施工,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尤为重要。

南塔承台基础最大开挖深度为36.106m,对硬岩拟采用小药量爆破施工,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同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边坡防护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南塔地处海边,且地面以上总高度达210m以上,施工作业时如何应对风荷载,尤其是台风的影响非常关键,必须编制相关预案措施。

南锚碇基坑开挖深度较深,达50.0m左右,需考虑合适的边坡防护以及降排水措施,以提供干施工作业条件。

南锚碇场区基岩强度高,必要时需采取爆破施工,施工安全尤为重要。

南锚碇锚块、散索鞍支墩及其基础均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必须按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执行。

施工单位自行设计锚固系统预应力管道定位支架,在保证定位质量的前提下,必须做到加工和安装方便,成本节约。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南引桥2×6×60m连续箱梁施工是从南塔 → 金塘岛方向进行,故待南塔下横梁施工完成后进行箱梁施工,需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保证总工期的要求。

舟山西堠门大桥是主跨1650m的特大跨径悬索桥工程,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其工程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我局将按照ISO9000族系列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严格质量管理,确保一次交验合格率100%;分部、分项工程优良率95%;工期履约率100%;顾客满意度90%;重大质量责任事故0案次,使舟山西堠门大桥达到交通部优质工程标准,争创国优精品鲁班奖工程。

为确保舟山西堠门大桥B合同段各项施工任务按期顺利完成,必须抓紧时间认真做好各项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为大桥施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 根据招标文件有关要求,我局在进场后迅速进行项目经理部的筹建工作。项目经理部地点确定在业主所提供临时场地的东侧,占地面积为3000m2左右,并设置围墙和大门,在门墩悬挂项目经理部名牌。项目经理部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及机具停放场地适当分开,场地及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同时办公区、生活区等处适当绿化。

(2) 办公用房设项目经理室、项目副经理室、项目总工室、工程技术部、质量检控部、合同管理部、物资管理部、机械管理部、财务资源部、经理办公室、档案室、会议室、厕所等。按照文明施工要求,各办公室门口设姓名牌和工作去向插牌。生活用房主要设职工宿舍、食堂、活动室、浴室、厕所等。

(3) 办公、生活用房做到实用美观、隔热通风,符合招标文件及施工管理需要。办公、生活用房采用装配式标准化简易房结构。项目经理部人均办公用房面积不小于8 m2,人均生活用房面积不小于6m2;施工区人均办公用房面积不小于8m2,人均生活用房面积不小于5m2。

(4) 施工机具及时保养、清洁,并整齐停放在清洁的停放场地内。

办公区、生活区的详细布置情况见表7《舟山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B合同段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4.2告示牌及管理图表

(1) 施工告示牌按业主有关文明施工规定制作,施工平面示意图尺寸应与施工告示牌相同。施工告示牌和施工平面示意图均设立于项目经理部及其他醒目位置,不少于2块。

(2) 管理图表包括平面图、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图、质量自检体系框图、安全管理体系框图、工程进度图、工程管理曲线图、开展劳动立功竞赛活动有关图表、各项规章制度、工程总体目标、各部门职责、工作计划、晴雨表及管理人员考勤表。管理图表均装裱上墙。

4.3主要生产设施建设

4.3.1混凝土生产设施

1) 合理选择拌和场设置地点,并修筑隔离围墙。

2) 材料堆放区、拌和区、作业区用挡墙分开或隔离。

3) 场内主要作业区、堆放区及场内道路作硬化处理。

4) 为满足本标段施工需要,拌和场占地面积不小于12000m2。

(3) 混凝土原材料堆放和管理

1) 项目经理部采取有效措施,按原材料质量管理程序,检验合格材料与未检验材料分别堆放,不合格材料不入库。

2) 拌和场地内不同规格砂石材料要严格分档、隔离堆放,严禁混堆;砂石材料应堆放成梯形,做到“条直层平”,并设置细集料覆盖设施。

3) 拌和场地施工标牌要结合监理规程有关原材料及混合料报检制度的规定,在材料堆放处设立原材料品名牌及报验牌,在拌和设备前设混合料配合比标牌,并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施工。

4) 原材料报验牌注明材料品名、规格、产地、抽检时间、合格率、监理工程师是否同意使用等内容。

拌和站及原材料堆放场地详细布置情况见表7《舟山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B合同段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 建立钢筋加工车间,面积不小于250 m2。

(2) 建立木工加工车间,面积不小于200 m2。

(3) 建立库房以存放物资材料、小型机械设备等,面积不小于100 m2。

(4) 建立机械设备停放场和预制场,场地进行硬化处理。

(5) 建立油库、发电机房、变电所等。

生活用水采用当地自来水,进场后及时与当地自来水公司积极联系引水事宜。根据项目人员规模自来水总管道拟采用直径150mm钢管,从现有的管道接口处引入项目生活区。

生产用水取自施工场地附近的水库,不足部分用自来水补充,平时教育全体施工人员注意节约用水。

施工及生活用电通过业主提供的单回路开闭所引线到施工现场,并设立变电所,以满足施工现场需要。根据对B合同段施工及生活用电负荷的初步统计,并且考虑一定安全储备,我局将配备800 KVA变压器2座,建议业主在南锚碇以及南塔施工现场各布置一台,同时自备315KVA发电机一台,以便应急之需。

4.6施工控制测量准备

4.6.1测量设备配备

4.6.2施工控制测量的任务和要求

舟山西堠门大桥施工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1)复核桥位控制桩并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2)准确放样结构物位置;

3)随时检查结构物各个部位坐标及高程;

⑵ 桥位施工控制网主要精度要求

1)基线相对中误差:1/80000 ;

2)桥中线相对中误差:1/40000。

4.6.3 B合同段工程需提供的测量资料

中标后业主需提供中线位置桩、首级施工平面控制网基本点桩、水准基本点桩等及其全部测量资料,以便对资料进行复核,并根据工程具体要求增设新的测量点位。

4.6.4采用的技术标准

4.6.5采用的技术原则

1) 坐标系采用业主提供的坐标系统。

2) 高程基准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基准。

3) 测角和测距采用LEICA TC2003型全站仪(测角精度0.5s;测距精度±(1mm+1ppmD))。

5) 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标尺及钢卷尺等测量仪器工具都必须经过检验和计量检定 ,并按照要求进行定期复检。

6) 测量观测记录时坚持一人观测、一人记录、一人复核制度,确保观测记录数据可靠准确。

4.6.6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在建立西堠门大桥施工控制网之前,对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以便对提供的数据进行复核。

4.6.6.1平面三角控制网建立

平面三角控制网的补设,根据业主提供的首级施工控制网和西堠门大桥施工地区的地形条件来确定。布网时考虑以下因素:

① 三角网布设时,综合考虑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施工场地布置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② 选点时要使各点之间通视良好,便于进行施工放样。

③ 三角网的图形主要根据桥轴线的长度而定,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图形力求简单,基线长度不小于桥轴线长度的0.7倍,单三角形内任一夹角大于30°,小于120°。

要检测的平面控制点仍用原有的控制桩,新增设的平面控制桩,根据规范要求埋石,埋石做到可靠稳定。为防止控制点埋石被破坏,对埋点设置护栏及护桩进行必要的防护,并教育工地上的所有人员注意保护。

① 观测作业采用LEICA TC2003型全站仪及配套反射棱镜进行。

② 采用全圆测回法观测,使用同一台仪器正镜和倒镜观测,以消除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不同心误差、度盘的偏心误差和水平度盘的刻划误差等仪器误差。

③ 观测时严格按照测量技术规范要求操作,遵守观测时间和观测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④ 使用全站仪观测时,对仪器进行反射棱镜常数改正、气温、气压、球差及折光差等参数修正,以确保测量精度。

⑤ 观测记录时,坚持一人观测、一人记录、一人复核的制度,确保观测记录数据准确可靠。

⑷ 平面三角控制网的施测及数据处理

① 根据业主提供的首级施工控制网和西堠门大桥施工地区的地形条件选择平面三角网的图形。

② 用全站仪测距丈量基线长度。

③ 在各测站用全站仪进行角度观测,用全圆测回法观测。

④ 整理野外观测成果进行近似平差计算,首先使三角网中各三角形满足等于180度的几何条件李子垭煤矿南二井来宾浴室、职工澡堂改造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求出各角的第一次改正值。

⑤ 根据丈量得到的第一条基线长度和第一次调整后的角度值应用正弦定律计算出最后一边的长度,与丈量的结果相比较,求出边长闭合差。

⑥ 应用近似平差计算公式将边长闭合差调整到与推算边长有关的角上,就得到角度的第二次改正值。

⑦ 经过两次角度改正后,使三角网测角中误差值及桥轴线边长相对中误差值满足规范要求,这样即可利用得到的基线计算三角网的各边长和三角点的坐标,进行引桥各部位施工放样。

4.6.6.2施工高程控制网建立

为满足大桥施工时空间位置的测量要求,对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并增设施工放样观测墩。

高架入城段市政工程绿化移檀工程施工方案(2019)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Δ≤1.0m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