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1).doc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1).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1.5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1).doc

石方明挖钻孔设备配置采用大型潜孔钻辅以手风钻进行造孔施工;洞挖钻孔设备主要采用手风钻进行钻孔,开挖渣料运输采用以15t车为主,装渣设备以装载机及挖掘机为主,确保开挖设备的先进合理。

边顶拱混凝土施工以6m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泵送入仓。路面混凝土采用5t自卸车入仓,人工摊铺,抹面机抹面。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2.2.3 施工协调规划

本工程工期较紧,对施工组织要求高,开工前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总体规划和施工总进度计划,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设计修改、地质条件改变等实际条件变化而及时调整优化。施工中严格按施工总体规划和施工总进度计划组织现场的施工,编排周、日计划,投入合理的施工资源,确保每个单位工程的每项工序都能按计划完成。做到“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计划)”,确保总计划目标的实现。

开挖期间工作面多,人员多、设备量大,如果爆破作业协调不好,必

将影响施工进度及爆破作业安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编制下达每日爆破作业计划,明确爆破部位、爆破规模、影响范围及具体部位,在每天交接班前公布在现场值班室,并作为班前会的主要内容宣讲;严格执行进洞挂牌制度,控制进洞人员;工作面认真组织施工,严格按计划时间爆破;设专职安全员进行重点协调。

3、关于隧道开挖施工通道的协调

本合同工程中隧道进口开挖施工通道与Ⅰ标共用上坝支洞为主要运输通道,本合同工程与Ⅰ标段施工运输相互交叉形成施工干扰,并存在施工运输安全隐患。我部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服从业主和监理的统一协调安排,车辆运输严格按规定规定时速行驶,并做到礼貌行车,避免在运输过程中产生交通安全事故。在洞口及洞内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在洞口及上坝支洞与隧道交叉处设专人指挥,确保交通运输安全。在开挖施工过程中各循环作业时段与Ⅰ标作业时段尽量避开,避免同时进行渣料运输。我部将努力做好上坝支洞维护管理工作。

本合同工程与其它相关标段工程之间的界面关系较单一。我部严格服从业主和监理的统一协调安排,处理好与地方的关系,并与处理好后续进点的其他合同段施工交叉干扰的地方,充分发扬互助互让、团结协作的精神,顺利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2.3总体施工技术措施

根据合同文件澄清问题要求,混凝土拌和系统及砂石料系统按本工程单独布置,同时考虑到施工工期紧,生活及办公用房采用组装方便的彩钢活动房,可以最快的时间投入使用。

根据地质资料分析,本工程隧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排水主要为施工废水的排放。本合同隧道排水分为进口排水及隧道出口排水。隧道进口排水为自隧道内向上坝支洞排水,属逆向排水,计划在隧道内与上坝支洞交叉附近临时挖设一个集水坑,用潜水泵往上坝支洞口抽排,在上坝支洞口两侧设排水沟把水引至3#施工道路旁的集水井内。隧道出口排水主要采用在洞内设置临时集水井,潜水泵抽至洞外。

2、开挖支护方案

石方明挖采用液压履带式潜孔钻辅以部分手风钻钻孔,采用预裂爆破或预留保护层光面爆破开挖,以确保边坡轮廓线开挖成型规格,马道部位预留保护层,浅孔爆破开挖。高陡边坡开挖前应合理布置施工便道,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支线的维护清理,保持施工道路的畅通,以保证开挖中机械设备的顺利运输;开挖过程中及时对边坡进行防护,以确保边坡的稳定和安全,尽可能做到边坡开挖一层,支护一层。

隧洞开挖工作面均采用手风钻钻孔钻爆法施工,人工配合小反铲处理安全,采用3m3装载机装渣,15t自卸车运输;喷混凝土采用湿喷机进行湿喷,锚杆钻孔施工采用手风钻造孔,人工安装锚杆,注浆机进行注浆。

本合同隧洞混凝土衬砌按9m左右进行分块,采用四套满堂脚手架配小钢模拼装进进行施工。路面混凝土、防排水、电气等附属工程穿插在开挖、混凝土施工中,少占直线工期。

洞门混凝土施工内模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撑组合钢模板,外模主要采用组合模板,少量木模拼装。路面混凝土、路面基层混凝土采用定型钢模。

隧道边顶拱混凝土由布置在下游的拌和站集中拌制,采用6m3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至工作面,混凝土拖泵泵送入仓入仓。路面混凝土采用5t自卸汽车运输,人工摊铺,抹面机抹面。

隧道洞身混凝土衬砌: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撑组合钢模板进行施工,结合沉降缝、伸缩缝的设置进行分块,原则上按9m一块进行浇筑,横断面上分直边墙混凝土、排水沟、基层混凝土、边顶拱混凝土、路面混凝土先后进行。

(1)建立健全项目组织体系

按项目法组织施工,尽早建立起适合本工程特点的项目管理机构,使各级人员尽快进入角色,以保证各项施工任务的分解尽早得到落实。根据本工程性质及特点,施工作业层由我局一直从事此类工程施工任务的主要施工队伍,充分发挥施工优势,以保证各项施工任务的实施紧凑有序。

(2)提前开展并完成各项施工准备工作,缩短施工准备期,尽快进入主体工程施工

(3)施工资源管理保证措施

机电物资、人事及财务部门,提前落实各阶段的人力、机械设备、材料物资及资金供应计划,确保施工进度的需要。主要的机械设备、材料物资保证有必要和足够的备用。对不适合的设备及时更换,不影响施工,确保施工强度的要求。

(4)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在确保关键线路施工的同时,兼顾好附属项目按期完成。我部采取如下措施:

① 组织多工作面、多工序流水作业,抓好开挖、锚杆、钢支撑喷混凝土等工序衔接;对不良地质洞段的开挖采取“超前探测,超前支护,短进尺、控爆破、少扰动,早封闭、强支护、勤量测”的施工方法,达到稳中求快。

③ 隧洞混凝土衬砌投入四套满堂脚手架配合小钢模拼装模板组织施工。

④ 上坝支洞进口明挖施工前认真清理、拓宽现有出渣通道,满足大吨位自卸车、高强度运输需要。

⑤ 隧洞出口明挖采取合理分区、分层,各区按“平面多工序、立体多层次”的原则组织施工,并配备先进的土石方明挖钻孔、装运及边坡支护设备,抓好工序衔接,实现流水施工作业。

根据xx水电站对外公路xx隧道工程的特点、合同文件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以及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局施工实力,制定本项目的施工总体目标如下:

格按照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施工,确保工程合格率100%,土建工程优良率90%以上,安装优良率95%以上,杜绝质量事故,消除质量隐患,工程竣工验收一次通过,施工总体质量达到优良,创行业“窗口工程”。

以控制性项目为中心,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抓好工序衔接,采用多工序流水作业的现代化施工,提高效率,加快进度。确保300日以前本工程全面结束。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遵循我局“安全健康,托起生命的太阳”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强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我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是:实现责任死亡“零”事故,杜绝群伤事故;杜绝重大机械、火灾、交通和重大财产损失事故;预防职业危害、

杜绝尘肺病;提高全体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意识。

4、环保及文明施工目标

在本工程施工中,依据我局“环境保护,营造绿色的天地”的环境管理方针开展有效的控制,项目实施将严格遵守招标文件中提出的有关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的要求,有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规章,做好施工区和生活营地的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化害为利”的原则。依据我局按GB/T24001:2004标准建立、实施,并通过认证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体系并运行。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强化环保措施,满足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以及招标文件的环保规定。杜绝违规石渣下江,严禁废油污染土壤,种草、植树,使生产区、生活区环境优美。施工作业人员一律挂牌上岗,工地做到整洁、有序,施工标志齐全、美观,施工工艺科学合理,推行程序化、标准化作业,创建双文明工区。

第三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

3.1施工布置原则和布置条件

结合本工程的规模、特点、施工环境及施工条件,拟定本工程的施工总布置原则为:

1、施工营地、施工场地等临时设施与施工道路均按合同文件要求及业主提供的各种条件在业主、监理指定的范围内进行规划布置。

2、所有的生活、生产临建设施、施工辅助企业等的规模和容量按施工总进度及施工强度的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力求布置紧凑、合理、方便使用,规模精简,以降低工程造价,并尽量避免与其它标段工程施工的干扰和影响。

3、在地下洞室施工中,施工风、水、电供应及洞室通风、排水等临时设施在布置上综合考虑施工程序、施工交通、施工安全、开挖爆破影响、均衡施工强度等因素。

4、临时工程设施的设置不能影响永久性工程和其它标段的施工。

5、各施工场地及营地均按有关要求配置足够可靠的环保设施及消防设施,避免施工对公众利益的损害,并考虑为其它承包人提供方便。

坝址距xx市公路里程471km,距大理市公路里程128km,距xx县里程约90km,大理市为昆~大铁路终点,距离xx市铁路里程306km,工程所在地交通较为便利。

目前从xx县至xx坝址的道路仅有一条,公路里程约90km,途经平川镇、钟英乡,其中钟英乡至皮厂(约11.5km)为等外公路,皮厂至坝址(约13km)为进场便道。场内右岸约EL.1230m高程位置有一平线便道,平线便道末端至4#渣场距离约1.2km。

进口生活用水与西北院购买,进口生产用水从金沙江中抽取。出口生活用水拟从下游4#渣场冲沟接引,生产用水从金沙江中抽取。

本工程施工用电前期使用由xx县供电局提供的10kv施工供电接线点接引。

3.2.1 生活福利、办公设施场地规划

进口上坝支洞下游公路边布置进口工程队生活营地。在隧洞出口下游1公里右岸平坡地段,布置本工程施工项目部的主生活、办公营地及出口工程队的生活营地。

3.2.2 生产辅助企业场地规划

本工程所有生产辅助企业布置于场内平线公路末端平坡地段集中布置,主要布置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混凝土预制场、仓库、汽车修理修配间、停车场、混凝土拌和站、临时砂石骨料系统等设施。

3.2.3 存弃渣场规划

本工程开挖总量共计约33万m3,其中明挖20.6万m3,石方洞挖12.4万m3。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条件,本工程有用料运至现有平线公路末端冲沟堆存,后期用于本工程及其它工程砂石骨料生产,无用料垫路至4#渣场堆存。

(1)弃渣过程中的有用料和无用料应分开堆存,确保有用料的回采。

(2)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按有关规定向业主提交详细的存料和弃渣计划,并严格服从业主和监理的管理和协调。

(3)整个弃渣过程在监理工程师的统一协调下,按规定的填渣时间、填渣方式、坡面保护、表面排水及堆渣要求进行堆存,严格服从专门人员的调度指挥。

(4)合理布置弃渣道路,协调、组织好车辆进场、卸渣、出场及场地平整的工序循环,减少施工干扰。

(5)在弃渣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及时组织做好防护措施的施工;最终的渣场表面形成后,按设计要求做好地面排水设施。

3.3 施工交通布置及规划

施工交通的布置以现有道路和永久道路相结合,以满足施工要求为原则进行布置和规划。

以现有的业主提供的场内平线公路及本工程所需的施工道路等实际条件进行规划,以业主提供的场内平线公路为主干线,新建场内平线公路至xx隧洞出口的1#施工道路、至4#渣场的2#施工道路以及场内平线公路在上坝支洞口降坡改道的3#施工道路。场内平线公路需进行拓宽和加固。做好道路的保养及维护。

具体施工道路布置见下表所示。

3.4施工风、水、电及通讯系统布置

据现场情况并结合施工作业面分布及施工强度特点,施工供风采用固定集中供风及移动供风两种方式,在上坝支洞口及隧洞出口各设置1个固定式压气站。

上坝支洞进口压气站采用2~3台20m3电动压风机,隧洞出口压气站采用2~3台20m3电动空压机,备用一台20m3电动压风机。各压气站的供风容量均按满足进口及出口隧洞开挖同时工作进行配置,系统总供风能力为80m3/min。

前期临时道路的开挖施工采用6 m3/min柴油空压机4台移动式供给,供风容量为24m3/min。隧洞出口明挖施工采用电动空压机及液压钻自带的压风机供给,供风容量为40m3/min。

施工供风系统布置、压气站设备配置特性见下表。具体布置详见附图。

3.4.2 生活及施工供水

本工程用水部位主要有边坡支护及洞内施工、混凝土拌和站、砂石系统、辅助企业以及生活用水等。根据本工程的特点DB31/T 1151-2019标准下载,拟将生活及施工用水分区域进行规划布置,即:1#水池主要供上坝支洞进口用水;2#水池主要供隧洞出口、生产生活区、砂石骨料生产系统、拌和系统、综合加工厂、机械修配厂及设备停放场等用水。供水水源均考虑利用山涧水及抽取江水相结合。

供水系统特性见下表,供水系统设备见下表。

3.4.3 施工供电、照明及通信

业主在上坝支洞附近提供10KV供电线路接线点,作为本工程高压电源接引点,根据施工需要,供布置3个施工变电站,供本工程施工、生产和生活用电。1#变压器布置于上坝支洞进口,2#变压器布置于隧洞出口,3#变压器布置于砂石加工系统和混凝土拌和系统及综合加工厂,系统供电

办公及生活福利区、辅助企业、仓库等地面施工场地采用220V照明线路。明挖工作面采用灯塔照明大连市既有建筑装修改造 消防设计审查技术导则(试行).pdf,地下开挖支护面的工作照明采用水银灯,按20m一盏布置。

隧洞出口、砂石骨料加工系统及拌和站施工场地照明以投光灯集中照明为主,并对局部区域辅以白炽灯加强照明,采用脚手架钢管制做灯塔,每个灯塔上装设2~3个1000W可自由调整照射范围的投光灯塔。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