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4、隧道施工组织设计(247页,图文丰富).doc

隧道4、隧道施工组织设计(247页,图文丰富).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4.3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隧道4、隧道施工组织设计(247页,图文丰富).doc

闭塞类型:自动站间闭塞。

隧道正洞轨道类型:无砟轨道。

吴广客运专线乌龙泉花都段III标莲花坡2#大桥支架设计施工方案斜井:无轨双车道运输。

2.3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勐腊隧道为本标段最长的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工期风险高、安全风险大,单口施工量大,施工通风困难,是本标段的重难点工程。

2.5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

隧道在D1K466+810附近和D1K468+710附近下穿在建的昆磨高速公路,其设计高程距离本隧拱顶埋深分别约为85m、45m。进口端存在危岩落石,地形陡峭,陡崖高10~30m;局部软弱岩层或夹层(如泥质板岩等)分布段、节理密集带等,岩质软弱,可能存在小范围的软岩塑性变形或楔体破坏问题。

D1K462+000~+100段通过断层及影响带,且埋深达425m,开挖后可能发生轻微变形。采用全环Ⅰ18型钢钢架及拱部超前φ60中管棚加强支护,钢架间距0.6m/榀;施工中加强超前地质预报,查明段+监控结果分析,必要时可采用注浆加固围岩,超前帷幕注浆或优化支护措施,以确保安全。D1K462+020~+070段50m本次设计按开挖后初期支护系统锚杆改用φ42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

三、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本隧属洪层低山及丘陵构造剥蚀地貌,丘槽相间,地形波状起伏,地面高程680~1300m,相对高差50~615m,自然横坡8°~35°,局部较陡。斜坡面地表多种植橡胶树,山脊高处多为原始森林,植被茂密,水土保持较好;局部陡坎及冲沟有基岩裸露;山间槽谷等低洼地带覆土较厚,地表多被垦为旱地及水田。沿线路两侧村庄民房零星分布,进口附近有乡道,出口距公路较远,交通条件差。

隧道Ⅲ级围岩长度2925m,占隧道总长的22.5%;Ⅳ级围岩长度8355m,占隧道总长的64.2%;Ⅴ级围岩长度1738m,占隧道总长的13.4%。

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断裂带水及岩溶水。沿线地表水系发育,多呈格状、羽状水系。线路经过的水系主要是红河水系上游元江段、红河水系支流阿墨江和把边江、澜沧江水系下游景洪段,河流水系发达,主干流及其支流上水电站众多。沿线附近主要河流有大开门河、清水河、嘎洒江、化念河、南溪河、元江、阿墨江、他郎河、把边江、磨黑河、那苏河、麻栗河、思茅河、南腊河、南岛河、布竜河、澜沧江、黄竹林河、南班河、梭罗河、南丫河、南凹河、南木窝河、磨憨河等。

地表水:隧道多次穿越沟谷,测区地表水主要为山上自然浅沟水,由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

地下水:地下水主要类型有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不甚发育,下伏基岩受到区域构造影响,岩体破碎,局部基岩裂隙水较发育。断层附近地下水较发育,由降水及沟水补给。

隧道涌水量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为45000m3/d,雨季最大涌水量54000 m3/d ;1号斜井正常涌水量为1400m3/d,雨季最大涌水量为1700m3/d;2号斜井正常涌水量为1400m3/d,雨季最大涌水量为1700m3/d;横洞正常涌水量为700m3/d,雨季最大涌水量为840m3/d。

本线所经地区为亚热带和热带,受季风、地形、低纬的影响,形成垂直气候、低纬气候、季风气候三大气候特征。玉溪市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年内温度变化不大,冬夏短而春秋长。北回归线穿过普洱市境内,具有热带、亚热带气候特征,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西双版纳北部边缘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山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湿润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2℃左右,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沿线主要地区的气象参数详见下表:

3.1.5主要不良地质

测区不良地质为岩堆、围岩落石、滑坡、溜坍、顺层、软岩大变形、放射性;特殊岩为膨胀岩。

曼勒4号岩堆:进口~D1K456+050段右侧斜坡地带,外河沟坡脚堆积,物质以角砾、碎石、块石为主;隧道进口端D1K455+880~+930段存在危岩落石,地形陡峻;曼勒10号滑坡位于D1K455+900~D1K456+040右侧3~40m,滑坡整体圈椅状明显,滑坡中部有突起;补过7号坍滑位于D1K468+870~D1K468+940右侧17~75m,表层溜坍;隧道出口段D1K466+900~D1K468+908右侧存在顺层偏压;D1K462+020~D1K462+070段通过南泥平移断层破碎带,可能发生轻微软岩大变形,采取加强支护及排水措施,及时施作二衬;D1K457+020~D1K459+700、D1K465+580~D1K466+900段属膨胀岩,具遇水软化,失水开裂特性。

3.1.6场地地震动参数

本线仅北端玉溪西站与新昆玉铁路接轨,老昆玉铁路玉溪站与新昆玉铁路玉溪南站与本线起点毗邻,沿线经过地区无既有铁路。考虑钢轨、道岔、道砟、钢梁、接触网支柱等直发料的运输,可利用的铁路主要是:宝成线、成昆线、新昆玉线。

隧道所在区段距离G213和小磨公路距离较近,考虑到小磨公路出岔不易,以G213作为交通主干道,新建引入便道和既有县、乡村道路等构成交通网络,本段既有交通条件一般。

本标段工程运输不考虑水运。

3.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用的情况

沿线水系发育,地表水资源丰富。隧道施工用水可采用河中取水和打井取水;在隧道掘进端设高位水池一座,高度以保证洞内最高用水点的水压不小于0.3MPa为宜。利用Ф50无缝钢管作为供水主管道,将水送入洞内。

沿线地方电力系统属于南方电网云南公司管辖。西双版纳电网勐腊隧道施工地段较为薄弱,分布不均衡,变电站密度较低。

设置临时供电。施工用电负荷按三级负荷标准供电,电力大临工程向供电对象提供一路高压电源,根据施工规范需要两路电源的长大隧道等工点,由本单位根据需要自行设置备用电源。

本段线路沿线燃料供应比较充足,施工机械使用的燃料可就近购买。

3.4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

根据沿线地层岩性揭示,本线主要分布有石灰岩、花岗岩、辉绿岩、玄武岩、硅质岩、砂岩、板岩、页岩、碎屑岩、白云岩、油页岩、石膏及中基性火山岩。碳酸盐岩代表性岩石的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是加工混凝土粗骨料的基本原料。从目前调查情况来看,本线除甘庄至墨江段(料场相距50km)、墨江至宁洱段(料场相距80km)、普洱至景洪段(料场相距100km)、勐远至磨憨段(料场独头70km)等个别区段需要远运。本线水系发达,河砂资源丰富,其中包括大开门河河砂、元江河砂、阿墨江河砂、把边江河砂、澜沧江河砂等,河砂质量差异较大。

3.5其他与施工有关的情况(卫生防疫、地区性疾病、民俗等)

1、本地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施工中充分考虑当地民风民俗,避免发生冲突。

2、雨季时间长,从7月初持续到10月底,便道修建时应充分考虑排水;

3、当地植被茂盛,施工时应加强安全教育管理,严禁私自动火,防止火灾。

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确保全部工程质量全面达到国家、行业及铁路总公司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杜绝工程质量特别重大事故;遏制工程质量重大事故和较大事故;减少工程质量一般事故。

杜绝生产安全特别重大和重大事故;遏制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生产事故;杜绝因建设引起的特别重大和重大交通事故;遏制因建设引起的较大交通事故;减少因建设引起的一般交通事故。

总体工期目标:2016年7月1日至2020年4月15日,保证合同工期且满足业主分阶段工期要求。

4.1.4 环保、水保目标

4.1.5 文明施工目标

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置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现场管理满足《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和《玉磨、弥蒙铁路标准化实施方案(暂行)》中规定的标准化管理要求。

4.1.6 投资控制目标

将总投资控制在国家发改委可研批复的概算范围内。

4.1.7 社会稳定目标

4.2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4.2.2 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勐腊隧道由隧道3队、4队、5队和6队负责施工,分别从进口、斜井、横洞四个工点共七个工作面掘进施工。其中隧道3队负责隧道进口工区(进口D1K455+890~D1K458+430段2540m)的施工;隧道4队负责隧道1号斜井工区(1号斜井长1264m;小里程段D1K458+430~D1K460+500段2070m;大里程段D1K460+500~D1K462+940段2440m)的施工;隧道5队负责隧道2号斜井工区(2号斜井长901m;小里程段D1K462+940~D1K465+500段2560m;大里程段D1K465+500~D1K467+050段1550m)的施工;隧道6队负责隧道横洞工区(横洞长440m; D1K467+050~D1K468+908长1858m)的施工。具体段落见下图:

4.3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

4.3.1总体施工安排

勐腊隧道作为全线的控制工程,以“施工准备→勐腊隧道1#斜井工区斜井施工→勐腊隧道1#斜井工区正洞洞身开挖、支护→勐腊隧道1#斜井工区正洞洞身衬砌→勐腊隧道1#斜井工区附属工程→沉降观测及评估→勐腊隧道无砟道床工程→配合其他工程及竣工验收”为关键线路。

4.3.2主要阶段工期

(1)施工准备:2016年4月15日至2016年6月30日

(2)隧道洞口工程:2016年7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

(3)隧道辅助坑道及正洞开挖初支:2016年8月29日至2020年3月2日

(4)隧道衬砌及附属施工:2016年10月1至2020年4月15

(5)隧道监控量测:2016年8月29日至2020年7月15日

(6)无砟道床施工:2020年7月15日至2020年11月5日

4.4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

由于征地拆迁工作情况复杂、牵涉面广、工作量大,根据滇南铁路建设指挥部和铁路总公司级有关会议精神,严格遵守国家新颁布的征用土地管理办法及省、市、州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按工期要求在正式工程开工前完成此项工作,为本工程顺利推进创造条件;改移道路视正式工程的施工情况,为各类工程开工创造条件。

(2)建立精干高效的现场管理机构,组织曾经参加过客运专线、铁路施工的桥梁、隧道和路基施工方面的主要技术力量和设备,安排参加过铁路项目施工的专业化队伍施工,抽调整体素质高、施工能力强、有突出业绩的专业队伍担负重点工程的施工任务。

(3)根据施工组织及总体安排,迅速组织人员和机械设备上场,积极配合征地拆迁工作,严格按照图纸所示,清理工地范围内妨碍施工的各种构筑物、障碍物,为临时工程和主体工程施工创造条件。修建施工运输便道等临时工程,做好各项施工准备,迅速展开施工。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进场做到“三快”:进场快、安家快、开工快,迅速掀起施工生产高潮,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按照施工总体安排,做好对施工图纸的审查,与设计单位沟通,认真学习设计交底资料。严格按铁道部文件做好施工图现场核对,确保设计意图和现场实际情况相符。

按照进度计划,依据施工图及有关技术标准,制定各项物资设备供应计划,按照程序及时组织物资和设备招标,确保施工所需物资设备能按时供应到现场。

4.4.2建设协调方案

项目建设严格执行环评水保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制度,严格落实环水保措施;主动与业主环保部门密切联系沟通,落实环水保措施,施工期间按规定主动接受各级部门环水保监督检查。

4.5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4.5.1施工进度指标

隧道施工进度采用以下综合指标计算工期,隧道施工进度指标见下表。

隧道施工进度指标表 (m/月)

仰拱及仰拱填充、防排水工程、二次衬砌在确保安全、质量前提下与掘进平行、流水作业,进度与掘进基本一致,其开始和完工时间均滞后掘进1个月左右。

开挖及初支作业循环时间指标分解见下表。

Ⅲ级围岩掘进作业循环时间表

滨江华苑植筋技术交底Ⅳ级围岩掘进作业循环时间表

Ⅴ级围岩掘进作业循环时间表

4.5.2 施工进度安排

(1)进口工区:计划施工任务2540m,施工准备2.5个月,2016年4月15日至2016年6月30日;洞口工程2016年7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开挖37.5个月,洞身开挖及初期支护2016年8月29日至2019年10月10日开挖完成;2016年10月1日衬砌开始,2019年11月10日衬砌完成;2019年1月1日开始附属工程,2019年11月30日全面完工。

(2)1#斜井工区:斜井1264m,施工准备4.5个月,斜井施工10个月,即2016年8月29日至2017年6月27日。计划2017年7月27日进入正洞。

小里程段:斜井完成后2个月开始正洞小里程段施工,开挖24.5个月,洞身开挖及初期支护2017年8月27日至2019年9月16日开挖完成;2017年10月6日衬砌开始,2019年10月16日衬砌完成;2019年1月1日开始附属工程,2019年11月5日全面完工。

大里程段:斜井完成后1个月开始正洞大里程段施工,开挖31.7个月,洞身开挖及初期支护2017年7月27日至2020年3月2日开挖完成;2017年8月30日衬砌开始华升建设黄金海岸工程内外装修工程施工方案,2020年4月2日衬砌完成;2019年1月1日开始附属工程,2020年4月10日全面完工。

(3)2#斜井工区:斜井901m,施工准备4.5个月,斜井施工6个月,即2016年8月29日至2017年2月25日。计划2017年3月27日进入正洞。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