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14、《卸料平台(落地式)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标准》.docx6.2 技术保证措施 12
6.3 安全保证措施 12
6.4 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12
JB/T 13750-2020标准下载6.5 监测监控要求 12
7 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 13
7.1 管理人员的配置 13
7.2 劳务人员(含特种作业人员)计划 13
8.1 材料质量标准 13
8.2 脚手架安装质量标准 15
8.3 卸料平台验收表 17
8.4 验收标识牌 18
8.5 验收人员 18
9 应急处置措施 19
9.1 应急小组责任及组织机构图 19
9.2 各成员职责 19
9.3 事故报告程序 20
9.4 事故原因分析、处理 21
9.5 应急救援物资储备 21
9.6 医院抢救线路 21
10.1 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 22
10.2 横向支撑钢管的计算 22
10.3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22
10.4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 22
10.5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22
10.6 地基承载力核算 22
【应围绕本危大分项内容进行编制,并尽量采用表格方式。施工手册、计算软件等不能作为编制依据,只能作为参考。】
【需将与本分项工程相关的设计图纸的名称、图纸号列出。】
1.2 施工组织设计
【重点论证的是其安装、使用、拆除中的安全性,其内容应符合施组(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阶段性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要求。因此需将与本专项方案相关的施组名称、编制日期、监理单位审批日期列出。】
1.3 相关规范、标准、图集
【应包括国家施工规范、标准及验收规范等,由于相关规定规范较多且不尽相同,因此在选择编制依据时,不要广而全,而要精而准。按照编号从小到大顺序或执行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排列。】
1.4 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
【将与本分项工程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法规及文件列出。例如:危大方案涉及的建办质【2018】31号、京建施【2009】841号、京建法【2012】1号、京建材【2006】72号等。】
【目前产品较多,在选用时应查看该产品是否有备案的企业标准,产品性能的试验检测报告和专家鉴定结论等,可将此内容作为编制依据。】
2.1 工程总体概况
【简要描述工程的名称、地址、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质量监督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计划开竣工日期、合同质量目标的内容简要说明,列表说明。】
2.2.1 建筑设计概况
【简要描述工程总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层数、层高、结构形式等。】
2.2.2 结构设计概况
【简要描述工程的结构形式、危大部位结构断面尺寸、楼梯坡道结构形式、电梯井结构形式、结构转换层等,列表说明。】
2.3 专项工程概况
2.3.1 卸料平台性质、用途及荷载限定
【详细描述卸料平台的用途、荷载限定、使用周期和使用要求等。】
2.3.2 卸料平台搭设相关参数
【描述卸料平台搭设相关的参数,包括平台尺寸、搭设部位、构造形式及基础情况等。】
2.4 卸料平台平面布置图
【能表现出平台在建筑物周边的位置、数量。平台应根据现场塔吊位置、外用电梯位置及结构形式等实际情况进行布置。宜布置在塔吊或起重机械一侧。】
2.5 卸料平台施工重点、难点
【可从施工现场条件、卸料平台与原结构的关系、卸料平台的搭设、使用过程及拆除等方面分析卸料平台的重点、难点。】
3 落地式卸料平台设计
3.1 总体设计思路
【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本工程卸料平台采用落地式**脚手架平台。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及施工进度安排详细叙述卸料平台的具体位置、数量、平台限载要求及按拆时间等。】
3.3 卸料平台设计图
3.3.1 卸料平台平面图
3.3.2 卸料平台立面图
3.3.3 卸料平台相关节点图(连墙件、与结构拉结等细部节点)
4.1 施工进度计划
【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实际施工特点,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策划和工期安排以及目前的工程进度情况,应在前安装卸料平台,在施楼层应在层或层时,计划在年月日开始安装,后拆除卸料平台。可列表描述。】
4.2 材料与设备供应计划
【明确卸料平台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的规格、数量、单位、进场时间等内容,可列表描述。】
场地平整、夯实→基础承载力实验、材料配备→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剪刀撑→连墙件→铺脚手板→防护栏杆→硬质材料封闭
5.2.1 卸料平台地基承载力及基础要求
【明确卸料平台基础情况及地基承载力要求,如回填土要明确质量控制措施。】
本工程落地式卸料平台设置在车库顶板回填土上。车库顶板350mm,设计活荷载标准值5.0KN/m2,车库顶板覆土3.4m,,回填土采用2:8灰土进行夯实,压实系数0.94,回填土上部浇筑100厚C20。
5.2.2 搭设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
(1) 将脚手架搭设区域内的顶板清理干净,在架体下满铺脚手板,按立杆位置弹线。
(2) 从弹好脚手架的一个角或跨中开始立脚手架的立杆和大横杆,采用小横杆临时固定,开始竖杆时不少于三根。立杆和大横杆要长短搭配,接头位置互相错开。
(3) 纵向扫地杆应设置在距底座上方200mm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 立杆:在竖立杆时,要注意杆件长短搭配使用,立杆接头除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必须采用对接扣件。立杆接头与相近大横杆的距离不宜大于步高的三分之一,相邻立杆接头应相互错开,不应在同步高和同一跨距内,相邻接头的高度宜>500mm。
(5) 大横杆:大横杆长度不宜小于三跨,大横杆对立杆起约束作用,故立杆与大横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遗漏。
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该片脚手架总长度的1/250且不大于50mm。
大横杆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如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Ld>1000mm,并用三个旋转扣件扣牢。
大横杆接头与相邻立杆距离不大于立杆纵距的1/3。
同一水平的和上下相邻的两根大横杆的接头均应相互错开,不得出现在同一跨间内,相邻的水平间距应>500mm。
(6) 小横杆:小横杆紧贴立杆布置,且搭于大横杆上,用直角扣件扣紧,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拆除贴近立杆的小横杆。
(8) 在搭设一步高后进行立杆和大横杆的校正调直。立杆应用线锤校正其垂直度(架高的1/200),大横杆应拉线调直并校正水平(高差不超过20mm,并不大于架长的1/250)。
(9) 连墙件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与架体和结构立面垂直,且应靠近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连墙件采用钢管与建筑结构进行刚性连接,拉结竖向距离不大于2步;水平距离不大于3跨,且在平台范围内不少于2根。(或按层高设置,如果不具备连墙条件可采用钢丝绳拉结、地锚等条件)。
(10) 卸料平台的平台面上纵向水平杆间距加密为 mm,平台底面采用50mm厚的脚手板进行铺设,平台外侧三面设置1.5m高的钢管栏杆,栏杆内侧用硬质材料进行封闭。
(11) 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符。螺栓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5.2.3 搭设注意事项
(1) 搭设之前对进场的脚手架杆配件进行严格的检查,禁止使用规格和质量不合格的杆配件。
(2) 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统一交底后作业,必须统一指挥,严格按上述搭设程序进行。
(3) 本工程搭设的是落地式钢管卸料平台,因此应从一个角部开始并向两边延伸交圈搭设,搭设过程中随立随校正后予以固定。
(4) 在连墙杆件和斜抛撑设置以前,为确保构架稳定及作业人员的安全,应设置适量临时抛撑。
(5) 剪刀撑、斜杆等整体连接杆件和斜向抛撑应随搭设的架子及时设置。
(6) 平台面脚手板采用单层50厚脚手板,脚手板应铺平、铺稳。
(7) 设置连墙件时,应掌握其松紧程度,避免引起杆件的显著变形。连墙杆应水平设置或销向下斜,要求倾斜角度不得大于10度。
(8) 工人在架上进行搭设作业时,作业面上需铺设临时脚手板并固定,工人必须戴好安全帽和佩挂安全带,不得单人进行较重杆件和易失衡、脱手、碰接、滑跌等不安全作业。
(9) 在搭设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构杆设计、减少配件设置和对立杆、纵距作≥100mm的构架尺寸放大,确实需要调整和改变尺寸,应提交技术主管人员协商解决。
(10) 扣件一定要拧紧,严禁松拧或漏拧, 脚手架搭设后应及时逐一对扣件进行检查。
(11) 卸料平台必须单独设置,不得与脚手架共用立管或架设其上。
5.2.4 卸料平台的拆除
(1) 拆除作业必须按先搭后拆后搭先拆原则,由上而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 连墙杆及卸荷拉杆必须随架体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杆或卸荷拉杆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架体。
(3) 拆除至下部最后一根立柱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杆。
(4) 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铁丝要集中回收处理。
(5) 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6) 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7) 输送至地面的杆件,应及时按类堆放,整理保养。
(8) 当天离岗时,应及时加固尚未拆除部分,防止存留隐患造成复岗后的人为事故。
(9) 如遇强风、雨、雪等特殊气候,不应进行脚手架的拆除,严禁夜间拆除。
(10) 拆除作业时应设置警戒区且设专人监护。
5.2.5 卸料平台的维护
(1)卸料平台在露天使用,因此必须加强维护和保养,及时做好清理、整修、防锈、防腐等工作,才能降低损耗率,提高周转次数,延长使用年限,确保安全。
(2)钢管外壁要刷防锈漆一次。涂刷时涂层不宜过厚,经彻底除锈后,涂一度红丹即可。扣件要涂油螺栓要在每次使用后用煤油洗涤并涂机油防锈。
(3) 平台在使用中要进行维修保养,更换受损伤的螺栓、钢丝绳和其他部件,上油和喷漆等。
6 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6.1 组织保障措施
6.1.1 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组织机构
【明确卸料平台管理人员组织机构图。】
6.1.2项目施工管理人员明细、分工及职责
【明确卸料平台搭设区域管理人员姓名、职务及职责。可列表描述。】
6.1.3 项目劳务管理人员明细、分工及职责
【明确卸料平台搭设区域劳务管理人员姓名、职务及职责。可列表描述】。
6.2 技术保证措施
【详细描述相关技术准备,以及卸料平台搭设、使用、拆除过程中,保证架体基础、构造拉结等各部位质量、安全的技术保障措施,如熟悉图纸、编制方案、设计计算、组织专家论证、进行交底、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等。】
6.3 安全保证措施
【明确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落实个人责任制;确保时刻注意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明确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落实安全技术交底职责,明确架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证措施和规定。】
6.4 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明确卸料平台是否在冬、雨期中使用,如确定使用,需要增设相应的施工保障措施(例如:设置防滑、防雷装置等),以防在冬、雨期中出现安全事故。】
6.4.1 当有6级及以上大风、雨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雨后作业应注意防滑。
6.4.2 专职管理人员每天对脚手架的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雨季、冬季施工要重点检查架子的防雷接地是否有效,基座有无积水、沉降,架子与结构的拉接是否牢固。
6.5 监测监控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监测方法、监测周期、允许变形值及报警值;明确监测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和精度等级;中间监测结果的反馈和应用;绘制监测点平面布置图;监测监控管理规定。
具体内容中应确定脚手架的观测点采用材料、数量、位置、标识形式等。明确观测后视基点位置和标识形式。详细说明沉降观测采用的仪器和具体方法,明确初始值、架体沉降量值的计算方式。确定脚手架使用过程中的观测频率、架体沉降值的预警值以及相关应急措施。】
7 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
7.1 管理人员的配置
南井联合办公楼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明确管理人员的配置要求和具体职责。】
7.2 劳务人员(含特种作业人员)计划
【明确劳务人员的分工及数量、进场时间,并对其提出具体要求,如技术交底、安全教育、持证上岗等。尤其对特种作业人员应详细说明。】
118.现浇混凝土墩台施工安全技术交底8.1 材料质量标准
8.1.1 钢管检查标准
(1) 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