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大桥主桥上部构造拆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原桥安装时缆索吊机布置在两岸塔架前缘的交界墩顶部悬挑了钢平台作为构件的起吊平台,且构件吊装出台时,先吊前吊点,后支撑点先置于平车上,平车通过尾梢绳牵引住慢慢前行,至后点进入起吊平台后,再安装后吊点,通过前后两个吊点吊装运输出台,这样既慢也不安全,且这种歪拉法吊装是现有规范明确禁止的。
由于构件起吊点距离塔架太近,施工过程中塔架变形很大,后在塔架后部还专门设置了型钢支撑。详见图(6) 原桥安装施工照片。
2021一建【工程法规】押题班-黄金卷A-无水印高清版.pdf图(6) 原桥安装施工照片
(2)、桥梁拆除缆索吊机的布置
本缆索吊机设计布置以满足规范要求、确保两岸岸车辆及行人通行、同时能方便施工、加快拆除进度和确保施工安全为目的。
缆索吊机系统由主索、工作索、起重索、牵引索、塔架风缆、起重小车及起吊滑车组、索鞍、塔架、锚碇、卷扬机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根据两岸地形和交通情况。北岸广场较窄,原缆索系统锚碇已位于现有公路下方,若将现有锚碇布置在原锚碇后方,则锚碇正好在北岸现有道路中心附近,将严重影响车辆通行,原锚碇位置也无法再布置新锚碇,因而,确定将北岸锚碇布置在原锚碇和台尾挡墙之间,这样,北岸塔架只能布置在交界墩上。
南岸由于广场较宽,塔架可布置在台尾与原锚碇之间,南岸引桥则可作为桥梁构件拆除并通过缆索吊机运输后的卸荷、分解、装车平台,能加快施工进度和确保施工安全,同时也可满足规范对塔前非正常工作区设置的要求。南岸主锚碇设置在边坡挡墙前方6.5m位置,钢索后拉索跨越现有广场,通过设置净高5.5米、宽30余米的保护棚来确保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预留车辆及行人通道的宽度能满足通行要求。
南岸锚碇桩基开挖若遇岩石,可采用水磨钻开挖,建议不要放炮开挖。
根据以上布置,缆索吊机索跨为:58.036m(北岸后拉索)+247.388m主索跨+64m(南岸后拉索)。同时根据起吊高度的要求,两岸塔架等高,塔高设计皆为33.082m,塔架纵向宽4m,塔顶横向宽16m,塔架采用M型万能杆件组拼,塔脚与基础固结。塔架设置后风缆2道,后风缆锚固于主锚碇上,同时每侧设置横风缆1道,两岸塔架共设置4个横风缆锚碇。
两岸主锚碇皆采用钢筋砼桩式锚碇。每岸设置5根φ1.6m,高7m的钢筋砼锚桩,锚桩对称于桥轴线布置。
缆索系统全桥共设置2组承重索及2组工作索,2组承重索横向间距9m,分别与拱肋主桁架相对应。每组承重索额定起吊能力30吨,每组承重索由3根φ56mm(6×37S+FC 1770MPa)的钢丝绳组成,每组承重索上设置前后2个吊点,每个吊点额定起吊能力15吨。每组工作索额定起吊能力6吨,每组工作索由1根φ47.5mm(6×37S+FC 1670MPa)的钢
丝绳组成,每组工作索上设置1个吊点。南岸主索后拉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28.6º, 北岸主索后拉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1º。缆索系统总体布置见图(7)。
主承重索及工作索卷扬机布置在南岸锚碇前方靠下游侧的隔离区内,起吊、牵引索从卷扬机引出后,经过锚碇、塔顶导向轮后进入起吊、牵引滑车组,卷扬机距离锚碇导向滑车距离应不小于20倍卷筒长度。主索、工作索共布置10台卷扬机。扣索卷扬机布置在两岸锚碇附近,每岸各2台,另在南岸塔架基础附近布置2台1扣卷扬机。卷扬机通过设置砼地梁及预埋锚环锚固,卷扬机平台及地梁处地面应整平并采用厚15cm的C20砼硬化,并做好排水处理。
1.6.2、缆索吊机卸荷、装车平台
缆索吊机卸荷、装车平台设置在南岸引桥上。主桥钢结构拆除后,通过缆索吊机吊运至南岸塔前20m(距离塔架最近吊点)位置的引桥上方,将大型构件卸载在引桥上进行分解,然后利用缆索吊机在引桥上装车并运输出场,小型构件直接卸载在上运输出场。
1.6.3、南岸车辆及行人保护棚
南岸钢索后拉索跨越广场,为确保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设置车辆及行人保护棚。保护棚采用双门洞结构,净高5.5m,横向全宽约30m,纵向全宽约20m,保护棚内分车行道及人行道,车行道及人行道间设置栏杆分离,保护棚附近区域设置提醒、导引锥桶等设施,门架应设置隔离和防撞措施,并设置反光标和照明设施,确保车辆通行的安全。
保护棚基础采用钢筋砼条形基础,立柱采用φ299钢管并通过小型钢横向连接成整体排架结构,柱顶设置型钢横梁,横梁顶部铺设型钢纵梁,纵梁上铺5mm厚防滑钢板来防止小件坠落伤及过往车辆及行人。
保护棚的具体构造设计在交通组织方案中细化,此处不再详述。
(1)、本缆索吊装系统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安装,在试吊及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吊装;拱肋、立柱及桥道系系的拆除吊装严格按设计程序进行加载。
(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及要求:争创双优文明施工工地。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始终如一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具体安全目标为:杜绝各类员工重伤、死亡责任事故;杜绝重大垮塌事故。
(4)、施工工期要求:计划2019年6月中旬完成缆索吊装方案设计、评审及完善,2019年8月中旬完成缆索吊装系统施工及试吊验收,2010年10月中旬完成全桥拱肋拆除,2019年10月底完成缆索吊机拆除并清理运输出场。
(1)、缆索吊装系统施工前,对所有参与相关工作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与缆索吊装系统及主梁钢结构及桥道系板安装施工相关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技术、安全交底,使操作员工明确了解施工流程、具体工序要求、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要求、检查验收的程序、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缆索吊装系统及主桥拆除钢结构吊装过程中安排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及专职安全员随时对缆索吊装系统、拱肋、立柱及桥道系构件拆除施工情况,依据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图纸及相关文件、的要求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及时进行落实。缆索吊装系统安装完成后,由公司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质量、设备等处室、项目经理部相 关人员以及总监理工程师进行联合验收和试吊,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主桥的拆除施工。
(2)、施工人员按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配备到位:选择具有丰富缆索吊装及钢结构桥梁施工经验的技术员、安全员进行施工管理,优选具有丰富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起重工参与缆索吊装系统及主梁安装的实际施工操作,从而确保能够严格按照图纸及构造要求进行系统安装布置,确施工全过程的安全。
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按计划组织进场,并按规定进行进场验收,设备性能可靠,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并按规定要求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3)、缆索吊装系统所有受力结构要求认真进行计算、复核,从而确保缆索吊装系统的每一个数据都有据可依,在技术上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塔架分配梁、索鞍系统、起重小车、吊索具及吊耳等重要结构焊缝探伤检查合格。
试吊检查整个缆索吊装系统的结构安全性。
2.1、编制范围及主要编制内容
本施工组织方案编制范围为攀枝花旧密地大桥(又名3003大桥)主桥上部钢结构拆除施工。其主要内容包含桥道系拆除、拱上立柱拆除、拱肋主桁架及风构拆除的吊装施工方法、顺序、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以及缆索吊机系统塔架、缆索系统、锚碇等相关临时工程的设计及施工。
本方案编制依据的主要技术资料有:
(1)、《3003大桥施工设计图及缆索吊机设计图》(1966年9月武汉)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8月31日;
(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 ;
(16)、《建筑卷扬机安全规程》 (GB 13329) ;
(22)、《SAP2000中文版使用指南》(2006年9月)人民交通出版社;
(23)、《起重吊装常用数据手册》(2002年2月)人民交通出版社;
(25)、《常备万能构件图表(M型)》(1990年10月30日)攀枝花市桥梁工程处施技科;
(26)、现场测量、调查资料;
(2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建办质〔2018〕31号);
(2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37号)。
表(2) 旧密地大桥主桥上部拆除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2019年8月底完成缆索吊装方案设计、评审及完善,2019年9月底完成设备的准备及运输,2019年9月底日完成塔架基础及预埋件施工,2019年10月中旬完成主锚碇施工及塔架安装,11月中旬完成缆索吊装系统施工及试吊验收,11月20日前完成钢筋砼桥道系板的拆除,11月底完成桥道系纵横钢梁的拆除,12月10日完成拱上立柱的拆除,2020年1月中旬完成拱肋的拆除,2020年1底完成缆索系统拆除及运输出场。
3.2、材料与设备配置计划
(1)、材料及设备供应
缆索系统卷扬机、起吊滑车组、起重小车、索鞍及大部份吊具采用现有设备,塔架万能杆件,型钢及钢箱分配梁、钢绳等部份采用公司现有设备,部份新采购或加工改制,其它结构钢材由项目部集中采购和有资质的金属结构厂家加工,严格按照设计材质、规格、型号落实,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塔架基础、锚碇混凝土采用商品砼,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泵送入模。钢筋在附近钢材市场采购经检验合格的产品,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主要材料和机械设备见表(3):
(2)、主要材料、机械设备
主要施工工具及质检设备见表(3),缆索吊机主要材料、设备见表(4)。
表(3) 主要施工工具及质检设备表
表(4) 缆索吊机主要材料、设备
旧密地大桥主桥钢结构采用无支架缆索吊装拆除。全桥设置2组承重索和2组工作索。钢筋砼桥道系板拆除后,拆除桥道系纵梁,然后拆除桥道系横梁,再拆除拱上立柱,最后安装并张拉扣索、拆除拱肋。整个拆除工程应遵循对称均衡的原则进行。
桥道系纵横梁可采用工作索拆除,也可采用主起吊拆除,横梁采用上下游两组主索或工作索抬吊;拱上立柱采用单组承重索前后两个吊点抬吊,高于10米的立柱分成2段拆除;拱肋风构采用工作索拆除;拱肋主桁架利用单侧主索前后两个吊点抬吊拆除。
拱上立柱拆除完成后,安装并张拉扣索,通过索力监测和调整使扣索张力与理论计算值一致,确保在拱顶内力很小的状态下将拱顶打开。在每个主起吊吊钩位置连接测力称重传感器,每个吊装段特别是较重的拱肋主桁架节段必须在吊钩提升力与其重量一致时才能拆开接头,防止出现大的冲击荷载危机拱上施工作业人员及整个施工系统的安全。
拆除构件运输至南岸引桥上方后,主桁架以外的小型构件直接利用缆索吊装车并运输出场;主桁架节段分段拆除后,运输至南岸引桥上卸载,人工分解后,利用缆索吊机装车运输出场。主桥上部结构具体拆除步骤如下:
(1)、施工缆索吊机系统及试吊验收
①、缆索吊机设计、制造及运输;
②、缆索吊装系统塔架基础、主扣索锚碇及各类风缆锚碇施工;
③、塔架及塔架风缆安装;
④、主索及工作索安装;
⑤、起吊、牵引系统及机电控制系统安装;
⑥、缆索吊机试吊与检查验收。
(2)、拆除桥道系板砼
①、相对于桥轴线分2个条带从拱顶向拱脚对称拆除桥道系板砼。
(3)、拆除桥道系钢纵梁
①、按图中编号由小至大的顺序相对于拱顶分两个循环对称拆除桥道系钢纵梁。
(4)、拆除桥道系钢横梁及拱上立柱
①、按图中编号由小至大的顺序相对于拱顶分两个循环对称拆除桥道系钢横梁。
②、按图中编号由小至大的顺序相对于拱顶分两个循环对称拆除拱上钢立柱。
(5)、安装扣索并张拉扣索至设置值
②、按设计拱顶打开前的计算扣索力(最终以监控单位提供的索力为准)分5个循 环(20%、40%、60%、80%、100%)加载到位,扣索张拉两岸对称同时进行,并同时观测拱肋线型的变化,若发生非对称变形或变形与计算值差别较大,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后继续施工。
(6)、拆除拱顶上弦杆
①、检测各扣索力满足拱顶打开前的设计扣索力,拱肋标高变化与计算吻合;
(7)、拆除两岸第6段拱肋
①、拆除第6段肋间风构;
②、安装南岸第6段前后吊点,通过传感器调整吊点提升力与所拆除段重量一致;
③、利用工作索拆除南岸5、6段间上弦杆①;
④、拆除南岸第6段②;
⑤、安装北岸第6段前后吊点,通过传感器调整吊点提升力与所拆除段重量一致;
⑥、利用工作索拆除北岸5、6段间上弦杆①;
⑦、拆除北岸第6段②。
(8)、拆除两岸第5段拱肋
①、拆除第5段肋间风构;
②、安装南岸第5段前后吊点,通过传感器调整吊点提升力与所拆除段重量一致;
③、利用工作索拆除南岸4、5段间上弦杆①;
④、拆除南岸第5段②;
⑤、安装北岸第5段前后吊点,通过传感器调整吊点提升力与所拆除段重量一致;
⑥、利用工作索拆除北岸4、5段间上弦杆①;
⑦、拆除北岸第5段②。
(9)、拆除两岸第4段拱肋
①、拆除第4段肋间风构;
②、安装南岸第4段前后吊点,通过传感器调整吊点提升力与所拆除段重量一致;
③、利用工作索拆除南岸3、4段间上弦杆①;
④、拆除南岸第4段②;
⑤、安装北岸第4段前后吊点DBJ61-50-2008标准下载,通过传感器调整吊点提升力与所拆除段重量一致;
⑥、利用工作索拆除北岸3、4段间上弦杆①;
⑦、拆除北岸第4段②。
(10)、拆除两岸第3段拱肋
①、拆除第3段肋间风构;
②、安装南岸第3段前后吊点环氧自流平地面施工方案,通过传感器调整吊点提升力与所拆除段重量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