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城市主干路升级改造工程施工总承包施工组织设计(398页).doc计划经营部是督促项目部履行合同约定、指导和监控项目部进行计价工作的重要部门,通过组织各项目部人员对合同的学习、对计价有关方法和信息的交流沟通,做到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有理、有据地对各工程项目作出准确的计价。财务部代表项目部配合监理和业主的计价审核工作,提供必要的、详细的解释。
项目管理层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主管、质量主管、材料主管、保卫主管、机械主管和后勤主管等成员组成,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公司的指导下,负责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对各生产施工要素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项目经理部对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管理。计划管理主要体现在工程项目综合进度计划和经济计划。
进度计划包括:施工总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施工进度控制计划,设备供应进度计划,竣工验收和试生产计划。
经济计划包括:劳动力需用量及工资计划城区污水治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材料计划,构件及加工半成品需用量计划,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工程项目降低成本措施及降低成本计划,资金使用计划,利润计划等。
作业层人员的配备:施工人员均挑选有丰富施工经验和劳动技能的正式工和合同工,分工种组成作业班组,挑选技术过硬、思想素质好的正式职工带班。
为保证项目部管理层指令畅通有效,工作安排采用“施工任务书”的形式。要求签发人和执行人签字,项目经理层作为执行的监督者。施工任务书人进行处罚。
⑵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下图
5. 现场管理和施工总平面图
5.1施工现场规划布置
5.1.1 总平面图布置的原则
根据本标段进出口的场地条件、现有道路情况,以及场地内所要包含的临时设施的主要内容,确定如下的布置原则:
⑴合理利用现有施工场地,不占用规定外的公共用地;
⑵尽量利用永久性道路和交通设施;
⑶尽量永临(设施)结合,降低临设费用;
⑷既有利于生产又有利于生活,如有条件,生活设施应与施工设施分开布置。
5.1.2 施工临设布置规模、位置
㈠、生活用房、办公室用房等临设的布置及达到的标准、等级
㈠、生活用房、办公室用房的布置
⑴现场生活及办公临设的布置
项目部用房标准为生活用房人均面积为2.5m2,办公用房人均3m2。由于本项目部附近规划用地较多,暂不具备搭建活动板房条件。为满足项目人员办公、生活需要,保证项目部的正常运作,现选择位于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湖中村委旁。1号楼主要为项目部的办公用房,共三层,一层为办公区,二层、三层为食堂,每层建筑面积相同,约为250m2。
⑴为了满足桥梁施工需要,钢筋加工场设置两个,分别位于桥附近,并设置相应的材料堆放场,稳定土拌场将布置在钢筋加工场一侧。
⑵对临设场地采用20cm厚水泥稳定石屑作基层,15cm厚C20砼作硬化处理。商品砼及商品沥青砼采用预拌运入方式进场。
㈢、场内、外施工便道布置
⑴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场内施工便道将布置在道路中央。
⑵施工便道路基标准及等级:路基宽9m,路面宽2×3.5m=7m;面层为10cm厚C50高强联锁块,下铺5cm中粗砂垫层,基层为35cm厚的2.5Mpa水泥稳定石屑基层,便道路基压实度≥95%,并做好排、防水措施。
⑴钢筋加工场、稳定土拌场将布置在项目指挥部的一侧。钢筋模板加工场包括材料堆放场、加工厂、成品堆场;稳定土拌场内设置搅拌站,水泥、石屑等材料堆场。
⑵临时材料堆放场在已施工或未施工的围蔽范围内设置,依各施工点的进度随完随拆。
⑶对临设场地采用20cm厚水泥稳定石屑作基层,15cm厚C20砼作硬化处理。商品砼及商品沥青砼采用预拌运入方式进场。
5.1.3 场内、外施工便道布置
⑴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场内施工便道将尽量在红线范围内设置。
⑵经现场踏勘,本标段道路沿线为填土地面,可利用来铺设施工便道,以满足场内材料、机械运输之用。
⑶施工便道路基标准及等级:路基宽9m,路面宽2×3.5m=7m;面层为10cm厚C50高强联锁块,下铺5cm中粗砂垫层,基层为35cm厚的2.5Mpa水泥稳定石屑基层,便道路基压实度≥95%,并做好排、防水措施。
5.2 施工现场供水、供电方案
5.2.1 施工现场供水方案
施工及生活及生产用水采用自来水,我司将利用业主提供的供水接驳点接入,并根据现场实际布设供水线路。
本工程主要是稳定料拌和、电力管沟及配套桥梁结构的用水量较大,约需4.5×104L,结合其余施工机械用水,该部分取5×104L,即:
⑵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q2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单位:L / s);
P1 ——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取P1=450;
N2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为20~60L/人,取50L/人;
k2 ——现场施工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取k3 =1.40;
t — 每天工作班数,取t=3
⑶施工现场消防用水量:
因为 q3=2.0L / s,所以取Q1=2.0L / s
q1+ q2 = 2.86+ 0.24=3.1 L / s> q3=2.0 L / s
取Q1=3.1L / s
考虑管网的漏水系数,工程总用水量:Q =1.1 Q1=3.41L / s
v—水在管内的流速(m/s),取1.0m/s
所以拟采用Ø100mm管径的供水管作施工用水主干管,沿本标段路线一侧布设,办公、生活区采用Ø50mm管径供水管作为支管,以满足施工日常运作要求。
5.2.2 现场用水的保证措施
⑴由于管道施工期间对水量的要求较小,所以将在施工临设区布设管网。管线安装必须牢固,并禁止机械碰撞。砼路面养护用水将用洒水车运水使用。
⑵为了确保现场的施工用水,使施工生产顺利进行,项目机械队应组织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管理。
⑶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开源节流教育,阐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使员工对节约能源创造效益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⑷现场供用水管的安装维修由专业水工进行,加强巡回检查监护,出现故障及时处理,确保生产、生活用水畅通。
5.2.3 施工用电量计算
⑴施工现场用电集中于混凝土及现场排水设备、钢筋加工设备、电焊机和现场照明用电;由于各类型桩工设备由于使用自带设备供电,不计算在施工电网内。
动力设备用电负荷见下表:
⑵本工程配备各类型电焊机具35台,单机功率取15KVA, =525kW
⑶生活办公、施工照明用电量为:
我司将向申请接驳本标段指定临时用地附近的630kVA箱变用电接口,标段沿线将按实际情况布置架空供电线路;考虑本标段总用电需求接近场地箱变的负荷极限,以及本项目施工点较多且较分散,现场将配置4台120kw电机作移动供电和停电时的使用。
施工现场用电系统设置如下图所示:
施工现场用电系统设置示意图
5.2.4 现场用电保证措施
⑴根据供电负荷容量及分布情况,使变、配电所(房)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⑵电箱要设置良好的接地装置及漏电开关。根据施工需要配备足够的灯具加强局部照明。
⑶在380/220V低压架空线路设计中,除按常规选择导线截面外,当负荷较大时应考虑选择节能截面。
⑷水电线路穿越行车道的措施
水电线路将以下穿方式穿越临时行车道路,在临时道路基层施工期间预埋管线,管线埋设在15cm水泥稳定石屑层内,供水管采用1ר150mm镀锌钢管,供电管线采用2ר60mmPVC管。
现场电线铺设如下图所示:
按照消防要求在各办公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和消防水池等,消防水池采用砖砌池身,保持经常蓄满水。每个生产、生活、办公区采用砖墙围蔽,出入口设置门卫。
按现场实际情况和业主对施工污水排放的要求,在生产、生活场地四周修建排水沟,截面尺寸为40×40cm,纵向坡度不少于1%,并在出口处设置沉淀池,沉淀池采用二级沉淀,每级不小于3m3,生活、施工污水均经沉淀达标后排放,沉渣定期清运。生活区设置砌有三级化粪池的临时厕所,污水须经化粪池过滤后再排入排污系统。施工时将填埋的低洼地点、凹槽如有曾流水的迹象时,如附近没有排水设施,均采用埋设砼圆管过水。
进出口设洗车槽,凡出场的车辆均要经洗车槽进行冲洗干净后方可出场,洗车槽底的容积约10 m3,洗车的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入排水管网。
⑶我司将按照本公司相关的安全文明控制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环境,采用以下的围蔽方式:
①工期在半年以上的市政工程:采用连续、封闭围墙搭设,鼓励采用可再生循环利用的预制板新型材料进行围蔽。
②围墙高度不低于2.5m,应砌筑墙脚和墙柱,墙脚高度不得低于50cm,墙脚和墙柱外侧粘贴瓷砖,墙柱之间距离不超过3m,墙体采用砖砌18cm厚砖墙砌筑,采用可再生循环利用的预制板新型材料作为墙体,每隔6m在柱帽顶安装圆型节能灯具,电压应低于36V,并采取措施保证用电安全,外墙面批荡抹光和美化处理。
③利用墙面设置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的,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和广州市户外广告招牌设置管理的相关规定。
⑵工期在半年以下15日以上的市政工程:采用轻型钢架铝扣板(压型板)、装配式双面彩钢夹心板(板房板)或钢架围板封闭。
①围板高度不得低于2.5m,围板用角钢支撑,并通过C型钢柱与在地面固结,钢柱间距不大于3.3m,围板柱顶应设置造型,每隔一根立柱须在柱顶安装圆型节能灯具,电压应低于36V,并采取措施保证用电安全,各单元四边须加固压边。
②支柱、支座、弧形彩色压型钢板的连接必须牢固、安全、可靠,围板颜色应一致。
③临近机动车道的围板应设置成品铸铁或钢制防撞杆,按交通相关管理规定及相关标准设置夜间反光警示标志。
④围板外立面及其广告宣传画等要定期维护、清洗和更换,保持围板立面的整洁清爽。
⑶工期在15日以下的市政工程、水务工程
①采用标准密扣式钢围栏(铁马)围蔽。
②标准密扣式钢围栏(铁马)应密排整齐,相邻单元间应扣接。
③临近机动车道的围蔽应按交通相关管理规定设置夜间反光警示标志及其设置方式。
为保持生活及生产场地整洁,临设场地全部进行硬化处理,临设场地采用10cm厚4%水泥石屑稳定层作硬化处理,为保证减少扬尘,定时洒水除尘。房屋及临设地基按房屋建设规范要求进行处理,花坛及绿化带地面不作处理。
5.4 绿色施工技术措施(四节一环保)
5.4.1 资源节约措施
⑴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禁止使用粘土砖。
⑵土方开挖施工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减少土方的开挖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
⑴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⑵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施工机械设备应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
②施工机械选用高效节能电动机。
③220V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V三项系统时,使用三项平衡。
④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⑶实行用电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用电量。必须装设电表,生活区与施工区分别计量,用电电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电标识,同时施工现场应建立照明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及时收集用电资料,提高节电率。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⑷充分利用太阳能,现场淋浴设置太阳能淋浴,减少用电量。
⑸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
⑴实行用水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用水量。施工用水必须装设水表,生活区与施工区分别计量。及时收集施工现场的用水资料,提高节水率。
⑵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盥洗池、卫生间采用节水型水龙头、低水量冲洗便器或缓闭冲洗阀等。
⑶施工现场设置废水回收设施,对废水进行回收后循环利用。冲车池及洗车池设沉淀池及清水池,对洗车、冲车污水进行重复循环利用。
⑷施工工艺采取节水措施,如下图
㈣、节约材料与资源利用措施
⑵施工现场实行限额领料,统计分析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预算材料的消耗量,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关键点控制措施,提高节材率;钢筋损耗率不宜高于预算量的2.5%GB/T 5334-2021标准下载,混凝土实际使用量不宜高于图纸预算量。
⑶根据施工进度、材料周转时间、库存情况等制定采购计划,并合理确定采购数量,避免采购过多,造成积压或浪费。
⑷施工现场应建立可回收再利用物资清单,制定并实施可回收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
⑸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⑹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联合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
⑺对周转材料进行保养维护,维护其质量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按照材料存放要求进行材料装卸和临时保管,避免因现场存放条件不合理而导致浪费。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