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旅馆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附图纸(毕业设计)

某旅馆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附图纸(毕业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3.24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旅馆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附图纸(毕业设计)

板厚:取====90mm取120mm

横梁:高==()7800=975~650取650mm

2019年二建蓝宝书【机电】.pdf纵梁:高==()7200=900~600取600mm

梁宽:b=()且=1~1.5

为了便于施工,统一取梁的宽度b=300mm

框架柱的截面尺寸根据柱的轴压比限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1)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

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

  按简支状态计算柱的负载面积

  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取14kN/m2

为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层数

注:为框架柱轴压比限值,本方案为二级框架,则取0.8

 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本方案为C30混凝土,则取14.3kN/㎜2

=1.3×13.5×14×6=1474.2(kN)

=1474.2×103/0.8×14.3=128863.63(mm2)

=1.2×18.18×14×6=1832.54(kN)

=1832.54×103/0.8×14.3=160187.06(mm2)

因此:取柱b×h=550mm×550mm即可满足设计要求

①柱:一、二、三、四、五、六层,b×h=550mm×550mm

其中:L1:b×h=300mm×600mm

L2:b×h=300mm×650mm

L3:b×h=250mm×550mm

L4:b×h=250mm×300mm

L5:b×h=200mm×300mm

底层高度h=3.6m+0.3m=3.63m,其中3.6m为底层层高,0.3为室内外高差。

按屋面得做法逐项计算均布载荷,

吊顶处布做粉底,无吊顶处做粉底,近似取吊顶粉底为相同重量。

二毡三油防水层0.35kN/㎡

冷底子油两道结合层0.05kN/㎡

100mm厚发植物纤维保温板0.1×13=1.3kN/㎡

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0.02×20=0.4kN/㎡

120mm钢筋砼屋面板结构层0.120×25=3kN/㎡

粉底或吊顶0.5kN/㎡

5.6X1.2=6.72kN/㎡

低温辐射采暖楼面2.29KN/㎡

120mm厚钢筋混凝土整浇层0.12×25=3KN/㎡

粉底或吊顶0.5KN/㎡

5.79X1.2=6.948kN/㎡

计算重力载荷代表值时,仅考虑屋面雪载荷0.35KN/㎡

由于屋面雪荷载0.35KN/㎡<0.5KN/㎡则屋面均布活荷载取0.5KN/㎡

0.5X1.4=0.7KN/㎡

楼面均布活荷载对旅馆的一般房间为2.0kN/m2,会议室、走廊、楼梯、门厅等处为2.0KN/m2。

楼面均布活荷载设计值为:

1.4X2=2.8KN/㎡

梁柱自重(包括梁侧、梁底、柱得抹灰重量)如表1-2所示

梁侧、梁底抹灰、柱周抹灰,近似按加大梁宽及柱宽考虑。

例:梁的净长为7.2M

墙体均为200厚填充墙,两面抹灰,近似按加厚墙体考虑抹灰重量。

单位面积墙体重量为:0.2×5.5=1.1kN/㎡

墙体自重计算见表2-3

顶层重力载荷代表值包括:层面载荷,50%屋面雪荷载,纵横梁自重,半层柱自重,半层墙的自重。

其它层重力载荷代表值包括:楼面恒载50%楼面均布活载荷,纵、横梁自重,楼面上、下各半层的柱及纵墙的自重。

将前述分项载荷相加,得集中于各层楼面得重力载荷代表值如下:

第二、三、四、五层:

建筑物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67094.45KN

三、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框架的侧移验算

混凝土C30,Ec=3×103kN/㎡

在框架结构中,现浇层的楼面可以作为梁的有效翼缘,增大梁的有效刚度,减小框架侧移,为考虑这一有利作用,在计算梁截面惯性矩时,对现浇楼面的便框架梁取I=1.5I0(I0为梁的截面惯性矩),对中框架梁取I=2.0I0,若为装配楼板,带现浇层的楼面,则对边框架梁取I=1.2I0,对中框梁取I=1.5I0。

横向框架柱的侧移刚度D值

按顶点位移法计算框架的自振周期。

顶点位移法时求结构基频得一种近似方法,将结构按质量分布情况简化成无限质点的悬臂直杆。导出以直杆顶点位移表示的基频公式,这样,只要求出结构的顶点水平位移,就可按下式求得结构的基本周期。

式中:——基本周期调整系数,考虑填充墙使框架自振周期减小的影响,取0.8

——框架的定点位移。在未求出框架的周期前,无法求出框架的地震力及位移。是将框架的重力荷载视为水平作用力,求得假想框架的定点位移,然后由求出,再用求得框架结构的底部剪力,进而求出框架各层剪力和结构真正的位移。

重庆某轻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横向框架顶点位移表2-7

在Ⅱ类场地,8度设防烈度,结构的特征周期和地震影响系数为:

=0.35(s)=0.08

由于,应考虑顶点附加地震作用。由于固按计算按底部剪力法求得的基底剪力,若按:

分配给各层质点,则水平地震作用呈倒三角形分布。对一般层,这种分布基本符合实际,但对结构上部,水平作用小于按时程分析法和振型分析法求得的结果,特别对周期较长的结果相差更大,地震的宏观震害也表明,结果上部往往震害严重,因此引入,即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考虑顶部地震力的加大。考虑了结构周期和场地的影响,且使修正后的剪力分布与实际更加吻合。因此引入δn

==0.08×0.53+0.07=0.112

结构横向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注:为多质点体系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按规定应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得85%顶点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北京XXX机场交通中心内装修施工组织设计格层横向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表2-8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