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宣杭铁路路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机构见下页框图:
M10砂浆抹面(厚5cm)
GBT 39612-2020 低空数字航摄与数据处理规范.pdf主要机具、测量、检测设备
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CQ30290/Q32
2.主要质检仪器、测量、试验设备
主要质检仪器、测量、试验设备配备表
1.本段路基工程由经理部路基作业队施工。
2.本段路基计划安排工期为18个月(含9个月有效固结期),开工时间2003年10月1日,竣工时间2005年3月24日,共540日历天。
路基清基及回填工期安排:2003年10月1日~2003年11月15日,46日历天,分区间路基及站场路基两个施工班组,劳动力为每个班组40人。
软基处理工期安排:2003年10月16日~2003年12月15日,60日历天,分袋装砂井作业班没(每个工作班15人)、粉喷桩作业班(每个工作班7人)、砂垫层及土工格栅作业班(每个工作班30人)等三个班组,。
路基土石方填筑工期安排:2003年12月1日~2004年4月30日,151日历天,设路基土石方运输作业班、路基填筑一班、路基填筑二班等三个班组。
固结沉降期:2004年5月1日~2005年1月31日,276日历天。
路基排水、绿色防护、护坡工程工期安排:2005年1月1日~2005年3月24日
本段路基安排劳动力最高峰时人员为200人,高峰期为2003年12月、2004年1月、2月三个月。
管段内路基长度共1.571km,基本为软土区段,需经处理后方能进行土石方填筑。
a.路基基床厚度:基床厚度为2.5m。表层0.6m,底层1.9m。
b.路基基床处理:基床部分土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进行基床加固处理,其中区间路堤基床表层填筑0.6m厚A组填料其下为1.9m,站线路基基床表层0.3m填筑(换填)中粗砂。
管段内软基加固处理的路基总长1.531km,是管段内的重点工程之一。软基加固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粉喷桩、袋装砂井、土工格栅、砂垫层等(具体见《软土路基分布一览表》)。
7.2.1路基清基及回填
宣杭铁路增建二线第12标段DK201+029~+600区间路基及DK201+600
~DK202+520段站场路基大部分位于荒芜的水田内,表层为淤泥土质腐植土,地表水丰富,荒草及小灌木丛满布整个路基宽度,DK202+520~DK202+600段位于甲鱼场内,满布砼砌筑的甲鱼塘,水深平均1.2m,塘底淤泥厚达1.5m。
本段软土路基处理设计为砂垫层、土工格栅、袋装砂井、粉喷桩等。按照建设单位要求在路基施工前必须对地表进行处理,排除地表水、清除淤泥和种植土后换填,且换填厚度区间路基不小于0.5m(设计时速160km/h),站场路基不小于0.3m(设计时速140km/h),否则,路基施工时,将难以保证质量。
7.2.1.2施工步骤及方法
本段软土路基采用袋装砂井、砂垫层及土工格栅、粉喷桩等加固方式,为了保证地基质量和桩机、材料进场,需要先将地表水排除。施工步骤为:沿线路两侧地界内侧挖设0.5m深排水沟,备12台水泵,将地表水通过农田灌溉渠排到河道内。
2、清除杂草等地表附着物
本段路基征地界线内现均以荒芜,据现场调查,地界内茂密的杂草、苗圃及树苗、茭白叶等,高度0.6~2.0m不等。另有部分竹林、沼泽地、池塘、水沟及房屋基础分布。因为地表附着物分布较密且高度较大,必须先清除地表附着物后才能对地表软弱土进行处理。施工步骤为:人工割(拔)除地表附着物,并用汽车外运弃除(运距25km)。
根据现场调查,本段路基所跨之处表层较弱,大部分为淤泥土和腐植土,且植被丰富,参照有关规定及建设单位要求,必须挖除表层淤泥及种植土后换填。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挖除及换填深度0.5m~1.5m不等,其中位于水塘地段尚需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搭设草袋围堰、抛填片石等处理措施。
施工步骤:在区间路基和站场路基分别设两台挖掘机,挖除地表腐植土,每台挖掘机配备10辆自卸汽车,腐植土及淤泥由汽车外运至25km外的荒坡遗弃。
挖除地表淤泥后(排水工作与之同步),及时回填礁砂,分层回填(每层填厚30cm),分层压实。
地基加固处理前,利用清基时在两侧挖设的排水沟,将雨水引入周围排水系统,并纳入地方水系之中,确保基底不受水泡。回填密实的地基表层,作为施工机械的作业平台。
基底处理完毕,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然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砂垫层:9074m3
2.土工格栅:30247m2(T=110KN/m)
3、袋装砂井9873根/37880m
DK201+248为勾行立交桥
DK202+600柳良站
1.砂垫层:24352m3
2.土工格栅:67299m2(T=110KN/m)
3.粉喷桩:43195m
4.袋装砂井:118872m
(φ=0.07m,正三角形布置)
DK202+068陈家斗中桥
7.2.2.1粉喷桩施工
①平整(修建)临时施工便道(便桥),确保施工机具、施工材料进场道路畅通。
②架设施工电缆,确保工点施工用电正常。
③清除施工范围内的地下及空中施工障碍物。
④放出粉喷桩处理路段的路堤坡脚线(含护道)。
①粉喷桩加固材料采用32.5级矿渣水泥,所用水泥必须有质量合格证,出厂日期不超过三个月,并经工地取样复检合格方可使用;不得使用受潮、结块、变质的水泥。
4、施工程序及技术要求
①根据设计要求测设粉喷桩桩位,经复核确认后,用白灰(或插明显标签)准确放出桩位点,桩位误差不得大于3cm。
②粉喷桩桩机就位,钻头对位后调平桩机机台,精确对位,保证桩中心偏位不大于5cm。
③启动主电机下钻,待钻头接近地面时,启动自动记录仪,空气机送气,并继续钻进。
④钻到设计深度时,停止钻进,钻头反钻,但不提升。
⑤打开送料阀门,关闭送气阀门,喷送加固料,确认加固粉料已到达桩底后,再边送料边搅拌边提升钻头。在喷灰搅拌过程中,送灰要连续足量,不得中断,每延米用量不小于50kg。严格控制搅拌速度、提升速度、气体流量、空气压力等参数,确保喷灰均匀、搅拌充分、喷灰量符合设计要求。
⑥当钻头提升至设计标高时,停止喷粉。打开送气阀,关闭送料阀,但空压机不停机,钻头提升至桩顶时,停止提升,在原位转动二分钟。
⑦搅拌钻头再钻至设计复搅深度,反钻提升进行复搅。
⑧当搅拌钻头提出地面,停止发电机和空压机。
⑨移动粉喷桩机到下一桩位。
⑩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各项施工纪录,签认齐全,施工原始记录不得弄虚作假和涂改。
5、粉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粉喷桩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①施工前应进行工艺性试桩,掌握对该场地成桩经验及各种操作技术参数。试验桩不得少于2根。
②喷粉机必须有合格的粉体计量装置。
③在非粉成桩过程中,若遇有阻管而停止喷粉,第二次喷粉接桩时,其喷粉重叠长度不得小于1m。
④粉喷桩要求一次成桩GB/T 908-2019 锻制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pdf,中间因故停机时,要求重打。
⑤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下钻深度、喷粉高程、停灰面及搅拌均匀程度;定时检查粉喷桩成桩直径定期复核、检查钻头,如发现其直径磨耗率超过2cm时,应及时修补或更换。
⑥粉喷桩复搅长度不得小于设计和规范规定(一般以1/3桩长为宜)。
⑦粉喷桩施工质量允许偏差(见下表)
用经纬仪检查(或用钢尺丈量)
①对施工范围内的地下及空中障碍物,尤其是空中架设的各类电力线路、通讯线路以及地下管线、文物等应设专人管理、协调,进行拆迁或采取稳妥的保护措施。对施工范围内已查明的地下障碍物,要在地面做明显的标志。
②桩机每次工作前必须进行试运转某市电厂出口至金安桥)电站热力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检测正常后方可正式工作。严禁机械超负荷运转。
③工作人员须持证上岗,并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严禁酒后作业。
④施工现场用电电线架设高度不小于1.5m或穿管埋于地下通过,不得拖曳于地表或水中。电闸箱和仪表箱必须上锁。现场用电必须由专职电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