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阿克苏2标施工组织设计(4)辅导班组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指导QC小组活动,协助专职质量检查员工作;
(5)掌握施工工程全部质量状况,参与本单位定期质量检查。
(1)协助项目部的班组搞好自检、互检JGJ242-201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pdf,经常分析质量状况,随时掌握班组和单项工程的质量动态;
(2)收集、整理各分项工程和各工种操作质量的原始记录,按规定及时向上级上报建立质量情报档案;
及时对工程质量进行实测和评定,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工程有权责令修整、返工、停工;
(3)掌握质量管理中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质量控制:
(1)保证按施工进度计划提出的数量、品种、规格和按时供应材料、构配件;
(2)凡发生材料代用时,或新材料订购,必须经技术和质量部门鉴定同意后才能替代或采购供应;
(3)妥善储存和保管好各种材料、构配件,确保其质量。
(1)对施工人员要经常进行“质量第一”、“为用户服务”、“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教育,认真贯彻质量管理制度和各项技术规定,全面负责组织本组的质量自检、互检和工序交接检查:
(2)严格按照图纸、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把好使用材料质量关、各种配合比关;
(3)组织制定小组质量升级规划,主持QC小组活动,组织班组的质量评定工作,参加班组的质量检查及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工作;
对班组人员操作的不合格品,应及时返修,直到合格为止。
(1)做到“三懂四会”,及懂设备性能、懂质量标准、懂操作规程、会看图、会操作、会维修、会检测;
(2)坚持看图施工,做好自检纪录;
(3)严格把住“质量关”、不合格的材料不使用,不合格的工序不交接,不合格的工程或产品不交工,对造成返工或质量事故的工程负操作责任。
1.原材料、半成品的检查制度
订货时依据质量标准签订合同,先鉴定样品,经鉴定合格的样品应予封存,作为材料验收的依据。必须保证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方可使用。
2.班组的自检、互检和交接制度
自检:在每一项分项工程施工完后均需由施工班组对所施工产品进行自检,如符合质量验收标准要求,由班组长填写自检记录表。
互检:经自检合格的分项工程,在项目质检工程师的组织下,由施工员及质量员组织上下工序的施工班组进行互检,对互检中发现的问题上下工序班组应认真及时地予以解决。
交接检:上下工序班组通过互检认为符合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在双方填写交接检记录,经质检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钢筋、基础、防水、屋面等隐蔽分项工程,在隐蔽前由技术负责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质量监督部门进行验收,办理隐蔽检查验收手续,对于隐蔽工程验收中提出的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问题,认真处理,处理后经复核合格并写明处理情况,未经隐蔽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每周质量生产例会制度
项目经理部每周召开生产例会,项目经理要把质量讲评放在例会的重要议事日程上,除布置生产任务外,还要对上周工地质量动态作全面的总结,指出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措施要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并形成会议记要,以便在召开下周例会时逐项检查执行情况。对执行好的班组可进行口头表彰,对执行不利者要提出处罚,并限期整改。
5.每月质量检查讲评制度
每月底由公司安质部门组织,项目经理、主管工程师、材料部负责人参加,对施工工程进行实体质量检查,由质检工程师写出本月度施工质量总结报告,交项目经理进行讲评,对质量好的班组要予以表扬,需整改的部位应明确限期整改日期,并在下周质量例会逐项检查是否彻底整改。
在工序开始前针对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现场挂牌,将施工操作的具体要求,如:砾石规格、设计要求、规范要求等写在牌子上,既有利于管理人员对工人进行现场交底,又便于工人自觉阅读技术交底,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执行施工部位挂牌制度:在现场施工部位挂“施工部位牌”,牌中注明施工部位、工序名称、施工要求、检查标准、检查责任人、操作责任人、处罚条例等,保证出现问题可以追查到底,并且执行奖罚条例,提高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心。
注明操作流程、工序要求及标准、责任人,管理制度标明相关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4.半成品、成品挂牌制度
对施工现场使用的钢筋原材、半成品、水泥、砂石料等进行挂牌标识,标识须注明使用部位、规格、产地、进场时间等,必须要注明存放要求。
1.对有事故苗子出现的班组,检查工程师立即下发停工通知单,并进行教育及适当的处罚。结合事故苗子制定出具体防范措施,严格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
2.对于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经常发现质量事故苗子的个人除给予经济奖励外,年底将给予立功奖励。
在施工过程中对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者,给予1000元奖励。
(六)、质量回访维修制度
自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开始,严格执行建筑工程的质量回访和保修、维修制度,树立“用户是上帝”的思想,具体措施是:在保修期内,每个季度进行质量回访一次。保修期满后坚持每年进行质量回访一次。
在回访过程中,根据建设单位所提出的要求整改或维修。
保修期间维修人员做到随叫随到,配合使用单位进行检修维修。保修期满,与使用单位保持联系,保证收到用户意见和反馈信息。
(七)、质量保证实施措施
1.质量监控体系程序:
开工报告→每道工序→自检→填报工序检验单→监理抽检→下道工序→分项工程完成→自检→填报分项完工书→监理汇总质量验收单→签认分项工程完工
对原材料材质标准严格把关,执行检查制度,材料员对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应先检验后收料,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场。及时全面的掌握材料的质量、价格、及供货方面的信息,优选进货厂家。合理地组织材料供应,加快材料周转,减少材料占用量。加强材料的验收检查,严把材料质量关,如:对工程中的三大材,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料检测报告,凡标志不清或者质量有问题的材料,不允许进场,在现场配制的材料,必须拿到合格的试验报告后方可配制。
钢筋、水泥除有合格证明及检验报告外,还应注明出厂日期、批号、数量和使用部位,抄件应注明原件存放单位和抄件人并签章。
对材质证明有怀疑或按规定需要复检的材料,及时送检,未经检验合格,不得使用。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材料分类堆放整齐。水泥、钢筋、砂石料等在运输、存放时需保留标牌,按批量分类,并注意防止污染。
落实产品保护措施,安排专人检查监督执行,保证成品的完整性。加强对成品的保护意识,在工地中采用护、包、盖、封等四种措施来保护成品。
要随时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工作场所清洁整齐,施工工序有条不紊。
保证单位的计量检测网络正常运行。混凝土要由实验员按规范要求取样,送试验室检验,不合格不得使用。
混凝土搅拌严格按配合比投料,水泥、砂、石要每盘过秤。
经纬仪、水准仪、台秤等计量工具由技术室负责按规定送法检验单位检校。
现场的各测量仪器和计量设备按规定周期进行校验,实际操作时计量要准确,定期检查测量仪器。
4.施工过程保证措施:
(1)坚持按程序合理组织施工,做到紧张有序,忙而不乱。上道工序未检查合格,不得作下道工序。按工序交接制度,各分项工程完毕后,由施工员填写工序交接单,上、下道工序交接的施工人员必须签字,并由项目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场地要做到文明施工,现场清洁,材料堆放整齐。
(2)放线由技术员和施工员将基准线放好后,由放线工把标准线放好,然后由技术员、质检员同时检查合格后方可报请监理工程师符合签认。
(3)有工程技术人员跟班作业适时测量基坑周边位移。更具位移结果,必要时修改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
(4)混凝土实行砼浇灌记录制度,混凝土浇筑前,必须用压缩空气将渣子吹净,并将模板充分湿润。在浇筑墙砼前,先浇5—10cm厚和砼内同标号的水泥砂浆,防止烂根。砼的振捣应密实,不得出现欠振、漏振和超振,防止出现蜂窝麻面。混凝土浇筑时间安排管理人员监督,发现有钢模板倾斜、弯曲、面部鼓胀及裂缝,漏浇等情况,立即停止浇筑,修理完毕并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浇筑,杜绝胀模及模板移位等现象。拆模由项目技术质检人员发出书面通知,违章操作者根据数额和质量严重程度予以罚款。拆模时如发现蜂窝、掉角缺损,当面积超过施工规范要求时从重处理。拆模后模板清理干净、堆码整齐,有变形损坏的立即修复。经质量检查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监理签字后,方能进行砼浇灌。
(5)坚持“三检”制度,奖罚分明,对不合格分项工程,坚决返工。
(6)每道工序必须严格执行各工序的质量验收交接标准,坚持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得进行施工。决不允许工程遗留质量隐患。
(7)严格执行各级检查验收制度,具体运作过程:每分项工程(或工序)完成后,由班、组长自检,自检合格后,由班组长上报主管工程师和专职检查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填写记录和验评表,以及有关施工资料报工程建设监理进行最后检查确认,检验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下达相应施工指令,接到监理工程师书面指令后,各班组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8)工程技术施工部对有关施工管理人员及各施工队长,各班,组长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交底,务必使各级管理人员了解掌握施工方案,技术要求,各项技术措施工程质量标准,工期进度安排等事项。
5.冬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2)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1)注意各种露天使用的用电设备,闸箱的防雨措施,要逐项落实,电闸箱设防雨盖,并关好箱门,放在现场干燥、较高的位置,不能放在洼坑处,如在现场低洼处存放时,应用方木垫起来。电焊机等电气设备应设防护罩。
2)经常检查现场电器设备的接零接地保护措施是否牢靠,检查漏电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在使用移动电器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时,应采取双重保护措施,一是漏电保护装置,二是人员使用防触电的劳保用具,还要注意电线绝缘是否良好,接头是否良好。
3)雨季到来之前,要做好钢管脚手架等高大设施的防雷接地,并定期检查接地设施,还应酌情架设避雷设备。
4)雨季到来之前,尽可能将基础部分施工项目完成。如在雨季进行基础施工时,要注意预防土方边坡倒塌事故,基坑设支撑,基坑边采取挡水措施和排水措施。
5)雨季时要注意现场存放的预制构件和大模板,发现因地基下沉而出现构件、模板倾斜要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6)在大雨后要及时检查现场的脚手架等高大临时设施的基础部分。发现有下沉现象,要立即加固。
7)准备好防水膜,下雨时以备砼未凝回防水而用。
(1)在施工过程中,对已完成的产品,应采取妥善的措施加以保护,搞好成品保护,是一项关系到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按期完工的重要环节。
(2)本工程子项多,工程量大,各工种之间穿插作业,互相配合极为重要,加强成品保护,确保工期质量目标的实施。各分项工程分别制定相应的成品保护措施,以保证各分项工程的完整性、外观美观以及内在质量。成品保护措施应具有持久性,并且操作简单,花费合理。具体如下;
1)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要合理存放,做好保护措施,避免质量事故。
2)科学合理安排施工作业程序,要注意做好有利成品保护工作的交叉作业安排。
3)进行全员的文明生产与成品保护的职业道德教育。
4)统一施工段成品保护标志。
5)采取及时可靠的成品保护,严格有关成品保护的奖罚措施。
6)采取护、包、盖、封等措施进行成品保护。护就是提前保护,防止成品可能发生的损伤和污染;包就是包裹,以防止成品被损伤和污染;盖就是表面覆盖,防止堵塞、损伤;封就是局部封闭。
7)工程竣工交验时,同时向建设单位和用户送发建筑物成品正确使用保护说明,避免不必要的质量争端和返修。
(1)项目施工组织系统
本工程成立项目管理部,项目管理部由总公司授权进行项目管理,组建强有力的管理班子,组织施工队伍进场,搭设办公室、临时设施及护围,完成现场的水、电接通等准备工作。
配备经验丰富的多年以来从事类似工程的优秀项目经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材料、资料、试验等进行高效、有计划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设置必要的技术、安全、质量、材料、资料等相关部门。
(3)建立健全全面的、切实可行的项目管理岗位责任制度。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办法,使人员岗位责任制灵活可行,不生搬硬套,符合实际要求。
(4)根据总平面图,建立矩形控制网,定出轴线,作好轴线桩,将水准点引入现场适当的位置,土方施工前请建设、监理单位进行验线。
会展中心土石方及围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配合建设单位做好“三通一平”工作。
(6)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勘测地形图、场地平整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现场的平整工作。
(7)按施工总平面图作好现场平面布置。房屋面积按管理常住工地人员每人4m2控制,配备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试验室、食堂、公共厕所等。施工工段办公、生产、生活根据具体施工段选址,场地平整后,洒水碾压。临时住房为帐篷主,厨房等设以可方便生活污水的排放。生活区布置与生产相结合,以便集中管理,缩短上班时的非工作时间。临时设施中,办公用房进场后即开始平地修建,生活用房可根据劳动强度的逐渐增大陆续增设。综合加工厂应及时配置。
(8)作好现场施工道路。道路要按排水要求找好坡度,碾压夯实。
(9)按施工平面图作好施工用水、用电管线,水电线路要整齐架设DB15/T 353.1-2020标准下载,符合临时用电和现场管理标准。
(10)施工现场主要生产、生活临时设施如下表:
临时用地表(附表六)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