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旋喷桩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高压旋喷桩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692.2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高压旋喷桩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游引航道右侧靠船墩(停泊B区)需高压旋喷地基处理的岩土承载力要求

深灰色粉质粘土,软~可塑

褐黄、灰色粉质粘土,硬塑

深灰色粉质粘土,硬~可塑状

含砾砂质粉质粘土多层住宅群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硬塑

设计洪水频率:1/100,1/1000校核,考虑历史洪水频率影响。

1.4.2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规范

《水利水电高压喷射灌浆施工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施工技术规范》

本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上引航道边坡加固、上游引航道边靠船墩地基处理工程、上游引航道交通桥1#墩附近边坡加固工程。其中上引航道边坡加固工程起讫里程航上1+072.64~航上1+727.70。

本工程位于广西梧州市境内。长洲水利枢纽是西江下游河段广西境内的最后一个规划梯级,位于广西梧州市上游12km的浔江干流上,枢纽横跨两岛三江(泗化洲岛、长洲岛、外江、中江、内江),已建主要建筑物有双线船闸(1#船闸2000吨级,2#船闸1000吨级)、泄水闸、混凝土重力坝、左右岸接头坝、碾压土石坝、河床式厂房、开关站及鱼道。新建三线四线船闸位于外江,紧靠已建双线船闸的右侧3000吨级建设,闸室有效尺度为340m×34m×5.8m(有效长度×宽度×门槛水深)。三线四线船闸位于外江右岸,布置在已建1号、2号船闸的右侧,双线船闸共用上下游引航道。

本工程包括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上引航道边坡加固、上游引航道边靠船墩地基处理工程、上游引航道交通桥1#墩附近边坡加固工程。其中上游引航道右侧岸坡需加固段总长为693.4米,旋喷桩桩径100cm,纵横间距1.8米。上游引航道边靠船墩地基处理工程高压旋喷桩沿采用正方形布置基础置于硬塑状含砾砂质粉质粘土23时,桩纵横间距采用2.5m;置于其余土层上时,桩纵横间距为2.0m,且前排桩的桩距需加密为1.0m。成桩直径不小于1.1m,桩底进入全风化岩不少于1m,成桩长度不小于4m。上游引航道交通桥1#墩左侧在25x10m的范围内布置D=80cm的高压旋喷桩,间距1.2米,梅花型布置,桩底进入全风化岩层。

高压旋喷桩(全风化层)

生产性试验高压旋喷桩(覆盖层+全风化层)

高压旋喷桩(全风化层)

生产性试验高压旋喷桩(覆盖层+全风化层)

交通桥1#墩附近边坡加固

高压旋喷桩(全风化层)

上游引航道沿线主要为二级阶地(丘陵)和一级阶地(低洼地段),成低缓起伏的坡状地形,地面高程21.3~50.92m。

西江流域地处我国低纬度地带,其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气候特点是年内四季分明,春季阴雨连绵,雨日较多;夏季高温湿热,暴雨频繁,雨洪特多;秋季常受台风雨入侵影响;冬季气温不低,严寒天气很少。由于流域面积大,上、下游及干支流的地形、地貌变化复杂,因而流域内气候的地区差别及沿程变化极为明显。流域降雨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5月~10月降雨量约占年降雨量的70%~80%,年降雨日数一般为160~180天左右。造成流域较大洪水的暴雨,多出现在6月~8月。

气象要素特征值主要以工程附近的梧州水文站及梧州气象站气象特征值为代表。经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1376.2mm,多年最大降雨量1890.4mm,多年最小降雨量880.9mm;历年平均蒸发量1331.1mm,历年最大蒸发量为1673.1mm(1955年),历年最小蒸发量为1139.1mm(1981年)。历年各月降雨量、蒸发、气温、湿度、风向及风速、水温等特征值成果,见表6-1~6-7。

表6-1梧州水文站多年逐月降雨量表

表6-2梧州气象站多年逐月平均蒸发量表

DB21/T 3362-2021标准下载表6-3梧州气象站多年气温特征值表

表6-4梧州气象站多年逐月平均气温表单位:℃

表6-5梧州气象站多年逐月平均相对湿度表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表(%)

综合楼 施工组织设计表6-6梧州气象站多年风向、风速特征值表

表6-7梧州水文站多年逐月水温统计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