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北干街道施家桥社区村级留用地建设社区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人员进入现场后,,立即组织有关施工管理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图纸自审,就施工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做出详细的规划,做到每做一步都心中有数,就图纸中不明确或有矛盾的地方及有可能继续优化的地方及时向建设、设计单位指出,为正式图纸会审创造必要的条件,为正式施工做好技术上的准备,并根据开工先后顺序及建设单位的安排参加图纸会审。
2.4.4修建临时道路
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要求一期现场临水临电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定出堆放材料位置,做好整个施工现场的混凝土硬化工作。并应符合《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技术措施》中的有关要求。
2.4.5敷设施工临时用电线路
根据不同阶段的施工要求,按规定铺设临时用电线路,具体铺设要求详见有关施工用电的章节。
2.4.6敷设施工临时用水管路、修排水沟
根据不同阶段的施工要求,敷设施工临时用水管路,管路布置详见现场布置图,水管穿越道路时,应有一定的埋置深度,并穿套管保护,冬季施工外露水管应做好管道保温工作。根据污水排放的要求,开挖排水沟,污水沉淀池等临时排水设施。
2.4.7临时生活、生产用房的搭设
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需要搭建临时生活、生产用房,考虑到现场具体情况,生活区临时设施,搭设时用彩钢房搭设,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具体布置详见施工现场布置图。搭设要求除满足生产生活的要求外,还应符合文明施工的要求,具体搭设要求详见《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技术措施》中的有关要求。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搭设计划表
2.4.8消防设施的设置
在布置施工用水管线时,考虑到施工期间消防用水的需要。在三层施工完成后,增加高压泵,用于消防给水。除考虑到消防用水外,在不同的施工阶段、不同的施工部位,均应按有关规定及实际要求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具,配备要求详见《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技术措施》中有关消防管理的要求。
2.4.9准备施工人员
编制劳动力需要量计划,按照开工日期和总工期要求,编制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各相关工种进场,安排好进场职工生活,并做好入场职工的教育工作,通过教育增强安全、防火、防盗和文明施工意识,增强施工操作技能。
根据施工计划要求和进度先后,编制建筑材料和预制品需要量计划。组织货源,订好供货合同,保证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都能按时、保质、保量进场,并按现场布置图要求堆放整齐,打一个有充分思想准备之硬仗。并根据规范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各种材料的检查、试验,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要求。
2.4.11施工机械准备
编制施工机械计划。根据工程施工需要,编制施工机械计划,按使用先后组织进场,按施工现场布置图确定机械设备位置,做好设备基础,就位安装,以满足开工需要。
2.4.12IC计划准备
根据场地特点、工程情况,合理地做好施工的宣传工作,将我们对于本工程的各项承诺及施工过程中要达到的各项指标向社会公布,接受广大市民的监督,通过适当地宣传,提高本工程的知名度,在广大市民心中树立起本工程的良好形象。同时争取广大市民的理解与支持。
2.4.13现场保卫准备
2.4.14与桩基础施工单位做好进场准备
进入现场后,我们将立即与建设、监理单位一起对桩基础的施工进行全面的交底,并要求桩基础施工单位对其施工图纸正确放样,自检核查无误后,邀请建设、监理单位共同进行复查。我方将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下一步施工。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施工周期的实际情况,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班子,投入精干能打硬仗的施工班组,采取集中配备劳动力、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攻抢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的原则。在基础施工阶段组织和主体施工阶段组织二班制工作,在每个工作班子均有项目管理人员值班,确保对每个环节施工质量的控制。上部结构施工时配备能满足三层楼同时施工的模板及支撑系统,以提高支模速度。配备足够的支模钢管和性能优良的垂直运输设备,穿插各工种的操作工序,有效地控制计划的落实时间,做到计划部位不拖延,上道工序推迟的时间由下道工序抢回来。
钢筋均在现场加工,就地绑扎,为确保合同工期,在施工阶段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质监站、监理公司和各分包单位密切配合,及时组织对各项隐蔽工程的验收,以利达到抢工期的目的。为了缩短施工工期,主体结构结顶后立即进行验收,创造工作面,在结构验收前先进一个粉刷班组作内墙粉刷塌饼、护角等各项准备工作,等结构验收通过后,室内装饰立即在主体结顶后立即施工,结构结顶经质量验收合格后首先组织屋面防水专业队伍进场抢做屋面防水工程,以免雨水期间影响装饰工程的质量。
在结构验收合格后及时跟进开展设备管道、电气安装及内墙面粉刷和平顶粉刷,并预先组织好门窗的加工,及时安装门窗框。外墙装饰根据建筑造型和外墙装饰材料的分类,在结构验收前再进一个粉刷班组作外墙粉刷塌饼等各项准备工作,等结构验收合格通过后,公司组织充足的劳动力做外墙装饰,外墙涂料待墙面充分干燥后,再进行施工。
本工程将列入我公司重点工程,建好该工程对企业自身的意义是深远的。
施工劳务人员是工程施工的直接操作者,也是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和施工的直接保证者。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本工程劳务人员组织时,我公司将安排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意识、技术素质较高的,且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操作工人进场施工,施工人员进场前,统一经过公司培训,考核后上岗。
项目施工劳务按三类进行组织
专业性强的技术工种类: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要求,确保工程正常施工,本项目配备50人,主要包括机械维修、机械操作、架子工、现场电工、电焊工等工种,这类工种人员均经过我公司培训中心定期培训、考核后,持有相应上岗证上岗。
普通技术工种类:这类工种有: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泥工、粉刷工等。公司将根据工程施工需要选派曾施工过类似工程的施工人员进场,具体详见主要劳动力投入计划。
非技术性普通工种类:这类工种是我公司长期施工的配合工人,具有较高的技术、质量、安全素质,本工程配备60人。
本工程劳动力组织由公司劳动管理部门根据项目部的月度劳动力计划,在公司内进行调配,确保项目部对各种劳动力的需要,确保施工进度计划的完成,劳动力配备计划详见劳动力投入计划。
3.3原材料、半成品的采购供应
甲方供应的材料:这类材料由我公司项目部提前15日向甲方提交月度需用材料计划申请表,申请表要表明材料品种、规格、数量、交付日期。
3.4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充足、精良的施工机具、设备及周转材料对单位工程能优质、如期交付使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为满足施工需要,所需大中型机械设备均由公司统一调度配备。根据本工程特点,经我公司考虑,同时对下列所需设备进行筛选落实,目前正进行全面维修、保养,并随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调试、运行,以保证这些进入现场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完好性。
具体投入的施工机械详见附表。
最高用电量:400千瓦平均用电量:350千瓦
3.5主要周转材料投入计划
本工程所用之周转材料,均由项目经理部和公司材料站共同组织,对一些须先行定制的周转材料及时进行加工定制,并根据进度计划进行调整、补充,以确保工程顺利施工。本工程主要周转材料配备计划如下表:
注:开工后按需进场,可根据施工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4.1单位工程分阶段进度计划
计划完成工期(日历天)
4.2.1施工总进度网络图(详见附表)
5.1施工现场总平面规划的原则
施工现场场地平坦,道路通畅,施工用水及用电已接到施工现场,场地一般能满足施工的要求。
(2)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考虑进场物资、设备的入口和出口,车辆出入畅通,物资、设备可用塔吊起吊、堆放在指定地点,确保消防道路畅通。
②生活区和生产区分开,食堂远离厕所,满足防火规范和安全文明生产“双标化”现场的要求。
③施工用电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④施工用水满足施工要求和建筑施工、消防要求。
⑤场地布置中,要避免土建、安装、装修单位相互干扰,并满足业主的要求。
⑥临时设施尽量一次到位,并且满足不同施工阶段的需要。
工程施工现场布置,经综合考虑,总体上分为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三块,主出入口设大门,供载重车辆出入,现场内道路设成环形,保证施工车辆及消防车车辆能够自由地通行。
现场用水分两路:施工用水设成环路,为满足消防要求,施工用水管径全部按消防的要求配置。平时用水管径为DN50,考虑到施工用水与消防水管合用,现场主干水管全部采用DN100镀锌管。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搭设计划,详见临时设施搭设计划表。
施工用电的分路布置,照明线与动力线路分开,塔吊、人货两用梯、井架、对焊机设专用线。
5.3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本工程建筑物平面呈凹凸形布置,高度一般,施工测量不是很复杂,但应减少累积误差。
2)测量内容及控制目标
测量内容为施工放样与轴线控制,水准测量与标高控制,沉降观测等,测量控制目标为:
标高:层高±5MM,全高±20MM内。
垂直度:每层5MM内,全高20MM内。
测量器具准备:J2级经纬仪1架,DS3水准仪1架,2.5Kg线锤5颗,10kg线锤2颗,50M钢卷尺4把,5M钢卷尺10把,塔尺5把,钢丝线.尼龙线、墨斗等辅助工具。
为保证测量精度,设专职测量技术人员1名,做到定人定机定路线(沉降观测还应做到定时间),另配备辅助工1名。
C)对前期基准点的接受与校核
接受建设单位提供的现场基准点和水准点,建立现场测量控制网,对现有基准点与水准点进行必要的复核。
基础采用龙门桩控制法,即在土方开挖前根据业主提供的基准点建立龙门桩测量控制网,基础土方开挖后用经纬仪将地面龙门桩轴线投测到基坑内,在基坑边再钉立龙门桩,本工程基础龙门桩考虑在角点两侧基坑边各设立一龙门板,基础放样即以此为基准轴线,然后用卷尺配合经纬仪定出基坑的外边线。
上部结构轴线测量,采用内外控法,结合多次复核(多条控制轴线正反校核)。
先在建筑物四周设立永久性的基准点,然后在楼层现浇板上,附近留设一个D200MM的预留洞,楼层控制轴线从预留洞用10Kg线锤将下层(地下室)控制轴线引至楼面,将经纬仪架在此点上,根据图纸轴线位置计算出主楼每条轴线交点的角度及长度,然后与外面设置的四点进行复核,以确定该楼面的各个控制点。
标高控制首先是水准基点的控制,根据本工程特点,水准基点在东西南北场地边各设一个,打设钢管及浇筑混凝土,形成一个水准基点控制网,每次引测测量时进行水准点复测,楼层标高测控时,利用边柱用钢卷尺作垂直测量,在楼层用水准仪测设,并对各点进行校核,减少差错。
为保证本工程测量精度从而确保高质量的工程目标,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设立专职测量人员,专职测量器具,做到定人定机定路线定时间。
对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等测量仪器在使用前进行鉴定认可,对经纬仪、水准仪还应及时周检。
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等测量器具由专职测量员保管保养,每次用后进行擦洗或上油等保养工作,其他人员不得操作此类测量器具,在雨天进行测量尚应对水准仪、经纬仪采取蔽雨措施。
当露天测量时,应尽量避开五级风以上的天气。
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如水准测控时,尽量将水准仪放在中间位置,减少可能存在的仪器误差。
采用内控法的同时进行正反复核法,对轴线进行交汇复核,标高多点复核,对偏差较大超过允许值的点、线进行重测,反复校核直至达到控制目标值,在允许偏差范围的可采取取平均值或中间值的方法加以校正。
1、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根据工程地质特点,采用机械成孔和成桩。其工艺流程为:测定桩位→埋设钢护筒(包括找泥浆沟槽)→复测桩位→安装钻机就位(包括接通电源)→钻进成孔(包括供给泥浆护壁)→冲孔(第一次清孔)→吊接钢筋笼→下导管→清孔(第二次清孔)→水下导管法灌注混凝土→控制桩头加灌高度→钻孔空灌段回填。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
(2)测量定位及埋设护筒
测量定位选用高精度的经纬仪和钢卷尺,工程测量基准点埋设用混凝土浇筑固定,并安装防护标志,防止重车辗压和重物碰撞而产生的位移;基准方位安设在视线范围内的不产生变形物上,或专门设点加以混凝土保护。
在测定桩位前,先复校建筑物基点,闭合测量。搞清基点与规划红线关系,符合误差允许要求后,再测定桩位。
测定桩位分三次进行,在挖埋护筒前测量一次,在埋设护筒后复测一次DB36/T 1197-2019 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密实度检测规程,使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不大于50mm,在桩位中心插上一根长钢筋作为桩位标志;然后用水准仪测量筒口高程,做好测量记录;第三次测量,在钻机就位前进行,检查钻机是否对准桩心标志。
工程桩的孔口护筒是保护孔口、隔离上部杂填松散物、防止孔口塌陷的必要措施,也作为控制定位、标高控制的基准点。因此,每根工程桩施工前都必须埋设护筒。护筒选用大于桩径10cm的钢制护筒,埋设深度以满足隔离杂填土、防止孔口塌陷为准,一般深约1.3~1.5米,护筒外周间隙用粘土回填并捣实,以确保稳定牢靠。
钻进参数控制范围如下:
根据试成孔报告和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初步定出持力层顶面等高线图,并预定每个钻孔孔深,再根据钻机运转情况与上返砂状岩样对照,并汇同工程勘察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予以确定,确保桩端进入持力层符合设计及规范验收要求。
钢筋笼制作采用加强筋成型法,按设计规格、材料及制作规范,在场地边钢筋加工棚分段制作,然后搬运至孔口边,用钻机副卷扬或吊车将钢筋笼吊直,徐徐放入孔内。上、下节钢筋笼对接,采用孔口单面(主筋对正)。钢筋笼外侧每隔9米放一道水泥保护垫块,使保护层厚度保持50mm。最后引吊筋穿钢管等挂在机台面或第坪上。
5000m3球形储罐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图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