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涵洞、挡墙台背回填施工技术交底

公路工程涵洞、挡墙台背回填施工技术交底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01.38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公路工程涵洞、挡墙台背回填施工技术交底

蛙式打夯机(200kg)

3.填方应在边缘设一定坡度,以保持填方的稳定。填方的边坡坡度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其重要性,在设计中加以规定,当无规定时,可按表采用。

粘土类土、黄土、类黄土

(1)填方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水平分层均匀铺填土料和夯(压)实。底层如为耕土或松土时,应先夯实,然后再全面填筑。在水田、沟渠或地塘土填方,应先排水疏干,挖去淤泥,换填砂砾或抛填块石等压实后再行填土。

(2)深浅坑(槽)相连时,应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如分段填筑0029 某区法院办公楼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交接填成阶梯形,分层交接处应错开,上下层接缝距离不小于1.0m。每层碾迹重叠应达到0.5~1.0m。墙基及管道回填应在两侧用细土同时回填夯实。

注:工程技术交底书一式三份,交底人一份,被交底人一份,现场负责人一份。

工程名称:省道公路工程第4页共5页

K4+300—K16+779.59

4.在地形起伏之处填土,应做好接槎,修筑1:2阶梯形边坡,每台阶可取50cm,宽100cm。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成大于1:1.5的斜坡。接缝部不得在基础、墙角、柱墩等要部位。

5.铲运机大面积铺填土时,铺填土区段长度不宜小于20m,宽度不宜小于8m。铺土应分层进行,每次铺土厚度不大于300—500n皿;每层铺土后,利用空车返回时将地表面刮平,填土程序一次尽量采取横向或一次采取纵向分层卸土,以利行驶时初步压实。

6.大面积回填机械碾压,在碾压之前宜先用铲运机推平,低速预压4—5遍,使表面平实,避免碾轮下陷;采用振动平碾压实爆破石渣或碎石类土,应先静压,而后振压。

7.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平碾、振动碾不超过2km/h;羊足碾不超过3km/h;并要控制压实遍数。碾压机械与基础或管道应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将基础或管道压坏或使其位移。

8.用压路机进行填方压实,应采用“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碾压方向应从两边逐渐压向中间,碾轮每次重叠宽度约15—25cm,边坡、边角边缘压实不到之处,应辅以人力夯或小型夯实机具夯实。碾压墙、柱、基础处填方,压路机与之距离不应小于0.5m。每碾压一层完后,应用人工或机械(推土机)将表面拉毛,以利接合。

9.填土层如有地下水或滞水时,应在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水位降低。已填好的土层如遭水浸,应把稀泥铲除后,方能进行上层回填;填土区应保持一定横坡,或中间稍高两边稍低,以利排水;当天填土应在当天压实。

10.雨期基坑(槽)或管沟的回填,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地分期完成。从运土、铺填到压实各道工序应连续进行。雨前应压完已填土层,并形成一定坡势,以利排水。施工

中应检查、疏通排水设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槽)内,造成边坡塌方或使基土遭到破坏。现场道路应根据需要加铺防滑材料,保持运输道路畅通。

注:工程技术交底书一式三份,交底人一份,被交底人一份,现场负责人一份。

南京NO.2014G07地块项目二期测量施工方案工程名称:省道公路工程第5页共5页

K4+300—K16+779.59

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2.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3.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压实后土的干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干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t/m3,且不应集中。

注:工程技术交底书一式三份,交底人一份,被交底人一份电厂园林施工组织设计,现场负责人一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