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是学生在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针对某一具体工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的成果总结。本计算书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结合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对结构设计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计算和论证。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计算书的撰写,不仅巩固了专业基础理论,还提升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为今后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的技术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枣建集团公司明珠花园东区高层 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计算模型图及计算结果见附图
1号轴线框架受荷计算(恒载)
2号轴线框架受荷计算(恒载)
注:N(ZP)表示中间平台集中力,N表示楼层平台集中力。
注:二层3,4号轴线CD梁左右荷载相反,上表为3号轴线。
5号轴线框架受荷计算(恒载)
6号轴线框架受荷计算(恒载)
7号轴线框架受荷计算(恒载)
注:板的荷载均为梯形荷载,图中的数值为梁跨中的最大值。
注:墙重为除去窗洞口面积,然后再加上0.3 kN/m2的窗重。
4.2活荷载作用下的受荷图
计算模型图及计算结果见附图
1号轴线框架受荷计算(活荷)
2号轴线框架受荷计算(活荷)
注:二层3,4号轴线CD梁左右荷载相反,上表为3号轴线(集中力的具体位置见建筑图)。
5号轴线框架受荷计算(活荷)
6号轴线框架受荷计算(活荷)
7号轴线框架受荷计算(活荷)
注:板的荷载均为梯形荷载,图中的数值为梁的跨中最大值。P代表均布力,S代表三角形分布力,N代表集中力。
注:此处的梁为板传给次梁,次梁再传给框架梁(即框架梁处有一集中力),框架梁再传给柱。
同时,也可以采用受荷面的方法计算。
4.3风荷载作用下的受荷图
计算模型图及计算结果见附图
4.4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受荷图
计算模型图及计算结果见附图
组合1:1.2恒+1.4活;
5.1横梁内力组合表:见表
横梁的内力组合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组合:
(1) 边支座最大负弯矩和最大剪力及边跨跨中最大弯矩
本跨布置活荷载,再隔跨布置。
(2) 跨跨中最大弯矩
本跨布置活荷载
(3) 中间支座最大负弯矩和最大剪力
支座相邻两跨布置活荷载
5.2框架柱内力组合表:见表
柱的内力组合同横梁一样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组合。
6.1计算基本参量(见表)
6.2框架横梁配筋计算
思路:根据横梁控制截面内力设计值,利用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算出所需纵筋及箍筋并进行配筋。
6.2.1纵筋的计算公式(见表)
支座负弯矩钢筋计算采用矩形截面;跨中正弯矩计算采用T形截面;跨中负弯矩计算采用矩形截面。
T形截面受弯构件翼缘计算宽度b’f的确定:
查规范,其属于肋形梁,且满足b’f/h0>0.1,因此,b’f=min(
AB CD跨:b’f=min(
BC跨:b’f=min(
第一类T形截面的计算采用矩形计算方法,但
查规范得到:三级框架,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受压钢筋承受弯矩的计算公式:
梁内受力钢筋的直径一般不益大于28mm,也不应小于10mm.
6.2.2箍筋的计算公式:(见表)
由《规范》规定,如果按计算不需要设置箍筋时,则对截面高度h大于300mm的梁,仍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
同时框架梁梁端箍筋应予以加密,加密区的长度取1.5hb或500mm二者中的较大者,箍筋的最大间距取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梁高的1/4,150mm三者中的最小值。
0.25fcbh0=0.25x15x250x515=482.81kN。
0.07 fcbh0=0.07x15x250x515=135.19kN。
0.25fcbh0=0.25x15x250x365=342.18 kN。
0.07 fcbh0=0.07x15x250x365=95.81 kN。
配筋计算的剪力应考虑支座边缘的剪力。考虑到其影响较小,此处不考虑。
箍筋加密区采用间距为100。
注:1.对于支座截面,;
2. (或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附录三)
3.对于支座截面,,对于跨中截面
6.3.1纵筋的计算(见表)
采用对称配筋。(取下柱值进行计算)
因为 ,(Ⅰ)如果>0.35, 则为小偏心,然后对进行修正,用公式
(Ⅱ)如果0.35,则为大偏心,按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由〈〈规范〉〉(GBJ11—98) 纵筋的最小总配筋率为:
抗震等级为三级:角柱:0.8%;中、边柱:0.6%。
6.3.2箍筋的计算公式(见表)
取最大剪力值作为控制值 。
框架柱的计算剪跨比小于1取1,小于3取3。Hn为柱的净高,h为柱截面宽。
N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柱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如果N>0.3fcbh0,则N 的取值为0.3fcbh0;如果N<0.3fcbh0,则取N。
由组合内力表可知:最到轴力为1712.62,则轴压比为:=0.71>0.6,查规范最小体积配筋采用0.8%,
图1A 纵向框架计算模型(A、D轴)
图1B 纵向框架计算模型(B、C轴)
图2A 横向框架计算模型(1、7轴)
图3A 框架整体刚度计算模型
图3B 100kN作用下产生的位移.
图4A 3号轴线框架受荷模型图(活载)
图4AB 3号轴线框架M图(活载)
图4C 3号轴线框架Q(活载)
图4D 3号轴线框架N(活载)
图5A 3号轴线框架受荷模型(风)
图5B 3号轴线框架受荷M图(风)
3号轴线框架受荷Q图(风)
3号轴线框架受荷N图(风)
图6A 3号轴线框架受荷模型图(地震)
图6B 3号轴线框架M图(地震)
图6B 3号轴线框架Q图(地震)
图6B 3号轴线框架N图(地震)
图7A 3号轴线框架受荷模型图(恒载)
图7A 3号轴线框架M图(恒载)
图7A 3号轴线框架Q图(恒载)
图7A 3号轴线框架N图(恒载)
附图 框架轴向尺寸及编号:
思路:设计基础的荷载包括:a.框架柱传来的弯矩、轴力和剪力(可取设计底层柱的相应控制内力);b.基础自重,回填土的重量。
7.1.1外柱基础承受的上部荷载
7.1.2内柱基础承受的上部荷载
C柱:
7.2外柱独立基础的计算
7.2.1初步确定基底尺寸
选择基础的埋深d=1.70m(大于建筑物高度的1/15)
地基承载力的深度修正(基础的埋置深度大于0.5m)
根据设计资料提供,基底以下为红粘土,查表知承载力修正值:
粘土
则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先不考虑对基础宽度进行修正)
先按照中心荷载作用下计算基底面积:
但考虑偏心荷载作用应力分布不均匀,故将计算出的基底面积增大1.2~1.4,取1.2。
选用矩形:a:b=1.5~2.0,即:宽×长=2.9m×4.8m,A=13.92m2(满足要求)b3m满足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必对宽度进行修正。
作用于基底中心的弯矩轴力分别为:
基础剖面尺寸的确定采用台阶式独立柱基础
构造要求:一阶台阶宽高比1.75,二阶宽高比1.0。阶梯形每阶高度益为300~500,当h>900时,采用三阶,阶梯得水平宽度和阶高尺寸均为100mm的倍数。
基底垫层在底板下浇筑一层素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为100mm,两边伸出基础底板为100mm.
(不包括基础及回填土自重)
破坏锥面上的承载力设计值[Fl]按《规范》法计算:
[Fl]=0.6ftbmh0=0.6x900x1.65x0.965=859.82kN>Fl=381.48kN
7.2.2基础底面配筋计算
基础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与土壤净反力的共同作用下,可把它到过来,视为一均部荷载作用下支承于柱上的悬臂板。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得:框架平面内:选取
实配:,As=3690.25mm2
实配:,As=1526.4mm2
滕建城市广场-人和蓝湾19#钢筋施工方案7.2.3内柱基础的计算
7.2.3.1初步确定基底尺寸
选择基础埋深(同外柱)d=1700mm.
地基承载力对深度修正(同外柱)f=225.71kPa
某给排水、电气、智能建筑、通风设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按中心荷载作用下计算基础底面积:
考虑到偏心荷载作用应力分布不均,故将计算出的基底面积增大1.2倍
选用矩形基础:b:l=1.5~2.0 即 :宽×长=3.0×4.9 A=14.7m2>14.69m2(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