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pdf

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8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4441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pdf

2.1.8设计年限designperiod

2.1.9冻结指数freezingindex

DB35 530-2004 海水养殖网箱系统技术规范一年中日平均负温度的累计值(℃)。

2.1.10设计弯沉值designdeflectio

根据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路面结构类型而确 三的路表设计弯沉值。

2.1.11最大粒径maximumgrain siz

.12公称最大粒径nominalmaximum

2.1.13 封层 seal coal

在沥青面层之上或基层之上或在沥青层之间,铺筑的阻止雨水下渗的沥青

2.1.14稀浆封层 slurry seal

具有一定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乳化沥青、列 安一定比例拌制成流动型混合料,再均匀洒布于路面上的封层。

用具有一定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聚合物 、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制成流动型混合料,再均匀洒布于路面上的封层

考虑沥青混合料和半刚性材料疲劳破坏特性的安全系数,是根据一次荷载作用下的 波坏强度与不同应力作用下的疲劳破坏强度之比,并考虑公路等级、室内与现场差异等因 紫面确定。

2.1.17容许拉应力allowabletensions

昆合料的极限抗拉强度与抗拉强度结构

路基路面结构处于最不利工作状态的季节。

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一2006)

一年中除去不利季节之外的季节。

一年中除去不利季节之外的季节。

3.1标准轴载及设计交通量

表3.1.1标准轴载计算参数

对于运煤或运建筑材料等大型载重车为主的公路,应根据实际情况,经论 设计计算参数。

N=ZC,C2ni(

含ciC'2n:()

3上述轴载换算公式,适用于单轴轴载小于或等于130kN的各种车型的轴载换算。 3.1.3设计年限应根据经济、交通发展情况以及该公路在公路网中的地位,考虑环境 和投资条件综合确定。各级公路的沥青路面设计年限不宜低于表3.1.3的要求,若有特 殊使用要求,可适当调整。

表3.1.3备级公路的沥青路面设计年限

3.1.4沥青路面的设计交通量,应在实测各类相关车型轴载谱的基础上,参照项目可 行性研究报告等有关交通量预测资料,考虑未来各种军型的组成论证确定各种车型的代 表轴载,进行不同车型的轴载换算,计算交工后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N1。 3.1.5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平均增长率,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基础上,经 研究分析确定。

青路面的设计交通量,应在实测各类相关车型轴载谱的基础上,参照项目 告等有关交通量预测资料,考虑未来各种车型的组成论证确定各种车型的 行不同车型的轴载换算,计算交工后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N1。

3.1.5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平均增长率,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米 研究分析确定。

.6车道系数n,按照表3.1.6选用。公路无分隔时,车道窄宜选高值,车道

表3.1.6车道系数

当上下行交通荷载有明显差异时,可按上下行交通特点分别进行结构与!

行交通荷载有明显差异时,可按上下行交通特点分别进行结构与厚度设计。 没计时按公式(3.1.7)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N。。

通量宜根据表3,1.8的规定划分为四个等级。设计时可根据累计当量轴次 )或每车道、每日平均大型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车交通量【辆/八d·车 个较高的交通等级作为设计交通等级

表3.1.8交通等级

3.2.1沥青路面应采用道路石油沥青或其加工产品,沥青标号的选择应根据公路等 级、气候条件、交通量及其组成、路线线形、面层结构与层次、施工工艺等因素,并结合当地 使用经验确定。 各种路用沥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规范及行业标准、规范的要求。

2液体石油沥青宜用作透层、表面处治或冷拌沥青混合料的黏结料,应视其 件和施工情况选择类型与标号。

3.2.3乳化沥青宜用作透层、黏层、稀浆封层、冷拌沥青混合料、表面处治。 改性乳化沥青适用于交通量较大或重要道路的黏层、稀浆封层、桥面铺装的黏层、表 面处治、冷拌沥青混合料、微表处等。

3.2.4对于特重交通、重交通、重要公路,或温差变化较大、气候严酷地区,或铺筑特殊

4对于特重交通、单交通、重要公路,或温差变化较大、气候产酷地区,或铺项 ,以及连续长、陡纵坡段等,可选用改性沥青。 性沥青的改性剂应根据改性目的与实践效果,结合加工工艺难易、质量稳定性 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

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行业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

定剂包括未质素纤维、合成纤维、矿物纤维等。 纤维稳定剂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行业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

.6沥青路面应选用质量符合行业技术标准要求的粗集料(含轧制的碎砾石 广粉。

3.2.7沥青路面的粗集料应选用碎石,也可选用经轧制的碎砾石。三级、 沥青层可用经筛选的砾石。

3.2.8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二级公路沥青表面层用粗集料应选用硕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二级公路沥青表面层用粗集料应选用硬质、耐磨碎石,其 应符合表3.2.8的要求,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执行。

表3.2.8石料磨光值的技术要求

3.2.9粗集料与沥青应具有良好的黏附性,对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mm以上地区的高 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表面层所用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宜达到5级;其他情况黏附性不宜低 于4级。当黏附性达不到要求时,应掺入高温稳定性好的抗剥落剂或选用改性沥青提高 粗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

沥青混合料中的细集料,可选用机制砂、天然砂、石屑配制。细集料应具有 吉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天然砂宜选用中砂、粗砂,天然河砂不宜超过集米 0%,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和开级配抗滑表层的混合料不宜使用天然砂。

3.2.10沥青混合料中的细集料,可选用机制砂、大然砂、石屑配制。细集料应具有一 定棱角性,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天然砂宜选用中砂、粗砂,天然河砂不宜超过集料 总质量的20%,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和开级配抗滑表层的混合料不宜使用天然砂。 3.2.11矿粉必须采用石灰石等碱性石料磨细的石粉。矿粉应干燥、洁净、不成团块。 若需利用拌和机回收的粉尘时,其掺入比例不得大于矿粉总量的25%,且混合后矿粉的 期性指数不得大干4%。

3.2.11矿粉必须采用石灰石等碱性石料磨细的石粉。矿粉应干燥、洁净、不成团块。 若需利用拌和机回收的粉尘时,其掺人比例不得大于矿粉总量的25%,且混合后矿粉的 塑性指数不得大于4%。

3.2.13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类和石灰稳定土类的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粉煤灰中Si02、 Al20和Fe203的总含量应大于70%,烧失量不宜大于20%,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m²/g 或0.075mm筛孔通过率应大于60%。 石灰等级宜高于II级,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2.13有关要求。

表 3.2,13石灰技术

3.2.14基层、底基层的集料压碎值应符合表3.2.14的要求。

3.2.14基层、底基层的集料压碎值应符合表3.2.14的要求

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CI

4.1.1沥青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等多层结构组成。 1面层可为单层、双层或三层。双层结构分为表面层、下面层。三层结构分为表 面层、中面层、下面层。表面层应具有平整密实、抗滑耐磨、抗裂耐久的性能;中、下面层 应具有高温抗车辙、抗剪切、密实、基本不透水的性能;下面层应具有耐疲劳开裂的性 能。 2基层是主要承重层,应具有稳定、耐久、较高的承载能力,可为单层或双层。无论 是沥青混合料、粒料类柔性基层,还是半刚性基层、刚性基层,均要求具有相对较高的物理 力学性能指标。 3底基层是设置在基层之下,并与面层、基层一起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的次承重 层。 4垫层是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简的结构层,具有排水、隔水、防冻等作用。 各级公路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结构层。

.4基层、底基层设计应贯彻就地取材的原则,认真做好当地材料的调查,根 其组成、气候条件、筑路材料以及路基水文状况等因素,选择技术可靠、经济合

选用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或沥青混合料、粒料、贫混凝土等材料,底基层应 线地方材料,可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类或粒料类等。

路面设计规范JTG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4.1.5基层、底基层厚度应根据交通量天小、材料性能,充分发挥压实机具的功能,以 及考虑有利于施工等因素选择各结构层的厚度。为便于施工组织、管理,各结构层的材料 不宜频繁变化。各种结构层压实最小厚度与适宜厚度应符合表4.1.5的要求,并不得设 计小干150mm厚的半刚性材料薄层。

表4.1.5各种结构层压实最小厚度与适宜LJ度

4.2.1应根据公路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气候特点,公路等级与使用要求, 通组成等因素,结合当地实践经验,选择适宜的路面结构组合,拟定沥青层厚

4.2.2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层组合设计,基层与沥青面层的模量比宜在 .5~3之间;基层与底基层的模量比不宜大于3.0;底基层与土基模量比宜在2.5~12. 之间。

4.2.3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应采取措施加强沥膏层与刚性基层间的结合,并报 料的抗剪强度。

4为防止雨水、雪水渗入路面结构层、土基,沥青面层应选用密级配沥青混 排水基层时,其下应设防水层,并设置结构内部的排水系统,将水排出路基。

下的路基应设置垫层。 1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路基经常处于潮湿、过湿状态的路段。 2排水不良的土质路堑,有裂隙水、泉眼等水文不良的岩石挖方路段。 3季节性冰冻地区的中湿、潮湿路段,可能产生冻胀需设防冻垫层的路段。 4基层或底基层可能受污染以及路基软弱的路段。

4.2.6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宜采取以下措施减少收缩升裂和反射裂缝。 1选用骨架密实型半刚性基层,严格控制细料含量、结合料剂量、含水量,及时养生。 2适当增加沥青层的厚度,在半刚性材料层上设置沥青碎石或级配碎石等柔性基 层。 3在半刚性基层上设置改性沥青应力吸收膜、应力吸收层或铺设经实践证明有效的 土工合成材料等。

土工合成材料等。 4.2.7设计时应采取技术措施,加强路面各结构层之间的结合,提高路面结构的整体 性,避免产生层间滑移。 1沥青层之间应设黏层。黏层沥青可用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或热沥青,洒布数 量宜为0.3~0.6kg/m²。 2各种基层上宜设置透层沥青。透层沥青应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可用液体沥青 (稀释沥青)、乳化沥青等。 3在半刚性基层上应设下封层。 4新、旧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旧水泥混凝土板之间应洒布黏层沥青,宜用热沥青或 改性乳化沥青、改性沥青。 5拓宽路面时,新、旧路面接茬处,宜喷涂黏结沥青。 6双层式半刚性材料基层宜采取连续摊铺、碾压工艺,增强层间结合,以形成整层。 4.2.8下封层可用沥青单层表面处治或砂粒式、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稀浆封层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一2006)

5.1.1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填方路基的填料选择、路床的压实度以及填方路堤 的基底处理等均应符合相应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规定。 必须采取防止地面水和地下水浸入路面、路基的措施,以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设计宜使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土基回弹模量值应大于30MPa,重交通、特重交通公 路土基回弹模量值应大于40MPa。 潮湿、过湿状态的路基,应采取换填砂、砂砾、碎石渗水性材料处理地基,或采取掺入 消石灰,固化材料处理,设置土工合成材料,加强路基排水等,进行综合处治。根据各种路 基处理措施,确定土基回弹模量的设计值。

5.1.2多雨地区土质路堑、强风化岩石路段,应注意填挖交界处及路堑段的排水设计, 以改善路基的水文状况。土质路堑的干湿类型,一般应降低一个等级,按中湿或潮湿路段 进行路面设计。

5.1.3石方路堑必须设置坚实、稳定的基层。对路基超挖部分应用贫混凝土或无机结 合料稳定碎(砾)石的整体性材料作整平层,严禁用土填筑。视山体岩石风化、开裂和降雨 况,应全断面设置级配碎(砾)石垫层150~250mm。 当路面可能受裂隙水泉眼等地下水影响时,应加强路基排水,如设置渗沟等

5.1.3石方路堑必须设置坚实、稳定的基层。对路基超挖部分应用贫混凝主或无机结

主:w。l1、w2、w。分别为于爆和中湿、中湿和潮湿、潮湿和过湿状态路基的分界稠度,w。为路床顶面以下800mm深度 内的平均稠度

路基的平均稠度w。按下式计算:

式中:w 土的平均稠度; w一土的平均含水量; 法测定。 对新建公路可根据当地稳定的平均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计算平均稠度,并考虑路 基填土高度,有无地下水、地表积水的影响,论证后确定路基土的于湿类型。

表 5.1.4.2路基干湿类型

主:1.H。为不利季节路床顶面距地下水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 2.地表积水指不利季节积水20d以上。 3.H1、H2、H,分别为干燥、中湿和潮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见附录F。 4.划分土基干湿类型以平均稠度初。为主,缺少资料时可参照表中一般特征确定,

各基回弹模量设计值宜按下列方法确定

1新建公路初步设计时,可根据查表法(或现有公路调查法)、室内试验法、换算法 等,经综合分析、论证,确定沿线不同路基状况的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值。 2通过现场测定路基回弹模量值与压实度K、路基稠度w。或室内试验测定路基土 回弹模量值与室内路基土CBR值等资料,建立可靠的换算关系,利用换算关系计算现场 路基回弹模量。 3当路基建成后,在不利季节实测各路段路基回弹模量代表值,以检验是否符合设 计值的要求。现场实测方法宜采用承载板法,也可采用贝克曼梁弯沉仪法。若在非不利 季节测试,则应进行修正。 4若现场实测路基回弹模量代表值小于设计值或弯沉值大于要求的检验值,应采取 翻晒补压、掺灰处理或调整路面结构厚度等措施TCNTAC 2.1-2017 纺织品 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指南 第1部分:通则,以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ITCD

5.1.6室内试验法测定土的回弹模量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1应选择土料场,取土样,宜采用100mm直径承载板,按照现行的《公路土工试验规 》中的小承载板法试验要求进行试验。回弹模量测试结果应采用下式修正:

5.1.6室内试验法测定土的回弹模量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武中:Eos一 一修正后的回弹模量(MPa); 入—试筒尺寸约束修正系数,50mm直径承载板取0.78,100mm直径承载板取

2试件制备应根据重型击实标准确定的最佳含水量,采用三组试样,每组三个试件 每个试件分别按重锤三层98次、50次、30次击实制件,测得不同压实度与其相对应的回弹 模量值,绘成压实度与回弹模量间的关系线,查图求得标准压实度条件下土的回弹模量值。 3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值,应考虑公路等级、不利季节和路基干湿类型的影响,采用下 式计算。

式中:EOD一 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值(MPa); Eos——室内承载板法考虑试筒尺寸约束修正后的回弹模量测试结果(MPa); 考虑保证率的折减系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0.66,二、三级公路为0.59 四级公路为0.52; K一一考感不利季节和路基干湿类型的综合影响系数,参考表5.1.6选取,或者根 据室内承载板法回弹模量与稠度的关系分析确定,或者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表5.1.6综合影响系数K

下利季节影响系数DB22T 2496-2016 消防救援人员现场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可根据当地经验确负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