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1848-2016 重要建设工程强震动监测台阵技术规范.pdf

DB44/T 1848-2016 重要建设工程强震动监测台阵技术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4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4282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44/T 1848-2016 重要建设工程强震动监测台阵技术规范.pdf

DB44/T18482016

应在溢流坝段和非溢流坝段各选一个最高坝段或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坝段布设传感器。测点应布 置在坝顶、坝坡的变坡部位或者三分之二坝高附近、坝基和河谷自由场地处。布置方向以水平横向为 主,重要测点宜布成水平横向、水平纵向及竖向三分量传感器,

TB/T 3205.1-2016 扼流变压器钢轨引接线、中点连接线、中点连接板 第1部分:钢轨引接线4.9土石坝监测台阵布设要求

应任最高项股或地质余件牧为复 主要监测点,有条件时宜布设深孔测点; 对重要的溢流建筑物也应布设传感器。测点方向以水 向为主,重要测点宜布成水平横向、水平 竖向三分量传感器

4.10高层建筑监测台阵布设要求

4.11大跨屋盖建筑监测台阵布设要求

应在大跨屋盖建筑代表性截面的支座、跨中和四分之一跨等位置布置竖向传感器,重要测点宜 分量传感器。

4.12 场地测点布设要求

应在工程场址自由场地或基岩布设三分量传感器作为参考测点,记录天然地震动输入。

5监测系统组成与技术要求

监测系统包括监测设备、传输线路、辅助设施和管理中心。监测设备主要包含加速度传感器和记 录器;传输线路主要包含加速度传感器与记录器间的通讯介质和记录器与管理中心之间的通讯介质;

加速度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DB/T10的

DB44/T18482016

c)通信单元可采用网络通讯和串口通讯 观测数据传输应支持有线或无线网络实时传输; d)存储单元应具备连续存储至少90天全通道、 最高采样率监测数据的能力,宜支持移动介质存储。

加速度传感器与记录器之间应采用高性能屏蔽电缆连接。记录器与管理中心之间应采用有线或无 线网络通讯介质传输。

有条件时宜配置和安装位移、应变、形变、风力、温度、湿度等辅助监测设备。

a)供电:应具备维持监测系统持续、稳定运行的供电能力和备用电源。备用电源应具备满足监测 设备连续、稳定工作至少3天的能力; b)避雷:监测设备和电源应配置避雷设施,接地电阻宜小于42 c)传感器观测环境:应具备传感器安装条件,保障传感器与监测对象牢固结合;应具备保障传感 器正常工作的方位、温度和湿度条件; d)记录器观测环境:应具备记录器安装条件,保障记录器正常工作的数据传输网络环境和温度与 湿度条件;采用卫星定位系统校时,应能保证持续接收到有效的卫星信号;采用网络校时,应 能保证网络持续连通; e)传输介质:加速度传感器与记录器连接电缆周围5m内应没有强电磁干扰;宜对传输介质采取安 全保护措施,以免人为或非自然因素造成损坏: f)网络环境:应具备数据实时有线网络传输或无线网络传输的带宽和网络环境

a)管理中心应综合考虑监测台阵各测点数据传输要求进行选址和建设,房屋建筑应符合GB50011 的抗震设计要求; b)应具备与监测台阵所有测点进行网络通信的能力,带宽应满足数据传输要求; c)应具备本地数据存储、管理和服务能力; d)应具备稳定可靠的供电能力。

6监测系统的测试、安装与验收

6. 1监测系统的测试

6.1.1加速度传感器的测试

DB44/T18482016

6.2.1传感器的安装要习

传感器的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a)应严格按照传感器使用说明书的安装要求与步骤进行; b)应将传感器的两个水平测量方向分别对准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一般情况下,X轴沿结构短轴 (东向为正)或横向(横桥/坝向,下游为正)方向,Y轴沿结构长轴(北向为正)或纵向(顺桥 /坝向)方向,Z轴沿竖直方向(向上为正),角度误差应小于1°; c)传感器应与被测物牢固连成一体; d)安装传感器时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损伤结构及其防护设施; e)应外加防水、防尘保护罩,保持罩内环境满足传感器的工作要求,结构内部应满足IP65要求, 结构外部应满足IP67要求; 所有连接均应保证牢固可靠

6.2.2记录器的安装要求

强震动记录器的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a)应严格按照强震动记录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与步骤进行; b)应稳固放置在仪器箱或者仪器柜等保护措施内; c)供电、防雷、选址及观测环境要求应满足第5章“监测系统组成与技术要求”规定; d)卫星授时天线应安装在室外离地面高度2m以上的开阔位置,保证能同时接收到4颗以上卫星信 号; e)所有连接均应保证牢固可靠。

6.2.3监测系统的检查、设置和调试

a)传感器和记录器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检查,使其达到使用说明书的安装要求; b)应参照使用说明书和相关规范对仪器极性、零位、采样率、标定、人工触发、卫星授时同 双向通信等进行确认、设置和调试。

6.3.5完成以上四项内容后,方可进行监测系统验收

7监测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DB44/T18482016

8监测记录的存储与处理

8.2.1监测记录存储方式

用数据库管理方式,对监测记录进行分类存储

8.2.2数据库基本要求

数据库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a)数据库应包含监测设备数据库、监测信息及备份数据库。此外,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结构模 型信息数据库、评估分析信息数据库和用户数据库等功能数据库; b)监测设备数据库应能对接数据处理系统实现以下功能:传感器和记录器的添加、更换、状态查 询以及故障检测等; c)监测信息数据库能对接数据处理系统实现以下功能:监测信息的自动导入、图形或文件形式导 出数据、历史监测信息查询以及监测信息的可视化显示; d)数据库系统在使用时应支持在线实时数据处理分析、离线数据处理分析以及两种工作方式的混 合模式:

DB44/T18482016

8.2.3监测记录的分类存储

8.3.1监测记录的常规处理

监测记录的常规处理方式如下: a)加速度校正 对未校正的加速度记录波形数据进行零基线和仪器频率响应校正,得到校正加速度记录; b)时域处理 速度和位移时程记录:对校正加速度记录进行积分处理,得到速度时程和位移时程; 峰值记录:对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时程的峰值进行分析,得到峰值记录; c)频域处理 傅立叶谱分析:对校正加速度记录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傅立叶谱; 功率谱分析:计算校正加速度记录的功率谱密度,得到自功率谱。

9监测记录分析与工程结构抗震性能评价

9.1模态参数识别及损伤识别

.1应通过环境激励下的结构监测数据,识别结构自振频率、振型、阻尼比等模态参数,为结构 只别和模型修正提供基础数据。 .2应依据分析需求、结构类型、可能的损伤与病害特征等因素,按照损伤判断、损伤定位、损 量、损伤评估等由浅入深的层次,对结构损伤进行识别。

9.2有限元建模及模型修正

9.2.1依据分析需求、结构类型、计算精度要求和模型规模等因素,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应满足下 列要求: a)有限元建模应便于实现对结构参数误差和结构损伤的修正; b)有限元模型应选取符合实际的单元、连接方式和边界条件: c)根据结构类型、结构材料和荷裁情况等因素选取阻尼比。

9.2.1依据分析需求、结构类型、计算精度要求和模型规模等因素 列要求: a)有限元建模应便于实现对结构参数误差和结构损伤的修正; b)有限元模型应选取符合实际的单元、连接方式和边界条件: c)根据结构类型、结构材料和荷裁情况等因素选取阻尼比。

DB44/T18482016

9.2.2结构有限元模型可分为体现结构设计状态的初始有限元模型(0号模型)、体现结构建成完工投 入使用时实际状态的基准有限元模型(1号模型),以及反映结构当前状态的有限元模型(2号模型)。 9.2.3应选取合适的模型修正方法,基于结构监测数据、模态参数识别及损伤识别结果,对结构有限 元模型进行修正。

9.3结构抗震性能评价

9.3.1应综合考虑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的特殊性、建造费用、震后损失和修复 易程度等各项因素,选定结构抗震性能目标以及性能指标, 9.3.2结构抗震性能评价分为两级,一级评价以宏观控制和抗震构造鉴定为主,二级评价以抗震验算 为主、结合抗震构造鉴定进行综合评价。 9.3.3在对既有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评价前,应首先进行一般性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收集结构勘察、设 计、施工、竣工和质量验收评定记录等资料,调查结构自运营以来的荷载情况、维修保养、加固改造、 事故处理、检查测试等情况。 9.3.4一级评价在一般性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结构现状检查、材料强度测定和抗震构造措施检查等综 合判断结构是否满足抗震性能目标要求。 9.3.5二级评价应结合构造检查以结构抗震验算为主,宜采用修正后的当前有限元分析模型(2号模型) 进行不同地震水准下结构的内力和变形验算,评价结构是否满足相应地震水准下的抗震性能水准要求。 9.3.6结构抗震性能评价结果划分为三类: a)满足抗震性能目标要求,结构安全适用,不必采取措施; b)基本满足抗震性能目标要求,结构整体基本安全适用,个别部位应采取措施; c)不满足抗震性能目标要求,影响结构安全或正常使用,应采取相应的维修、加固、改变用途或 拆除等措施

DB44/T18482016

DB44/T18482016

附录A 强震动监测台阵系统组成 (资料性附录)

NB/T 34073-2018 太阳能低温热利用工质 丙二醇型图A.1强震动监测台阵系统组成框图

DB44/T18482016

附录B 远程通讯检查记录表 (规范性附录)

附录B 远程通讯检查记录表 (规范性附录)

附录B 远程通讯检查记录表 (规范性附录)

表B.1远程通讯检查记录表

注:参数设置、通道零位电压检查表格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增减。

GB/T 38052.4-2019 智能家用电器系统互操作 第4部分:控制终端接口规范DB44/T18482016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