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515-2018 复合扩底桩技术规程.pdf

TCECS515-2018 复合扩底桩技术规程.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8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4193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CECS515-2018 复合扩底桩技术规程.pdf

Fk一一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承台顶面 的竖向力; Gk一复合扩底桩的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底面的水平力;

MxkMy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的弯矩值。 Ni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桩顶所受的竖向力; pePz 基础底面、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压力值; Pez 基础底面、软弱下卧层顶面土的自重压力值: P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底面 平均压力值; Q 试验时单桩竖向极限荷载

2.2.2抗力与计算参数:

a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f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py 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spk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k 处理后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 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 安全系数; n 承台下桩的数量QQHLJ 0001S-2015 曲靖市麒麟区红源老家调味料有限公司 辣子鸡,复合扩底桩填料次数、冲压次数,沉 降计算划分地层数; N 贯入度; qsik 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pk 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R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S 桩间距、沉降量; Sp 桩身压缩量; Tuk 抗拔极限承载力; α 桩身压缩量计算系数; β 抗拨桩桩侧阻力增强系数、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 假想实体侧阻系数; 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抗拔系数;

0 桩身强度折减系数; 扩大头直径计算系数; ? 附加应力、自重应力; 0 应力扩散角。

应力扩散角。 2.2.3 几何参数: Ap 桩身截面面积; A 钢筋截面面积: Apy 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 AD 扩大头正投影计算面积; AoB. 基础平面尺寸; d 桩身直径; D 计算桩端承载力采用的扩大头直径; h 桩上部超灌混凝土的长度; he 扩大头内桩身钢筋笼长度; hD 发挥扩底桩抗拨承载力计算采用的扩大头计算高度: H 投料后外管提升高度; Hn 扩大头高度; L 不含扩大头高度的桩身长度: L 桩身长度范围内第层土平均计算厚度; up 桩身周长; Vo 复合填料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V 假定的扩大头体积

3.0.2复合扩底桩的设计、施工应符合建(构)筑物承载力、变形、

建设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 传至承台基础顶部的荷载、建(构)筑物变形控制要求等 料。 3 施工场地环境调查资料。 4 施工设备性能资料。 3.0.4 复合扩底桩基础设计时,应进行下列计算和验算: 1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 2 桩身和承台结构承载力计算。 3 坡地、岸边桩基的整体稳定性验算。 4 变形验算。 5 受水平荷载时的水平承载力验算。 6 抗拔桩的抗拔承载力计算、裂缝控制验算。 7 桩基的抗震验算。 桩周土因自重固结、场地填土、地面大面积堆载、降低地 水位大面积挤土沉桩等原因而产生大于基桩的沉降时,应进行 摩阻力验算。 9季节性冻土地区,应进行桩基冻胀稳定性与桩身抗拔承 力验算。

3.0.5复合扩底桩工艺选型、施工参数应通过数量不

成桩工艺试验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噪声控制严格的区域应优先选用静压法施工工艺·不宜采 用锤击振动法施工工艺。 2当需要穿越较硬土层或进入持力层较深、采用静压法受到 条件限制时,可选用先取王后静压或锤击振动施工工艺。 3穿越厚度较天、含水量和灵敏度高的淤泥等软土层时,机 身可采用预制混凝土桩。 4试验前应通过计算并结合经验确定扩大头填料量、锤击贯 入度或静压终压值

1噪声控制严格的区域应优先选用静压法施工工艺·不宜采 用锤击振动法施工工艺。 2当需要穿越较硬土层或进入持力层较深、采用静压法受到 条件限制时,可选用先取王后静压或锤击振动施工工艺。 3穿越厚度较天、含水量和灵敏度高的淤泥等软土层时,桩 身可采用预制混凝土桩。 4试验前应通过计算并结合经验确定扩大头填料量、锤击 入度或静压终压值。 3.0.6复合扩底桩应通过施工监测进行信息法施工,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应进行桩身上浮、地表土隆起量监测。 2应进行包括邻近建筑物沉降、地下管线变形在内的周边环 境变形监测。 3当桩身上浮变形量较大,或产生的挤土效应对周围环境影 响较大时,应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施工方案、工艺,必要时应修改设 计。

3.0.6复合扩底桩应通过施工监测进行信息法施工,并应

1应进行桩身上浮、地表王隆起量监测。 2应进行包括邻近建筑物沉降、地下管线变形在内的周边环 境变形监测。 3当桩身上浮变形量较大,或产生的挤土效应对周围环境影 响较大时,应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施工方案、工艺,必要时应修改设 计

3.0.7复合扩底桩工程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和桩身完整

验数量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的规定,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的有关规定。

4.0.1复合扩底桩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被加固王层为液性指数大于0.75的黏性王时,桩间距 不宜小于4.0d且不应小于1.5D。 2当被加固土层为粉土、砂土或碎石土时,桩间距不宜小于 3.5d且不应小于1.5D。 3扩大头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应少于1.5D。 4 扩大头下4D范围不应有软弱土层。 5同一建筑物的复合扩底桩扩大头宜设置在同一持力层上; 6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桩端应支承在稳定的岩(土)层 中;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桩端应支承在压缩性较低的非湿陷 性黄土层中。

4.0.2复合扩底桩桩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身直径宜选用400mm,450mm、500mm、600mm 2在非腐蚀环境下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级, 在其他环境条件下不应低于C30级。当采用预制桩时,桩身混凝 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级。 3对于灌注桩,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对 于预应力混凝土,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4复合扩底桩桩身配筋率应经计算确定,对于灌注桩不宜小 于0.65%,对于预制桩不应小于0.8% 5桩身采用灌注桩时,距桩顶3d~5d范围内螺旋箍筋间距 不宜大于100mm;当钢筋笼的长度大于4m时,应每隔2m设一道 直径不小于12mm的焊接加劲箍筋。 6抗压桩纵筋伸入承台的锚固长度不得小于35倍主筋直

径:抗拔桩纵向主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

1扩大头应为内外三层包裹式结构,混凝土核心层(2层) 由桩身下端进入扩大头的部分和落度为30mm50mm的混 凝土组成,其体积不小于扩大头体积的1/3;核心层外为含水泥 的拌和物构成的填料挤密层,总填料量不宜小于扩大头设计体

图4.0.3竖向抗压桩构造示意 1一承台及配筋;2一混凝土核心层:3一挤密填料层;4一挤密土层;h 桩身长度:D一扩大头直径:H一桩身钢筋进入扩大头的长度:Hp

积的1.5倍。 2扩大头直径(D)与桩身直径(a)的比值不应大于3。 3钢筋笼进入扩大头的深度不应小于1d,且不应小于600mm。 4.0.4抗拨桩扩大头构造(图4.0.4)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扩大头应为内外二层包裹式结构,混凝土核心层(2层)由 钢筋混凝王桩身下端进入扩大头的部分及与桩身混凝土同标号的 混凝土组成,其体积不应小手夯扩头体积的2/3;外层由低册落度

图4.0.4抗拨桩构造示意 1一承台及配筋;2一混凝土核心层:3一低落度混凝土及土体挤密层; h一超灌桩长:L一桩身长度:D一扩大头直径:hp一扩大头高度。

混凝土和土体挤密形成。总填料量不宜小手扩大头设计体积 1.3倍。 2扩大头直径(D)与桩身直径(d)的比值不应大于2.5。 3钢筋笼进入扩大头深度应到达低落度混凝土层底部

5.1.1对于一般建(构)筑物和受水平力较小的高层建

出,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群桩中复合扩底桩的桩顶作用效应: 1竖向力: 1)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2)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Fk+Gk Mxk.y; Myk; Nik= n yi 1

式中:N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基桩桩顶所受的竖向力平均值(kN): Ni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偏心竖向力作用于 承台顶时第i根桩桩顶所受的竖向力(kN); F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承台 顶面的竖向力(kN); Jivdjvyiyj 第i、基桩至y文轴的距离: Gk 复合扩底桩的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地下 水以下部分应扣除水的浮力(kN); MxkMy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弯 矩值; n一一承台下复合扩底桩的数量。 2水平力作用下:

式中:H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底面的水 平力(kN); Hk一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桩桩顶所受的水平 力平均值; n一 承台下复合扩底桩的数量。 5.1.2竖向力作用下复合扩底桩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1)轴心坚向力作用下

Ra ≥ Nkmx/1.2

中:N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复合扩底桩桩 顶的竖向力(kN); Nkmx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偏心竖向力作用于复 合扩底桩桩顶的最大竖向力(kN); R一一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2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1)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R>NEk/1.25

Ra ≥ Nekmm/1. 5

式中:NEk 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桩的 平均竖向力(kN); NEkmax 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桩的 最大竖向力(kN)。 一一一信人址目动然人工产

黏性土。 2下列土层不得作为复合扩底桩的持力层: 1)未经处理的人工填土不得作为桩端持力层; 2)具有湿陷性的土层: 3)存在天然或人工土洞的土层; 4)存在不稳定的溶洞或采空区的土层 3试验性施工时,当扩底填料量大于设计值1.5倍时,应另 选持力层。

1为设计提供设计参数的试桩承载力检测数量应根据设计 需要确定,但单项工程同条件下的试验数量不应少于设计桩数的 1%,且不应少于3根。 2载荷试验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 3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式确定:

K一一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0

5.1.5复合扩底基或复合地基,应进行群桩底部承载力验算, 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5.1.6下列条件应进行复合扩底桩基或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1 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 2结构复杂、荷载不均匀或桩端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的设计 等级为乙级的建(构)筑物。 3 拟建场区地质条件复杂且建(构)筑物对沉降要求严格。 5.1.7桩基、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建筑物桩基沉降 恋形合估违物 公质人国

5.1.7桩基、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建筑物桩基沉险

抗拨桩裂缝宽度,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按现行国家标准 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关于环境类别的规定及水、土 混凝土的腐蚀性要求进行设计。

5.2.1初步设计进行竖向抗压单桩承载力计算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扩大头投影计算面积,可按下式估算:

D= nd(V2)"

式中:AD 扩大头竖向投影计算面积(m): D 扩大头竖向投影面积计算直径(m) 与填充料体积压缩、扩大头形状相关的系数,可取 0.5~0.6; 桩身直径(m): 含水泥的填充料的冲压次数; V。一一总填料量(m),由扩大头设计体积计算确定;抗压桩 不应小于扩大头设计体积1.5倍,抗拔桩不应小于 扩大头设计体积1.3倍; H一一扩大头施工时外管提升高度(m)。 2单桩极限承载力应按下式估算:

Q=qpkA,+u,Zlqsik

sik 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可按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取值 与主层计算厚度对应的桩身长度,不应包括扩天

头高度(m); qpk 复合扩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可按本规程附录C 的规定取值(kPa); up一 桩身截面周长(m)。

的规定取值( Ia up—桩身截面周长(m)。 5.2.2复合扩底桩桩身承载力应按下式验算:

5.2.2复合扩底桩桩身承载力应按下式验算:

代中:N一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复合扩底桩的竖 向力设计值(kN); f 桩身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kPa); A 桩身截面积(m); 与桩身成桩工艺、工作条件有关的系数,混凝土现场 灌注桩可取0.65~0.75;预应力管桩可取0.7~ 0.80。 2.3复合扩底抗拔桩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N

式中:N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桩轴向拉力设计值: A,Apy 钢筋、预应力钢筋截面积; fyfpy 钢筋、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5.2.4 复合扩底桩持力层承载力及其软弱下卧层承载力(图 524).应按下式进行验算,

式中: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软弱下卧层顶面 的附加应力(kPa); 地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m); Ao、Bo 桩群外缘矩形底面的长度、宽度(m): Ym 软弱层顶面以上各土层(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的 加权平均重度(kN/m):

一 混凝土桩长范围内第i层土的土层厚度(m); t 扩大头底面至软弱层顶面的距离(m);对持力层承载 力进行验算时应取O; faz一 扩大头持力层或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0一压力扩散角(),可按表5.2.4取值

表5.2.4地基压力扩散角

注:1E为上层地基土压缩模量;E2为软弱下卧层地基土压缩模量; 2<0.25Bo,扩散角取0;t>0.5A.扩散角取0.5A对应的扩散角

图5.2.4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模型

复合扩底桩的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应通过单桩水平载荷 定,试验数量应为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

1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应通过单桩水平载荷 试验确定,试验数量应为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 2通过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时,当桩身配筋率小于0.65%

时,可取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的临界荷载为单水平承载力特征 值;当配筋率不小于0.65%时,可按静载荷试验结果取基底标高 处桩顶水平位移为10mm所对应的荷载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 值。 3当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内级时,复合扩底桩水平承载力 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94的方法计算确定。 5.2.6桩中心距不大于6倍桩径的复合扩底桩沉降计算,应按下 列公式进行:

s=Sp十s Ra L/E 4

式中:5 桩基最终沉降量(mm): 采用Boussinesq解,按实体深基础分层总和法计算出 的桩基沉降量(mm),应按本规程附录D的规定进行 计算;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应根据地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 确定,当无经验时可按表5.2.6取值: Sp 桩身压缩量(m); α 身压缩量系数,可取0.3~0.5。

表5.2.6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2表内数值可根据E内插

5.2.7单桩、单排桩及桩中心距大于6倍桩径的疏桩基础的沉

十算时,桩端平面以下地基中由基桩承载引起的附加应力的 立符合下列规定:

1承台底地基土不分担荷载时,应按考虑桩径影响的Mind in解计算确定。 2承台底地基土分担荷载的复合桩基,应将按Boussinesq 解计算得到的承台底土压力对地基中某点产生的附加应力与基桩 承载产生的附加应力叠加确定。

0, + 0z = 0. 20

式中:02 计算深度乙处由桩承载引起的附加应力: zc 计算深度Z处由承台土压力引起的附加应力: 计算深度乙处土的自重应力,

5.2.9复合扩底抗拔极限承载力宜通过单桩抗

,当采用经验公式估算时,应按下列方法计算结果取较小值 1考虑扩大头的抗拔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Tuk=元d2qsikl+元Dqsikhp

式中:Tuk 复合扩底桩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 入 抗拨系数,砂土取0.6~0.7,黏性土、粉土取0.7~ 0.8; qsikqsjk 分别为等直径段、扩底段桩长所在土层桩的极限侧 阻力标准值;可按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取值或按现 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中有关规 定确定; hD一一扩大头抗拨承载力计算高度,应由试验结果经计算 确定,也可按经验取值,但不应大于扩大头高度 (HD)。 2不考虑扩大头承载力但考虑其对桩身侧阻的增强效应,按 下式计算:

式中: 桩身侧阻力增强系数,可取1.3~1.5

Tuk=元dZq sik l

1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和复 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载荷试验确定;设计等级为乙级、丙 级时,可采用经验公式估算。 2当不能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原位载荷试验时,可由现场单 桩承载力特征值试验结果,按下式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处理后的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天然地基承载 力特征值; 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 复合扩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可根据地区经验确 定,但不应大于0.95; 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可取1.0

3基础与桩顶间应设置褥垫层,褥垫层材料可采用碎石或级 配砂石:厚度应根据桩身直径、端土层情况确定,一般条件下应 大于1/2桩径,对采用直径400mm桩,不宜大于300mm。 4应进行桩身承载力验算,验算方法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 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79的有关规定执行。 5.3.2复合地基应进行桩底持力层承载力验算和软弱下卧层承 载力验算,桩底持力层承载力应按本规程第5.2.4条进行验算;软 起下国巨宝达誉入下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 压力值(kPa),宜采用应力扩散法计算;

Po一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kPa): fa2一车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 值(kPa)。 2条形基础和矩形基础下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可按 下列公式计算: 条形基础:

1b(pk=pe) (6+2ztan0)(1+2ztan6

式中:6 矩形基础或条形基础底边的宽度(m); 1 矩形基础底边的长度(m); Pk 基础底面处竖向总压力值; Pe 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kPa); 之 基础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m): 复合地基压力扩散角(),可按本规程表5.2.4选用。 5.3.3 复合扩底桩复合地基沉降应为复合王层压缩变形与其下部 王层沉降量之和,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 50783的有关规完进行计管

层沉降量之和,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复合地基技术规范》 783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1:1复合扩底桩施工备,应付合下列规定: 1通过查阅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内原有构筑物和地下管线 分布资料、现场踏勘等进行施工环境调查。对存在影响施工的建 筑、管线、地下构筑物等应进行勘查,并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处理 措施。 2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桩基设计文件及现场施工条件等 结合工程经验,确定施工工艺和设备,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3进行施工图会审和设计交底。 4对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应进行性能和运行安全检 查。 5对拟用的水泥、砂石、混凝土、钢筋、构件等原材料均应进 行见证检验。 6进行工艺试验性施工,并根据施工结果确定工程桩的施工 工艺、填料总量和贯人度或终压值等施工控制参数

.1.2工艺试验性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设计要求编制工艺性试验性施工组织方案文件。 2施工前,应核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有 代表性的位置。 3施工过程中,应详细记录下列施工参数: 1)双管下沉标高。 2)冲孔前外管的上拨高度。 3)扩大头冲扩施工的分次填料量

4)最后10击贯人度或静压终压值。 5)混凝土桩身钢筋笼安装前,双管共同下沉到达的标高。 6)钢筋笼顶标高。 7)桩身混凝土灌注量、钢筋笼上浮量。 8)相邻桩、地面隆起或沉降量。 4通过施工过程监测、开挖检查、桩身完整性测试、载荷试验 等检验工艺的合理性。 6.1.3工程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顺序,应遵循由里向外,先长后短,先大后小的原则。 2对于大面积筱板基础满堂布桩时,宜采用分区、跳打、间隔 时间施工的方式。 3应控制相邻桩的上浮量或地面隆起量,对于桩身混凝土已 达到终凝状态的相邻桩,其上浮量不应大于10mm,地面隆起不宜 大于20mm;对于桩身混凝土处于初凝状态的相邻桩,其上浮量或 地面隆起均不宜大于10mm。 业白 m

4)最后10击贯人度或静压终压值。 5)混凝土桩身钢筋笼安装前,双管共同下沉到达的标高。 6)钢筋笼顶标高。 7)桩身混凝土灌注量、钢筋笼上浮量。 8)相邻桩、地面隆起或沉降量。 4通过施工过程监测、开挖检查、桩身完整性测试、载荷试验 等检验工艺的合理性。

6.1.5扩大头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6.1.5扩大头施工质量控制,应

1抗压桩,锤击振动法施工应以贯入度控制为主、填料量控 制为辅;静压法施工宜以压力值控制为主,填料量控制为辅。 2抗拨桩,锤击振动法施工应以填料量控制为主、贯入度控 制为辅;静压法施工宜以填料量控制为主,设计压力值控制为辅。 6.1.6钢筋笼制作、安装与桩身混凝土灌注施工,应符合下列规 定: 1钢筋可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钢筋笼安装时插入深度应符 合设计要求。 2钢筋笼安装就位后应立即灌注混凝土,混凝土落度应控

1钢筋可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钢筋笼安装时插入深度应符 合设计要求。 2钢筋笼安装就位后应立即灌注混凝土,混凝土落度应控 制在80mm~140mm之间,混凝土超灌高度不宜小于2m,充盈系 数不应小于1.05。

3拔管前应开启振动锤QYCL 0002S-2015 云南丛林野生堂食品有限公司 食用菌调味料,边振动边拨管,直至外管拨出地面 150mm~250mm完成扩底桩施工;拨管速度宜为1.0m/min~ 1.2m/min,软土层中不应大于0.8m/min。 4拨管时应将内管压在外管内混凝土顶面,利用柴油锤和内 管自重压力提高混凝土密实度

6.2.1锤击振动法施工机具配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021锤出旅场地 其配备,应付合下列规定: 1锤击振动法施工机具,应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内管和外管及 外管上套装的振动锤。 2外管和内管顶端均应设置法兰盘,内管可完全从外管内拔 出,外管上应设有加料口。 3柴油锤头设置手内管顶端的法兰盘上并套在外管法兰盘 顶端,可对内管和外管同时施加锤击力。 4内管外径宜小于外管内径30mm~50mm,并应能进行多 次加料和芬击形成扩大头。 5桩身取土采用的内管下部应设置可卸除的活瓣开口的取 土装置和对应的封口装置。 6.2.2锤击振动法施工应按图6.2.2的流程进行。 6.2.3 锤击振动法施工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锤击双管下沉时,初始阶段宜轻锤轻击,并控制好沉管垂 直度。 2拔出内管后投入扩大头填料前,应检查外管内桩底主体的 渗水情况,并根据需要在外管内投入适量十水泥包封堵管底渗水。 3外管上拨,应在投入扩大头填料后进行,上拨高度宜为 1.0m~1.5m。 4扩大头投料应由计算确定,辅料投料冲压次数宜为3次~ 5次,低班落度混凝土投料冲压次数宜为2次~3次。 5锤击贯入度,应根据试桩施工结果和工程经验确定,

1锤击双管下沉时,初始阶段宜轻锤轻击,并控制好沉管垂 直度。 2拔出内管后投入扩大头填料前,应检查外管内桩底主体的 渗水情况,并根据需要在外管内投入适量干水泥包封堵管底渗水。 3外管上拨,应在投入扩大头填料后进行,上拨高度宜为 1.0m~1.5m。 4扩大头投料应由计算确定,辅料投料冲压次数宜为3次~ 5次,低珊落度混凝土投料冲压次数宜为2次~3次。 5锤击贯入度,应根据试桩施工结果和工程经验确定

图6.2.2锤击振动法施工流程

6.3.1静压法施工机具配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6.3.1静压法施工机具配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成桩设备应为双套管、双夹持结构,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内 管和外管,内管外径宜小于外管内径50mm,可完全从外管内拨 出。 2外管上应设置有加料口 3内管下端应焊接直径小于外管30mm~50mm厚钢板,能 保证内管冲压填料时所需的刚度要求。 4沉桩时,桩机动力系统对内管和外管应能同时施加压力作 用DL/T 806-2013 火力发电厂循环水用阻垢缓蚀剂,满足内管与外管同时到达设计标高的动力需求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