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3/FJECSA 003-2019 预制桩工程技术规程(福建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标准化协会).pdf

T13/FJECSA 003-2019 预制桩工程技术规程(福建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标准化协会).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4117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13/FJECSA 003-2019 预制桩工程技术规程(福建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标准化协会).pdf

2.1.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reinforced concrete precast pile

采用现代工艺工厂化制造的钢筋混凝土实心或空心的方形、圆 形或其他形状的桩,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混合配筋混凝土管桩、 预应力(非预应力、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实心(空心)方桩、超高 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制混凝土异型桩以及钢管混凝土管桩等 (简称预制桩)

2.1.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restressed concretepipe

采用预应力和离心工艺成型的圆环形截面的预应力钢筋混溪 预制桩,简称管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60的管桩称为混凝二 桩(简称PC管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80的管桩称为高引 昆凝土管桩(简称PHC管桩)

GB/T 1094.10-2022 电力变压器 第10部分:声级测定2.1.3混合配筋混凝土管桩prestressed concrete pipe pile of mixed

reinforcement

主筋配筋形式为预应力钢棒和普通钢筋组合布置的高强混溪 管桩称为混合配筋混凝士管桩(简称PRC管桩)。

采用预应力钢棒和箍筋滚焊成钢筋笼,通过先张法工艺和自空 实混凝土(C60及以上)浇筑成型的实心方形桩称为预应力混凝 实心方桩(简称为YFZ桩)。

混凝土预制空心方桩,主要由止方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60的方桩称为混凝土空心方桩(简称PS桩)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80的方桩称为高强混凝土空心方桩(简称 PHS 桩)。

2.1.6超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ultrahigh strengthconcret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10O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简称UHC 管桩)。

采用Q235B、Q355B或Q500B等材质的直缝或螺旋焊接成型 的钢管内泵入混凝土,离心成型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的 管桩,简称SC桩。

2.1.8护壁桩 wall postures pile

采用混合配筋,桩身呈卡口式的壁体式预制混凝土桩,称为护 壁桩。可根据使用要求在桩间注浆的多功能支护桩。

2.1.9竹节桩 bamboo pile

采用预应力和离心工艺生产的、桩身设置有环向或同时设置环 向及纵向肋的预应力混凝土桩。

“一”字形板桩,根据生产工艺及形状分为离心空心混凝土平 板桩或实心混凝土板桩。

外观呈波浪状的混凝土板桩,根据连接形式及外观表现分为“S 型或“M"型波浪状。

外观呈“U"字状的混凝土板桩。

2.1.13水泥土劲性复合桩 pipe pile embedded in cement soil

2.1.14 内芯 inner core

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的预制桩部分

2.1.15 外芯 outer core

2.1.15外芯 outer core

也称预制竖向增强体,即采用预应力和离心工艺生产的、桩 置有满足制作、吊装、运输及设计要求的钢筋,强度不小于C60、 厚满足截面设计要求的预应力混凝土桩,简称PST。

根据受力需要,按桩轴线与垂线成一定角度所成的桩

Fk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 竖向力; 桩基承台及承台上土的自重标准值,对稳定的 地下水位以下部分应扣除水的浮力; k 一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基桩或 复合基桩的平均竖向力; Nik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第i基 桩或复合基桩的竖向力; Mxk,Myk 一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底面,绕通 过桩群形心的x,主轴的力矩 Hk 一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桩基承台底面的

水平力; Hik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第i基桩或复合 基桩的水平力; Oz 作用于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

Hik 荷载效应推组 日 基桩的水平力; 0z 作用于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 抗力和材料性能 R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qpk 桩端极限端阻力; f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Rha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Tgk 群桩呈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 值; Tuk 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 准值; Ggp 群基础所包围体积的桩土总自重除以总桩 数,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Gp 基桩自重,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Tuk 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sik 桩侧表面第i层土的抗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faz 软弱下卧层经深度修正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几何参数 ci,Xj,yiyi 第i,i基桩或复合基桩至x,y轴的距离: Ap 桩底端横截面面积; up 一 桩身周边长度; li 一一第i层岩土的厚度: EI 桩身抗弯刚度; Ec 一 混凝土弹性模量; 1o 一 桩身截面惯性矩; ui 第i桩身周长; m 软弱层顶面以上各土层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 浮重度)按厚度加权平均值: Zi 软弱层顶面以上第i土层厚度;

2.2.2抗力和材料性能

力个 R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qpk 桩端极限端阻力; fe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Rha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Tgk 群桩呈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 值; Tuk 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 准值; Ggp 群桩基础所包围体积的桩土总自重除以总桩 数,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Gp 基桩自重,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Tuk 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sik 桩侧表面第i层土的抗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faz 软弱下卧层经深度修正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t 硬持力层厚度; 0、Bo 桩群外缘矩形底面的长、短边边长; 0 桩端硬持力层压力扩散角。 计算系数 c 成桩工艺系数; Xoa 桩顶容许水平位移; Vx 桩顶水平位移系数; m 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入i 抗拔系数。

硬持力层厚度: Ao、Bo 一一桩群外缘矩形底面的长、短边边长; A 桩端硬持力层压力扩散角

3.0.1预制桩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岩土工程条件、结构类型、使用 功能、荷载特征、施工条件及环境等因素,应结合地方经验,因 地制宜进行设计。 3.0.2沉桩工艺应根据具体的地质情况、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及 对周边环境影响等因素综合确定。 3.0.3施工前应进行试沉桩施工以确定沉桩控制参数。

3.0.1预制桩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岩土工程条件、结构类型、使用 功能、荷载特征、施工条件及环境等因素,应结合地方经验,因 地制宜进行设计。

测,完工后按规定进行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检验

4.1.1预制桩设计应具备以下资料: 1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 2 建筑场地及环境条件资料: 3 建筑物结构类型、荷载、使用条件及要求; 4施工条件等有关资料。 4.1.2预制桩的耐久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GB50010和《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GB/T50046的环 境类别的有关规定。 4.1.3预制的截面选型可按表4.1.3选择,其中预应力空心方桩 相关参数参考附录A,预应力实心方桩相关参数参考附录B、方开 预制竖向劲性体相关参数参考附录C,圆形预制竖向劲性体相关 参数参考附录D、护壁桩相关参数参考附录E、超高强混凝土管租 相关参数参考附录F,混合配筋混凝土管桩相关参数参考附录G、 钢管混凝土管桩相关参数参考附录H、波浪桩相关参数参考附录 L.竹节桩相关参数参老附录K

4.1.4预制桩的接头应满足等强度设计原则

视沉耕设备成孔能力 增加碎块状强风化、中风化岩层

4.2桩基工程4.2.1桩基持力层选择应考虑下列因素:1结构类型、使用功能、荷载性质、单桩承载力大小、变形控制要求等。2桩端应进入工程性能较好的岩土层,当有多个持力层可供选择时,应进行经济、技术对比。4.2.2桩基持力层为遇水易软化岩土层,应采用一体化桩尖。4.2.3基桩的布置应符合下列条件: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4.2.3的规定:表4.2.3手预制桩的最小中心距排数不少于3排且桩数不少土类及成桩工艺其他情况于9根的摩擦型桩基非饱和土、饱和非黏部分挤土3.5d3.0d性土桩饱和黏性土4.0d3.5d非饱和土、饱和非黏4.0d3.5d挤土桩性土饱和黏性土4.5d4.0d植入桩3.0d3.0d注:1当预制桩的间距选用本表中“部分挤土桩的最小中心距取值”,应采取有效消除挤土作用的措施。2d一一采用植入法时,代表芯桩的直径。2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对于黏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0d;砂土不宜小于1.5d;碎石土不宜小于1.0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下持力层厚度应经过验算确定且不宜小于4.0d;3采用植入法嵌岩的预制桩,成孔全断面入岩深度不宜小于1.0d且不小于0.5m;11

4抗震设防区桩基的设计应满足下列原则:桩端进入液化 会以下稳定层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对于碎 石土,砾、粗、中砂,密实粉土,坚硬黏土尚不应小于(2~3)d, 对于其他非岩石土尚不宜小于(4~5)d;

4抗震设防区桩基的设计应满足下列原则:桩端进入液化土 层以下稳定土层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对于碎 石土,砾、粗、中砂,密实粉土,坚硬黏土尚不应小于(2~3)d, 对于其他非岩石土尚不宜小于(4~5)d 4.2.4基设计应进行桩身承载力与地基承载力验算,桩身承载力 应同时满足使用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要求,当桩端以下存在软 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 4.2.5位于坡地和岸边的桩基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且应考虑士 层滑移对桩基产生的附加水平推力。 4.2.6对水平位移有严格限制的桩基,应验算其水平位移。 4.2.7主要承受水平荷载的或接头在深厚软土层中的桩基工程应 选用机械接头。 4.2.8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桩基,应通过单桩竖向静载荷试

4.2.4桩基设计应进行桩身承载力与地基承载力验算,机

1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桩基,应通过单桩竖向静载荷试 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2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桩基,当地质条件简单时,可参 照地质条件相同的试桩资料,结合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 综合确定;其余均应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 3基础设计等级为内级的建筑桩基,可根据原位测试和经验参 数确定; 4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 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宜按下式估算:

qpkA+u. > qsikl 2

式中Ra一一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qpk、qsik 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桩侧极限阻力标准值(kPa), 由当地静载荷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算得(无当地资料时 可参照表4.2.8使用); A 桩底端横截面面积(m²);

up一一桩身周边长度(m); li一一第i层岩土的厚度(m)。 5桩顶荷载基本组合设计值不得超过桩身混凝土轴心抗压 度设计值,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βc一一月 成桩工艺系数,宜取0.8~1.0;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kPa)

表4.2.8桩侧阻力qsk极限值与桩端阻力9pk极限值经验参数

:对采用植入法成桩时,取桩侧阻力qsk极限值与桩端阻力qpk极限值的下限并根据经 作适当修正。

6当采用植入法成桩,预制桩的桩端置于完整、较完整基岩时, 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极限侧阻力和嵌岩段总极限阻 力组成。当根据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确定单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Qk =Qsk +Qr Q sk =u qsikl Ck = S,fkA,

式中,sk、Qrk一一分别为土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嵌岩段总极 限阻力标准值; 湿度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注:1极软岩、软岩指于,≤15Mpa,较硬岩、坚硬岩指f,>30Mpa,介于二者之间可内插 取值。 2h,为桩身嵌岩深度,当岩面倾斜时,以坡下方嵌岩深度为准;当h,/d非表列值时, S可内插取值。 4.2.9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单桩水平静荷载试验确定,初

= 0.75 Xoa V

式中Rha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kN): α 桩的水平变形系数1/m),按本规程第4.2.10条确 定; 一 桩身抗弯刚度(kN·m2);对于钢筋混凝土桩: EI=0.85EcIo,其中Ec为混凝土弹性模量,Io为桩身 截面惯性矩:圆形截面取Io=Wodo/2;矩形截面取 Io=Wobo/2; 桩顶容许水平位移(m); Xoa . 桩顶水平位移系数,可按表4.2.9取值

表4.2.9预制桩桩顶水平位移系数Vx

4.2.10桩的水平变形系数和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可 按下列规定确定: 1桩的水平变形系数

式中:m 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桩身的计算宽度(m); 桩身抗弯刚度,按本规程第4.2.9条的规定计算。 圆形桩:当直径d≤1m时,bo=0.9(1.5d+0.5); 当直径d>1m时,bo=0.9(d+1); 方形桩:当边宽b≤1m时,bo=1.5b+0.5; 当边宽 b>1m时,bo=b+1; 2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m,宜通过单桩水平静载

试验确定,当无静载试验资料时,可按表4.2.10取值。

表4.2.10预制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

注:1当桩顶位移大于10mm时,m值宜适当降低;反之,可适当提高

2当水平荷载为长期荷载时,应将表列数值乘以0.4后采用; 3当桩侧面土为几种土层组成时,应求得主要影响深度hm=2(d+1)(m)范围内的m值作 计算值。

4.2.11对于设计等级为甲级及乙级建筑桩基,基桩的抗拔极限承

4.2.12抗拔桩的端板、钢筋、接头的连接应满足与桩身等强度的 设计要求。

填芯钢筋笼与基础相连接,填芯混凝土高度应通过计算确定,且满 足不小于6.0d及3m的要求,填芯钢筋笼长度同填芯高度。

填芯钢筋笼与基础相连接,填芯混凝土高度宜满足不小于3.0d及 1.5m的要求,填芯钢筋笼长度同填芯高度。

4.3.1当采用预制桩作为复合地基竖向劲性体时,应根据地质条件 工程特点及地基处理要求结合地方经验进行设计。 4.3.2预制竖向劲性体复合地基应进行承载力、变形及稳定性验算 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尚应进行软弱下卧层的验算。 4.3.3预制竖向劲性体的截面尺寸、间距应按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 要求,考虑土层情况、施工机具、施工工法等因素综合确定。 4.3.4预制竖向劲性体复合地基应在基础(填筑体)及竖向劲性体 之间设置褥垫层(加筋垫层),并符合下列规定: 1褥垫层(加筋垫层)厚度宜取劲性体(桩帽)直径或边长的 1/2且不宜小于200mm;当采用多桩型复合地基时,宜取对复合地 基承载力贡献大的劲性体桩径或边长的1/2且不宜小于200mm; 2褥垫层材料可选用中粗砂、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的级配砂 石; 3桩顶应采用填芯混凝土或预制桩帽等方式封闭; 4砂石褥垫层夯填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3; 5土工加筋网应满足拉应力要求。 4.3.5预制竖向劲性体配筋应满足生产、施工及吊运的要求,同时 应满足复合地基计算要求,预制竖向劲性体的连接可采用铆接或插 销连接。预制竖向劲性体规格及配筋可参照附录C、D选用。 4.3.6预制竖向劲性体结构竖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R按下式计算。

式中:R一一强度确定的竖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kN); f一一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²); A一一劲性体横截面面积(mm?); 4.3.7复合地基设计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 T50783和行业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等进行,复合地

50783和行业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等进行,复合地 基承载力及预制竖向劲性体承载力应通过载荷试验确定。

表4.4.5预制混凝土支护桩支护结构型式选型表

1支护用预制桩接头不宜超出1个;悬臂式支护时,宜采用 单节桩。 2排桩桩顶应设置冠梁,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30。 4.4.7当采用两节桩时,接桩位置不宜设在计算最大弯矩或剪力的 位置。

1支护用预制桩接头不宜超出1个;悬臂式支护时,宜采用 单节桩。 2排桩桩顶应设置冠梁,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30 4.4.7当采用两节桩时,接桩位置不宜设在计算最大弯矩或剪力的 位置。

5.1预制桩防腐应根据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 染土和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桩和预应力混凝土桩的腐蚀性等级 生行设计,当判定环境类型为干湿交替时,应明确干湿交替区间 围和最低水位、最高水位以及毛细水升降高度,并明确需采取 方腐措施的区间范围。

4.5.1预制桩防腐应根据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

4.5.2桩基承台以下存在对钢结构和混凝土有中等及强腐蚀性的

4.6水泥土劲性复合桩

4.6.1水泥土劲性复合桩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以 及人工填土等地基。若在其他地质条件使用和无工程经验的地区使 用,应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4.6.2当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用于复合地基时,作为芯桩的预制桩桩 身强度不宜小于C60:当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用于桩基础时,桩身强 度不宜小于C80且应满足桩身承载力的要求。 4.6.3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的预制桩的桩身构造要求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劲性复合桩技术规程》JGJ/T327及《水泥土复合管桩基 础技术规程》JGJ/T330相关构造要求。 4.6.4当预制桩作为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的芯桩用于抗拔桩工程时, 桩身承载力及裂缝控制宜按预制桩桩身进行控制:预制桩作为芯桩 时,桩间距不应小于4.0d,且不应小于2.5D(D为复合桩外芯直 径);预制桩应同承台可靠连接。 4.6.5水泥土劲性复合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设计应符合下列规 定: 1水泥土劲性复合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单桩 竖向抗压载荷试验确定; 2初步设计时,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应根 据复合破环面分别选择以下的计算方式进行估算: 1)水泥土劲性复合桩桩侧破坏面位于内、外芯界面时,基桩 坚向抗压承裁力特行

长芯桩:R,=q°+u qsjal,+qA 短芯桩和等芯桩:R,=u°+qA

式中 Ra一一 水泥土劲性复合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KN): u一一水泥土劲性复合桩内芯桩身周长(m); [℃、l一一分别为水泥土劲性复合桩复合段长度和非复合段第, 土层厚度(m) :

沉桩施工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

QKYK 0003S-2015 昆明耀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玛咖片(玛咖粉制品)5.1.1沉桩施工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5.1.1沉桩施工前应元成下列准备工作: 1调香施工场地及毗邻区域内的上空、地下和地上管线、建(构 筑物及障碍物,判断可能影响施工或受施工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作 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2场地应满足桩机正常运行的要求; 3各种设施能满足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5.1.2沉桩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性施工,确定施工参数,并应具备 下列文件和资料: 1 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 桩基础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3主要施工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 4预制桩产品试验报告、合格证及说明书。 5.1.3预制桩沉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沉桩前桩位做好标记,桩机就位后对准桩位允许偏差土20mm 2送桩器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送桩器长度应满足送桩深度 的要求;送桩前,桩露出地面高度宜为0.3~0.5m。 3当桩端持力层为黏性土时,应以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或压 桩力控制为辅;当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性土时,应以贯入度或压桩 力控制为主,标高控制为辅:当采用植桩法工艺时,桩端持力层为 坚硬岩土层时,应以嵌入持力层深度控制为主。 4首节桩插入时,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施工过程中 身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0%。

行沉桩: 1当挤土型预制桩的最小间距无法满足桩基技术规范中的相 关规定或挤土效应对周边影响较大时; 2当遇到密实的砂土、碎(卵)石土等硬土夹层,桩端难于沉 到设计标高时; 3当遇到坚硬岩、较硬岩层或遇有飘石、孤石时。 5.1.5遇下列特殊情况之一时,应暂停沉桩,研究处理后方可继续 施工: 1压桩力或沉桩贯入度异常突变;压桩不到位,或总锤击数超 过规定值。沉桩过程出现异常声响: 2沉桩入土深度与设计要求差异大;地层条件与岩土工程勘察 报告明显不符: 3桩头混凝土剥落、破碎,或桩身出现裂缝或破碎; 4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水平位移过大。 5.1.6施工过程中应观测桩身的垂直度及桩顶水平偏位值。 1应检查第一节桩定位时的垂直度;当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 时,方可施工; 2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抽检桩身垂直度; 3送桩前,应对桩身垂直度进行检查。 5.1.7施工过程中,应监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监测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应根据施工组织方案检查工程桩的施工顺序: 2当施工振动或挤土可能危及周边的建筑物、道路、市政设施 时,应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变形及裂缝情况进行监测: 3对挤土效应明显或大面积群桩基础,应抽样监测已施工工程 桩的上浮量及桩顶偏位值,工程桩的监测数量不应少于1%且不得 少于10根。

0.1L 0.23L 0.34L 0.23L 0.1L

3)当长度大于30m,应采用多点吊,吊点位置应另行验 算。 5.2.2预制桩运输宜采用平板车或驳船,装卸及运输时应采取防止 桩滑移与损伤的措施,避免多次倒运。 5.2.3预制桩的现场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3)当长度大于30mNB/T 20358.4-2018 核电厂建设工程预算定额 第4部分:核岛工艺设备安装工程,应采用多点吊,吊点位置应另行验 算。

1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排水条件良好: 2堆放时应采取支垫措施,支垫材料宜选用长方未或枕木,不 得使用有棱角的金属构件: 3应按不同规格、长度及施工流水顺序分类堆放;堆叠的层数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