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0002-2013 建筑模数协调标准.pdf

GBT50002-2013 建筑模数协调标准.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7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4065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50002-2013 建筑模数协调标准.pdf

4.3.1部件的尺寸在设计、加工和安装过程中的关系应符合下 列规定(图4.3.1): 1部件的标志尺寸应根据部件安装的互换性确定,并应采 用优先尺寸系列; 2部件的制作尺寸应由标志尺寸和安装公差决定; 3部件的实际尺寸与制作尺寸之间应满足制作公差的要求。

4.3.2部件优先尺寸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部件的优先尺寸应由部件中通用性强的尺寸系列确定, 并应指定其中若干尺寸作为优先尺寸系列: 2部件基准面之间的尺寸应选用优先尺寸; 3优先尺寸可分解和组合,分解或组合后的尺寸可作为优 先尺寸; 4承重墙和外围护墙厚度的优先尺寸系列宜根据1M的倍数 及其与M/2的组合确定,宜为150mm、200mm、250mm、 300mm; 5内隔墙和管道井墙厚度优先尺寸系列宜根据分模数或 1M与分模数的组合确定DB52T 1116-2016 地理标志产品 册亨茶油,宜为50mm、100mm、150mm; 6层高和室内净高的优先尺寸系列宜为nM; 7柱、梁截面的优先尺寸系列宜根据1M的倍数与M/2的 组合确定; 8门窗洞口水平、垂直方向定位的优先尺寸系列宜为nM。

4.4.1部件在模数网格中的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4.4.2部件与模数网格或模数网格之间的调整宜符合下列规定,

4.4.3部件所占空间的模数协调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1 需要装配并填满模数部件的空间,应优先保证为模数 空间; 2不需要填满或不严格要求填满模数部件的空间,可以是 非模数空间; 3当模数部件用于填满非模数空间时,应采用技术尺寸空 间处理。 4.4.4部件安装后剩余空间的模数协调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1部件根据安装基准面定位时,应优先保证剩余空间为模 数空间; 2在模数空间中,上道工序部件的安装应为下道工序留出 模数空间,下道工序安装部件的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空间的要求 (图4. 4. 4)

图4.4.4部件所占空间的模数协调 结热线:2一墙板1e、C一稳数中断区

4.5.1基本公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部件或分部件的加工或装配应符合基本公差的规定。基 本公差应包括制作公差、安装公差、位形公差和连接公差; 2部件和分部件的基本公差应按其重要性和尺寸大小进行 确定,并宜符合表4.5.1规定:

表4.5.1部件和分部件的基本公差(mm)

3部件和分部件的基本公差,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确定

4.5.2公差与配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部件的安装位置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d),应满足公差 与配合的状况,且应大于或等于连接空间尺寸,并应小于或等于 制作公差(t)、安装公差(t)、位形公差(t.)和连接公差 (e,)的总和,且连接公差(e,)的最小尺寸可为0(图4.5.2)。 2公差应根据功能部位、材料、加工等因素选定。在精度 范围内,宜选用大的基本公差。

图4.5.2部件安装的公差与配合 1一部件的最小尺寸;2—部件的量大尺寸:3—安装位置,4—基准面

5.1.1模数协调应利用模数数列调整建筑与部件或分部件的尺 寸关系,减少种类,优化部件或分部件的尺寸。 5.1.2部件与安装基准面关联到一起时,应利用模数协调明确 各部件或分部件的位置,使设计、加工及安装等各个环节的配合 简单、明确,达到高效率和经济性。 5.1.3主体结构部件和内装、外装部件的定位可通过设置模数 网格来控制,并应通过部件安装接口要求进行主体结构、内装、 外装部件和分部件的安装。

5.2.1以基准面定位的主体结构时,其内部空间可采用模数装 修网格表示。

当主体结构尺寸和模数装修网格不一致时,装修网格可

图5.2.2建筑定位轴线和模数网格的叠加 1一结构柱部件

被分隔为若干空间。模数结构网格和模数装修网格、不同尺寸模 数网格宜适当叠加设置(图5.2.2)

5.3主体结构部件的定位

5.3.1对于主体结构部件的定位,宣采用中心线定位法或界面 定位法。对于柱、梁、承重墙的定位,宜采用中心线定位法。对

于楼板及屋面板的定位,直 采用界面定位法(图 5. 3. 1)。 5.3.2当主体结构部件的 定位安装和内装部件的定位 安装要求同时满足基准面定 位时,主体结构墙体部件的 安装厚度宜符合模数尺寸, 中心线定位和界面定位可叠 加为同模数网格(图 5.3.2)

图5.3.1主体结构的定位 一中心定位法:b一界面定位法

5.3.3在主体结构部件采

用基准面进行定位时,应计算内装部件中基层和面层厚度,并宜

图5.3.2中心线定位法与界面定位法的叠加 国格中断区

用技术尺寸进行处理(图5.3.

图5.3.3应用技术尺寸处理结构部件厚度

5.3.4建筑沿高度方向的部件或分部件定位应根据不同条件确

定基准面并符合以下规定(图5.3.4): 1建筑层高和室内净高宜满足模数层高和模数室内净高的 要求。 2楼层的基准面可 也可定位在楼面装修

图5.3.4模数层高、模数室内高度、模数楼盖厚度 1一楼面模数定位基准面;2一顶棚模数定位基准面

完成面或顶棚表面上,应根据部件安装的工艺、 确定基准面。 3模数楼盖厚度应包括楼面和顶棚两个对应的基准面之 间。当楼板厚度的非模数因素不能占满模数空间时,余下的空间 宜作为技术尺寸占用空,

5.4内装部件的定位

5.4.1内部空间隔墙部件的安装,可采用中心线定位法和界面 定位法。当要求多个部件汇集安装到一条线上时,应采用界面定 位法(图5.4.1)

5.5外装部件的定位

5.5.2外装部件的尺寸宜满足模数网格安装的要求

5.2外装部件的尺寸宜满足模数网格安装的要求

5.6.1部件的制作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5.6.1部件的制作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定安装基准面,并应根据安装基准面确定部件的标 志尺寸,以及制作尺寸、制作公差和安装公差; 2部件的实际尺寸宜小于制作尺寸;制作公差应控制在规 定的公差范围之内,设计时应预先计算制作公差值(图5.6.1)

图5.6.1实际制作尺寸与设计图中尺寸

5.6.2部件安装不得侵犯指定领域的部件基准面。两个或市

以上部件安装时,下道工序的安装基准面应以上道工序的安装基 准面或调整面为准(图5.6.2)。

图5.6.2部件领域的不侵犯性 1—部件;2—基准面;3—制作面与基准面一致;4一制作面从基准面后 退一个制作公差的尺寸;5一部件的一部分侵犯基准面,突出到基准面 的外部;6一部件侵犯指定领域的部件基准面

5.6.3当部件的一部分凸出到基准面外部进行接口安装时,其 基准面或调整面的位置应后退,并应保持相当于制作公差的尺寸 (图5.6.3)

图5.6.3部件领域的凸出部分

5.6.4后施工的部件应负责填补连接空间(空隙)。先施工的部件不 得侵犯后施工部件的领域,施工完成面不得越过基准面(图5.6.4)。 5.6.5大而重且不易加工的部件应先施工,没有安装公差或安 装公差小的部件应先施工。

1.0.1建筑工业化,是大多数国家解决大量性房屋建筑问题的 关键。我国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实际上是工业化、标准化和集约 化的过程。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而没有系 统的尺寸协调,就不可能实现标准化。 以住宅产业化为例,我国住宅发展的最终目标应是实行通用 住宅体系化,积极推行定型化生产,系列化配套,社会化供应的 部件发展模式。 模数协调工作是各行各业生产活动最基本的技术工作。遵循 模数协调原则,全面实现尺寸配合,可保证房屋建设过程中,在 功能、质量、技术和经济等方面获得优化,促进房屋建设从粗放 型生产转化为集约型的社会化协作生产。这里是两层含义,一是 尺寸和安装位置各自的模数协调,二是尺寸与安装位置之间的模 数协调。 1.0.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民用与工业建筑,不包括构筑物。之 所以如此,一方面是便于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房屋建筑技术委员 会(ISO/TC一59)对接,另一方面构筑物尽管与房屋建筑有相 同之处,但由于其功能和工艺的特殊性,和建筑物存在不少差 异,故不列人。 尽管工业建筑相对自成体系,但工业建筑除了工艺外,更容 易实现工业化生产,包括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如果是多层厂房 内装也是普遍的。模数协调的基本原则与民用建筑相同。 本标准适用于编制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结构、设备、电气等 工种技术文件及它们之间的尺寸协调原则,以协调各工种之间的 尺寸配合,保证模数化部件和设备的应用。 同时,本标准也适用于确定建筑中所采用的建筑部件或分部

件(如设备、固定家具、装饰制品等)需要协调的尺寸,以提供 制定建筑中各种部件、设备的尺寸协调的原则方法,指导编制建 筑各功能部位的分项标准,如:厨房、卫生间、隔墙、门窗、楼 梯等专项模数协调标准,以制定各种分部件的尺寸、协调关系。 建筑中有特殊功能或特殊形体的部分,可按本标准原则采用 其他方法解决。 1.0.3建筑部件实现通用性和互换性是模数协调的最基本原则 就是把部件规格化、通用化,使部件可适用于常规的建筑,并能 满足各种需求,使部件规格化又不限制设计自由。这样,该部件 就可以进行大量定型的规模化生产,稳定质量,降低成本。通用 部件使部件具有互换能力,互换时不受其材料、外形或生产方式 的影响,可促进市场的竞争和部件生产水平的提高,适合工业化 大生产,简化施工现场作业。 部件的互换性有各种各样的内容,包括:年限互换、材料互 换、式样互换、安装互换等,实现部件互换的主要条件是确定部 件的尺寸和边界条件,使安装部位和被安装部位达到尺寸间的配 合。涉及年限互换主要指因为功能和使用要求发生改变,要对空 间进行改造利用时,或者某些部件已经达到使用年限,需要用新 的部件进行更换。 建筑的模数协调工作涉及各行各业,涉及的部件种类很多。 因此,需要各方面共同遵守各项协调原则,制定各种部件或分部 件的协调尺寸和约束条件。 1.0.4实施模数协调的工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成熟的、 重要的以及影响面较大的部位可先期运行,如厨房、卫生间、楼 梯间等;重要的部件和分部件如门窗等,优先推行规格化、通用 化,其他部位、部件和分部件等条件成熟后再予推行。

2.0.5定位轴线是定位线的一种,常用于受力部件如结构柱、 墙(基础)的定位。 2.0.7根据部件在装配时是否进行与尺寸变化相关的加工,部 件又区分为以下三种: (a)一维部件:在一个方向的尺寸确定,且两个方向尺寸可 现场变化的部件。 (b)二维部件:在两个方向的尺寸确定,且一个方尺寸向可 现场变化的部件。 (c)三维部件:在三个方向的尺寸已经确定,并且按其尺寸 进行装配的部件。

2.0.5定位轴线是定位线的一种,常用于受力部件如结构柱、 墙(基础)的定位。 2.0.7根据部件在装配时是否进行与尺寸变化相关的加工,部 件又区分为以下三种: (a)一维部件:在一个方向的尺寸确定,且两个方向尺寸可 现场变化的部件。 (b)二维部件:在两个方向的尺寸确定,且一个方尺寸向可 现场变化的部件。 (c)三维部件:在三个方向的尺寸已经确定,并且按其尺寸 进行装配的部件。

2.0.9、2.0.10、基准面、安装基准面

根据基准面、安装基准面这一参照面(系),进行一个部件 或分部件与另一个部件或分部件之间的尺寸和位置的协调。

3.1基本模数、导出模数

3.2.1~3.2.4对原《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第2.3.1条~第 2.3.5条的内容表述进行简化,取消了模数数列的幅度的规定, 强调了基本模数数列、扩大模数数列、分模数数列的适用范围, 便于使用。我国传统模数系列习惯强调3M,而不主张2M,不 能满足建筑发展的要求。本标准不做限定,以扩大选择性。

4.1.3房屋建筑一般都是三维空间内的实体,因此将三维空间 看作是三个相交面的连续网格,可以用来直观地计量和定位房屋 建筑及其构配件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与尺寸(图1)

4.1.3房屋建筑一般都是三维空间内的实体,因此将三维空间

图1非等距模数数列在模数空间网格中的应用示例

4.1.4单线网格可用于中心线定位,也可用于界面定位;双线 网格常用于界面定位。 4.1.5装修网格由装修部件的重复量和规格决定,

4.1.5装修网格由装修部件的重复量和规格决定,

4.2.1在模数空间内,当部件在某一方向的尺寸不是

时,就需要技术尺寸来填充,满足模数空间的要求

4.2.2,部件定位是指确定部件在模数网格中的位置和所占的

4.2.4本条规定了安装基准(面)线的确定方法

1相互平行的安装基准(面)线,如开间、进深方向的轴 线,是建筑设计中应用最广泛的类型。如内隔墙、厨具、卫生洁

图2部件的中心线定位法和界面定位法 一厚度方向不规则的采用中心定位线;b一板状部件的中心定位线 一板状部件的器而定位线

图3调整面越过基准面 1—基准面:2—训整面

具的安装就是以与之平行的承重墙体为初始基准面来定位安 装的。 2按照我国的施工图平面绘制习惯,通常多以图面左侧、 下部的承重部件安装基准面为初始基准面,并统一给承重部件的 安装基准面赋予定位轴线及轴线号。其他非承重构件则多以近邻 定位轴线为初始基准面,通过与初始基准面之间的距离确定非承 重部件的位置。 在两个安装基准面之间插人辅助安装基准面经常用于部件、 设备管道安装工程和装修工程中。 对于由块材和面材(如瓷砖、马赛克等)等多个部件的集合

为前提的部件,指示每一个基准面是不现实的,且在某些场合下 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对于这类部件的位置指定,可采用插人的 方法,即在基准面与基准面之间插入另一组模数网格,均匀分割 空间尺寸,此时安装的位置误差仍然根据基准面的位置确定。辅 助安装基准面的应用,可有效地避免部件的现场剪裁。

4.4.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惯用的是单线网格,梁、柱、墙等 结构部件的水平定位多采用中心线定位法SJ 21143.1-2016 军工软件质量度量-可移植性 第1部分:指标体系,但因为结构部件的水 平尺寸为非模数尺寸,获得的装配空间也是非模数空间,影响了 装修部件的标准化和集成化。模数协调的重点已经转向结构和内 装的协调发展,需要结构部件的尺寸符合模数的要求。如果不符 合模数的要求,可通过网格间隔的方法保证内装的模数空间;而 在部面、立面的定位中,则多采用界面定位法,能够保证建筑部

件的竖向界面间为模数空间。当板厚为非模数时,则需要通过技 术尺寸来填补,如加吊顶或装饰线。 4.4.2同一建筑可采用多个、多种模数网格,不同模数网格间 的连接可采取设置中断区的方式来过渡。中断区可以是模数空 间,也可以是非模数空间。 O$5mm,表示左右两边均为模数空间, $5mm,带半圆符号的一边表示模数空间,不带半圆符号 的一边表示非模数空间。 模数网格中断区 8 中断区两侧为圆轴线标号的表示中断区为模 数空间。 模数网格中断区 db 中断区两侧以半圆轴线标号的直边分别朝向 中断区的表示中断区为非模数空间。 建筑墙体经常可以成为模数网格的中断区,隔墙分割开的不 同空间可以是模数空间,也可一侧是模数空间。 4.4.3模数部件用于填满非模数空间时,采用技术尺寸空间处 理方法:比如厨房家具或设备的安装,墙面瓷砖的厚度应当视为 技术尺寸空间

供选择应用。 部件和分部件的基本公差数值的选择,应根据相关行业标准 同时考虑技术上的、经济上的条件来确定。 4.5.2选择尽可能大的基本公差,可以降低对材料的要求,容 易加工,提高工效。只要在满足相当精度和相应功能的条件下, 此举是恰当的。 公差配合公式:e,≤d≤e,十t十t十t;部件的安装位置与 基准面之间的距离(d),制作公差(t)、安装公差(t。)、位形 公差(t.)、连接公差(e)

5.3主体结构部件的定位

通过调整墙体部件厚度来实现内装修空间为模数空间。 5.3.2界面定位法的灵活应用有利于内装和外装部件的定位和 安装,部件互换性和安装灵活性强。 5.3.3主体结构面因厚度原因偏离装修基准面,此部分的厚度 可做技术尺寸处理。主体结构基准面此时应与装修基准面重合。 5.3.4连续两层楼板之间的垂直高度称为层高。为实现垂直方 向的模数协调,达到可变、可改、可更新的目标,常需要将层高 设计成模数层高,可定位在结构面上也可在建筑完成面上。 模数室内净高对于部件或分部件的选择以及墙面装修等非常 重要,由此可实现灵活空间隔墙定制化、橱柜组合定制化、墙砖 定制化等的设计。 楼板结构厚度一般不是基本模数的倍数,对于建筑设计重要 的是装修完后的楼盖厚度,符合模数尺寸的楼盖厚度称为模数楼 盖厚度。

5.2外装部件包括墙体外表皮部件和屋面外表皮部件、阳台

栏杆、遮阳部件、雨棚等。 5.6安装接口 5.6.5安装接口是指相邻部件的连接点,需要用连接件 定和连接,使接口坚固、安全、美观。控制制作尺寸是保 合理、简易的关键,应严格执行。

栏杆、遮阳部件、雨棚等。 5.6安装接口 5.6.5安装接口是指相邻部件的连接点,需要用连接件加以固 定和连接,使接口坚固、安全、美观。控制制作尺寸是保证接口 合理、简易的关键NY/T 1868-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有机肥料,应严格执行。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