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795-2020 雷电灾害风险普查技术指南.pdf

DB63/T 1795-2020 雷电灾害风险普查技术指南.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63/T 1795-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40551
VIP资源

DB63/T 1795-2020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63/T 1795-2020 雷电灾害风险普查技术指南.pdf

不同类型场所情况普查记录样表,根据不同普查单位选填相应内容,参见附录B中的表B.7,

7.1按照普查内容进行初步调研,制定数据采集方案及人员分工。 7.2基于GIS技术完成雷电易发区域区划结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区域边界核查确定 7.3根据普查内容、数据采集方法进行数据收集、整理、质量核查、录入、复核、汇交。 7.4雷电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步骤,见图1。

7.1按照普查内容进行初步调研,制定数据采集方案及人员分工。 7.2基于GIS技术完成雷电易发区域区划结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区域边界核查确定。 7.3根据普查内容、数据采集方法进行数据收集、整理、质量核查、录入、复核、汇交。 7.4雷电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步骤,见图1。

NY/T 2258-2012 香蕉黑条叶斑病原菌分子检测技术规范DB63/T17952020

图1 雷电灾害风险普查流程

8.1.1应将6.4所列的普查记录表、影像资料及其他各相关信息等数据资料,首先按照行政区域类别 进行分类,再次按照易燃易爆场所、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专业工程、旅游景区和宗教场所、其它普查 对象等行业类别进行分类。 8.1.2应逐项审查普查资料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对填写不完整、记录有误的资料不予采用。 8.1.3根据雷电灾害普查现场防雷装置状况,结合防雷装置检测结果,分析雷电灾害风险大小,结合 现场普查情况、现行防雷技术规范要求等提出需进一步采取的防护措施。

雷电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分析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参见附录D。

雷电灾害风险普查报告式样见附录E。

DB63/T17952020

符合如下性能要求: 通道12(L1码); 更新率:1HZ; 首次捕获时间:40S; 协议:NMEA(GGAGSA GSV RMC); 精度: 5 m~10 m

采用如下两种类型的尺子: 一钢卷尺,包括: ·自卷式或制动式,测量范围在5m~10m; ·摇卷式或摇卷架式,测量范围在0m~50m; 游标卡尺全长0m~150mm,分度值为0.02mm。

采用如下两种类型的尺子: 一钢卷尺,包括: ·自卷式或制动式,测量范围在5m~10m; ·摇卷式或摇卷架式,测量范围在0m~50m; 游标卡尺全长0m~150mm,分度值为0.02mm。

A.2. 2激光测距仪

符合如下性能要求: 测量范围:0m~500m; 测量时间:距离测量0s~4s; 跟踪测量0s~1s。

符合如下性能要求: 度盘分划:360°; 最小刻度值:1"; 补偿范围:土2; 安装误差:±3"

A.3数码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

DB63/T1795202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雷电穴害风险普查仪器和设备的主要性能和技术指标

像素:大于2560X1920PPI; 等效焦距:38mm~114mm。

符合如下性能要求: 静像素:大于1920X1080PPI; 光学变焦:10倍; 焦距:44.7mm~447mm

A. 3.3 录音笔

符合如下性能要求: 录音时间:大于144h; 存储容量:不少于2 GB

符合如下性能要求: 量程:415mm/16in; 最大容许误差:(2.5+4L)um/(0.0001+0.000004L)in; 最大垂直误差:10um/<0.0004in; 分辨率:0.0001mm/0.001mm/0.01mm; 最大移动速度:0.5m/s

符合如下性能要求: 量程:415mm/16in; 最大容许误差:(2.5+4L)um/(0.0001+0.000004L)in; 最大垂直误差:10um/<0.0004in; 分辨率:0.0001mm/0.001mm/0.01mm; 最大移动速度:0.5m/s。

A.5土壤电阻率测试仪

符合如下性能要求: 量程:0.02m~200.0Qm,分辨力为0.1Qm; 量程:200.0Qm~6000.02Qm,分辨力为1.0Qm; 测试频率电压:128Hz,<40V 耐压:AC1.5kv50Hz1min。

DB63/T17952020

DB63/T17952020

表B.1至表B.7给出了雷电灾害风险普查基本信息记录样表、工程性措施雷电灾害风险普查 非工程性措施雷电灾害风险普查记录样表、防雷装置检测情况普查记录样表、闪电监测数据普 样表、雷电灾害损失情况普查记录样表、不同类型场所雷电灾害风险普查记录样表的样式。

表B.1雷电灾害风险普查基本信息记录样表

DB63/T17952020

表B.2工程性措施雷电灾害风险普查样表

DB63/T1795—2020表B.4防雷装置检测情况普查记录样表填表字段单位记录填表说明单位名称接受普查单位是否处在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床、地下水出口处、山坡、山脚下、地理位置河边、湖边、低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是否高算孤立使用性质易燃易爆、市政工程地址精确到门牌号普查时间格式为年月日防雷装置检测单位防雷装置检测周期选填项防雷装置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规范防雷装置整改情况经度格式为度分秒纬度格式为度分秒海拔高度m人区域内所有人员,包括流动人口数人员固定资产万元选填项,若隐患点涉及危险危险品名称品,填写主要种类名称地方标准信用文字说明防雷减灾措施情况防雷减灾措施备注资料来源普查人(签名)普查时间至少2名人员签字复核人(签名)复核时间时间格式为X年×月×日普查单位盖章12

DB63/T17952020

麦B.5闪电监测数据普查记录样表

DB63/T17952020

表B.6雷电灾害损失情况普查记录样表

DB63/T17952020

表B.7不同场所类型情况普查样表

DB63/T17952020

四级法,布线如图C.1所示,4个测试电极位于同一深度的一条直 线上,测得的土壤视在电阻率按公式B.1计算:

p = 2元aU /I = 2元aR

图C.1四极等距法电位极布置示意图

p = 2πa(a + b)R / b

DB63/T17952020

图C.2四极非等距法电位极布置示意图

测试电极宜用直径不小于1.5cm的圆钢或乙25mm×乙25mm×乙4mm的角钢,其长度均不小于40cm. 被测场地土壤中的电流场的深度及被测土壤的深度,与极间距离有密切关系。当被测场地的面积 较大时,极间距离a也相应地增大。 在各电极间距时得出的一组数据即为各视在主壤电阻率,以该数据与间距的关系绘成曲线,即可判 断该地区是否存在多种土壤层或是否有岩石层,还可判断其各自的电阻率和深度。 为了得到较合理的土壤电阻率的数据,宜改变极间距离a,求得视在土壤电阻率p与极间距离a之间 的关系曲线p=f(a),极间距离的取值可为5m、10m、15m、20m、30m、40m等,最大的极间距离am 般不宜小于拟建接地装置最大对角线。当布线空间路径有限时,可酌情减少,但至少达到最大对角线 的12/3

DB63/T17952020

层次分析法是把一个复杂系统中的每一个指标都分解为若干个有序层次,每一层次中的元素具有大 致相等的地位,并且每一层与上一层次的某个指标和下一层次的若干指标有着一定的联系,每一层次之 间按照隶属关系,组建成一个有序的地界层次结构模型。在这个层次结构模型中,根据客观事实的判断, 通过两两比较判断的方式,确定同一层次中每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以数字的方式建立判断矩阵,然后 利用向量的计算方法得出同一层次中每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重系数,最后通过组合计算所有层次的相 对权重系数,得到每个最底层指标相对于目标的重要性权重系数。其分析步骤为: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根据实际需要,玉树州的雷电灾害风险区划过程中,层次分析模型分共分 为3层:第一层为区分雷电灾害大小的目标层,第二层为影响区域雷电灾害风险大小的指标层(准则层), 第三层为分析对象的目标层; 一建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某指标,本层次与之有 关的各指标之间相对重要的比较。依据选用的评估指标和层次模型,建立判断矩阵T,见式D.1:

根据Saaty标度法,矩阵中各项bi表示该项所对应的b;比b,的重要程度,如表D.1所示。取值相 表示两者重要性之比介于所列参考值之间,取值相应倒数表示两者之间的不重要程度。

表D.1两两比较赋值表

DB63/T17952020

图E.1雷电灾害风险普查报告封面

DB63/T17952020

图E.2雷电灾害风险普查报告雇页

雷电灾害风险普查报告见表E.1。

售风险普查报告见表E.1

DB63/T17952020

表E.1雷电灾害风险普查报告

GB/T 24863-2010 畜禽细胞体外培养与冷冻保存技术规程DB63/T17952020

表E.1雷电灾害风险普查报告(续)

表E.1雷电灾害风险普查报告(续)

表E.1雷电灾害风险普查报告(续)

DB63/T17952020

表E.1雷电灾害风险普查报告(续)

DB37T 2308-2013 中华鳖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DB63/T1795202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