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564-2014 土坝灌浆技术规范

SL564-2014 土坝灌浆技术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3171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SL564-2014 土坝灌浆技术规范

3.3.3应选取长度20~50m存在隐患的典型坝段,进行!

3.4.3在坝体河床段宜沿坝轴线(或稍偏上游)单排布孔。当

终孔孔距:在河床段QDXKLD 0002-2015 北京康力达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复合红糖,孔深不小于20m时,可采用5 )m;孔深小于20m时,可采用3~5m。也可通过现场灌浆证 确定。

3.4.4在岸坡段、弯曲坝段和其他特殊坝段布孔,宜

孔,并适当缩小孔距,或通过试验确定。

3.4.9有特殊要求时,浆液中可根据需要掺人下列材料:

3.4.9有特殊要求时,浆液可根据需要大下列材科 1当需要提高浆液的流动性时,可掺人水玻璃,掺量宜为 干土质量的0.5%~1.0%,或通过试验确定。 2当需要加速浆液凝固和提高浆液固结强度时,可掺人水 泥,掺量宜为干料质量的10%~15%。与已有建筑物接触部位, 水泥掺量应适当增加,必要时应通过试验确定

3当需要提高浆液的稳定性时,可掺人适量膨润土或其他 外加剂。 4当需要结合灌浆防止生物危害时,可在浆液中掺人适量 的相应药物,但要防止污染环境。 3.4.10土坝劈裂灌浆每次灌浆量应严格控制。采用多次灌浆的 方法,每个灌浆孔都应进行多次灌浆。每个灌浆孔的灌浆次数应 根据灌浆孔的深度和坝体隐患的程度确定,坝高30m以内的坝 体灌浆次数宜在5次及以上;坝高30m及以上的坝体灌浆次数 宜在10次以上。每米孔深每次平均灌浆量,宜控制在0.5 ~1.0m3。 3.4.11应对灌浆期坝体被浆柱压力全线劈开的不利工况进行坝 坡稳定性验算,验算方法见附录B。若验算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 大于SL274中规定的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时,应调整灌 浆工艺(如延长各序各次灌浆间隔时间、减少每次灌浆量、控制 灌浆压力、改善浆液性能等),并增加监测次数

皮稳定性验算,验算方法见附录B。若验算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于SL274中规定的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时,应调整 泉工艺(如延长各序各次灌浆间隔时间、减少每次灌浆量、控 浆压力、改善浆液性能等),并增加监测次数

3.5堤坝地基劈裂灌浆设计

3.5.1堤坝地基劈裂灌浆宜适用于堤坝高度小于10m,且地基 处理深度小于15m的粉土、粉土质砂和软土透水地基的防渗加 固灌浆。

3.5.2灌浆孔沿堤坝轴线布置;宜布置单排孔,孔距宜为2 ~3m。

3.5.2灌浆孔沿堤坝轴线布置;宜布置单排孔,子

3.5.3劈裂灌浆宜灌注水泥黏土浆液,水泥含量宜为干米

的30%~40%,浆液中水和干料质量比宜为1.5:1~0.8:1, 也可通过试验确定。

3.5.5灌浆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可为42.5级或以上,宜为普通

3.5.6灌浆所形成的浆体惟幕厚度,应满足渗透稳定

5.6灌浆所形成的浆体惟幕厚度,应满足渗透稳定要求。

3.5.7堤坝地基劈裂灌浆灌入量,应满足浆体惟幕厚度的要求。

3.5.7堤坝地基劈裂灌浆灌入量,应满足浆体惟幕厚度的要求

3.6堤坝充填灌浆设计

内应下设套管,套管下设深度至坝(堤)基以下1m处,在套管 内继续钻孔至设计深度。 3充填灌浆,宜采用干法钻孔。深孔宜下套管,套管下至 最低灌浆段的顶部。

管)与孔壁应结合紧密、封闭,防止灌浆时浆液沿孔壁向 出。灌浆孔的孔口处应做保护。

2.4应做好钻孔过程的记录和描述,如发现特殊情况时,应 细记录并及时分析处理

4.2.4应做好钻孔过程的记录和描述,如发现特殊情况时

4.3.1制浆应采用专用机械。搅拌成浆后应先清除大颗粒和杂 物,灌浆前再通过36孔/cm²过滤筛过滤。 4.3.2制浆过程中浆液密度、输浆量应每小时检测1次,浆液 的稳定性和自由析水率每10d检测1次,如浆料发生变化,应随 时增加检测频率,

4.4.1堤坝坝体劈裂灌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先灌河床段,后灌岸坡段和弯曲段;多排孔灌浆时 应先灌边排孔,再灌中排孔。同一排孔灌浆,应先灌第一序孔, 再灌第二序孔、第三序孔;对于坝体质量较差的宽顶坝,可采用 相邻两孔或多孔同时灌浆的方法。 2灌浆采用纯压式灌浆方式进行时,注浆管应下至距离孔 底0.5~1m处,自下而上分段灌浆。当孔底段经过多次灌注, 灌浆量或灌浆孔孔口压力达到设计要求时,应提升注浆管3~ 6m,继续上面一段的灌浆,依次进行。当注浆管出浆口提升至 距坝顶10m时,不应再提升,直至灌浆达到结束标准。 3灌浆开始应先用稀浆灌注,经过3~5min的灌浆,坝体 劈裂后,再加大浆液稠度。若孔口压力下降或出现负压(压力表

读数为“0”以下),应加大浆液稠度。 4灌浆量应按设计要求控制。 5坝的岸坡段、弯曲段和其他特殊坝段灌浆,可采用缩小 孔距、减小灌浆压力和每次灌浆量、增加复灌次数、相邻多孔同 时灌注的方法。

1套管与注浆管之间应设阻浆塞,采用纯压式灌浆方式进 行灌浆。 2灌浆宜采用相邻两孔或多孔同时灌浆的方法。 3灌浆宜一次灌至设计要求。需要分次灌浆时,每次灌浆 结束前应灌注3~5min黏土浆,防止注浆管堵塞。 4坝体和坝基都需要灌浆时,应先灌坝基部分,然后提升 套管与注浆管,再进行坝体部分灌浆。

4.3充填灌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多排孔灌浆时,应先灌边排孔,再灌中排孔。 2深孔充填灌浆时,宜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注的方法,段 长可为5~10m。应先对最底段进行灌浆,当灌浆达到设计要 求,提升套管和注浆管5~10m,然后进行上段的灌浆,直至该 孔灌浆结束。 3各段灌浆宜一次灌注至设计要求,隐患规模较大的也可 多次灌注。 4对于高度小于10m的堤坝,灌浆可不下套管,也可不 分段。 4. 4. 4 应做好灌浆记录和成果汇总。格式可参照附录C。

4.5.1灌浆过程中应对灌浆孔孔口压力、灌浆量、间隔时间、 横向水平位移和裂缝开展宽度等进行综合控制。

4.5.1灌浆过程中应对灌浆孔孔口压力、灌浆量、间隔时间、

不应大于10kPa。在灌浆过程中,应随时监测压力变化,记

4.5.3灌浆量宜采用泥浆泵流量进行控制。重要工程

监测,应使用流量计。 4.5.4坝体灌浆两次灌浆间隔时间不宜少于5d,具备良好排水 条件的土坝,灌浆间隔时间可为2~3d。 4.5.5在灌浆时,坝顶上、下游边线位置横向水平位移宜控制 在3cm以内,要求在停灌后能基本复原。含砂量高的均质坝和 窄心墙砂壳坝应严格控制坝顶上、下游边线的水平位移。

4.7.1施工中出现裂缝时,可按下列方式处理:

。71施工中出现袭缝时,可按下列方式处理: 1当坝顶出现纵向裂缝后,应分析发生原因。如果是湿陷 缝,可继续灌浆;如果是劈裂缝,应加强监测,当裂缝发展到允 许宽度时,应立即停灌,待裂缝基本闭合后再灌。 2当坝顶出现横向裂缝时,应立即停灌。如果裂缝深度较 浅,可开挖,用黏性土回填夯实后继续灌浆;如果裂缝较深,可 用稠浆灌注裂缝。

3当弯曲段坝顶出现裂缝时,应立即停灌。然后沿裂缝 孔,按照多孔轮灌的方法灌注稠浆堵住裂缝。待处理好后再 4.4.1条规定的方法进行灌浆

4.7.2施工中出现冒浆时,可米用浓浆、低压、间歇灌注等 施处理:

1坝顶冒浆时,应立即停灌,并挖开冒浆出口,用黏性 料回填实。钻孔周围冒浆,可采用压砂处理,再继续灌浆 2洞穴冒浆时,应先在冒浆口压砂堵塞洞口,再继续灌 3坝坡冒浆时,可采用稠浆间歇灌注。 坝体与已有建筑 宝仙世国收用岛

5.1.1为控制土坝灌浆过程,检验灌浆效果,保证坝体安全 在灌浆期间应进行全过程监测。

灌浆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1.3灌浆监测项目应包括坝体变形、渗流、裂缝和冒浆等 变形和渗流应在灌浆前监测3~5次,作为基准数。 5.1.4灌浆监测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监测设备,根据需要增设永 久和临时的监测设备。

5.1.3灌浆监测项目应包括坝体变形、渗流、裂缝和冒浆等

5.1.5灌浆监测与灌浆控制应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相关

5.1.6监测点的设置及监测方法等除本规范规定外,可参照SL 551的要求,

5.2.1坝体变形监测分水平位移(横向、纵向)、垂直位移(沉 降量)和项坡变形监测,具体监测项自应根据不同需要设置。 5.2.2大、中型工程的横向水平位移监测,在土坝河床段,应 沿坝轴线方向每隔10~30m设横向水平位移监测断面,分别在 坝顶上、下游坝肩位置各设一个监测标点。灌浆期间,每天至少 监测1~2次;非灌浆期间,可每5d监测1次。 5.2.3在土坝的岸坡段灌浆时;有可能发生纵向水平位移,必 要时也应监测。

5.2.4垂直位移测点可与水平位移测点结合,并同时进行监测。

5.2.5坝坡变形可选择在河床段和有严重隐患的

5.2.2条的规定进行监测。在灌浆期间,还应经常巡视坝坡,看 是否有塌坑、裂缝及坝坡隆起等现象。

5.3.1在灌浆期间,应对灌浆孔附近的测压管,每隔1~2h监 测1次,在灌浆结束1个月后,可进行正常监测。 5.3.2应在灌浆前后和灌浆期间进行坝后渗流量的对比监测。 5.3.3当坝下游坡存在湿润区时,应在灌浆前后和灌浆期间注 意监测其位置、面积及含水量变化,用以判断灌浆效果。

5.4.1裂缝监测内容应包括裂缝位置、宽度、长度、走向、深 度、错距和裂缝发生历时、开展速度等。正在灌浆的坝段应随时 监测;如裂缝发展较快,应加强监测;非灌浆坝段可每5d监测 1次。

5.4.2在灌浆期间应有专人经常巡视坝坡、坝顶,进行冒浆监 测。如发现冒浆,应及时处理。

5.4.2在灌浆期间应有专人经常巡视坝坡、项顶,进行冒浆监

5.5.1采用电测仪,测定被灌人坝体的浆液液面,了解液面 升高度和速度。

升高度和速度。 5.5.2采用测压管或渗压计,测定浆液的孔隙水压力及其消散

5.5.2采用测压管或渗压计,测定浆液的孔隙水压力及其消散

过程,了解浆液固结程度。

5.5.3采用在坝体内部设置土压力计或渗压计,测定灌浆

应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6.2.1灌浆过程检查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布孔、钻孔

6.3.1灌浆过程检查应采用量测、试验、监测等手段,按设计 要求对灌浆过程各工序和技术参数进行严格控制,并及时准确地 进行记录

主要检查坝后渗流量、下游坝坡渗水出逸点的位置和洒湿面

大小,以及在相同库水位情况下,对比灌浆前后的变化情况,分 析灌浆的效果。 6.3.3必要时,可采用钻孔、探井(槽)开挖检查、取样测定、 物探等方法验证灌浆质量。 6.3.4分析灌浆过程检查和质量检查资料,并配合监测成果等

附录A土坝劈裂灌浆控制压力和设计

A.0.1灌浆孔孔口压力系指孔口处进浆管内的浆液压力。施工 时,·灌浆孔孔口压力应控制在灌浆控制压力之内。 A.0.2劈裂灌浆控制压力可按公式(A.0.2)计算,并经试验 确定。

P=十h : =YHk

附录B土坝劈裂灌浆不利情况下的

。3有效应力法:适用于上游蓄水且灌浆前坝体内形成稳定 流的情况。安全系数K可按公式(B. 0.3)计算:

渗流的情况。安全系数K可按公式(B.0.3)计算:

式中Mi 土条滑动面上孔隙水压力,kN/m²; c 土条底面土的有效应力凝聚力指标,kPa; Pi 土条底面土的有效应力内摩擦角指标,(°); Z. 条块底面中点至坝坡外水位的垂直高度,m

土条滑动面上孔隙水压力,kN/m; 土条底面土的有效应力凝聚力指标,kPa; 土条底面土的有效应力内摩擦角指标,(°); 条块底面中点至坝坡外水位的垂直高度,m;

C.0.1土坝(堤)灌浆钻孔记录见表 C. 0.1

C.0.3土坝(堤)灌浆汇总见表C.0.3。

表C.0.3土坝(堤)灌浆汇总表

1.孔号应表示出序号和孔号,如2序孔5号孔,则填2一5。 2.孔口压力平均值和浆液密度应按加权平均计算。 3.干料重=土颗粒比重/(土颗粒比重一1)×(浆液密度一1)×灌入量 4.单位干料重三干料重/孔深。

C.0.4土坝(堤)灌浆成果汇总见表C.0.4。

C.0.4土坝(堤)灌浆成果汇总表

1.孔(排)序号应表示出孔序号或排序号,如2序孔则填2,5排孔则填5。 2.进尺、灌人量、注干料重均为相应序孔的和,各序之和相加为合计数。 3.单位用土量:单位孔深注人的干料重。

1.孔(排)序号应表示出孔序号或排序号,如2序孔则填2,5排孔则填5。 2.进尺、灌人量、注人干料重均为相应序孔的和,各序之和相加为合计数。 3.单位用土量:单位孔深注人的干料重。

C.0.5坝(堤)顶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见表C.0.5。表 C.0.5坝(堤)顶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仪器:型号:监测日期:监测监测时间原桩间距桩间距位移量桩号备注(时:分)(m)(m)(mm)孔口压力变化时加测测量:记录:填表说明:在监测水平位移时,测点位移偏上游为“十”,反之为“一”C.0.6坝(堤)顶沉降量监测记录见表C.0.6。表C.0.6坝(堤)顶沉降量监测记录表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仪器:型号监测日期:监测监测时间原桩顶高程桩顶高程沉陷量备注桩号(时:分)(m)(m)(mm)与坝(堤)顶水平位移监测同步进行测量:记录:填表说明:在监测沉降量时,测点沉陷为“十”,反之为“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 5642012

1 总则 31 3 灌浆设计. 33 4 灌浆施工 38 5 灌浆监测· 43 6 灌浆质量检查 45

1.0.1凡采用灌浆方法,以消除土坝(堤)坝体、软土浅层坝 基(含土堤)隐患,提高王坝坝体防渗能力和稳定性的灌浆工 程,均应遵守本规范。 1.0.2本规范的规定适用于坝高70m及以下的均质土坝 土质心墙坝和土堤,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土坝灌浆的应用深度 在逐渐增大,目前灌浆成功的实例,已由过去的50m发展到 了70多m。另外对劈裂灌浆的适应范围也作了明显的扩大。 从目前全国各地劈裂灌浆成功的工程实例来看,已由过去的 均质土坝和黏土宽心墙坝,发展到了黏土窄心墙砂壳坝、砂 坝和湿陷性黄土坝,以及堤坝软土浅层透水地基的劈裂灌浆 且是,对于堤坝软土透水地基的劈裂灌浆,目前还多用于坝 高10m以下的低坝和土堤的软土透水浅层地基的防渗加固。 对于坝高超过70m的土坝灌浆,经过充分论证和试验后方可 进行。

1.0.3土坝灌浆可用于处理坝体分段分层填筑施工时,质量差 的结合部位容易产生水力劈裂的情况

1.0.3土坝灌浆可用于处理坝体分段分层填筑施工时,质量差

堤坝浅层软土地基,在此系指坝(堤)高10m及以下,处 理地基深度为附加应力场主要影响范围以内的粉土、粉土质砂 土砂夹层及含有一定泥(土)量的中细砂层透水地基,目前最大 处理深度不超过15m。

堤坝浅层软土地基,在此系指坝(堤)高10m及以下,处 理地基深度为附加应力场主要影响范围以内的粉土、粉七质砂、 土砂夹层及含有一定泥(土)量的中细砂层透水地基,目前最大 处理深度不超过15m。 1.0.5土坝灌浆一般在春、秋少雨阜季和水库低水位时进行: 以加速泥浆固结。低水位系指库水位低于隐惠的最低高程。但 有时不易达到,如多年调节水库,弃水引起的经济损失太大。 年调节水库不能在一个枯水期完成士坝灌浆的,也可允许在较 高水位情况下灌浆,但要严格灌浆工艺,注意灌浆监测和

以加速泥浆固结。低水位系指库水位低于隐患的最低高程。但 有时不易达到,如多年调节水库,弃水引起的经济损失太大。 年调节水库不能在一个枯水期完成士坝灌浆的,也可充许在较 高水位情况下灌浆,但要严格灌浆工艺,注意灌浆监测和 控制。

1.0.6灌浆前的技术培训,要求技术人员全面了解灌浆设计内 容和施工技术要求,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技术工人熟练掌握 操作规程,能及时排除机械故障

3收集施工和运行期间的塌坑、裂缝、洞穴、坝后坡渗透 变形、湿润范围及滑坡等资料。 3.1.4灌浆设计包括以下内容:工程概况 存在问题,基本资 料及隐患原因分析,灌浆试验报告,灌浆可行性和可靠性的论 证,灌浆技术参数设计,相关设计图纸 (灌浆平面布置图、纵部 面布置图、特殊部位设计图、监测设备布置图等),施工组织设 计,施工期监测,灌浆质量检查,概(估)算,施工及管理问题 说明等。 3.2隐患勘探 3.2.3例如:检查土坝的土质、密实度含水率、软弱层和透 水砂层时,可采用钻探方法;检查坝体的裂缝、内部洞穴和坝体 质量时,可采用井探法。如隐患部位较浅又较长时,也可采用槽 探法等。 3.2.5土坝坝体隐患勘探不宜采用注水试验,是因为:①用注 水试验勘探土坝坝体隐患的大小和位置,难以探明坝体现状真实 情况;②根据土坝应力计算,水力劈裂理论及劈裂灌浆实践表 明,土坝坝体有些部位小主应力很小,注水试验容易产生水力劈 裂,使无隐患的坝体产生新裂缝,或使原来有隐惠的坝体产生更 大更多的裂缝。

水试验勘探土坝坝体隐患的大小和位置,难以探明坝体现状真实 情况;②根据土坝应力计算,水力劈裂理论及劈裂灌浆实践表 明,土坝坝体有些部位小主应力很小,注水试验容易产生水力劈 裂,使无隐患的坝体产生新裂缝,或使原来有隐惠的坝体产生更 大更多的裂缝

3.3.1灌浆试验时,要初拟灌浆设计参数,分析灌券

3.3.1灌浆试验时,要初拟灌浆设计参数,分析灌浆的可行

程概(估)算的准确性,有利于投资控制。其他工程LY/T 3155-2019 活性炭苯吸附率的测定,可参考类 似灌浆工程确定。

单孔试验可检查一次灌浆的吃浆量,灌浆孔口压力,及裂缝长 度、宽度、深度和方向等。多孔试验可检查泥墙的连续性及浆液 充填裂缝、洞穴等隐患的密实性,为灌浆设计的孔距、孔深、分 序分次、吃浆量等技术参数提供依据

3.4堤坝坝体劈裂灌浆设计

3.4.1质量较差是指坝体外部有裂缝、塌陷,浸润线出逸点过 高,坝后坡出现大面积烟湿,有明显渗漏或坝体内部有较多 隐患。

3.4.2其他特殊坝段,在此系指土坝与已有建筑物

放水涵洞等)或较陡的岸坡连接处。在这些部位坝体很容易出现 横向缝,产生渗透破坏。在这些部位进行灌浆时,要布置多排 孔,并有足够的长度。灌浆一般采用水泥黏土浆液,以增加浆体 的抗冲性

3.4.3河床段比较容易实现控制性劈裂灌浆LY/T 1948-2011 西南桦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不论设计或施工

4.3河床段比较容易实现控制性劈裂灌浆,不论设计或施工 要先从这段入手。灌浆孔的排数根据土坝隐患范围的大小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