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_379-2007_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

SL_379-2007_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3170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SL_379-2007_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

4.3.1当建筑物总体布置要求设防渗与排水时,挡土墙的防渗与排水可按本规范4.3.3~4.3.8条的规 定布置。

的总体布置要求分析确定。 4.3.3对透水地基,且墙前、墙后水位差较大时,挡土墙底板下宜设置垂直防渗体,墙前渗流出逸 处应满足反滤要求。 4.3.4当地基下卧层为相对透水层时,尚应验算墙前覆盖土层的抗浮稳定性。必要时可采取相应的 排水措施。 4.3.5岩石地基上的挡土墙,可根据防渗需要在挡土墙底板高水位侧设置水泥灌浆幕。 4.3.6采用砌石材料或混凝土预制块修建的挡土墙,其墙体应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 4.3.7当挡土墙墙前无水或水位较低而墙后水位较高时,可在墙体内埋设一定数量的排水管。排水 管可沿墙体高度方向分排布置,排水管间距不宜大于3.0m。排水管宜采用直径50~80mm的管材 从墙后至墙前应设不小于3%的纵坡,排水管后应设级配良好的滤层及集水良好的集、排水体。 4.3.8挡士墙墙后填士面应设置排水良好的地表排水设施

5.2.1挡土墙结构及其上部填料的自重应按其儿何尺寸及材料重度计算确定。永久性设备应采用铭 牌重量。 5.2.2作用在挡土墙墙后填土破裂体范围内的车辆、人群等附加荷载,可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 规定确定。

牌重量。 5.2.2作用在挡土墙墙后填土破裂体范围内的车辆、人群等附加荷载,可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 规定确定。 5.2.3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应根据墙后填土性质、挡土高度、填土内的地下水位、填土顶面坡 角及超荷载等计算确定。对于有向外侧移动或转动趋势的挡土墙,可按主动土压力计算;对于沉井 基础、板桩和锚锭墙结构的土抗力,可按被动土压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公式见附录A。 5.2.4作用在挡土墙底板上的水重应按其实际体积及水的重度计算确定。多泥沙河流上的挡土墙还 应考虑含沙量对水的重度的影响。 5.2.5作用在挡土墙上的静水压力应根据挡土墙不同运用情况时的墙前、墙后水位组合条件计算确 定。多泥沙河流上的挡土墙还应考虑含沙量对水的重度的影响。 5.2.6作用在挡土墙基底面的扬压力应根据地基类别、防渗与排水布置及墙前、墙后水位组合条件 计算确定。 5.2.7作用在挡土墙上的淤沙压力应根据墙前可能淤积的厚度及泥沙重度等计算确定。 5.2.8作用在挡土墙上的风浪压力,应根据墙前风向、风速、风区长度(吹程)、风区内的平均水深以 及墙前实际波态的判别等,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计算确定。 5.2.9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冰压力、土的冻胀力、地震荷载以及其它荷载,可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 规定计管确定。施工过程中各 实际情源确定

6.1.1水工挡土墙的稳定计算应根据地基情况、结构特点及施工条件进行计算。在各种运用情况下 ,挡土墙地基应能满足承载力、稳定和变形的要求。 6.1.2土质地基上挡土墙的计算应根据地基土和填料土的常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指标进行。地基土 的专门试验项目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 6.1.3地基土的剪切试验方法可按SL265一2001的规定选用。基岩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试验方法可 按SL264一2001的规定选用。 6.1.4挡土墙墙后填料土应根据防渗排水要求及土料来源等因素GB/T 31038-2014 高电压柴油发电机组通用技术条件,综合选用抗剪强度指标较高的土 料。填料土抗剪强度试验指标宜通过试验或工程类比确定。 6.1.5挡土墙墙后回填土控制含水量与土料最优含水量的充许偏差宜为土3%。填土应分层碾压或 实,分层厚度不宜大于0.3m,其压实度的确定应与所属水工建筑物的等级、所在部位相协调。 6.1.6挡土墙稳定计算单元应根据其结构及布置型式确定。 1重力式、半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和无锚锭墙的板桩式挡土墙可取1延长米作为计算单元 2扶壁式、空箱式、组合式挡土墙可取两相邻永久缝之间的挡土区段作为计算单元; 3有锚碳墙的板桩式挡土墙和锚杆式挡土墙可取一个锚锭区段作为计算单元; 4 圆弧段挡土结构可按整体进行计算。 6.1.7土质地基上的水工挡土墙,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地基沉降计算: 1软土地基或下卧层有软弱夹层的地基; 2挡土墙地基应力接近地基允许承载力; 3相邻建筑物地基应力相差较大时。 6.1.8挡土墙不宜建在不均匀的地基上,否则应采取工程措施。

6.2.1挡土墙基底渗透压力计算可采用全截面直线分布法,但应考虑设置防渗惟幕及排水孔时对降 低渗透压力的作用和效果。挡土墙基底渗透压力可按所属水工建筑物相关的标准的规定计算。 .2.2当挡土墙墙后地下水位高于墙前水位时,应验算挡土墙基底的抗渗稳定性,必要时可采取有 效的防渗排水措施。位于所属水工建筑物防渗段的挡土墙,应进行墙后侧向渗流计算。 6.2.3土质地基上挡土墙基底的抗渗稳定性,可按GB50287一99的规定进行判别。

3.1土质地基和软质岩石地基上的挡土墙基底应力计算应满足下列要求; 1在各种计算情况下,挡土墙平均基底应力不大于地基允许承载力,最大基底应力不大于地基 许承载力的1.2倍; 2挡土墙基底应力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不大于表6.3.1规定的允许值。

囊区的挡土墙,其基底应力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的允许值可按表列

1在各种计算情况下,挡土墙最大基底应力不大于地基允许承载力; 2除施工期和地震情况外,挡土墙基底不应出现拉应力;在施工期和地震情况下,挡土墙基, 应力不应大于100kPa。 3.3挡土墙基底应力应按公式(6.3.3)计算:

FZG K ZH H

中于一一挡土墙基底面与岩石地基之间的抗剪断摩擦系数,可按本规范6.3.9条的规定选用; c一一挡土墙基底面与岩石地基之间的抗剪断粘结力(kPa),可按本规范6.3.9条的规定选 用。 3.7当挡土墙基底面向填土方向倾斜时,沿该基底面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可按公式(6.3.7)计算:

表6.3.8.、C.值

按表6.3.8的规定采用Φ。值和c。值时,应按公式(6.3.8)折算挡土墙基底面与土质地基之间的综 合摩擦系数。

式中f。一一挡土墙基底面与土质地基之间的综合摩擦系数。 对于粘性土地基,如折算的综合摩擦系数大于0.45;或对于砂性土地基,如折算的综合摩擦系 数大于0.50,采用的Φ。值和c。值均应有论证。对于特别重要的1、2级挡土墙,采用的Φ。值和co 直宜经现场地基土对混凝土板的抗滑强度试验验证。 6.3.9挡土墙基底面与岩石地基之间的抗剪断摩擦系数f值和抗剪断粘结力c'值可根据室内岩石 抗剪断试验成果,并参照类似工程实践经验及表6.3.9所列数值选用。但选用的f'、c值不应超过 挡土墙基础混凝土本身的抗剪断参数值。

表6.3.9f、c值

6.3.10对于板桩式挡土墙,应验算板桩入土深度以保证其自身稳定性。有锚锭墙的板桩式挡土墙还 应验算锚锭墙的稳定性。计算公式见附录B。 6.3.11对于采用桩基础的挡土墙,其抗滑稳定性应按桩体材料的变形限制条件控制,并应考虑挡土 墙底板对桩顶的嵌固作用,按群桩计算桩基的允许水平承载力。 6.3.12对于采用沉井基础的挡土墙,其稳定计算宜按以下规定进行: 1当沉并理置深度小于等于5m时,可将沉并与墙体视为一整体挡土墙进行计算。其理深部位 的土压力,井前侧可按被动土压力计算,井后侧可按主动土压力计算; 2当沉井埋置深度大于5m时,可按深埋刚性基础计算,并考虑井侧土的弹性抗力,分别验算 基底竖向应力和井侧水平应力。计算公式见附录B。 6.3.13 当沿挡土墙基底面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值小于允许值时,可采用下列一种或几种抗滑措 施: 1 适当增加底板宽度;

适当增加底板宽度: 2适当加深基底齿墙的深度; 3墙后增设阻滑板或锚杆(但此时墙身的自身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应大于1.0); 4墙后改填摩擦角较大的填料,并增设排水:

在回填土层间敷设土工合成材料; 6在不影响挡土墙正常运用的条件下,适当限制墙后的填土高度,或在墙后采用其它减载措施

.4.1挡土墙的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应按公式(6.4.1)计算。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的计算值不应小于 本规范3.2.12条和3.2.13条规定的允许值,

ZMv K。= Em.

5.1当沉井采用混凝土封底时,应按公式(6.5.1)进行施工期沉井抗浮稳定计算。抗浮稳定安全系 计算值不应小于本规范3.2.14条规定的允许值

式中K,一一施工期沉井抗浮稳定安全系数; ZV一一作用在沉井上全部向下的垂直力之和(kN): ZU一一作用在沉井基底面上的扬压力(kN)。 6.5.2当空箱式挡土墙检修时,应按公式(6.5.1)进行抗浮稳定计算,此时式中K,为空箱式挡土墙抗 浮稳定安全系数;ZV为作用在空箱式挡土墙上全部向下的垂直力之和(kN);ZU为作用在空箱式 挡土墙基底面上的扬压力(kN)。抗浮稳定安全系数的计算值不应小于本规范3.2.14条规定允许值。

6.6地基整体稳定计算

6.6.1岩石地基和碎石土地基的允许承载力可根据岩石类别、岩石风化程度和碎石土的密实度按现 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确定。 6.6.2在竖向对称荷载作用下,可按限制塑性区开展深度的方法计算土质地基的允许承载力;在竖 向荷载和水平向荷载共同作用下,可按Ck法验算土质地基的整体稳定,也可按汉森公式计算土质地 基的允许承载力。地基允许承载力可按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计算。 6.6.3土质地基上挡土墙的地基整体抗滑稳定可采用瑞典圆弧滑动法计算。当持力层内夹有软弱土 层时,应采用折线滑动法(复合圆弧滑动法)对软弱土层进行地基整体抗滑稳定验算。地基整体抗滑稳 定安全系数的计算值不应小于本规范表3.2.7规定的允许值。 6.6.4当岩石地基持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结构面时,应对软弱结构面进行整体抗滑稳定验算。 6.6.5对于地质条件较差或结构复杂的1、2级挡土墙,其地基整体抗滑稳定计算应作专门研究

7.1土质地基上挡土墙的地基沉降可只计算最终沉降量,应选择底板的角点进行计算,计算时 虑相邻结构的影响。

式中S一一最终地基沉降量(m): n一一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范围内的土层数; e1i一一基底面以下第i层土在平均自重应力作用下,由压缩曲线查得的相应孔隙比; 相应孔隙比; h;一一基底面以下第i层土的厚度(m); ms一一地基沉降量修正系数,可采用1.0~1.6(坚实地基取较小值,软土地基取较大值)。 6.7.3对于一般土质地基,当挡土墙基底压力小于或接近于地基未开挖前作用于该基底面上土的自 重压力时,土的压缩曲线宜采用e~p回弹再压缩曲线;但对于软土地基,土的压缩曲线宜采用e~ 力压缩曲线。 6.7.4土质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可按计算层面处土的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之比为0.100.20(软土地 基取小值,坚实地基取大值)的条件确定。地基附加应力可按现行的水利行业标准SL265一2001的 现定计算。 6.7.5土质地基允许最大沉降量和最大沉降差,应以保证挡土墙安全和正常使用为原则,根据具体 情况研究确定。土质地基上挡土墙地基最大沉降量不宜超过150mm,相邻部位的最大沉降差不宜超 过50mm。 6.7.6对于软土地基上的挡土墙,当地基最大沉降量或相邻部位最大沉降差的计算值大于本规范 6.7.5条规定的允许值时,宜采用下列一种或几种措施: 1变更结构型式(采用轻型结构或板桩式结构等)或加强结构刚度; 2调整基础尺寸与理置深度; 3必要时对地基进行人工加固。

7.1.1水工挡主墙的结构计算内容应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和结构应分析等。 7.1.2挡土墙应根据结构挡土高度、工程地质、建筑材料来源及施工条件等,经综合分析后选用硕 石、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其他建筑材料。 7.1.3当挡土墙挡土高度不大、地基条件较好、且当地石料供应或开采便利时,其墙身可采用以条 石、块石或混凝土预制块为主材的砌石结构。土质地基上的砌石挡土墙宜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 底板结构,且墙身底部砌石应嵌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底板内。 7.1.4当挡土墙挡土高度较大、地基条件较好、但当地石料供应困难,或挡土高度较大、地基条件 较差、需要采用轻型结构时,挡土墙宜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应于8度及8度以上地震区的挡土墙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7.1.5当挡土墙墙身采用砌石结构时,选用的条石或块石应能抗风化,冻融损失率应小于1%,单 块重量不宜小于30kg 砌石结构的粘结材料应采用砂浆或灌砌混凝主,砌筑用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灌混 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0。 砌石结构应采取有效的防渗排水措施;严寒、寒冷地区建在冻胀土地基上的砌石结构,应根据 气温及冻胀土级别等情况,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 7.1.6当挡土墙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时,除应满足强度和抗裂(或限裂)要求外,还应根据工 作条件、地区气候和环境等情况,分别满足抗渗、抗冻等要求。 7.1.7当地基土质较差、需采用板桩作为挡土构筑物时,可根据施工方法和材料供应条件,选用钢 筋混凝土或钢质材料。选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应能满足结构强度、抗裂(或限裂)、抗渗、抗冻等要求: 选用的钢质材料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还应根据使用要求满足结构变形及耐久性要 求,并采取有效的防腐蚀措施。 7.1.8当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钢质材料的组合结构时,选用的钢筋混凝土或钢质材料应分别符合本规 范716冬和717冬的规定

7.1.9位于地震区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上的挡土墙,应符合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要求。

2在可能产生温度裂缝的部位增设插筋或构造补强钢筋; 3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采取控制和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的工程措施,并加强混凝土养护; 4严寒、寒冷地区的挡土墙,其冬季施工期和冬季运用期均应采取适当的保温防冻措施。

7.2.1挡土墙结构应力分析应根据结构布置型式、尺寸、受力特点及工程地质条件进行。 7.2.2土质地基上重力式、半重力式挡土墙底板的前趾可简化为固支在墙体上的悬臂板,按受弯构 件计算;墙底及墙身截面变化处应按偏心受压构件核算截面应力,砌石或混凝土结构还应验算水平 截面的剪应力。重力式、半重力式挡土墙结构内力计算公式见附录C。 7.2.3土质地基上衡重式挡土墙的衡重平台可简化为固支在墙体上的悬臂板,按受弯构件计算;墙 底及墙身截面变化处应按偏心受压构件核算截面应力,砌石或混凝土结构还应验算水平截面的剪应 力。衡重式挡土墙结构内力计算公式见附录C。 7.2.4土质地基上悬臂式挡土墙的前趾和底板可简化为固支在墙体上的悬臂板,按受弯构件计算; 也可按弹性地基梁计算。墙身可按固支在底板上的悬臂板按受弯构件计算,或按偏心受压构件核算 截面应力。悬臂式挡土墙结构内力计算公式见附录C。 7.2.5土质地基上扶壁式挡土墙底板的前趾可简化为固支在墙体上的悬臂板,按受弯构件计算;底 板、墙身距墙身和底板交线1.5倍扶壁间距以内部分可简化为三边固支、一边自由的弹性板,按双 向板计算,其余部分按单向板计算;扶壁可简化为固支在底板上的悬臂梁,按受弯构件计算,但应 加强斜面钢筋布置,并应按中心受拉构件分段计算扶壁与墙身的水平连接强度、扶壁与底板的垂直 连接强度。扶壁式挡土墙结构内力计算公式见附录C。 7.2.6土质地基上空箱式挡土墙底板的前趾可简化为固支在墙体上的悬臂板,按受弯构件计算;底 板的空箱部分可简化为四边固支在墙体上的弹性板,按双向板计算;墙身下部1.5倍隔墙间距以内 部分可简化为三边固支、一边自由的弹性板,按双向板计算,其余部分按单向板计算:墙身也可沿 水平向截条按框架计算。空箱式挡土墙结构内力计算公式见附录C。 7.2.7土质地基上板桩式挡土墙应根据有锚锭墙或无锚墙情况分别计算。无锚锭墙的板桩式挡土 墙应按悬臂结构计算。有锚锭墙的板桩式挡土墙应按施工顺序,在拉杆未受力前可按悬臂结构计算: 拉杆受力后,应按有锚锭墙的结构计算。拉杆应按受拉杆件计算。锚墙可按立置的弹性基础板计 算。板桩式挡土墙结构内力计算公式见附录C。 板桩式挡土墙还应验算桩顶的水平位移,并控制入土点的变位值不宜大于10mm。 7.2.8土质地基上锚杆式挡土墙应根据采用的结构型式,按不同计算工况,分别验算其结构应力。 锚杆式挡土墙结构可按GB50330一2002的规定计算。 7.2.9土质地基上加筋式挡土墙应根据采用的结构型式和土工织物的材质,按不同计算工况,分别 验算其结构应力。加筋式挡土墙结构可按SL/T225一98的规定计算。 7.2.10土质地基上组合式挡土墙应根据不同的结构组合型式,确定其底板和墙身应力的计算方法 受力条件复杂的组合式挡土墙还宜按整体结构采用空间有限单元法进行复核, 7.2.11岩石地基上的挡士墙,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结构型式,确定其结构应力的计算方法。对

岩石地基,可按土质地基上挡土墙的计算方法计

3.1.1当挡土墙大然地基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作出地基处理设计。 经处理后的人工地基应能满足承载力、稳定和变形的要求。 3.1.2确定地基处理方案时,不应污染地表(地下)水和损坏周围已有建筑物,防止振动噪音对周围环 境产生不良影响。

8.2.1对岩石地基中的全风化带宜予清除,强风化带或弱风化带可根据挡土墙的受力条件和重要性 进行适当处理。 8.2.2对裂隙发育的岩石地基,可采用固结灌浆处理。 8.2.3对岩石地基中的泥化夹层和缓倾角软弱带,应根据其埋藏深度和对地基稳定的影响程度采取不 司的处理措施。对岩基中的断层破碎带,应根据其分布情况和对挡土墙结构安全的影响程度采取不 同的处理措施。 8.2.4对地基整体稳定有影响的溶洞或溶沟,可根据其位置、大小、埋藏深度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分 别采取挖填、压力灌浆等处理方法,

8.3.1土质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地基处理目的和要求、地基条件、材料和机具来源以及工 程投资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一种或多种地基处理方法。土质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强力夯实法、 垫层法、深层搅拌法、振冲挤密法、桩基础、沉井基础等。

8.3.2强力夯实法地基处理设计应符合下列规

1强力夯实法处理地基应根据地基土质及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锤重和落距。对于粘性土、湿陷 性黄土地基,最后两遍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1.0~2.0cm;对于砂性土,不宜大于0.5~1.0cm。

H=ay Wh *V10

式中H一一有效处理深度(m); W一一夯锤重(kN); h一落距(m); a一一折减系数,粘性土可取0.5,砂性土可取0.7;有条件时宜通过试验确定。 3强力夯实法地基处理范围应大于挡土墙基底范围,每边应超出挡土墙基底外缘的宽度为设计 要求处理深度的1/3~1/2,且不应小于3.0m。 4挡土墙地基经强力夯实处理结束后,应进行现场地基检测;重要的1、2级挡土墙,还应进 行现场载荷试验。

8.3.3垫层法地基处理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8.3.3应力扩散角

注:1当z/b<0.25时除灰土应力扩散角仍可取30°外,其余材料均取0°

2当0.25

b..= h tg d

h——搅拌桩的深度(m);

武中pk 复合地基的允许承载力(kPa); ㎡ 桩土面积置换率; R 一单桩竖向允许承载力(KN); fs,桩间土的允许承载力(kPa); B 桩间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当桩间土为软土时,可取0.5~1.0;当桩间土为硬土 时,可取0.1~0.4;当不考虑桩间土作用时,可取零; 一与搅拌桩桩身加固土相同配比的室内加固土试块立方体(其每边长70.7mm或 50mm)28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kPa); 强度折减系数,可取0.350.50; 桩周土允许侧阻力的加权平均值(kPa),对淤泥可取58kPa,对淤泥质土可取8 12kPa,对粘性土可取1218kPa; U,一一桩周长(m); 1一桩长(m); α一一桩端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可取0.4~0.6(承载力高时取较小值,承载力低时取较 大值)。 4对于重要的1、2级挡土墙,经深层搅拌法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应进行现场载荷试验 证。 8.3.5振冲挤密法地基处理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桩的间距(m); d一桩孔直径(m); 2。——地基挤密后,桩间土的平均压实度,可取0.93;

表8.3.7并壁单位面积摩阻力

碎石土包括角砾、圆砾、碎石、卵石,不包括块石、漂石

2碎石土包括角砾、圆砾、碎石、卵石,不包括块石

沉井宜下沉到下卧硬土层或岩层,是否封底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研究确定 6当地基存在承压水层且影响地基抗渗稳定性时,不宜采用沉井基础。

平行; H一一土压力计算高度(m): K。一一主动土压力系数; 一一挡土墙墙后填土重度(kN/m); "一一挡土墙墙后地下水位以下填土浮重度(kN/m²); h一—墙后地下水位以上土压力的计算高度(m); hz一一墙后地下水位至基底面土压力的计算高度(m); β一一挡土墙墙后填土表面坡角(°) 8一一挡土墙墙背面与铅直面的夹角(°); Φ一一挡土墙墙后回填土的内摩擦角(。); S一一挡土墙墙后填土对墙背的摩擦角(°),可按表A.0.1采用; ,一—挡土墙墙后填土对稳定岩石坡面的摩擦角(。),可取=0.33Φ; ①一一稳定岩石坡面坡角(°)。

= h,K. +yhh,K.+'h,"K. 2c h.: YK

式中C一一墙后填土的粘结力(kPa); h一墙后地下水位至主动土压力为零处的高度(m); h。一—考虑墙后填土的粘结力作用时,主动土压力为零处的深度(m),当墙顶水平面以上 有填土及超荷载作用时,填土面应按近似折算后的等代填高度计算: ho一一墙顶水平面以上的等代填土高度(m): Q1一—墙顶水平面以上的荷载(包括土重)换算的均布荷载(kN/m²)。 5当挡土墙墙后填土为粘性土时,也可采用等值内摩擦角法(又称等代内摩擦角法)计算作用 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等值内摩擦角可根据挡土结构高度、墙后所填粘性土性质及其浸水情况 因素,参照已建工程实践经验确定。 6当挡土墙墙后填土表面有车辆荷载作用时,也可将车辆荷载近似地换算成作用于填土表面 的等代填土高度。 A.0.3当墙后土体为物理力学指标不同的多层非均质土时,宜分层计算土压力。为简化计算,也 以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和厚度为权重,加权平均计算土层的综合物理力学指标,按均质土计算 压力。

.0.4当距挡土墙墙顶a处作用有宽度b的局部均布荷载q时,附加主动土压力可按公式(A.0 算(计算简图见图A.0.4):

计算(计算简图见图A.0.4):

GB/T 1288-2011 化学试剂 四水合酒石酸钾钠(酒石酸钾钠)图A.0.4 e, = K.qL

式中e——h范围内中点处附加主动土压力强度(kPa); h一一附加主动土压力分布范围(m); Q——线荷载强度(kN/m); α一一作用在墙顶填土面的线荷载至墙顶的水平距离(m); ①一一墙后填土破坏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当墙背垂直光滑且填土面水平时,取

式中e,一一h范围内中点处附加主动土压力强度(kPa): h一一附加主动土压力分布范围(m); Q,一线荷载强度(kN/m); α一一作用在墙顶填土面的线荷载至墙顶的水平距离(m); ?一一墙后填土破坏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当墙背垂直光滑且填土面水平时,取

eal =yHaKa Ca2 =yHoKa Ca3 =yzK.

式中eal——填土高度为H。、填土面为水平面计算的主动土压力强度(kPa); ea2——填土高度为H。、填土面为水平面计算的主动土压力强度(kPa); Ha—挡土墙高度(m);

TCSPSTC 24-2019 企业文化创新建设评价指南式中eal——填土高度为H。、填土面为水平面计算的主动土压力强度(kPa); Ha—挡土墙高度(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