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234-2020 智慧景区建设指南

DB36/T 1234-2020 智慧景区建设指南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5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3086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6/T 1234-2020 智慧景区建设指南

5. 1. 3 动态监测

应接入客流、车船、重要人员、环境、气象、防火、防盗、危险区域侵入、紧急求助等信息 遇警情或预测数据超出安全范围时,指挥中心能实时发出声光报警。同时,报警信息可分级分层 相关工作人员。

NY/T 2022-2011 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 龙眼5. 1.4 事故处理

5.1.50A办公自动化

DB36/T12342020

5. 1. 6 安全应急管理

5.1.6.1应制定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并采取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实时联动,快 反应。 5.1.6.2指挥调度中心能根据安全风险的类型和级别,自动弹出相对应的应急预案,并向相关人员推 送。

5.1.7安全事故案例库

5. 1. 8 外部接口

指挥调度中心的通讯设备、数据系统等应与消防、公安、医疗及上级主管部门指挥中心互联互道

5. 2 安全防范管理

5. 2. 1 视频监控

5.2.1.1应配备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核心景点、客流密集地、危险区域等场所的视频高清监控。 5.2.1.2视频图像能实时接入景区、上级部门和公安部门指挥调度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机移 动端查看视频监控。 5.2.1.3监控图像数据至少能保存1个月

5. 2. 2防火监控

5.2.2.1应在游览场馆、办公区域、户外森林及其他游客密集地部署防火监测系统。可合理选择智能 图像识别、红外识别和烟感等技术器件,可智能发现景区内异常热源并实现自动报警、推送信息,室内 还应能启动自动灭火设备。

5.2.2.2防火监测及预警信息能实时接入景区、上级部门和消防部门的指挥调度中心及景区安全监控 室。

5.2.2.2防火监测及预警信息能实时接入景区、上级部门和消防部门的指挥调度中心

5.2.4入侵警报系统

DB36/T12342020

5.2.4.1应在景区重点区域、办公区域等重要处所部署入侵警报系统且满足GB50348的相关要求。相 据现场需要,可合理选择红外、微波、震动、玻璃破碎、压力、声感、超声波等技术器件,能及时发现 人员侵入,自动报警、推送信息,并触发警灯和警铃。 5.2.4.2入侵警报信息实时接入景区和上级部门、公安部门的指挥调度中心及景区安全监控室,报警 信息可实时推送到相关人员手机

5. 2.5危险区域监控

5.2.5.1应在危险区域设置监控及预警系统,该系统监控信息实时接入景区和上级部门、公安部门的 指挥调度中心 5.2.5.2可采用红外对射感应装置及高清视频监控,当电子感应设备监测到有人员侵入景区危险区域,

5.2. 6 灾害预警

于对地质、气象、水文、电场、红外等设置在景区现场的传感器监测到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采 与分析得出灾害发生概率,或气象部门的灾害预警通知,采取不同程度的预警措施与启动应急 在灾害发生前做好防护,减少损害。

5. 2. 7紧急求助

5. 2. 8 安全宣传

5.3.1.1可实时采集和分析电子票务、「门禁系统、通信运营商信令、人流量监测设备、停车场管理、 智能WIFI等多渠道的数据,对景区各主要景点、关键部位的客流进行实时统计监测,并以热力图形式 在景区电子地图上呈现,实现管理指挥可视化。 5.3.1.2应按照LB/T034所提供的方法,对主要景点、游步道等关键区域设置最大承载量,当客流 实时监测或预测数据接近承载量时,系统可自动进行预警,并提醒相关管理人员做好游客分流疏导。 5.3.1.3当游客达到最大承载量时,系统会自动报警,在提醒相关管理人员的同时,可将报警信息自 动推送给政府有关部门。

DB36/T12342020

5.3. 2 动线与预测

5.3.2.1景区可根据电子票务、「门禁系统、通信运营商信令、人流量监测设备、停车场管理、智能W1F 等渠道的客流相关数据,对游客的主要运动轨迹进行监控和分析,实时描绘客流动线,为景区管理客流、 布局配套服务与设施提供依据,也为客流预测提供数据支撑,

5.3.2.2景区可根据客流实时监测数据 留时长和消费习惯、电子票务、门禁数据 通信运营商信令、OTA等数据,通过数学模型的运算, 能预测景区7日内的客流量及当日主要景点、关 键部位的客流分时预测数据,为游客安全管

可通过票务实名制或通信运营商信令数据、景区自有商业游客消费数据、WIFI、OTA、停车场等 取到的游客信息数据,对游客性别结构、年龄分布、消费能力、行为习惯等数据进行多维度统计 绘制游客画像、揭示游客特征,为景区的客群定位、商业业态优化和市场营销提供决策辅助。

可通过自助触控设备、门户网站等多种渠道,采集游客满意度评价信息,接入OTA相关游 据,可通过技术手段自动检索获取全网游客评价信息,可从价格、服务、环境、满意度等多方 客评价进行统计分析,为景区的管理、服务提升提供方向和依据,

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对景区内水质、空气、气象、生物资源、森林病虫害、文物资源等景观资 源进行信息化监测、记录、记载、保护、保存、修、维护等。

5. 5. 2 环境卫生

5.5.2.1可对景区内的路面、厂场、森林、河流、湖泊的废弃物、漂浮物等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 回传到景区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可实现智能下达清洁任务

5. 5. 3景区景点

DB36/T12342020

应包括对自有景区、景点,以及同一目的地或周边合作景区景点的信息化管理。管理的内容可包括 但不限于:景区景点基本信息、关键部门联系人、票务信息、行政及市场监管动态(包含投诉、差评、 行政执法和处罚信息等)、相关奥情及游客评价信息、景区评级等信息的管理

应建有对周边商户的信息化管理,商户包括景区自营商户和非自营商户。管理的内容可包括值 :商户基本信息、负责人、联系人、主营产品、行政及市场监管动态、相关奥情及游客评价信息 评级信息等。

应对构建合作关系的旅行社进行信息化管理,包括组团社和辖区内地接社。管理内容可包括但 旅行社基本信息、经营资质和年检信息、负责人、联系人、产品信息、行政及市场监管动态、 情及游客评价信息、旅行社信用评级信息等

5.5.6.1应对旅游产品进行信息化管理。对合作旅行社、0TA及周边商户的主要旅游产品进行台账管 理和跟踪调查动态管理,以优化旅游环境,维护稳定、诚信的旅游市场和竞争环境。 5.5.6.2应纳入管理的旅游产品类型可包括但不限于:景区、景点、演艺票务,车船、索道票,各优 惠票种,旅游交通、停车场服务、导游服务、酒店住宿、餐饮主菜和团餐,主要特产等。 5.5.6.3应纳入产品管理的内容应包括:供应商(商家)、类别、品名、物价局定价、实际(淡旺季 售价、渠道分销价、游客评价等,

5.5.7.1应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从业人员台账进行动态管理。对景区内部主要岗位 关键岗位人员宜实施当前地理位置和运动路径的管理,以实现对相关人员的及时联络与指挥调度,规范 从业人员执业行为。

5.5.8.1应对旅游车船及站点实施信息化管理,智能分析各站点游客并调度运营车船,包含但不限于

5.5.8.2车载监控摄像机能监控到司乘人员服务情况、车辆、船舶行驶情况和车(船)内游客情况并 通过高速的无线网络向指挥中心回传视屏,实现对景区车辆、船舶超速和脱离运营路线的报警,实现对 车辆、船舶行驶轨迹和行驶状态的记录和回放

DB36/T12342020

5.5.9.1应对全景区旅游停车场进行信息化管理,规范辖区内停车场的服务和管理,实现计费透明、 出入便捷。 5.5.9.2停车场宜具备基于电子地图的旅游停车场可视化管理功能,可实时采集各旅游停车场连续、 有效的数据及统计数据,在地图上动态呈现旅游停车场位置、规模和停车位占用、车位超限预警等信息 5.5.9.3可实现对全景区旅游停车场运营的实时、动态监管,配合相关人员适时开展车辆分流、引导 等指挥调度工作,并为景区旅游停车场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5.5.10.1可对辖区的旅游公厕实施基于电子地图的“一张图”可视化管理,可在地图上以图形化形式 显示旅游公厕的分布情况、位占用及人流、环境卫生及保洁信息,并对人流超限、紧急求助等预警信 息实时显示和推送,可智能监测景区旅游公厕的管理、设施与服务满足GB/T18973的相关要求。 5.5.10.2具备条件的景区,可根据如厕男女数量动态“切换男女厕位,整个公厕利用智能化设备: 在高峰期对卫生间进行自动化潮汐调整。

5.7.1销售情况分析

可对各类产品和服务的销 等多种 表和分析结果,

5.7.2游客团散分析

DB36/T12342020

可通过电子票务、旅游分销、旅行社报团等系统数据,分别对接待散客和旅行社组团的数量、比例 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营销工作的评价和规划提供依据。

5. 7.3区域营销分析

6.1.1多媒体信息发布

应在游客中心内外、主干道、主要景点、游客广场和游客休息区等区域设立多媒体信息大屏幕,用 于向游客发布景区门票规则、营销信息、宣传视频、安全宣传、客流情况、指挥调度、应急通知、天气 预报和投诉方式等资讯信息。

6. 1. 2触控终端

应在游客中心、主要景点或其他有需要的场所设立多媒体触控终端,向游客提供自助信息查询月

6. 1. 3 智能推送

6.1.4IP智能广播

应配置IP智能广播系统,可播放背景音乐、景区营销活动、客流动态以及应急广播等信息,可用于 指挥调度。可对各扬声器分类、分群、分区管理,灵活地向指定扬声器传送音频或口播通知。

DB36/T12342020

图的停车场位置信息,并云 态显示车位占用情况,能为游客提供手机交通导航和车位预约服务 6.3.2游客车辆到达停车场后,停车场系统通过高清识别摄像机记录车辆号牌,快速开启道闸入场、 提供车位指引,游客车辆出场可通过手机移动支付实现无感支付。 6.3.3游客取车,景区客户端软件可为游客提供步行导航,为游客提供智能取车服务

在景区内公共交通站点(车站或码头)应配置显示屏,或可通过手机移动端为游客提供车船交通 息,如最近车船数量、及预计到达信息等

6.5.1应在自助触控终端、官方门户(含PC端及移动端)发布基于电子地图的旅游公厕位置信息,并 将景区主要公厕的位占用、等待人数、环境空气质量等信息实时公布。 6.5.2可向游客智能推送距离游客位置最近的旅游公厕,并提供驾车、步行等导航服务

3.6.1可通过自助触控终端和官方门户(含PC端及移动端)向游客提供基于地理位置的导航服务。 6.6.2向游客提供的导览服务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景区景点自动语音导览及讲解、全景虚拟游览、周 边景点和商户、周边的公交站、停车场、公厕、加油站、ATM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智能行程规划等,

宜配备共享电子导览机、共享充电宝 享储物柜等共享服务设施,支持游客采用在线 支付的方式支付共享服务费用,使游客便捷 用景区共享服务设施设备。

6.8.1VR游览服务

建设VR虚拟体验系统,向游客展示景区的景观、历史和文化,游客可在PC端和移动端进行虚 增强游客体验。

6. 8. 2 AR 导览服务

订将AR技术应用于景区的导航导览、景点讲解、 诗词和文物介绍等游客导览服务以及线上营销等 以提升游客体验感,提高传播效果。

6.8.3高清视频直播服务

可在重要观景点设立高清视频摄像头, 并通过互联网门户向全球网络用户进行直播。直播过程可与 网友进行文字和视音频互动,增强用户体验。高清视频直播可支持5G网络

6.8.4声光电交互服务

可利用声、光、电、图技术,对景区的景观、场馆资源进行展览展示的辅助,并实现互动交互服务, 以提升观赏性、增强体验感。

DB36/T12342020

7.1.1宜整合周边全域旅游产品,将票务、食宿、特产、导游、车辆、卡券、线路等产品进行包装和 组合,以美图美文对产品进行描述,赋予产品文化、内涵和故事。 7.1.2在产品整合包装中,应考虑提升景区全域旅游人次、消费增长的需要,可规划设计联票、年卡 和度假、线路类旅游产品,以提高游客的旅游频次。

在运营过程中,可根据产品的属性选择适当的平台开展渠道的销售工作。营销渠道包含但不限于 以下渠道: a)官方门户、景区APP等自媒体渠道和全民营销渠道; b)省、市、县级及景区的“一部手机游”平台; C)各类OTA、大V和本地新媒体等

7.5.1宜构建创新营销平台,为创新营销工作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撑。便于开展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和 思维的创新营销,包含但不限于活动营销、卡券营销、积分营销、会员营销等营销方式。 7.5.2创新营销平台应配置标准化API接口,以便与景区官方门户、电商平台、分销平台及跨界合作 单位的会员、积分系统快速对接、互联互通。 .5.3宜建有对创新营销带来的访问量、用户数和销售情况、转化率等效果评估的统计分析,实现多 维度的查询统计和图形化分析,为创新营销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7.6.1提炼景区的文化元素,开发系列文化创意产品传播景区历史文化,提升游客旅游的感知和体验, 促讲景区文化品牌传播

7.6.1提炼景区的文化元素,开发系列文化创意产品传播景区历史文化,提升游客旅游的感知和体验,

GB 14883.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钋-210的测定DB36/T 12342020

应对智慧景区的运维及保障进行整体策划 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实施运维及保障项目管理,对运 维及保障过程、结果进行监督、测量、分析和评审,并实施改进

对运维及保障项目应有策划且满足以下要求: a)根据景区的定位和能力,策划运维及保障对象的内容和要求,并形成运维及保障目录; b)明确专职运维及保障团队、流程、目标,对人员、资源、技术和过程进行规划,建立相适应的 运维及保障管理标准体系

在实施运维及保障管理过程中,应满足以下要求: 制定满足整体策划的实施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b) 建设运维及保障中心,能够监管物联感知、网络通信、计算存储、数据服务、智慧运用等各层 次中硬件设备、控制系统、应用程序的运行状况,并能够及时响应。

应对运维及保障管理过程和实施结果进行监控、测量、分析和评审,以符合运维及保障的要求和质 量目标。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定期评审运维及保障过程及相关管理体系,以确保运维及保障能力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b) 定期调查各相关方满意度,并对运维及保障能力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C 定期检查运维及保障目录各项指标达成情况

应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修改和优化运维及保障管理计 定: 以持续提升运维及保障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 a)建立运维及保障能力管理改进机制; 对不符合策划要求的行为及未达成的指标进行调查分析GB/T 27611-2011 再生利用品和再制造品通用要求及标识,及时调整和改进相关运维及保障工 作。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