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7166-2018 无损检测 复合材料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检测方法

GB/T 37166-2018 无损检测 复合材料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检测方法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2584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 37166-2018 无损检测 复合材料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检测方法

工业CT系统的断层厚度应能在一定范围内可调

对检测要求所确定的其他性能指标(如缺陷检出能力等)由设备供需双方按合同方

5.1.1应了解被检复合材料件的材料组成、结构、尺寸、质量等,以及可能存在不连续的分布和类型、极 限尺寸等特性FZ/T 73011-2013 针织腹带,确认工业CT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可检最大回转直径及最大承重等指标能 否满足检测要求。 6.1.2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制定检测工艺规程。检测工艺规程的内容包括适用范围、复合材料件参 数、人员资质要求、检测要求、复合材料件装夹方式、图像处理及分析方法和图像评定标准、记录和报 告等

GB/T 37166=2018

6.1.3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制定检测工艺卡。检测工艺卡的工艺参数选择应满足GB/T29070要求, 检测工艺卡可参照附录A或根据复合材料件检测特点自行设计。 6.1.4应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开机前的安全检查, 6.1.5按操作规程开启工业CT系统,并按要求对射线源系统进行训机或预热

6.2.1开机时按工业CT系统使用说明书进行偏置(暗场)校正和增益(亮场)校正。 6.2.2在设备参数和工艺参数调整后,应对工业CT系统进行校正。 6.2.3必要时,进行坏像素校正。 6.2.4必要时,用标准试件或模拟试件对检测工艺进行试验验证,得到的图像符合质量要求后实施 检测

6.3.1复合材料件装夹应有利于缺陷检出,便于工件安装和检测。 6.3.2根据检测工艺规程对复合材料件进行装夹,保证被检复合材料件的待检区域包容在有效检测视 场内,待检测区域形心宜靠近转台中心轴线。 6.3.3通过位置标定仪确定复合材料件所需扫描的断层位置,或通过DR图像确定断层扫描位置。 6.3.4装夹时应避免夹具对复合材料检测造成影响

6.3.1复合材料件装夹应有利于缺陷检出,便于工件安装和检测。

参照附录A的检测工艺卡对射线源参数、探测器参数、扫描方式、视场直径、图像矩阵、检测位置等 进行设置

6.4.2.1应根据被检复合材料件的尺寸、材料密度等特性,选择射线源能量(管电压)、强度(管电流)或 出束脉冲频率等射线源参数。 6.4.2.2在保证射线穿透的情况下,对于密度差异很大的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宜选择偏高的射线能量 (管电压),以提高信噪比。 6.4.2.3对于密度差异小的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宜选择偏低的射线能量,以增加对比度。 6.4.2.4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宜选用高的管电流或射线出束频率,提高射线强度,增加信噪比。 6.4.2.5检测复合材料的密度分布/材质均匀性时,射线源参数宜选择低管电压、高管电流。 6.4.2.6 检测复合材料的缺陷时,射线源参数宜选择高管电压、高管电流。 6.4.2.7 射线源的参数按GB/T29034和GB/T29070选择

6.4.3.1结合工业CT系统配置,根据复合材料件尺寸、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要求,选择合适的CT扫 描模式。 6.4.3.2工业CT系统常用二代和三代扫描模式。二代扫描方式适应较大范围的扫描视场尺寸,适合 射线扇形束不能包容整个检测对象的情形,不足的是扫描时间较长,扫描效率较低,使用成本较高;三代 扫描方式运动简单、扫描速度较快,适合射线扇形束可包容整个检测对象的情形。 42?一检测盒全杜数的公目第而和轴物时川重克工公目仙脑的向扫

6.4.3.1结合工业CT系统配置,根据复合材料件尺寸、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要求,选择合适的CT扫 描模式。 6.4.3.2工业CT系统常用二代和三代扫描模式。二代扫描方式适应较大范围的扫描视场尺寸,适合 射线扇形束不能包容整个检测对象的情形,不足的是扫描时间较长,扫描效率较低,使用成本较高;三代 扫描方式运动简单、扫描速度较快,适合射线扇形束可包容整个检测对象的情形。

GB/T 37166=2018

5.4.3.4检测复合材料的某断面密度分布/材质均匀性时,从平行于该断面的方向扫描

6.4.6.1根据扫描复合材料件大小、材质成分、检测目的决定扫描采样时间 6.4.6.2检测复合材料的密度分布/材质均匀性时宜增大采样时间

6.4.6.1根据扫描复合材料件大小、材质成分、检测目的决定扫描采样时

6.4.7准直器尺寸及断层厚度

6.4.7.1根据复合材料件检测的目的,选择准直器尺寸及断层厚度。

根据复合材料件的检测需求,如优先考虑检测密度分布/材质均匀性、缺陷、重建效率,或综合考 上因素,选择合适的重建参数进行图像重建

检测CT图像应具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对比度和信噪比,且不存在影响评判的伪像。

采用合适的图像处理方法改善图像 时比度和信噪比。检测复合材料的缺陷时,宜采用

针对检测目的,根据图像上细节特征的像素值、形状、尺寸、灰度等情况,采用具有尺寸测量、密度测 量、CT值统计分析、信噪比分析、直方图分析等功能的图像测量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

对图像接标准格式进行输出和保存 格式。图像的原始数据不应被修改。

宜制作已知密度分布、材质均匀性的典型复合材料模拟试件及含已知缺陷(尺寸也已知)的典型

GB/T 37166=2018

合材料模拟试件,获得工业CT图像,用于对密度分布、材质均匀性及缺陷评判时参考 .2对密度分布、材质均匀性进行定性或定量评判;对缺陷进行定位、定量测量、定性评价,并给出气孔 孔隙)、裂纹、夹杂、分层、折叠和褶皱等缺陷的分类评判结果。 7.3以复合材料件的技术文件、图样、工艺条件或相关检验标准为依据,根据工业CT检测图像评判结 果,由专业人员作出检测结论。 .4复合材料典型缺陷的工业CT检测图像参照附录B。

检测记录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用户信息:送检单位或部门、送检人等; b) 被检复合材料件信息:名称、图号、检测要求: : 检测设备参数:名称、型号、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尺寸测量精度等主要性能参数; 检测工艺参数:射线源参数(类型、能量或管电压、剂量率或管电流、焦点尺寸等)、探测器类型 放大倍数、采样时间或采样脉冲数、后准直器尺寸、视场直径、扫描方式、切片位置、切片厚度、 切片层数、重建范围、图像矩阵、图像重建方法、图像处理方法、图像测量部位及测量方法等; 图像评判:缺陷类型、缺陷尺寸及位置测量值、CT图像文件名称,根据需要附上处理后的局部 (或全部)图像; f 检测人签字、检测日期

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用户信息:送检单位或部门、送检人等; b) 被检复合材料件信息:名称、图号、规格尺寸、对比试样等; ) 检测设备参数:名称、型号、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尺寸测量精度等主要性能参数; 检测工艺参数:射线源参数(类型、能量或管电压、剂量率或管电流、焦点尺寸等)、探测器类型, 放大倍数、采样时间或采样脉冲数、后准直器尺寸、视场直径、扫描方式、切片位置、切片厚度 切片层数、重建范围、图像矩阵、图像重建方法、图像处理方法、图像测量部位及测量方法等; e) 图像评判:缺陷类型、缺陷尺寸及位置测量值、CT图像文件名称,根据需要附上处理后的局部 (或全部)图像: 检测人签字及检测日期、审核人签字及审核日期

GB/T 37166=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复合材料件工业CT检测工艺卡 复合材料件工业CT检测工艺卡如表A.1所示

1复合材料件工业CT检测工艺卡

合材料件工业CT检测工

料典型缺陷工业CT图像如图B.1~图B.15所示

图B.1高硅氧复合材料模拟气孔缺陷

图B.3碳纤维复合材料分层缺陷

图B.5碳纤维复合材料气孔缺陶

GB/T 37166=201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复合材料典型缺陷工业CT图像

图B.2高硅氧复合材料模拟夹杂缺陷

图B.4碳纤维复合材料分层缺陷

图B.6碳纤维复合材料夹杂缺陷

GB/T 20501.3-2017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第3部分:平面示意图GB/T 37166=2018

图B.7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裂纹缺阻

图B.9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夹杂缺

图B.11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气孔缺陷

图B.8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裂纹缺陷

图B.10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分层缺陷

GB/T 28728-2012 溶液聚合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SBR)微观结构的测定图B.12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分层缺陷

GB/T 37166=2018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泡沫夹心结构)折叠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