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315-2014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补加固技术规程

DL/T 5315-2014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补加固技术规程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L/T 5315-2014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7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25286
VIP资源

DL/T 5315-2014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L/T 5315-2014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补加固技术规程

对可靠性不足或要求提高使用可靠性的承重结构、构件及其 相关部分采取增强、局部更换或调整其内力等措施,使其具有现 行设计规范及使用所要求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

2.0.3界面剂(胶)

为改善修补材料与基材之间的黏结效果而在基材表 胶粘剂。

环氧树脂、固化剂和一定级配填料的混合物。根据不同 可适当掺加增塑剂、稀释剂或其他材料。

一种水灰比小SN/T 4872-2017 苹果花象检疫鉴定方法,拌和后归堆放置30min60min后方可 的水泥砂浆。

2.0.8稳定与不稳定裂缝

宽度和长度基本不随外界条件与荷载变化而变化的裂缝 稳定裂缝,或称为“死缝”;反之称为不稳定裂缝,或称为“活

以具有所要求特性的连续纤维或其制品与结构胶黏结而成的

2.0.10增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原构件截面面积或增配钢筋,以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 或改变其自振频率的一种加固方法。

在修补材料与混凝土结构等基材之间采用带肋钢筋予以锚固 连接的技术。

3.0.1水工混凝土结构修补加固方案应综合考虑缺陷形成机理 修补材料适应性与施工环境等方面因素确定,做到技术可行、质 量可靠、经济合理、安全耐久。 3.0.2水工混凝土结构修补加固的材料,应与被修复的基层混凝 土及其他修补材料的性能相适应,并满足设计要求。 3.0.3水工混凝土结构修补加固时,在修补材料与基层混凝土接 触面上宜采用界面剂。 3.0.4采用水泥基材料修补时施工环境温度宜为5℃以上,采用 聚合物材料修补时施工环境温度按照材料本身使用条件确定。 3.0.5水工混凝土结构进行修补加固处理时不得影响原结构 安全。 工

3.0.7修补加固过程中应有完整的记录,修补加固实施后应进行 质量检查。

4.0.1修补加固所用材料应具备产品合格证,材料性能应满足设 计与施工要求。 4.0.2水泥灌浆与化学灌浆材料应分别符合DL/T5148《水工建 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和DL/T5406的要求。 4.0.3配制砂浆及混凝土的原材料应符合DL/T5144《水工混凝 土施工规范》的要求。 4.0.4裂缝表面封闭采用的涂料和粘贴板材宜选用柔性材料。 4.0.5裂缝修补的灌浆材料应根据裂缝的类型选择。稳定裂缝可 选用水泥浆材、环氧类浆材和高强聚氨酯浆材等;不稳定裂缝可 选用弹塑性聚氨酯浆材等。 4.0.6补强加固的灌浆材料可选用环氧类浆材、水泥浆材、高强 聚氨酯浆材和甲凝浆材等。 4.0.7裂缝渗漏处理的灌浆材料宜选用亲水性好、可灌性和耐久 性好、水中固化速度可调的水泥基类材料,或选用具有遇水膨胀 性能的化学材料。

.0.7裂缝渗漏处理的灌浆材料宜选用亲水性好、可灌性和耐 生好、水中固化速度可调的水泥基类材料,或选用具有遇水膨 生能的化学材料,

4.0.8混凝士剥蚀修补材料应根据混凝王剥蚀的原因选择,选用

能不应低于修补部位基层混凝工现有指标。 4.0.9 当基层混凝土面为潮湿面时,应选用亲水性界面剂。 4.0.10水下修补加固材料应适应水下施工条件。 4.0.11 常用修补材料可根据附录A选用。

5.1.1混凝土裂缝修补应符合下列原则: 1应按成因与性状选择适当的修补方法。 2应根据裂缝性质选择合适的修补材料和修补时机。 5.1.2混凝土裂缝修补可采用涂刷法、粘贴法、凿槽嵌填法和灌 浆法等。 5.1.3混凝土裂缝修补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修补前应收集裂缝相关资料,对裂缝进行分类和评估。明 确修补范围与规模、修补方法、工艺要求和质量合格标准等。 2施工前应对裂缝处理范围内的混凝土表面缺陷和杂质进 行处理和清理,经处理后的混凝土表面应清洁、坚固、平整与 干燥。 3有外观要求的裂缝修补,应满足外观设计要求

修补前应收集袋缝相天资科,对缝进行分类和评估。明 确修补范围与规模、修补方法、工艺要求和质量合格标准等。 2施工前应对裂缝处理范围内的混凝土表面缺陷和杂质进 行处理和清理,经处理后的混凝土表面应清洁、坚固、平整与 干燥。 3有外观要求的裂缝修补,应满足外观设计要求

5.2表面与浅层裂缝的修补

5.2.1表面裂缝与浅层裂缝可选用涂刷法和粘贴法进行

1涂刷范围宜扩展至裂缝两侧各5cm~15cm区域内,并宜 向裂缝两端各延伸10cm~30cm。 2涂层基面应平整,采用界面剂时应采用与涂刷涂层配套的 界面剂。 3涂刷涂层时,下一道和上一道涂刷方向应垂直。涂层的厚 度和均匀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应产品的规定。涂层颜色应均匀,

DL/T 5315 2014

无鼓包、流消、针孔、分层和缩孔等缺陷。 4结构转弯处、边缘、阴角、阳角与伸出基层的管道周围等 细部处的涂刷,其工艺应进行细化设计。 5应在涂层产品规定的作业环境下进行涂刷施工。 6喷涂施工应采用专用设备。

5.2.3采用粘贴法修补裂缝施工应符

裂缝两端各延伸20cm~40cm。 2粘贴范围基面应平整,并应采用与粘贴材料配套的界面 剂,均匀涂刷于基面上,待界面剂表干后再粘贴柔性片材。 3柔性片材与基层混凝土应粘贴密实、牢固、平整。 4接头宜采用搭接形式,搭接长度应大于10cm。搭接处应 黏结牢固、密实。 5柔性片材周边与混凝土接触部位宜采用专用止水材料进 行封边处理, 6当对柔性片材进行外表面保护时,应按设计要求的保护板 材和不锈钢压条、不锈钢螺栓,按规定的孔距、排距进行钻孔安 装、固定保护

5.3.1深层和贯穿裂缝的修补应采用内部灌浆法。灌浆材料可选 用化学浆材或水泥浆材。当裂缝宽度小于0.5mm时,宜选用化学 浆材。

5.3.2缝口宽度大于1mm的裂缝宜选用先凿槽嵌填,后灌浆的方

.3.2缝口见度 法。采用凿槽嵌填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骑缝开凿U形槽,槽宽、深5cm~6cm,并向缝的两端各 延长5cm~20cm。 2清洗槽面并自然晾干或烘干后,在槽内表面涂刷界面剂 分层嵌填刚性材料或柔性材料,表面压实抹光。

DL/ T 5315 = 2014

5.3.3采用水泥浆材修补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立面上的竖向裂缝或斜缝灌浆应自下而上、由深孔到浅孔 依次进行。立面上的水平或近似水平裂缝灌浆应自一端向另一端、 由深孔到浅孔依次进行。平面上的裂缝宜选择通畅性最好的孔开 灌,同时向两端依次进行。 2、当裂缝规模较大时,可采取分区灌浆。分区方法可采取钻 孔封堵、间隔灌浆分割等形式。 3灌浆钻孔宜采用回转取芯钻机钻进,钻孔参数应按设计规 定执行。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可按照DL/T5406计算,并通过现 场试验论证选定。 4灌浆孔采用斜孔时,钻孔可布置在裂缝的一侧或两侧,斜 孔应穿过缝面与缝面相交,且过缝深度应大于10cm;灌浆孔采用 骑缝孔时,骑缝孔孔深距裂缝底宜小于40cm。 5水泥浆液水灰比、灌浆压力可按设计规定执行,也可通过 现场试验论证选定。 6浆液中掺入外加剂时应通过试验论证,凡能溶于水的外加 剂均应以水溶液掺入。 7灌浆准备和特殊情况处理可按照DL/T5148的相关规定 执行。 8灌浆结束标准:在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0.05L/min 后,继续灌注20min,可结束灌浆。 5.3.4裂缝灌浆后,表面封闭可采用涂刷法、粘贴法

5.3.4裂缝灌浆后,表面封闭可采用涂刷法、粘贴法

5.4.1涂层表面应平整、莲续和均匀,无流挂、针孔、起泡和开 裂等缺陷。涂层厚度检测可采用无损检测或将涂层割开测量其厚 度。涂层与基材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强度检测方法见附录B。 5.4.2·粘贴法修补后,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的气泡,不得 有鼓包、漏粘、皱褶等缺陷。粘贴材料与基材混凝土之间的黏结

鼓包、漏粘、皱褶等缺陷。粘贴材料与基材混凝土之间的黏结

强度检测方法见附录B。 5.4.3采用凿槽嵌填法修补时,若嵌填材料为刚性材料,修补结 束7d后,可用小锤在表面进行敲击检查嵌填密实程度;若嵌填材 料为柔性材料,可现场抽选一定比例的施工段,检查嵌填密实程 度和黏结效果。

5.4.4水泥灌浆和化学灌浆的质量检查应分别按照DL/T5148与 DL/T5406 的规定执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5.4.4水泥灌浆和化学灌浆的质量检查应分别按照DL/T5148与

DL/T5406的规定执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DL/ T 5315 2014

6.1.1混凝:1渗漏处理应遵循下列原则: 1渗漏处理宜在渗漏早期、无水或低水位情况下进行。 2渗漏处理宜在渗漏迎水面处截堵,并应遵循“上堵下排、 堵排结合”的原则。 3当无法在迎水面处截堵或不能降低迎水面水位实施堵漏 时,在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可在背水面堵漏。背水面堵漏应 遵循“先排后堵、排堵结合”的原则。 4对于重要部位的渗漏,应进行专项设计并采用综合方法 处理。 6.1.2混凝土渗漏可按照结构形式和儿何形状的不同进行分类,

6.2裂缝与层间缝渗漏处理

1涂刷法与粘贴防渗层法适用于在渗漏迎水面对裂缝或层间

缝缝口进行处理。施工可按照表面与浅层袭缝修补的方法处理。 6.2.2凿槽嵌填法适用于在迎水面处对渗漏缝缝口进行嵌填处 理。当凿槽嵌填法用于背水面渗漏裂缝处理时,应先采用临时封 堵措施,在槽面干燥的情况下实施。凿槽嵌填法施工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在渗漏迎水面处,沿渗漏裂缝、层间缝骑缝开凿U形槽 在缝两端骑缝钻截水孔,清洗干净槽、孔,分层嵌填亲水性柔性 材料,并压实抹光。 2对于渗漏逸出点临时封堵应骑缝开凿U形槽,清洗干净 后,将速凝材料快速堵入槽中,并挤压密实。 3对凿槽嵌填材料有防护要求的应涂抹防护材料,有外观 要求的应按要求进行装饰。 6.2.3采用灌浆法处理裂缝或层间缝渗漏,可在渗漏迎水面处进 行灌浆截堵,也可在出水口采取钻孔顶水灌浆封堵。两种处理方 法均宜符合下列规定: 1迎水面灌浆钻孔应采取斜孔布置;灌浆前宜进行有色水压 水试验,测量从灌浆点到逸出点的流时,并计算灌浆单位流量。 2顶水灌浆法钻孔可骑缝或斜孔布置。灌浆前宜进行有色水 压水或试气试验。压水试验压力不应大于最大水头下的静水压力, 试气压力不宜超过灌浆压力的30%。 6.2.4引排止漏法适用于在渗漏逸出点处处理渗漏的裂缝或层间 缝。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缝的一侧或两侧钻斜孔与缝面相交,并穿过缝面20cm, 理管引排水。 2引排完成后,进行封缝和灌浆。 3灌浆过程中,引排孔与缝面若串通出浆,该孔可兼做灌浆 孔滋浆

缝。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缝的一侧或两侧钻斜孔与缝面相交,并穿过缝面20cm, 埋管引排水。 2引排完成后,进行封缝和灌浆。 3灌浆过程中,引排孔与缝面若串通出浆,该孔可兼做灌浆 孔灌浆。 4裂缝修补后封闭导水管。

DL / T 5315 2014

6.3.1采用涂刷法处理结构缝渗漏应在结构缝缝口表面处进行。 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结构缝周边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清洗,晾干后涂刷专 用界面剂。 2清除缝内杂物及失效的止水材料等,然后嵌填柔性密封 材料。 3待界面剂表干后分层涂刷柔性防渗涂料。 4柔性防渗涂料与混凝土搭边之间的收边按图6.3.1所示处 理,边缘打磨成三角形,边缘深度为2mm,边沿柔性涂料与混凝 土平滑过渡

6.3.1涂刷法处理结构缝渗漏示意

1一结构缝;2一混凝土表面;3一柔性防渗涂料:4一柔性密封材料

5一与混凝王搭接边(接边处打磨深度不小于2mm);6一胎基布

5保证柔性防渗涂层宽度不小于25cm,结构缝中间部位涂 层厚度不小于4mm。 6结构缝中间部位涂层内粘贴一道胎基布。 6.3.2采用粘贴法处理结构缝渗漏应在缝口表面处进行。根据渗 漏情况可选择表面粘贴法或凿槽粘贴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表面粘贴法施工: 1)结构缝两侧不小于20cm范围内的混凝土表面应清 洁、干燥、平整、坚固。 2)在基面上涂刷一层界面剂,加压进行粘贴。若在潮湿 基面粘贴时,应选用亲水性界面剂进行粘贴。

DL/ T 5315 2014

凿槽粘贴法施工: 1)沿结构缝两侧凿一条宽15cm~25cm、深5cm~15cm 的平底槽,槽底面应坚固、干燥。 2)清除缝内堵塞物,嵌入柔性密封材料。 3)在槽面先涂刷一层界面剂,再用聚合物砂浆将槽底找 平,见图 6.3.2 。

6一聚合物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7柔性密封材料

图6.3.2凿槽粘贴处理示意图

3.3采用锚固法处理结构缝渗漏应在缝口表面处进行。施工应 合下列规定: 1内部锚固柔性防水板材施工: 1)沿结构缝两侧凿宽15cm~20cm、深4cm~6cm的平 底槽,并用聚合物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找平。 2)在结构缝两侧按设计规定的孔径、孔距和孔深等各钻

DL / T 5315 2014

5一柔性防水填料;7一聚合物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

1一锚固螺栓;2一柔性防水板材;3一不锈钢压条;4防锈涂料:

密封材料;6一原伸缩缝止水;7一粘结剂;

5)任不锈钢压条及螺再表闻涤刷防锈徐科。 6.3.4采用凿槽嵌填法处理结构缝渗漏宜在缝口表层处进行。施 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凿槽可根据嵌填材料的工艺要求和设计规定的嵌堵方案 凿成U形槽或T形槽。对缝宽较小、伸缩变形较大的结构缝,可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槽宽。 2清除结构缝内杂物及失效的止水材料等,冲洗干净,并使 其干燥。 3槽面干燥后涂刷胶粘剂,槽底设隔离棒(条),按要求嵌 填柔性材料并与原混凝土面齐平。 4当需要对嵌填材料进行表面封闭保护或有外观要求时,可 采取涂刷方法进行。 6.3.5采用灌浆法处理结构缝渗漏可在缝口表面和背水面进行。 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有伸缩变形的结构缝,应选用弹性好、延伸性大的柔性 灌浆材料。对蓄水后建筑物处于受压工作状态的结构缝,应选用 刚性灌浆材料。 2在灌浆段的上、下端应骑缝钻设封闭孔。孔径宜为 30mm~60mm,孔深不得钻穿原止水片,清洗后用胶凝材料封堵 分隔。

DL / T 5315 2014

3灌浆压力宜为0.3MPa~0.5MPa,在此压力下,注入率不 大于0.01L/min时继续灌注20min,可结束灌浆。 4竖向或斜向结构缝的灌浆,其垂直高度的浆柱压力大于或 接近设计灌浆压力时,应分隔灌浆段,并采取自下而上逐段灌浆。 5.3.6采用钻孔隔离法处理结构缝渗漏,可在混凝士平面结构缝 两道止水片之间或止水片的背水面,采取垂直向下钻设骑缝孔并 孔内回填或灌注胶凝材料的方式进行。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骑缝钻孔应采用回转取芯钻机钻进。孔位偏差应小于1cm。 2孔深宜为渗漏点向下100cm~200cm,孔径应根据混凝土 钢筋保护层厚度和止水片间距、孔深及钻孔垂直精度等综合因素 比对后选定。 3钻孔升钻前应根据孔深、孔径计算钻孔允许偏斜率,根据 偏斜率制订控制孔斜的预防措施和发生偏斜后的纠偏措施,以及 处理钻孔事故的方法与措施 4钻孔施工作业暂时中止时,孔口应妥善保护,防止流进污 水和落入异物。 5钻孔施工不得钻穿或损坏止水片,发生钻穿或损坏时应采 取措施及时处理,直至合格。 6.3.7采用综合法处理结构缝渗漏可在迎水面或背水面进行,应 进行专项设计。 6.3.8补灌沥青适用于沥青井止水结构的渗漏处理,施工应符合 下列规定: 1沥青井加热可采用电加热法或蒸汽加热法; 2蒸汽加热时,加热前应用风水轮换冲洗加热管,加热的进 气压力宜为0.3MPa~0.4MPa,回气压力宜为0.1MPa~0.2MPa, 持续加热24h~36h 3电加热时应有2000A~3000A的电源; 4并内沥青膏加热温度应控制在120℃~150℃; 5打开出流管检查沥青熔化和老化程度:

6补灌的沥青膏配比由试验确定: 7补灌的沥青膏经熔化熬制后灌注井内,灌后膏面应低于井 0.5m~1.0m; 8灌后应对井口、管口加盖保护

6.4.1当水压小于0.1MPa时,可采用直接堵漏法和导管堵漏法, 堵漏材料应能在潮湿和动水条件下速凝,且凝固时间可调控,并 能与孔壁黏结牢固;当水压大于0.1MPa时,可采用灌浆堵漏法。 6.4.2直接堵漏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把孔壁凿成口大内小的楔形状,并冲洗干净; 2将速凝材料捻成与孔相近的形状,迅速塞入孔内,堵住 漏水。 6.4.3导管堵漏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清除漏水孔壁的松动混凝土,凿成适合下管的孔洞; 2将导管插入孔中,导管四周用速凝材料封堵,凝固后拔出 导管; 3用速凝材料封堵导管孔。 6.4.4灌浆堵漏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漏水孔口扩成喇叭状,并冲洗干净。 2用速凝材料埋设灌浆管,将漏水从管内导出,用高强砂浆 回填管口四周至原混凝土面。 3高强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量测出水口处渗漏水头压 力并进行有色水压水试验。试验压力宜为该水头压力的1.2倍~ 1.5倍。 4压水试验结束即可进行顶水灌浆,灌浆压力不得大于最大 水头下的静水压力。在设计灌浆压力下,基本不吸浆或已接近胶 凝浆材凝固时间时,结束灌浆。 5当渗漏量很大时,可在集中渗漏处的周边一侧钻若于个斜

DL/T 53152014

孔与渗漏源相交,并理管引排。 6采用直接堵漏法对引排孔进行封堵。

6.5.1涂刷法适用于大面积散渗处理,材料宜选用聚合

.5.1徐刷法适用于入面积 理,材科直选用录合物尔泥塞 涂料、渗透结晶型涂料或高分子材料涂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照涂抹或者喷涂的要求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清除破 损混凝土并冲洗干净。 2用快速堵漏材料对出渗点进行封堵,使混凝土表面干燥。 3 涂刷范围应大于渗漏区域。 4当采用水泥基材料时,应在涂层凝固后加强养护。 5当采用高分子材料涂层时,应按相应产品性能要求进行 保护。 6.5.2粘贴法或锚固法适用于因混凝土防渗等级不足引起的大面 积散渗处理,材料可选择三元乙丙橡胶片材、氯丁橡胶片材、聚 氯乙烯片材、聚乙烯片材、橡胶布及其他防水材料。 6.5.3防渗面板法适用于混凝土严重渗漏、抗渗性能差的迎水面 散渗处理。面板材料宜选用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士。施工应符 合下列规定: 1水泥混凝土防渗面板施工应按DL/T5144的规定执行。 2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施工除按DL/T5363《水工碾压式沥 青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规定执行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应满足材料质量要求。沥青混凝 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并满足防渗性能、流变稳 定性能及施工工艺要求。 2)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施工宜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模 板,并兼做永久防护面板。 3)防护面板安装前,应清除迎水面污物、松散的浮皮,

散渗处理。面板材料宜选用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施工应符 合下列规定: 1水泥混凝土防渗面板施工应按DL/T5144的规定执行。 2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施工除按DL/T5363《水工碾压式沥 青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规定执行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应满足材料质量要求。沥青混凝 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并满足防渗性能、流变稳 定性能及施工工艺要求。 2)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施工宜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模 板,并兼做永久防护面板。 3)防护面板安装前,应清除迎水面污物、松散的浮皮, 凿平和清理凸起部分,回填蜂窝麻面,潮湿迎水面宜用

DL/T 5315 2014

红外线加热器或喷灯烘十。在十燥迎水面喷洒或涂刷阳 离子乳化沥青或稀释沥青,涂量宜为0.15kg/m²~ 0.20kg/m²。阳离子乳化沥青涂刷后在常温下应干燥 12h以上,稀释沥青涂刷后应干燥6h以上。 4)防护面板应干燥、洁净,安装前在其内侧均匀喷洒或 涂刷阳离子乳化沥青或稀释沥青。 5)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临空底面和侧面可用L形钢筋 混凝土防护面板封闭,护面板底面和侧面一般用固定 在坝体上的角钢支撑,也可用螺栓直接将工形钢筋混 凝土护面板锚固在坝体上。 6)迎水面的永久横缝应进行特殊处理,宜凿成V形缝 槽,其深度和宽度视横缝处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而定, 缝槽内填充沥青基类嵌填材料,表面铺盖土工膜或油 毡类材料等。 藿浆法适用于混凝土密实性差或网状深层裂缝产生的散渗处 家材料可选用水泥浆材或化学浆材。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每一独立的混凝土不密实区应布置不少于2个孔径大 的取芯检查孔兼灌浆孔,芯样应进行素描。通过该钻孔进 或试气试验。 以压水或试气试验的检查孔为圆心,逐步扩大布置其他灌 钻孔应采用回转钻钻孔。

6.5.4灌浆法适用于混凝土密实性差或网状深层裂缝产生的散渗处

理,灌浆材料可选用水泥浆材或化学浆材。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每一独立的混凝土不密实区应布置不少于2个孔径大 于3cm的取芯检查孔兼灌浆孔,芯样应进行素描。通过该钻孔进 行压水或试气试验。 2以压水或试气试验的检查孔为圆心,逐步扩大布置其他灌 浆孔。钻孔应采用回转钻钻孔。 3灌前应进行灌浆孔压水或试气试验。当不密实区域有多孔 互串时,应采取并联灌浆。 4灌浆方法、灌浆压力与灌浆结束标准等均应按设计规定执 行。无规定时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5灌浆结束后,宜对混凝土表面涂抹防水涂层进行防护

混凝土渗漏处理质量检查方法可按表6.6.1执行

混凝土渗漏处理质量检查方法可按表6.6.1执行

表6.6.1混凝土渗漏处理质量检查方法

DL / T 5315 2014

6.6.2压水试验检查。采用灌浆法处理渗漏时,水泥灌浆与化学 灌浆的质量检查分别按照DL/T5148与DL/T5406规定执行。

DL /T 5315 = 2014

7.1.1对混凝土剥蚀的修补,应先按DL/T5251进行分类,判明 混凝十剥蚀的原因,然后确定处理方法。混凝土剥蚀修补后,可 根据结构部位在表面涂刷具有防渗、耐水、抗冲磨、抗冻及耐老 化特性的涂料进行防护

混凝土剥蚀的原因,然后确定处理方法。混凝土剥蚀修补后,可 根据结构部位在表面涂刷具有防渗、耐水、抗冲磨、抗冻及耐老 化特性的涂料进行防护。 7.1.2配置砂浆或混凝土所用水泥应选用颗粒细、水化热较低、 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水泥;粗骨料应选用粒径5mm~40mm的 卵石或碎石。混凝土及砂浆的水胶比宜小于0.40。 7.1.3界面剂可选择与修补材料同类的水泥净浆或砂浆、聚合物 水泥净浆或砂浆以及水溶性环氧类粘结剂等。涂刷界面剂应薄而 均匀,界面剂涂刷对基面的要求及涂刷后至修补材料覆盖的时间 间隔应通过试验确定。 7.1.4基层混凝土表面应凿除至出露新鲜、坚硬的混凝土,凿除 厚度宜均匀,凿除坑的周边应垂直,轮廓线宜构成凸多边形。修 补厚度大于15cm时,应布设锚筋。

7.1.2配置砂浆或混凝土所用水泥应选用颗粒细、水化热较低、

7.2.1用于修补的混凝士材料的设计指标应根据建筑物设计要求 确定,抗冻等级应不小于F200,修补材料与基层混凝土之间的黏 结强度应大于1.0MPa,且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修补材料应掺用 引气剂和引气型减水剂,其品质应符合DL/T5100《水工混凝土 外加剂技术规程》的规定。

7.2.2冻融剥蚀的修补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冻融剥蚀深度小于0.5cm时,基面应打磨清理至新鲜、坚 硬的混凝土面,并清洗干净,基面于燥后,宜在其上涂刷防护 涂料。 2冻融剥蚀深度大于0.5cm时,应凿除冻融损坏的基层混凝 土及脱空的混凝土,直至出露新鲜、坚硬的混凝土面,凿除深度 应大于1cm。 3对于小面积修补,宜采用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聚合物水泥 砂浆和聚合物砂浆。 4当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时,一次涂抹厚度不宜大于 2cm,超过2cm时应分层涂抹:当采用聚合物水泥混凝士修补时, 次浇筑厚度不宜大于15cm,超过15cm时应进行分层浇筑,适 当布设插筋,每层混凝士浇筑后应及时振捣。顶层砂浆或混凝士 表面应抹光,并及时养护。 5基层混凝士强度等级高于C20时,宜选用聚合物砂浆修 补,总厚度不宜大于3cm,施工时基面混凝土应于燥,若无法形 成王燥条件,应选用亲水性界面剂

GB/T 17466.24-2017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电器附件安装盒和外壳 第24部分:住宅保护装置和其他电源功耗电器的外壳的特殊要求7.3磨损和空蚀的修补

7.3.1对于空蚀破环的修复,应加强修补面的体型控制,严格控 制表面不平整度,控制标准应符合DL/T5166《溢洪道设计规范》 的有关规定。

1根据混凝土表层磨损的情况、修补环境和设计要求,应选 用高标号抗冲磨材料或高韧性抗冲磨材料。 2推移质冲磨破坏的修补可选用高强硅粉水泥混凝土、高强 铁矿石硅粉水泥混凝土、铁轨嵌高强混凝土、高弹性抗冲磨砂浆、 高韧性聚合物砂浆及铺设钢板等。 3.对混凝土磨损及空蚀较严重的部位,宜选用高强水泥混凝 土或聚合物水泥混凝土修复。高强水泥混凝土内可掺用硅粉、纤

DL/ T 5315 2014

维、掺合料、密实剂,不宜掺用引气剂。 4砂浆或混凝土类修补材料与基层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强度 应大于2.0MPa,且满足设计要求。 5表面抗冲磨防护涂料应选择具有防渗、耐水、耐老化及抗 冲磨等特性的材料,其抗拉强度应大于20MPa,涂层与混凝土之 间的黏结强度应大于2.5MPa。 6插筋宜采用螺纹钢筋,钢筋品种、直径和锚固端胶凝材料 等应满足设计要求。 7.3.3磨损和空蚀的修补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磨损和空蚀深度小于3cm的部位,宜选用聚合物 砂浆修复。 2当混凝土磨损和空蚀深度大于.3cm时,凿除坑深度应大 于15cm,并布设插筋和钢筋网。插筋直径与深度、布置形式等应 满足设计要求。 3选用聚合物砂浆修补时,基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 C25,施工时要求基面混凝土干燥。

7.4钢筋锈蚀引起混凝土剥蚀的修补

7.4.1钢筋锈蚀引起混凝土剥蚀的修补方法包括剥蚀混凝土修 补、涂层保护和使用阻锈剂等。 7.4.2薄层修补材料宜选用抗渗等级不低于W12的水泥砂浆、聚 合物水泥砂浆;对遭受严重侵蚀的部位可选用聚合物砂浆;当修 补厚度大于10cm时NB/T 20003.3-2010 核电厂核岛机械设备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应选用抗渗等级不低于W12的水泥混凝土、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 7.4.3在有氯离子侵蚀的环境中,水泥混凝土和砂浆必须掺用钢

7.4.3在有氯离子侵蚀的环境中,水泥混凝土和砂浆必须掺用钢 筋阻锈剂,聚合物水泥砂浆及混凝土和聚合物砂浆及混凝土也可 掺用阻锈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