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677-2019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规范

DB11/T 1677-2019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11/T 1677-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24973
VIP资源

DB11/T 1677-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11/T 1677-2019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规范

5.2.6监测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和自由设站法等;监测特定方向上的

平位移时可采用视准线法、小角度法等;崩塌垂直位移可采用水准测量法、三角高程测量等方法 关技术要求应符合JGJ8的规定

5.2.7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进行监测,应符

a)监测距离宜小于300m; b)摄影方式可采用正直摄影、交向摄影、多基线摄影等方式,应能确定崩塌的几何形态、位置及 裂缝尺寸等特征; C) 测量精度、物方控制、数据获取、数据处理等应符合GB50167及GB/T12979的规定。 5.2.8 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监测崩塌多形态变形特征SN/T 5254-2020 煤中氟和氯的测定 高温水解-离子色谱法,相关技术要求应符合GB50167和JGJ8的规 定。

5.2.9裂缝位错监测宜采用裂缝计测量法和简易测缝法,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b)简易测缝法监测点宜设置在崩塌后缘裂缝处并垂直裂缝布设,采用钢卷尺、游标卡尺等量测裂 缝的发展变化。 5.2.10采用视频监控技术,应能够连续、实时监控崩塌动态特征、捕捉崩塌坠落姿态,相关技术要求 应符合JGJ/T292的规定。 5.2.11为获取崩塌的多方向位移、运动姿态和坠落数据,宜采用基于微纳技术的三维运动姿态测量系 统进行多形态监测

5.2.12降雨量应采用自动化监测,并应符合下

a)采集信息:雨量、采集时间、上传时间、传输方式、蓄电池实时电压、环境温度、信号强度等: b)监测频率:降雨时不低于1次/5min;无雨时不低于1次/2h; c)数据传输方式:宜采用GPRS和北斗双通道传输模式; d)供电要求:在无日照情况5min传输频率下,满足单一GPRS传输方式至少连续正常使用15天,单 一北斗传输方式至少连续正常使用7天; e)仪器的技术参数、仪器与安装环境应满足GB/T21978的要求。

DB11/T1677—2019

5.2.13崩塌监测频率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危害对象、稳定状态、自然条件等因素,并能系统反映所监测 目的重要变化过程及变化时刻。崩塌监测频率应符合下列要求: a)采用自动化监测时应实时连续监测; b)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崩塌,监测频率应每天不低于1次; C)处于欠稳定状态的崩塌,监测频率应每周不低于1次; d)汛期、冻融期应加密监测,出现不稳定状况时,宜数小时1次

崩塌监测精度应符合下孕

a)水平位移监测点坐标中误差不超过3.0mm;垂直位移监测点测站高程中误差不超过1.5mm; b)裂缝位错监测精度,对于裂缝计法监测精度不低于0.2mm,对于简易测缝法监测精度不低于 0.5mm;

5.3.1对于采用三角形网法、极坐标法、交会法、水准测量法、三角高程法等测量方法获取的位移监 测数据,应编制累计位移矢量图,水平和垂直位移量叠加在一起的综合分析图,位移历时曲线图等。 5.3.2近景摄影测量监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除应符合GB50167及GB/T12979的相关规定外,尚应根 居不同期次摄影测量获取的崩塌特征点的二维或三维坐标,计算并分析崩塌的位移量、位移速率和变形 万向。 5.3.3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除应符合GB50167和JGJ8的相关规定外,尚应按点、线、 面的变形分析数据,对崩塌的整体、重要分区、重点部位等位移变形量、变形速率、变形方向进行综合 平价。 5.3.4视频监控数据应有效存档。通过目标检测分析,确定崩塌的位置、运动方向、速度。通过目标 跟踪分析,记录并分析崩塌体的运动轨迹和运动参数。 5.3.5多形态监测数据的整理,应编制崩塌水平位移、垂直位移量图、崩塌体运动轨迹图等。 5.3.6 对降雨量数据分析整理应编制年、月降雨量直方图、降雨历时曲线图及不同雨强直方图等。 5.3.7应根据各项监测成果,综合分析崩塌的变形特征,提交阶段监测成果和总结报告。

5.3.5多形态监测数据的整理,应编制崩塌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矢量图、崩塌体运动轨迹图等。

6.1.1根据滑坡体的地质环境特征、稳定状态以及监测目的等,滑坡监测应采用专业技术监测和简易 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6.1.2滑坡监测应在搜集资料及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监测方案,搜集资料及现场调查除应符合本规 范3.0.3条规定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a)分析滑坡边界、变形特征、规模、主要诱发因素与影响因素等,确定其发育阶段和稳定状态; b)搜集能满足监测工作的地形图、地质图和典型的剖面图、附近建设规划图。 6.1.3滑坡监测级别应根据滑坡的危害程度、稳定状态按表2确定。

DB11/T 16772019

6.1.4不同监测级别的滑坡监测项目应按表3确定

6.1.4不同监测级别的滑坡监测项目应按表3确定

1.5滑坡监测方法应根据监测项目、监测精度和方法适用性等因素,按表4确定,并宜采用多 组合监测。

6.1.6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滑坡体局部变形异常 应现场动态调整监测项目与监测频率。

6.2.1监测网应覆盖滑坡体及滑 移的整体本变化智势 6.2.2监测网由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地表位移 采部位移监测点及环境因素监测点组成,应根 据滑坡规模、地形地质条件、变形特征、影响范围、 监测级别、 通视条件和施测要求进行布设

6.2.3监测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布设应满足下

a)基准点应布置在远离滑坡体以外稳定的岩土上,且视线开阔、便于区域联测; b)监测区域应布设不少于3个基准点,对于规模较大、监测条件较复杂或重要地区应增设基准点; C)工作基点应安设稳定、便于与监测点联测,且与基准点构成合理的网形。

a)通视条件好,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及开展其他测量; b)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15°; C 离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的距离不应小于200m,离高压输电线和微 线电信号传输通道的距离不应小于50m,附近不应有强烈的反射卫星信号的大面积水域、 建筑及热源等。

2.5监测网形可根据滑坡规模、形状和变形特征、致灾条件和监测环境等因素确定,当滑坡主 和边界明确时,监测网可布设成十字形或方格形:当滑动方向和边界不明确时,监测网宜布设呈 形或采用多种网形

6.2.6地表监测线(点)应根据滑坡的形态及变形特征、通视条件进行布设,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监测线应采用主、辅部剖面法布设,纵、横监测线布设数量不少于1条;当需布设多条监测线时: 线间距宜为20m~30m; b)主监测线应结合滑坡分区,沿滑坡的主滑方向布设,推移式滑坡位移监测点应重点布设于滑坡 中、后部,牵引式滑坡位移监测点应重点布设于滑坡的中、前部; C 纵向监测线应延伸至滑坡后缘、前缘以外一定范围,应能反映滑坡的前缘、中部、后缘的变形 特征; d 横向监测线宜布设在滑坡中部至前缘剪出口之间,并向两侧延伸至滑坡边界以外一定范围;

DB11/T 16772019

?)监测点布设宜按表5确定,具体监测点数量应根据滑坡体的规模和特点确定:

f)对于滑坡地表裂缝发育区,应选取滑坡前缘鼓胀、后缘拉张、两侧剪切裂缝及建(构)筑物裂 缝等特征裂缝布设裂缝监测点; g)对于滑坡体发育鼓胀裂隙带、张拉裂隙带、剪切裂隙带等变形强烈或易发生变形的地段应加密 布设监测点; h 测标应安设在稳定的混凝土观测墩上,并安置强制对中设备,避开堆土区、河湖、山谷等阻碍 观测地带及可能遭受较大震动和交通影响的区域。

与地表水平位移监测点相结合

设,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在滑坡体的前缘、申部、后缘等位移变化天的位置应布设深部位移监测点,且至少各布置1个; b)当查明滑坡潜在滑动面时,应在滑坡主滑方向上布设深部位移监测点,监测点数量不少于3个; c)当监测滑坡变形发展趋势时,监测点应布设于滑坡变形明显、变形特征不同的滑坡单元区段; d)宜采用钻孔方式安设,钻孔应进入潜在的滑动面以下稳定岩土层

6.2.8环境因素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地下水监测点布设应与水文地质单元相结合,宜沿主滑方向对应的监测线布设,优先考虑与深 部位移监测点同点布设: b) 降雨量监测点应布设在滑坡体外围地势较高、相对开阔位置 6.2.9 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地表变形监测宜选择经济实用的监测方法。 6.2.10 采用三角网法、极坐标法、交会法、水准测量法、三角高程测量法等常规测量方法开展地表位 移监测,应符合JGJ8的规定。 6.2.11 采用GNSS测量方法,应满足GB/T18314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设立固定参考站作为变形监测的基准点; b) 参考站应设立在变形区之外或受变形影响较小的地势较高区域 5.2.12 采用全站仪自动监测系统监测滑坡地表变形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测站应设立在基准点或工作基点上,并采用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台或观测墩,测站视野应开 阔无遮挡,周围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同时具有防水、防尘设施; 6 滑坡体上的变形监测点宜采用观测棱镜; c) 采用自动化监测模式时,作业前应将自动观测成果与人工测量成果进行比对,确保自动观测成 果无误后,方可进行自动化监测; d> 数据处理软件应具有自动检核观测数据、自动处理超限数据和自动重测不合格数据等功能;观 测目标被遮挡时,可自动延时观测处理和变形数据自动处理、分析、预报和预警等功能。

a)地下水监测点布设应与水文地质单元相结合,宜沿主滑方向对应的监测线布设,优先考虑与深 部位移监测点同点布设; b)降雨量监测点应布设在滑坡体外围地势较高、相对开阔位置。

6.2.13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监测滑坡地表变形,应符合下列要求:

DB11/T 1677—2019 参考点的数量不应少于4个,并均匀分布于滑坡体影响范围以外,参考点的坐标应采用全站仪 进行测定; 6 参考点和监测点应设置标靶,并应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配套的标靶: C 扫描获取的数据应及时导入计算机中,应检查标靶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当某测站标靶数据 不完整、不能识别,或者识别的坐标点明显偏离靶心时,应重测该测站,

6.2.14滑坡地表裂缝变形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a)采用全站权进行裂缝收敛观测时,宜在裂缝两侧理设固定梭镜、专用反光片或刻十学丝的金属 标志;对于人工无法接近或比较危险的裂缝位置,可采用记录裂缝两侧固定特征点作为监测标 志; 6 可采用精密钢尺量测裂缝的水平位移,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得裂缝垂直位移; c)裂缝监测点应跨越裂缝,可布置成单向、双向或三向形式。 .2.15滑坡深部水平位移宜采用钻孔测斜仪进行监测,也可采用滑动测微设备、钻孔位移计或其他满 足精度要求的方法。

采用钻孔测斜仪监测滑坡深部水平位移,应窄

a)在竖直钻孔中预埋测斜管,测斜管终孔应穿过滑带,嵌入滑床一定深度,作为位移计算的起算 点,测斜管的一组导槽应与滑坡的主滑方向一致,允许偏差不大于5°; b) 测斜管与钻孔之间的空隙应注浆填满,将测斜管固定在钻孔中,不能出现晃动和转动 c)测量时测斜仪探头置入测斜管底后,待探头接近管内温度,再由管底自下而上沿导槽逐段量测, 每个监测点均应正、反方向量测两次,两次测值的绝对值之差不宜大于0.05%F·S,取其平均 值为本次测值: d)测斜管埋好位置后,宜测量管口初始坐标和高程,并通过监测过程中测量管口坐标和高程校核 测斜数据。 17采用滑动测微设备、钻孔位移计进行深部水平位移监测,宜在水平钻孔中预理测管或位移计 「在与水平面成一定倾角的钻孔中预埋,并根据相应的倾斜角度换算为水平位移。 18土壤含水率监测应采用含水率监测仪监测,含水率监测仪埋设位置、深度应根据滑坡的地层结 成国加制卫业播式和账减口的筑信全强宝一数是云产小工全

6.2.20滑坡地表水动态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a)监测点布设于地表水、地下水有水力联系、滑坡变形活动强烈的部位; b)可采用水位标尺、水位自动记录仪、流速仪和自动记录流速仪、流量堰等监测地表水动态; c)分析评价地表水动态变化与滑坡地下水的关系、滑坡变形活动的相关性。 5.2.21滑坡地下水动态监测包括滑坡范围内钻孔或泉水的水位、水压、水量、水温等的动态变化,应 合下列要求: a)地下水动态监测点应根据滑坡体水文地质条件及滑坡体变形特征布设,并与监测线相一致,应

.21滑坡地下水动态监测包括滑坡范围内钻孔或泉水的水位、水压、水量、水温等的动态变化,应 合下列要求: a)地下水动态监测点应根据滑坡体水文地质条件及滑坡体变形特征布设,并与监测线相一致,应 布设在孔隙水压力或水位典型变化、变形较大的位置; b)对于监测级别为一级和二级的滑坡,在滑坡体内每个水文地质单元应布设监测点不少于3个, 滑坡体外侧监测点不少于2个,监测级别为三级滑坡可视具体需要确定:

DB11/T 16772019

c)分析其补给、径流、排泄及其与地表水、大气降水的关系,评价地下水变化与滑坡变形、 状态的相关性。

状态的相关性。 .2.22 滑坡监测频率应根据监测级别、发育阶段、稳定状态、自然条件等因素确定,并能反映所监测 骨坡体重要变化过程及典型变化阶段,监测频率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自动化监测应连续; b) 人工监测频率应根据滑坡的稳定状态确定,对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滑体,应每天不少于1次; c) 在汛期、冻融期应加密监测;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1)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速率加快; 2) 滑坡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降雨等不利天气; 3) 地面不利荷载突然增大或减小; 4 坡体裂缝异常变化、前缘地下水变浑浊或水位快速变化; 5) 其他影响滑坡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

.2.24 简易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简易监测点宜布设在滑坡体前缘、后缘现状裂缝处及滑坡体上的建(构)筑物结构的变形裂缝 处; b) 可采用埋桩法、埋钉法、贴水泥浆片或纸片法监测滑坡体裂缝或滑坡体上建筑物结构裂缝的变 形趋势; C) 监测频率可根据滑坡发育阶段、变形速率以及气象条件等确定,非汛期阶段一般为10天~15 天1次,雨后增加观测频率;汛期阶段一般为每5天监测1次,如监测数据异常变化或在暴雨、 连续降雨天气时,特别是12小时降雨量达50mm以上时,应加密监测次数,每天不少于1次; d)裂缝简易监测精度不低于0.5mm。

6.3.1滑坡监测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滑坡监测数据原始资料应准确和具有代表性; b)监测数据的处理与信息反馈应采用专业软件,并宜具备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管理一体 功能。

6.3.2滑坡监测数据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

a)对绝对位移监测资料应编制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矢量图及累计水平位移、垂直位移量图,编 制绝对位移(或变化速率)时间曲线图; b) 对于相对位移,编制相对位移(或变化速率)时间曲线图;编制不同时间测斜位移随深度变 化的曲线: 对地下水监测应编制地下水水位(或变化速率)时间曲线图; d 对降雨量监测应编制降雨量时间曲线图; e) 通过水平位移变化情况反演滑坡的主滑方向,通过垂直位移反演滑动面类型。

5.3.3简易监测数据资料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对裂缝宽度监测应编制裂缝宽度(或变化速率)时间曲线图; b)对埋桩法、埋钉法监测应编制桩(钉)间距(或变化速率)时间曲线图。 6.3.4监测报告应包括: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滑坡特征与成因;变形或活动动态特征和发展趋势 结论和建议。报告应附有监测点网布置图以及各种监测资料分析图和数据表等。

7.1.1泥石流监测应在搜集资料及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监测方案,搜集资料及现场调查除应符合本 规范3.0.3条规定外,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应搜集地质调查、测绘、勘查等资料,能够反映泥石流沟谷的基本特征和危害对象、危害形式 和危害程度等内容; b) 分析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物源类型、分布情况、储量、汇水条件等 致灾因素; c)应有不小于1:10000比例尺的全流域地形图。 7.1.2泥石流监测级别应根据易发性、危害程度,按表7划分为三级。有关泥石流易发性及危害程度 评价参照DB11/T893确定。

.3不同监测级别的泥石流监测项目应符合表8

DB11/T 16772019

行法应根据监测项目、场地环境条件等按表9确

应根据下游居民点、重要设施、保护区撤离等防灾 提前报警的时间和泥石流运动速度确定。监测断面距防护点的距离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 L一监测断面距防护点的距离(m); t一需提前报警的时间(s); V一泥石流流速(m/s)

文条件、物源变化等形成条件监测点宜布置在形成区: 态要素、动力要素和输移冲淤等运动特征监测点宜布置在流通区; 体物质组成及其物理性质等流体特征监测点宜布置在流通区和堆积区。 监测点的布设应结合监测级别、沟道特征等因素按表10确定

a)气象水文条件、物源变化等形成条件监测点宜布置在形成区; b)流动动态要素、动力要素和输移冲淤等运动特征监测点宜布置在流通区; c)泥石流体物质组成及其物理性质等流体特征监测点宜布置在流通区和堆积区。

2.2泥石流监测点的布设应结合监测级别、沟道特征等因素按表10确定,

表10泥石流监测点、断面布设

7.2.3降雨量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7.2.3降雨量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采用自动雨量计监测降雨量; b)泥石流沟雨量监测点重点布设在形成区,布设位置应选择在泥石流沟两岸地势较高处的稳定平 台上; c) 仪器与安装环境应符合GB/T21978要求; d) 数据采集频率:降雨时不低于1次/5min;无雨时不低于1次/2h。 .2.4 次声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次声监测装置包括次声监测仪和语音报警,仪器主要技术参数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次声范围:声压0.1Pa~100Pa,带宽3Hz~15Hz; 2)本底噪声不高于16dB; 3) 声压测量误差不大于土2Pa; 4) 灵敏度为50mV/Pa。 b)监测点一般布置在支沟的沟口和主沟的中下游或沟口,与流域内泥石流通道或形成区有较好的 通视条件; c)数据采集频率:当达到设定声压阈值时不少于1次/min,未达到设定声压阈值时不少于1次/2h。 1.2.5泥(水)位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DB11/T 16772019

1)测量范围为1m~30m; 2) 测量误差土5cm; 3) 泥位传感器分辨率为1mm; 4) 精度为0.3%×最大量程; 5) 测量频率:不高于4次/s。 泥位监测点一般应布设在泥石流道流通区的中下部; 探头应稳固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其正下方不能有障碍物; 数据采集频率:当达到设定变化值的阅值时,不少于1次/min,未达到值时不少于1次/2h。 .2.6 流速监测可采用雷达测速、激光测速或测速浮标等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监测仪器主要技术参数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测量范围:0.15m/s~20m/s; 2) 测量误差:土1%; 3) 分辨率:1mm/s; 4)可测流速的最小水深:10cm; 5)水面距离:0.5m~35m。 b) 测速点布设在泥石流沟的流通区中能反映泥石流的流动特征的断面; c)数据采集频率:降雨时不少于1次/min,无雨时不少于1次/2h。 .2.7 泥石流流体重度、粘度特征的取样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a)1 取样点宜与泥石流流速监测点或泥(水)位监测点相互结合布设; b)采用悬挂在横跨沟床断面缆道上的取样器采集动态样品,样品规格和数量应满足泥石流特征参 数的要求; c)采用粘度计、比重计、流塑限仪、密度仪、砂浆流变仪等测试有关参数, 7.2.8土壤含水率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土壤含水率一般采用土壤含水率传感器监测,直接测量时测量误差为土2%,以被测土壤进行校 正时测量误差为士0.5%; b)监测点主要布置在泥石流形成区或流通区松散物质厚度较大的区域。土壤含水率测试点应接近 沟底,测试点处地表径流应具有代表性; c) 根据地层岩性、地层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质,确定传感器的埋设位置和深度,传感器数量一般不 少于3个; d) 传感器埋设前,应取得监测点的地层岩性和土层物理力学性质资料; e)当达到设定土壤含水率阈值后,数据采集不少于1次/5min,未达到时不少于1次/h。 .2.9 视频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视频监测摄像设备宜布置在沟谷出口附近的高地上,能全方位监控泥石流及其危害对象情况 b) : 宜采用夜视红外摄像设备全天候连续监测; c) 视频数据应采用高速光纤传输通道,保证传输图形的流畅和清晰。 .2.10物源变化可采用遥感方法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a)视频监测摄像设备宜布置在沟谷出口附近的高地上,能全方位监控泥石流及其危害对象 b) 宜采用夜视红外摄像设备全天候连续监测: C) 视频数据应采用高速光纤传输通道,保证传输图形的流畅和清晰。 .10 物源变化可采用遥感方法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遥感图像应覆盖整个泥石流流域;

DB11/T167 b)遥感数据应选用地面分辨率优于1m的遥感数据; c)解译时应结合孕灾地质背景资料,在原始分辨率影像上,确定物源条件、沟域特征等的变化; d)遥感监测频率不低于1次/年。

7.3.1降雨量数据分析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降雨量单位为mm,精度为0.1mm; b)实时计算降雨过程中的10min、1h、24h降水强度,编制降雨历时曲线图;10min、1h降水强度 从一场雨降雨开始计时,24h降水强度从当日8时起到次日8时止的降雨量累计值; c)应计算一场雨降雨前3d、7d、15d的累计降雨量; d)计算月累计降雨量,计算10min、1h、24h降雨量的算数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编制10min 1h、24h降雨量等值线图; e)计算年累计降雨量,计算月算数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编制年、月降雨量等值线图

7.3.2土壤含水率监测资料分析整理应符合下

式中: W一土壤质量含水率(%); 0一土壤体积含水率(%); Po一土壤干容重(t/m)。 b)土体饱和度Sr可按下式计算

氏中 W一土壤质量含水率(%); 0一土壤体积含水率(%); Po一土壤干容重(t/m)。 b)土体饱和度Sr可按下式计算:

S, =0 (1+1/e)

S, =0 (1+1/e)

式中: e一土的孔隙比; 0一土壤体积含水率。 c)绘制历时降雨量与土壤含水率、饱和度关系曲线,累计降雨量与土壤含水率、饱和度关系曲线 确定土壤含水率、饱和度最大值; d)绘制1h、24h降雨量与土壤含水率、饱和度关系曲线,计算1h、24h土壤含水率、饱和度变化平 均值: e)绘制降水结束后不同深度层位的土壤含水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划定土壤含水率恢复的时间范 围。

7.3.3泥(水)位监测资料分析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7.3.3泥(水)位监测资料分析整理应

Q. =W.xV. =DxHxV

DB11/T 16772019

Q一泥石流流量(m/s); W一泥石流监测断面面积(m²); V一泥石流流速(m/s); D一监测断面宽度(m); H一监测泥深度(m)。

Q一泥石流流量(m/s); W一泥石流监测断面面积(m²); V一泥石流流速(m/s); D一监测断面宽度(m); H一监测泥深度(m)。

.5泥石流次声监测资料分析整理应符合下列要

a)编制次声历时曲线图,统计天、月、季度、年的次声强度极值,计算月、季度、年次声强 均值,确定泥石流沟域噪声背景值; b)当监测到的次声强度高于泥石流沟域噪声背景值,且稳定时间超过30s时,应迅速对监测 进行核实、审查

7.3.6遥感解译应包含下列内容!

a)泥石流流域的边界、面积、主沟长度、主沟纵降比、山坡坡度; b)物源区的水体分布、集水面积、地形坡度、岩层性质,区内植被覆盖程度、植物类别及分布状 况,断裂、滑坡、崩塌、松散堆积物等不良地质现象,可能形成泥石流固体物质的分布范围; C 流通区沟床的纵、横坡度、冲淤变化、泥石流痕迹,阻塞地段堆积类型,以及跌水、急弯、卡 口等情况; d)堆积区堆积物的分布范围、性质、堆积面积、堆积扇坡降、土地覆盖等。 .3.7结合泥石流沟基本特征,综合分析各种监测数据,判定对危害对象的危害程度。

8.1.1地面塌陷监测应在查明塌陷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实施, 8.1.2根据采空或岩溶塌陷区的地质环境特征、岩土体变形特征、建(构)筑物变形特征以及监测目 的等因素,地面塌陷监测宜采用专业技术监测和简易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8.1.3地面塌陷应监测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建(构)筑物倾斜、裂缝张合,必要时可监测地下水水 位、降雨量、土壤含水率等。 8.1.4监测方法应根据监测项目、场地环境条件及施测方式等按表11的规定选取

表11地面塌陷监测方法

8.2.1地面塌陷监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地面塌陷监测点布设范围应外延到地面塌陷影响区以外50m; b 地面塌陷的监测点应布置在变形速率大、塌陷坑边缘、重要建筑设施等地段; C 基准点和工作基准点布设和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基准点设置不应少于3个,必要时可增设1~2个基准点; 2)基准点应设置在变形区以外的视野开阔区,且易于长期保存的稳定岩土体上,便于与工作 基点联测; 3)工作基点根据需要设置,便于校核校验; 4)工作基点应与基准点构成能够满足精度要求的监测网形,宜埋设在方便观测和稳固的基础 上。

网形综合布设; 6 采空地面塌陷地表变形监测线应平行和垂直于矿层走向布置,至少有一条剖面应设在移动盆地 的中心部位,长度宜大于地表移动变形范围; C 在地表移动盆地的中间区、内边缘区、外边缘区及采空影响带应布置监测点,采空塌陷监测点 间距可根据开采深度按表12确定。

表12采空地面堤陷监测点间距

8.2.3岩溶地面塌陷地表变形监测线宜平行和垂直于溶洞和岩溶发育带,部面长度宜大于溶洞或岩溶 发育带的最大孔径;岩溶地面塌陷的监测点宜等间距布置,其间距根据岩溶埋深按表12确定。 8.2.4其他监测项目的监测网点的布设应以变形监测网点为基础,并对地面塌陷的重点部位进行有针 对性的布设。 8.2.5地表变形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地表变形监测可选择常规大地测量、GNSS、CR→nSAR等方法; b)地表变形监测精度应满足JGJ8要求

8.2.6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应满足下列要求

DB11/T 16772019

a)在塌陷影响区范围内孔隙水压力变化较大、水位变化较大或变形较大的位置应布设孔隙水水位 动态监测点;岩溶塌陷区还应布设岩溶水水位监测点; b)地下水动态监测宜参照DZ/T0133,采用人工监测法或自动化监测。

8.2.8土壤含水率可采用土壤含水率测试仪

在裂缝处,监测剖面应垂直裂缝布设,当存在多条裂缝时,应在不同的裂缝处分别布设,简易 监测点宜设置在易测处; b) 可采用理桩法、理钉法、贴水泥浆片或纸片法,利用钢卷尺、游标卡尺等对裂缝进行测量。 2.10 地面塌陷的监测频率及精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a)人工监测地面变形时,监测频率宜每月1次,当发现有变形或变形加速、地下水水位急剧变化 时,应及时增加监测次数; b) 建(构)筑物开裂变形等人工监测宜每月1次,当裂缝加大时,应及时增加监测次数: c) 自动化监测地下水水位时,数据采集应不少于每日1次;人工地下水水位测量每月1次;当发现 有变形或变形加速时,应及时增加监测频率;地下水水位监测精度为土0.01m; d) 常规条件下降雨量监测不小于1次/h,强降雨过程中应每10分钟采集不少于1次,监测精度达到 0.1mm; e)土壤含水率监测应每周不少于1次,降雨过程中及降雨后3日应每日采集1次,监测精度不应大 于0.01; f)地面塌陷简易监测频率可根据稳定状态、变形速率以及气象条件等确定,非汛期阶段一般为10 天~15天1次,雨后增加观测频率;汛期阶段一般为每5天监测1次,如发现监测数据有异常变化 或在暴雨、连续降雨天气时,特别是12小时降雨量达50mm以上时,应加密监测次数,每天不少 于1次,监测精度应小于0.5mm。

8.3.1应编制监测期内地面塌陷地表变形(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地表裂缝收敛与位错、地面倾斜) 监测曲线图,包括累计位移量图,水平和垂直位移量叠加在一起的综合分析图,位移历时曲线图等。 3.3.2对降雨量数据应编制年、月降雨量直方图及降雨历时曲线图以及不同雨强直方图等。 8.3.3对地下水监测应编制地下水水位(或变化速率)时间曲线图。

3.3.4简易监测数据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对裂缝宽度监测应编制裂缝宽度(或变化速率)时间曲线图,通过裂缝发展速率判断稳 b)对埋桩法、埋钉法应编制桩(钉)间距(或变化速率)时间曲线图。

DB11/T1677—2019 8.3.5应根据各项监测成果和地面调查资料,综合分析评价地面塌陷的活动特征和稳定性,并提交阶 段监测成果和总结报告。

9.1.1开展地面沉降监测前应搜集和分析监测区的地面沉降调查、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地下水开采、 回灌、历史监测、研究和防治等资料, 9.1.2地面沉降监测范围应依据沉降发育规律、发育程度、监测目的等确定,应能覆盖整个现状沉降 区域和近期可能发展扩大区域。 9.1.3地面沉降监测项目应根据沉降发育特征、监测目的和要求等确定GBZ 28598-2012 电梯用于紧急疏散的研究,包括地表沉降监测、分层沉 降监测、地下水水位监测和孔隙水压力监测等。

13地面沉降监测方法

9.1.5监测高程基准起算点应采用国家统一的高程基准或独立的高程基准,对于同一监测区不同监测 方法应采用统一监测基准。 9.1.6监测网应结合沉降发育、区位功能和灾害敏感性等因素统一规范建设,确保常年稳定运行。 9.1.7监测网应主要布设在地面沉降发育区,采用多种监测手段监测区域地面沉降动态发育状况。 9.1.8在地面沉降易发区的高层建筑密集区以及轨道交通、供水、输油输气等对地面沉降敏感的重要 线状工程,应综合多种手段监测,并满足相应工程监测规范要求

9.2.1水准监测网由水准基准点和水准点组成TCNHAW 0001-2017 熟水包装饮用水,应采用一、二等水准闭合环方式布设,基准点应是基 岩标或基岩水准点。

9.2.2水准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监测网水准点间距应满足区域地面沉降监测的要求,宜按0.5km~2.0km布设; 6)水准点位应选在地势平坦、坚实稳固、通视条件较好的位置,避开地下设施地段,并能反应地 面沉降特点和变化趋势: C)一、二等水准网的结点应选取基岩标、深标或其它稳定的点,不得选用新埋设水准点和临时转 站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