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1146.1-2019 智能电网储能系统性能测试技术规范 第1部分 削峰填谷应用

DB31/T 1146.1-2019 智能电网储能系统性能测试技术规范 第1部分 削峰填谷应用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1/T 1146.1-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28.5K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23429
VIP资源

DB31/T 1146.1-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1/T 1146.1-2019 智能电网储能系统性能测试技术规范 第1部分 削峰填谷应用

5应用性能测试内容与方法

储能系统性能测试应符合I 试结果 储能系统性能的基准,用于评估随时间推移值 储能系统的使用状况和应用性能的变化情况,应清

DB31/T1146.1—2019

IEEE1679的要求。 所有测量的输入电压、输人电流、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系统温度、环境条件等参数QHXL 0001S-2014 河口鑫利畜牧产业有限公司 酱卤肉制品,应在同一时间分 辨率上采集,同时适用于储能系统应用性能和度量指标,并符合所采用的公认测量标准。所有测量的参 数应记录在储能系统信息报告中,用于进一步分析、确定储能系统性能,

削峰填容应用场景下的 充放电效率测试、能量稳定性 向应时间和爬坡率测试 自放电感流流

5.2.2储能能量测试

储能能量测试旨在确定储能系统在额定电功率下存储的能量。测试前,将储能系统放电到SOC下 限。储能系统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功率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和步骤记录,以提供具有统计意义的分辨率, 储能系统的相关能量输入和输出由记录的功率计算

在选定的功率下,储能系统测试储能能量,并按照5.2.2.1记录测试结果。对于不同的放电(充电) 间和最终的SOC值,测试需要在多个放电(充电)功率水平下重复进行。 储能能量测试步骤如下: a)按照技术规定和运行说明,储能系统在额定功率下充电到指定SOC的上限,由电池管理系统 记录该SOC值。 b)根据技术规定和运行说明,储能系统充电后和放电前需在热待机状态下保持静置,持续 30 min。 c)按照技术规定和运行说明,储能系统在额定功率下放电到指定SOC的下限,由电池管理系统 记录放电时间和该SOC值。储能系统放电过程中输出的能量记为WhDi,根据放电期间的功 率测量结果计算并记录。 d) 根据技术规定和运行说明,储能系统放电后和充电前需在热待机状态下保持静置,持续 30 min。 e) 按照技术规定和运行说明,储能系统在额定功率下充电到指定SOC的上限,由电池管理系统 记录充电时间和该SOC值。储能系统充电过程中输人的能量记为Whci,包括所有损失能量, 在充电过程中直接测量,并记录为储能系统的充电能量。 f) 重复步骤b)~e)四次,性能测试值为每个周期步骤c)中的放电能量Whp的平均值和步骤e) 中的充电能量Whc的平均值,与每个测试相关的标准偏差也应计算和报告在内。 g)在使储能系统达到其SOC上限之后,步骤b)~e)应以75%、50%和25%的额定功率水平重复 测试。功率水平调节应满足NB/T33016的要求。

5.2.2.3测试记录

5.2.3充放电效率测试

充放电效率测试用来确定储能系统输出能量相对于前一次充电过程中输入能量的比

充放电效率测试用来确定储能系统输出能量相对于前一次充电过程中输入能量的比值。充放电效

率应结合5.2.2进行测试。

5.2.3,2测试步照

DB31/T 1146.12019

循能系统的充放电效率应在3个额定功率下充放电循环周期测试完成后,根据5.2.2.2中测试的 ,计算充放电效率RTE,

5.2.3.3计算方法

一充放电循环数; WhDi—额定功率下输出的电能,单位为千瓦时(kWh); Whci—一充电过程中输人系统的交流电能,包括所有损失的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当辅助负载不由储能系统供电时,充放电效率RTE应按式(2)计算

5.2.4储能能量稳定性测试

储能系统投入使用时,确定储能系统的实际能量大小,每间隔一段时间采集储能系统的能昼变化, 确定储能系统能量稳定性

5.2.4.2测试步竭

5.2.4.3计算方法

5.2.5响应时间和爬坡率测试

响应时间和爬坡率是用来确定储能系统从零放电功率到额定放电功密所需的时间

响应时间和爬坡率是用来确定储能系统从零放电功率到额定放电功率所需的时间,或从零充电

玻率是用来确定储能系统从零放电功率到额定放电功率所需的时间,或从零充电功

DB31/T1146.1—2019

率到额定充电功率所需的时间。需提供削峰填谷应用的额定功率,测试方法应适用于所有储能系统。 测试数据记录参见附录A。 响应时间的测量如图2所示,表示储能系统从响应充(放)电指令开始到充(放)电功率首次达到额 定功率的100%士2%以内所用的时间

5.2.5.2放电测试步骤

图2胆坡率和响应时间

储能系统放电响应时间和爬坡率测试步骤如下: a) 储能系统保持在热待机状态,使其SOC=50%。 b) 当储能系统开始接收放电指令时,由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并记录时刻值为T。。 c) 当储能系统开始响应放电指令时,由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并记录时刻值为T1。 d) 当储能系统输出功率首次达到额定功率的100%士2%时,由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并记录时刻值 为T2。 重置数据采集系统到初始状态,并使储能系统保持初始热待机状态。

放电响应时间计算如式(4)

放电响应时间计算如式(4)

式中: 放电响应时间,单位为秒(s); Ti一 一储能系统开始响应放电指令的时间值,单位为秒(s) 储能系统输出功率首次达到额定放电功率100%士2%的时间值,单位为秒(s)。 通过式(5)对放电斜率RR,进行计算,RR,单位为千瓦每秒(kW/s)。

Pr2储能系统在时间T时的功率输出值,单位为千瓦(kW)。 放电爬坡率通过每秒功率变化百分比RR描述,RR以%表示,如式(6)所示

5.2.5.4充电测试步驱

DB31/T1146.1—2019

储能系统充电响应时间和爬坡率测试步骤如下: a)储能系统保持在热待机状态,使其SOC=50%。 b)当储能系统开始接收充电指令时,由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并记录时刻值为T。。 C 当储能系统开始响应充电指令时,由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并记录时刻值为T1。 d)当储能系统输人功率首次达到额定功率的100%士2%时,由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并记录时刻值 为 T2。 e)重置数据采集系统到初始

5.2.5.5充电响应时间和爬坡率计算方法

放电响应时间计算如式(7)。

5.2.6典型工作周期充放电效率测试

5.2.6.2测试步骤

用于前峰填谷的充放电效率测试需根据第4章描述的典型工作周期进行,测试步骤如下: a 储能系统应按照削峰填谷典型工作周期类型A进行完全充电,使储能系统达到SOC上限,并 保持储能系统的电压、温度不变,持续10min~30min。 b 按照4.1~4.3典型工作周期描述的充放电循环进行测试。 每个工作周期测试结束后,给储能系统充电或放电使其恢复到初始SOC。 d)典型工作周期充放电效率由给定功率下储能系统的输出能量除以输入能量来确定。 e) 对于削峰填谷典型工作周期类型B.重复步骤a)~h)进行测试

5.2.7日待机能量损失率测试

5.2.7.1测试步骤

日待机能量损失率测试步骤如下,

a) 储能系统应充电至SOC上限。 b) 储能系统应在额定功率下放电至SOC下限,且能量记录为Whinitial,含辅助能量。 储能系统应充电至SOC上限,温度不变条件下静置1周时间,在这段期间内储能系统与交流 电网保持连接。

5.2.7.2计算方法

使用测试步骤b)和步骤d)中记录的值,按照式(10)计算日待机能量损失率DSELR(dail energyloss rate),测试数据记录参见附录 A。

5.2.8日自放电率测试

5.2.8.1 测试步骤

日自放电率测试步骤如下: a) 储能系统应充电至SOC上限。 b) 储能系统应以额定功率放电至SOC下限,且能量记录为Whitial,不含辅助能量。 c) 储能系统应充电至SOC上限,温度不变条件下静置1周时间,在这段期间内储能系统与交流 系统保持断开。

SN/T 2391-2009 纺织原料洗净率试验方法 原绒5.2.8.2计算方法

使用步骤b)和步骤d)中记录的值,根据式(11)计算储能系统日首放电率DSDR(dailyself dischargerate),测试数据记录参见附录A。

使用步骤b)和步骤d)中记录的值,根据式(11)计算储能系统日放电率DSDR(daily chargerate),测试数据记录参见附录A。

式中: Wh initial 测试前储能系统能量下限值,单位为千瓦时(kWh); Whumsn 测试后储能系统能量下限值,单位为千瓦时(kWh)

DB31/T1146.1—2019

根据所做测试SN/T 3241.7-2013 进出口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检验技术要求 第7部分:储水式电热水器的能效,测试报告应提供足够准确、清晰和客观的数据来进行分析与评价。报告应包含所有 的测试数据。

根据5.2关于储能系统应用 和爬坡率、典型工作周期充放电效 体内容记录于表A.1

表A.1削峰填谷应用性能测试数据记录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