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1957-2019 公路避险车道设计规范

DB45/T 1957-2019 公路避险车道设计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45/T 1957-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3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23181
VIP资源

DB45/T 1957-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45/T 1957-2019 公路避险车道设计规范

表4驶离匝道最小长度值

4驶离匝道最小长度值

QB/T 1632-2014 覆盆子酮表5制动床面层铺设砾石集料级配要求

动床面层集料正常段铺设厚度不应小于1m。制动床入口处集料厚度宜为7.5cm,沿制动床方 1~60m长度范围内由浅至深直线过渡至正常段厚度,如图2所示。

2制动床集料铺设厚度过渡示意图

7.4.4制动床的面层铺设集料形状宜为平铺型,也可为波浪型,当面层为波浪型时,集料垄宜设置在 制动床后半段,集料的高度宜为25cm~50cm,底厚宜为80cm~130cm,集料垒间距宜为3m~5m。

7.5.1制动床基础自上而下包括基层、垫层及路基。 7.5.2制动床基层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强度、水稳定性、抗渗性和耐冻性,宜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厚度 宜为30cm。 7.5.3垫层材料宜采用级配碎石,厚度不小于15cm。 7.5.4基层、热层及路基技术指标应与主线一致。

避险车道制动床的最小长度应根据失控车辆的质量、驶入速度、制动床纵坡坡度及制动床铺 综合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单一纵坡制动床计算长度按式(1)确定:

制动床的计算长度(m); V 失控车辆驶入制动床时的速度(km/h); i 制动床的纵坡坡度; Df 制动床面层集料的滚动阻力系数,按表6取值

L V 254(i+ D,)

表6轮胎与各种材料之间的滚动阻力系数“D,"

7.7.1避险车道宜设置救援车道,救援车道应紧邻制动床行车方向石侧设置 7. 7. 2 救援车道的平面线形、设置长度应与制动床一致,宽度不宜小于5.5Ⅲ。 7.7. 3 救援车道宜采用与制动床坡度一致的单一纵坡,坡度不宜超过15%。 7.7. 4 救援车道宜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7.7. 5 救援车道的路基技术指标应与主线及制动床一致,并与制动床路基整体施工。 7.7. 6 救援车道路基和路面应按照主线等级标准设计。

8.1.1辅助消能设施应与避险车道制动床组合使用,包括防撞桶、集料堆、废旧轮胎等末端消能设施 及网索拦截装置。 8.1.2受地形条件所限,制动床长度不足、无法满足防护要求时,可增设网索拦截装置以辅助制动床 减速消能。

8.2.1避险车道制动床末端为高度大于2m的挖方边坡时,或高度虽然小于2m但挖方端部余方量能够阳 挡失控车辆时,末端消能设施可设置在挖方边坡前方;否则末端消能设施应设置在挡墙前方。 3.2.2未端消能设施如有填充材料,填充材料应与制动床面层集料相同。 8.2.3制动床末端设置防撞桶时,沿纵向应至少连续布置4排,每排数量相等或沿行车方向数量递增, 最后一排横向与制动床宽度相同。防撞桶应满足JT/T596的规定。 8.2.4制动床未端设置集料堆时,集料堆材料应与制动床面层集料相同,集料堆顶端应高于制动床表 面至少1Ⅲ,并沿制动床横向宽度布满。 8.2.5制动床末端设置废旧轮胎时,沿纵向应至少连续布置4排,横向与制动床宽度相同,上下排轮 胎交错布置,总高度不低于2m。 3.2.6采用的网索挡截装置应进行充分论证,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后方能设计使用。 8.2.7网索拦截装置横向设置在制动床中部,可设置一道或多道,但相互之间不得干涉,且应设计成 逐级降速形式。 8.2.8制动床末端为填方或者高度小于2m的挖方边坡且挖方端部余方量过少无法阻挡失控车辆时, 应在制动床末端设置挡墙,挡墙设置长度与避险车道制动床和救援车道总宽度一致,应采用混凝土结构, 档墙顶部至制动床面层的高度不应低于1.5m

9.1.1避险车道排水设施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与公路排水系统和设施合理衔接。 9.1.2排水设施的结构应安全耐久、经济合理,便于施工、检查和养护维修。 9.1.3排水设施设计应符合JTG/TD33的有关规定。

9.2.1制动床排水应采用横向排水沟(管)和纵向排水沟相结合的排水系统,救援车道表面 横向排流的方式汇集于排水边沟内

横向排水沟间距以及断面尺寸应根据设计泄水能力计算确定; 制动床坡底位置应设置一道横向排水沟; 横向排水沟外应包裹土工织物滤层; 横向排水沟的材料强度及埋设深度应确保不被车辆或救援设施压坏; 横向排水沟应向主线一侧倾斜布置,横坡不宜小于5%,出水水流应引排至纵向排水沟内。 .2.3制动床纵向排水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制动床主线一侧应设置纵向排水沟,纵向排水沟沟底纵坡应和制动床纵坡坡度一致: 纵向排水沟可采用三角形、浅碟形、梯形或矩形等形式,断面尺寸应根据设计泄水能力计算

制动床主线一侧应设置纵向排水沟,纵向排水沟沟底纵坡应和制动床纵坡坡度一致; 纵向排水沟可采用三角形、浅碟形、梯形或矩形等形式,断面尺寸应根据设计泄水能力计算

9.2.4救援车道排水边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填方路段的边沟应在边坡坡脚外设置,挖方路段边沟应设置带泄水孔的钢筋混凝土盖板; 一边沟可采用三角形、浅碟形、梯形或矩形等形式,断面尺寸应根据设计泄水能力计算确定; 一边沟沟底纵坡应和救援车道路面纵坡坡度一致,且不宜小于0.3%。 9.2.5制动床面层坡顶位置应设置土工织物滤层。

艺I艺方之, 挖方边坡余方量能够阻挡失控车辆时,可不设置护栏。 10.3.3制动床、救援车道及驶离匝道正常段设置的护栏防护等级宜采用六(SS)级,宜采用混凝土护 栏形式。 10.3.4驶离匝道分流鼻端应设置防撞设施,宜采用防撞垫。 10.3.5救援车道入口与驶离匝道之间应设置可移动且具有反光功能的防撞沙桶。 10.3.6救援车道与制动床之间应设置可移动且具有反光功能的隔离设施。

DB45/T 19572019

10.4.1驶离匝道路侧及救援车道入口与驶离匝道、救援车道与制动床之间的隔离设施上应设置轮廓 标。 10.4.2制动床及救援车道护栏上的轮廓标设置应满足以下规定: 一不设置救援车道时,制动床两侧的护栏上均应设置轮廓标; 一设置救援车道时,制动床左侧的护栏上应设置轮廓标,救援车道右侧的护栏上不应设置轮廓标。 10.4.3轮廊标光源或反射器颜色应为红色,宜选用主动发光型,设置间距宜为8m~12m。 10.4.4轮廓标的设置应符合JTGD81的规定。

11.1.1避险车道宜设置照明设施,外电源供电困难时可采用太阳能供电。 11.1.2照明区域应包括驶离匝道、制动床及救援车道。 11.1.3照明设施应设置在驶离匝道、制动床和救援车道外侧,宜采用单侧布设方式,不应设置在制动 床和救援车道之间。 11.1.4照明设计的平均照度宜为10Lx~20Lx,总均匀度宜为0.3,入口处照度宜增强。 11.1.5照明设施的光源和灯具的选用、布设、供电安全和控制以及节能等应符合GB/T24969的有关 规定。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车辆刹车毂温升模型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车辆刹车毂温升模型

避险车道位置调整范围长

避险车道位置调整范围长度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平曲线安全性、车距安全性和极限车速安全性的要 求,按公式(B.1))计算确定:

为保证车辆进入避险车道前不在该路段内的任一平曲线上发生滑移或倾覆的事故,则要求失控车辆 运行至某平曲线处的速度Va小于该平曲线的最大安全通过速度VR,并据此计算出平曲线安全性范围长 度L',具体计算步骤为: a)按公式(B.2)计算刹车失灵点下游某平曲线的最大安全通过速度VR:

Vr——某平曲线的最大安全通过速度(km/h); 一路面横向附着系数DL/T 5467-2021 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编制导则,取0.15; 标准信 i——平曲线超高横坡度; g—重力加速度(m/s); R平曲线半径(m)。 b)按公式(B.3)计算车辆失控后从刹车失灵位置运行至某平曲线上的速度Vi

i 一第j个纵玻段的下坡坡度 μ—路面滚动阻力系数; 一失控车辆总质量(kg); l,——失控车辆在第j个纵坡段行驶的距离(m);

DB45/T 19572019

为避免车辆在失控后到进入避险车道的这个过程中与前车发生追尾碰撞,假设各类型车辆按规定在 相应的车道内行驶,则要求在相同的行驶时间内失控车辆运行距离S2与失控车辆前车运行距离Si的差 L不小于两车车头间距h与车长L的差,否则两车会发生追尾碰撞,如图B.1,并据此计算车距安全性 范围长度L,具体计算步骤为:

图B.1失控车辆与前车位置图

根据车头间距的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求出大于85%位的车头间距h,对于新建、改(扩)建 公路,可参照采用类似公路的车头间距数据; 按公式(B.3)计算失控车辆由刹车失灵位置开始运行至其下游某位置处的速度Va; c)按公式(B.6)计算失控车辆由刹车失灵位置开始运行至其下游某位置处所用的时间

Si一一与失控车辆相邻的前车经过t时间的行驶路程(m): 与失控车辆相邻的前车的正常下坡速度(km/h)ZJM 037-4912-2020 乘用车用盘式制动器衬片,取60km/h; t一一失控车辆自刹车失灵点开始运行至下游某位置处所用的时间(s)。 按公式(B8)计算出失控车辆由刹车失灵位置开始运行至其下游某位置处所用时间t对应的 行程S2;

式中: L" 一极限车速安全性范围长度(m); j—1,2,3,...",n; 失控车辆在第j个纵坡段行驶的距离(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