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报批稿).docx

《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报批稿).docx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0.6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629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报批稿).docx

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从建筑方案设计到施工安装的全过程,应统筹协调建设、设计、制作、施工各方之间的关系,并应加强建筑、结构、设备、内外装修等各专业之间的配合。

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确定抗震设防类别。

叠合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十二、暖通工程施工方案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结构的整体性;

预制构件的连接宜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并应满足承载力、延性和耐久性要求;

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应传力可靠、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适用于平面形状简单、规则,平面上质量、刚度及承载力分布均匀;竖向体型规则、均匀,无过大的外挑及收进且侧向刚度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的建筑,不适用于特别不规则的建筑。

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中的预制部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遵循少规格、多组合原则,按模数化、标准化要求进行设计;

根据预制部分的安装部位、连接方式、制作方法、施工精度及质量控制等要求,确定合理的尺寸公差;

满足制作、运输、存放、安装及质量控制要求。

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中的非承重墙体宜采用轻质墙板,非承重墙体与主体结构之间应有可靠的连接,并应满足承载力、稳定性和变形要求。

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应进行预制构件的深化设计,深化设计应满足建筑、结构和机电等专业以及构件制作、运输、安装等环节的综合要求。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要求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 的规定。

叠合剪力墙结构的预制墙板、预制楼板及其他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叠合剪力墙空腔内的后浇混凝土可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或普通混凝土。当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83的规定;当采用普通混凝土时,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空腔厚度的1/4和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且不宜大于20mm,并应通过现场工艺试验确定混凝土工作性能要求及施工方法。

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强度等级400MPa及以上钢筋。

预制墙板和预制楼板中宜采用钢筋焊接网,钢筋焊接网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 的规定。

预制构件连接用预埋件、型钢、螺栓、钢筋以及焊接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以及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的规定。

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墙体中连接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当采用非金属连接件时,应为耐碱材料;当采用金属连接件时,应采取可靠的阻断热桥措施;

金属及非金属材料连接件均应具有规定的承载力、变形和耐久性能,满足建筑节能设计要求;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FRP)保温连接件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设工程应用技术规范》GB50608、建筑工业行业产 品标准《预制保温墙体用纤维增强塑料连接件》JG/T561的有关规定。

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表5.1.1 的规定。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当叠合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总剪力大于该层总剪力的50%时,其最大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当叠合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总剪力大于该层总剪力的80%时,其最大适用高度应取表5.1.1中括号内的数值。

表 6.1.1 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m)

注:建筑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部分。

叠合剪力墙的适用部位可按表6.1.2取用。

表6.1.2 叠合剪力墙的适用部位

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建筑的高宽比不宜超过表6.1.3的数值。

表6.1.3 高层叠合剪力墙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

标准设防类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应符合表6.1.4的规定。重点设防类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确定其抗震等级。当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的地区,宜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表6.1.4 标准设防类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

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可采用与现浇剪力墙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按弹性方法计算的风荷载或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的楼层层间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高之比△u/h不应大于1/1000。

抗震设计时,当同一层内既有叠合剪力墙墙肢又有现浇剪力墙墙肢时,现浇墙肢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和剪力宜乘以不小于1.1的放大系数。

进行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时,应考虑楼板对梁刚度的增加作用,梁刚度增大系数可根据翼缘情况近似取为 1. 3~2。

在设防地震作用下,不宜出现墙肢平均名义拉应力超过ftk的小偏心受拉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墙肢。

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的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质量、刚度分布宜均匀。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的相关规定,不应采用特别不规则的结构。

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沿两个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双向均匀布置,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不宜相差过大,不应采用仅单向设墙的结构布置;

剪力墙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自下到上宜连续布置,避免层间侧向刚度突变;

叠合剪力墙构件在结构平面中应均匀分布;

剪力墙门窗洞口应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全高不应采用错洞墙;

剪力墙的墙段长度不宜大于8m;

6 8度区电梯井、楼梯间等部位宜采用现浇剪力墙。

当楼面梁与叠合剪力墙在平面外单侧刚性连接时,可采取以下措施之一来减小梁端部弯矩对叠合剪力墙的不利影响:

在叠合墙与梁相交处设置现浇扶壁柱,扶壁柱截面宽度不小于梁宽,按计算结果确定扶壁柱的截面及配筋;

当不能设置扶壁柱时,可在叠合墙、梁相交处设置现浇暗柱;暗柱截面高度不小于墙的厚度,按计算结果确定暗柱的截面宽度和配筋。

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面、地下室顶板应采用现浇楼盖;平面复杂或开洞较大的楼层宜采用现浇楼盖。

高层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宜符合下列规定:

宜设置地下室,地下室结构宜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

底部加强部位及轴压比大于0.3的墙肢相邻上一层的剪力墙应采用现浇剪力墙,叠合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体总高度的1/10和底部两层的较大值。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0.20g)、8度(0.30g)且对应房屋高度超过100m、90m、70m、50m时,约束边缘构件范围应延伸至底部加强部位以上一层。

建筑外墙宜采用夹芯保温叠合剪力墙。

无上部结构的地下室和上部结构相关范围以外的地下室内、外墙,可采用叠合混凝土墙体。

预制构件在进行翻转、吊装、运输、安装等短暂设计状况下的施工验算时,构件自重标准值应乘以动力系数。构件运输、吊运时,动力系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不宜小于1.5;构件翻转及安装过程中就位、临时固定时,动力系数可取1.2。

预制构件进行脱模验算时,等效静力荷载标准值应取构件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后与脱模吸附力之和,且不宜小于构件自重标准值的1.5倍。动力系数不宜小于1.2;脱模吸附力应根据构件和模具的实际情况取用,且不宜小于1.5kN/m2。

叠合楼板施工阶段验算时,施工活荷载应根据施工时的实际情况考虑,且不宜小于1.5kN/m2。

叠合剪力墙预制构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持久设计状况,应对预制构件进行承载力、变形、裂缝控制验算;

对地震设计状况,应对预制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

对于双面叠合剪力墙和单面叠合剪力墙,剪力墙计算厚度bw取全截面厚度;对于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bw取后浇混凝土厚度与预制内叶板厚度之和,不包括预制外叶板厚度和保温层厚度。

叠合剪力墙墙肢面内承载力计算可按与现浇剪力墙相同的方法进行。

叠合剪力墙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叠合剪力墙构件后浇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预制墙板混凝土强度。

参与叠合受力的预制墙板钢筋,应根据计算确定,并应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中关于剪力墙配筋率的规定。

预制墙板钢筋宜选用不低于HRB400级的热轧钢筋。竖向分布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水平分布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

预制墙板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

叠合剪力墙的墙肢厚度不应小于200mm,单叶预制墙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对于双面叠合剪力墙,后浇混凝土厚度不应小于100mm;对于单面叠合剪力墙,后浇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150mm。预制板内表面严禁出现浮浆。单面叠合剪力墙预制墙板内表面及叠合剪力墙预制墙板侧面接缝面应设置人工粗糙面,粗糙面凹凸深度不应小于4mm。

墙板两侧的分布筋之间应可靠拉结,可设置钢筋桁架通过点焊、绑扎拉结,也可采用拉筋等其他可靠方式。

对于采用三向钢筋笼构造的叠合剪力墙,可采用点焊形成的三向钢筋笼,也可采用带弯钩拉筋构成的三向钢筋笼。

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叠合剪力墙,水平接缝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6.4.5)

式中: Vj —— 叠合剪力墙水平接缝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As —— 叠合剪力墙水平接缝处的竖向连接钢筋与边缘构件中的竖向钢筋面积之和;

fy —— 竖向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N——与接缝处剪力设计值相对应的垂直于水平接缝的轴向力设计值,压力取正值,拉力取负值;当大于0.6fcbwhw0时,取0.6fcbwhw0,此处fc为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bw为叠合剪力墙截面宽度,hw0为剪力墙截面有效高度。

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叠合剪力墙墙肢的轴压比不宜大于0.5,抗震等级为二、三级叠合剪力墙墙肢的轴压比不宜大于0.6。

在非边缘构件位置,叠合剪力墙竖向接缝可通过混凝土后浇段连接,后浇段的宽度不应小于墙厚且不宜小于200mm。预制板两侧另加的水平连接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预制墙板中水平分布钢筋的直径,其间距宜与预制墙板中水平分布钢筋的间距相同,且不宜大于200mm。

图6.4.7 双面叠合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

叠合剪力墙的水平接缝应设在楼面标高处,并应采用整体式接缝连接,水平接缝高度Δ不宜小于50mm,也不宜大于100mm,接缝处后浇混凝土应浇筑密实(图6.4.8)。

图6.4.8 双面叠合剪力墙水平接缝高度要求

叠合剪力墙水平接缝应通过竖向连接钢筋连接。竖向连接钢筋应按水平接缝处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和受剪承载力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竖向连接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叠合剪力墙的预制板中竖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且不宜大于200mm;竖向连接钢筋截面中心与近侧预制板表面距离宜为20mm。

竖向连接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叠合剪力墙的预制板中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

加强区现浇混凝土剪力墙与上层叠合墙水平施工缝的竖向钢筋连接的面积应不小于墙体竖向分布筋的1.1 倍。

带门窗洞口的叠合剪力墙洞口至板边距离不应小于350mm,洞口不宜跨板边布置。门窗洞口处叠合墙应增加相应的连接U形钢筋,加强预制板之间的连接。

叠合墙用于地下室外墙时,其预制墙板的垂直拼缝应采用错位构造(图6.4.13)。

图6.4.13 预制外墙板的垂直拼缝错位

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的竖向接缝应通过后浇段连接,可采用图6.4.14所示的连接构造。

JGJ 3-2010标准下载图6.4.14 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

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水平接缝高度,外叶板处Δ2宜为20mm,内叶板处Δ1宜为50mm。内叶板接缝处后浇混凝土应浇筑密实(图6.4.15)。

图6.4.15 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水平接缝高度要求

叠合楼板设计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的规定。

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的楼面梁可采用现浇、预制或叠合梁,楼板可采用现浇或叠合板。

梁与梁、梁与墙、梁与板的连接节点应传力可靠、构造合理,满足承载力、变形、延性和耐久性等要求。

楼面梁采用叠合梁时唐山三友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热电联产项目翻车机房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叠合梁的构造设计及两端竖向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的相关规定。

叠合楼板支座处的纵向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板端支座处,预制板内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宜从板端伸出并锚入支承梁或墙的后浇混凝土中,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