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822-2020 内河航道维护技术及质量评定规范(江苏省,word版)

DB32/T 3822-2020 内河航道维护技术及质量评定规范(江苏省,word版)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8620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2/T 3822-2020 内河航道维护技术及质量评定规范(江苏省,word版)

等级间底宽尺度控制比例

对于一类维护的航道,当等级间底宽尺度控制比例取80%、70%、60%时,达到上述5.1中公式计算出的航道维护底宽要求的航道里程长度比例应分别不小于90%、95%、98%。二类、三类维护航道底宽控制方法与一类维护航道相同。

在航道维护尺度标准要求上,应依据航道河岸边坡结构防护形式及水土流失情况,确定维护周期。河岸边坡有防护的,水土流失小,河床淤积少,维护周期长,航道维护尺度应提高,年度间变化调整小;河岸边坡无防护的,水土流失大,河床淤积多,维护周期短,航道维护尺度应降低,年度间变化调整大。

DB32/T 4292-2022 警用通用地理实体分类与代码.pdf航道维护水深应不小于航道等级所要求的水深。二级~七级航道维护水深应符合下列规定:

二级航道维护水深不小于4.0米;

三级航道维护水深不小于3.2米;

四级航道维护水深不小于2.5米;

五级航道维护水深不小于2.5米;

六级航道维护水深不小于2.0米;

七级航道维护水深不小于1.5米。

航道维护弯曲半径应不小于航道等级所要求的弯曲半径,对航道弯曲半径维护确有困难的航段,可采取航道单侧加宽的方式进行维护。二级~七级航道维护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二级航道维护弯曲半径不小于540米;

三级航道维护弯曲半径不小于480米;

四级航道维护弯曲半径不小于320米;

五级航道维护弯曲半径不小于250米;

六级航道维护弯曲半径不小于110米;

七级航道维护弯曲半径不小于100米。

二~七级航道的维护断面系数应不小于6。

航道年通航保证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类维护航道不小于98%;

二类维护航道不小于95%;

三类维护航道不小于90%。

其中,航道年通航保证率按下式计算:

—航道年通航保证率(%);

—全年日历天减去因不可抗力而被迫停航的天数();

—可通航期内因各种原因而造成航道不能通行的天数()。

航道维护测量分为航道基础数据更新测量、护岸观测和水文测验:

航道基础数据更新测量分为航道水下地形测量、航道典型断面测量;

护岸观测包括护岸巡查和护岸变形观测。

水文测验应按照JTJ287、JTS131、JTS132以及JTS145的规定执行。

测量实施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航道基础数据更新测量应建立E级以上等级控制网,高程满足四等水准精度要求;

护岸变形观测应布设基准点、工作基点及观测点,并应对点位采取定期复测、加设金属保护管、埋设点位加固等维护措施,避免点位遭破坏;

航道维护观测的测量仪器应在检定的有效期内进行计量检定,并应进行现场校验和比对。

内河航道维护中进行水深测量的有航道水下地形测量、航道典型断面测量和航道维护工程测量。水深测量包括航道测深断面布设、测深点点位测量和测深点测深。

水深测量采用的设备及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航道测量断面的选取应按照6.2.3中测深断面线布设的相关规定执行;

测深点点位测量宜采用GPS测量设备或全站仪进行,也可采用交会定位法、断面索量距定位法进行;

测深点测深宜采用有模拟记录的单波束回声测深仪或多波束测深仪进行;在浅水区宜采用测深杆或测深锤,在水底树林和杂草丛生水域不宜使用回声测深仪。

水深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测深断面线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单波束测深主测深线方向宜垂直于等深线总方向、挖槽轴线、河道走向,可布设成平行线、螺旋线或45度斜线;多波束扫测主测深线方向宜平行于测区较长边、挖槽轴线和河道走向;

航道典型断面测量应在航道河流的口门、交汇、船闸上下游、跨河桥梁桥墩位置等冲淤变化较明显的航段选取典型断面进行水深测量;经过航道整治的航段,应在每一个梯级航段选取至少2~3个典型断面;

航道水下地形测量的测深断面线布设间距应符合表3的规定。

测深断面线布设间距要求

测深断面线间距(mm)

重点水域指口门、交汇、船闸上下游、桥梁桥墩位置等重点航段水域。

航道水下地形测量和典型断面测量的测深定位点图上最大间距应符合表4的规定。

测深定位点点位中误差限值应符合JTS131—20128.1.5的规定。

水深测量深度误差限值应符合JTS131—20128.1.6的规定。

护岸观测包括护岸巡查与护岸变形观测,其观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护岸巡查的内容包括对航道维护范围内护岸的外观、上部结构、墙身、水下坡脚、护底、回填料与接岸结构等进行较全面巡查;

护岸变形观测的内容包括护岸的水平位移观测与沉降观测。

护岸观测的设备及方法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护岸巡查可采用目测、照相等设备及方法对护岸水上、水下部分的完好性进行检查;

对易变滩段护岸、险要部位重点护岸、已发现有明显损坏或未达到设计效果的护岸以及经常受到船舶停靠带缆、碰撞的护岸,除应进行巡查外,还宜采用仪器设备进行护岸变形观测,以把握护岸技术状况、辅助分析护岸损坏原因并合理安排维护措施;

护岸水平位移观测设备可采用钢尺、电磁波测距仪、全站仪等,测量方法可采用视准线法、极坐标法等;

护岸沉降观测设备可采用精密水准仪(中误差0.4mm/km以上)及铟钢尺,观测方法可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法。

护岸巡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护岸巡查应对航道维护范围内的护岸进行检查;

护岸巡查应按照7.1.2护岸技术状况分类规定对护岸的技术状况进行划分;有必要进行变形观测的护岸,应进行护岸变形观测,并根据观测的结果划分其技术状况类别;

护岸巡查的记录资料应全面、可靠,能够准确反映护岸的技术状况;

对重点位置护岸和损坏护岸,应保留文字、影像资料和护岸位置资料,必要时还应收集保存图纸资料。

护岸变形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变形测量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的四个等级,护岸变形观测应采用二等~四等的三个等级。护岸变形观测应布设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观测点,观测精度和适用范围应按照JTS131—20129.1.1的规定执行;

变形观测应根据测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和现有的仪器设备及变形观测的性质、内容和要求,布设变形监测网;

水平位移观测应符合JTS131—20129.4.4的规定;

水平位移观测采用视准线法时应符合JTS131—20129.4.6的规定;

沉降观测点应结合护岸特点布设在下列位置:

不同基础或地基交结处;

沉降观测方法与精度应符合JTS131—20129.6.5的规定。

护岸检查应按照6.3的相关规定执行。

护岸的技术状况检查结果分为下列四个类别:

技术状况良好,功能发挥正常的为一类;

护岸有少量变形,但不影响护岸稳定和整治功能的为二类;

护岸损坏较明显,尚能发挥整治功能、但需及时修复的为三类;

护岸损坏严重或有明显缺陷,已经或即将失去整治功能的为四类。

内河航道常用直立式护岸的结构形式一般分为重力式护岸和有锚板桩式护岸,其中重力式护岸又可分为混凝土方块、浆砌块石、沉箱、扶壁、圆筒等结构形式。直立式护岸的技术状况类别划分标准可参考表5和表6。

斜坡式护岸技术状况类别的划分标准可参考表7。

重力式航道护岸技术状况划分标准

外观尺寸;结构沉降、位移;整体稳定

现有尺寸同竣工尺寸无差异;基本无沉降、位移;整体稳定

现有尺寸与竣工时稍有差异,但不影响功能;无明显沉降、位移,整体稳定

现有尺寸与竣工时有明显差异,尚能发挥功能;有明显沉降、位移,不影响整体稳定

现有尺寸与竣工时有很大差异,即将或已经失去整治功能;沉降、位移严重,影响整体稳定或整体不稳定

完好,或有一般裂缝、表面缺陷;变形缝完好

小于总面积10%的面层有浅坑槽、板块断裂或面层波浪型起伏;变形缝局部损坏;不影响正常使用

占总面积10%~20%的面层有浅坑槽、板块断裂或面层波浪型起伏;或小于总面积10%的面层有普遍坑洼或严重破损;变形缝普遍缺损;影响正常使用

占总面积20%以上的面层有浅坑槽、板块断裂或面层波浪型起伏;或总面积10%以上的板块普遍坑洼或严重破损;变形缝严重缺损、失效。严重影响正常使用

完好,或有个别处剥落露石,破损深度较小并不超过钢筋保护层厚度,裂缝宽度小于0.5mm;钢筋无锈蚀

小于总长度10%的压顶出现面积比例10%~20%的剥落露石,剥落与表面破损深度未超过钢筋保护层,裂缝宽度在0.5~3.0mm之间,钢筋局部锈蚀

占总长度10%~20%的压顶出现面积比例10%~20%的剥落露石,剥落与破损深度未超过钢筋保护层,裂缝宽度在0.5~3.0mm之间;或小于总长度10%的压顶出现面积比例20%以上剥落露石,剥落与表面破损深度超过钢筋保护层或形成空穴,表面破损深度或面积较大或钢筋暴露,裂缝宽度大于3.0mm;钢筋明显锈蚀

占总长度20%以上的墙段出现面积或长度比例10%~20%的剥落露石,剥落与破损深度未超过钢筋保护层,裂缝宽度在0.5~3.0mm之间;或总长度10%以上的压顶墙段出现面积比例20%以上剥落露石,深度超过钢筋保护层或形成空穴,表面破损深度或面积较大或钢筋暴露,裂缝宽度大于3.0mm;钢筋严重锈蚀

完好,或破损深度较小并不超过钢筋保护层厚度,表面无明显剥落,裂缝宽度小于0.5mm;钢筋无锈蚀

小于总数量10%的构件出现面积比例10%~20%的剥落露石,剥落与表面破损深度未超过钢筋保护层,裂缝宽度在0.5~3.0mm之间;钢筋局部锈蚀

总数量10%~20%的构件出现面积比例10%~20%的剥落露石,剥落与表面破损深度未超过钢筋保护层,裂缝宽度在0.5~3.0mm之间;或小于总数量10%的构件出现断裂,或出现面积比例20%以上剥落露石,剥落与表面破损深度超过钢筋保护层或形成空穴、钢筋暴露,裂缝宽度大于3.0mm;钢筋明显锈蚀

总数量20%以上的构件出现面积比例10%~20%的剥落露石,剥落与表面破损深度未超过钢筋保护层,裂缝宽度在0.5~3.0mm之间;或总数量10%以上的构件出现断裂,或出现面积比例20%以上剥落露石,剥落与表明破损深度超过钢筋保护层或形成空穴、钢筋暴露,裂缝宽度大于3.0mm;钢筋严重锈蚀

完好,或有小于总数量10%的砌体微细裂缝或松动,裂缝宽度小于0.5mm;无漏砂

小于总数量10%的砌体出现面积比例10%~20%的明显裂缝或松动,裂缝宽度在0.5~1.0mm之间;无漏砂

总数量10%~20%的砌体出现面积比例10%~20%的剥落或明显裂缝、松动,裂缝宽度在1.0~3.0mm之间;或小于总数量10%的砌体出现面积比例20%以上崩塌、断裂,裂缝宽度大于3.0mm;无漏砂

总数量20%以上的砌体出现面积比例10%~20%的剥落或明显裂缝、松动,裂缝宽度大于3.0mm;或总数量10%以上的砌体出现面积比例20%以上崩塌,崩塌、剥落或形成空穴;有漏砂

完好,或构件破损深度较小并不超过钢筋保护层厚度,无裂缝、表面剥落;钢筋无锈蚀

小于总数量5%的构件出现面积比例10%~20%的剥落露石,剥落与表面破损深度未超过钢筋保护层,出现宽度在0.3~1.0mm之间的顺筋裂缝,无结构裂缝;钢筋有局部锈蚀

总数量5%~10%的构件出现面积比例10%~20%的剥落露石,剥落与表面破损深度未超过钢筋保护层,出现宽度在0.3~1.0mm之间的顺筋裂缝,无结构裂缝;或小于总数量5%的构件出现面积比例20%以上剥落露石,剥落与表面破损深度超过钢筋保护层或形成空穴、钢筋暴露,出现涨裂性顺筋裂缝或网状裂缝,裂缝宽度大于1.0mm,或有贯穿性裂缝;钢筋有明显锈蚀

总数量10%以上的构件出现面积比例10%~20%的剥落露石,剥落与表面破损深度未超过钢筋保护层,出现宽度在0.3~1.0mm之间的顺筋裂缝,无结构裂缝;或总数量5%以上的构件出现面积比例20%以上剥落露石,剥落与表面破损深度超过钢筋保护层或形成空穴、钢筋暴露,出现涨裂性顺筋裂缝或网状裂缝,裂缝宽度大于1.0mm,或有贯穿性裂缝;钢筋锈蚀广泛

完好,或有砌体接缝微细裂缝或松动;无漏砂

小于总长度5%的砌体接缝明显裂缝或松动;无漏砂

总长度5%~10%的砌体接缝明显裂缝或松动;无漏砂

总长度10%以上的砌体接缝明显裂缝或松动;或5%以上的砌体接缝局部断裂或崩塌;有漏砂

回填料基本无淘空、塌陷;无漏砂;后方接岸平顺,无明显差异沉降

回填料基本无淘空、塌陷。无漏砂;交接欠平顺,有差异沉降,但不影响正常使用

小于总量10%的回填料出现淘空、塌陷;无漏砂;有明显差异沉降,影响正常使用

总量10%以上回填料出现淘空、塌陷;有漏砂;有明显差异沉降或局部塌陷,影响使用

有轻微淘刷损坏,但墙身基底未淘空

有轻微淘刷损坏,墙身基底淘空深入长度不超过墙身宽度的10%

有明显淘刷损坏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方案,墙身基底淘空深入长度超过墙身宽度的10%

正砌空心块体和一次安装出水空心方块,按沉箱、扶壁、圆筒类构件执行。

当表中技术状态类别采用百分数表示有重叠时,根据设施的具体情况选定。

当护岸不同部位的技术状况存在差异时,根据该处护岸技术状况最差的部位判定其技术状况类别。

有锚板桩式航道护岸技术状况划分标准

外观尺寸;结构沉降、位移黄冈市教育优秀人才安居小区1#、2#、3#楼混凝土施工方案(鲁班奖),整体稳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