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doc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doc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5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8618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doc

5.2.3一般生态空间。按照限制开发区域管控要求,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活动,鼓励探索陆域、海域复合利用,发挥生态空间的生态农业、生态牧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

按照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原真性的要求,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地质地貌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涉及乡村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结合村庄整治、工矿废弃地治理,维护农田原有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将耕地、林地、草地整治与建设用地布局优化相结合,打造规模相对集中连片的耕地、草地、湿地、林地等生态系统复合格局。涉及城镇空间的保护修复,结合“城市双修”“海绵城市”建设,依托现有山水脉络,保护现有生态廊道,完善基础设施,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治理内涝;采取必要的生态修复措施,系统综合考虑城市自然系统分布与渗水的关系,注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排涝系统的关系;打通城市内部的水系、绿地和城市外围河湖、森林、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

山水工程的技术流程一般划分为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管理维护四个阶段。工程规划阶段服务于区域(或流域)尺度(LandscapeScale)的宏观问题识别诊断、总体保护修复目标制定,以及确定保护修复单元和工程子项目布局;工程设计阶段主要服务于生态系统尺度(EcosystemScale)下的各保护修复单元生态问题进行诊断,制定相应的具体指标体系和标准,确定保护修复模式措施;工程实施阶段服务于场地尺度(SiteScale)的子项目施工设计与实施。管理维护、监测评估与适应性管理、监督检查贯穿于生态保护修复全过程。

根据生态保护修复的规模范围、实施期限、自然生态特征、修复条件及难易程度等汝州市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门窗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可将四个阶段合并或简化。技术流程示意如下:

6.2.1资料来源。结合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要求,充分利用全国国土调查、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相关规划等成果,相关部门已有野生动植物调查、林业调查、生态功能区划、生态保护红线、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自然保护地等资料,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科学野外台站的成果,收集整理当地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修复实践经验、相关领域学科专家和当地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等。

6.2.2调查内容。详细调查实施范围内区域生态功能定位、自然生态(地理)状况、社会经济状况等。区域生态功能包括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防风固沙等。自然生态状况包括本地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特征、地质环境、土壤和水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环境质量状况等;构成生态系统的群落特征,包括动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特征,特别是地带性植被建群物种(DominantSpecies)、本地关键物种(KeySpecies)、指示物种(IndicatorSpecies)、旗舰物种(FlagshipSpecies)、先锋物种(PioneerSpecies)、入侵物种(InvasiveSpecies)等重要物种的种类、数量及生境情况;参照生态系统属性和具有时间序列的历史数据。社会经济状况包括本地自然资源权属和利用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相关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情况等。

6.2.3调查深度。调查范围应针对区域(或流域)、生态系统等不同尺度、不同梯度进行,深度应不低于同类工程的有关要求,制作基础调查图表数据应符合自然资源及相关专项、专业调查要求。

6.3生态问题识别与诊断

6.3.1确定参照生态系统。综合工程建设规模、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系统自然演替规律等,参考受损生态系统历史状态或周边类似生态系统状态,确定一个或若干个环境和自然状况相似的本地原生生态系统或类似生态系统作为参照生态系统。

6.3.2识别与诊断方法。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可以从大尺度向小尺度(即从区域流域、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也可以从小尺度向大尺度进行梯度分析、类比分析、综合评判,准确识别主要生态问题及问题之间的关联性、紧迫度和优先度,确定需要保护修复的相关重要生态系统、物种和关键要素,科学诊断自然生态系统受损的面积、分布、程度、影响因素、成因及与相关生态系统的关联性。

6.3.3生态问题识别。针对实施区域范围,在区域(或流域)尺度,识别生态胁迫、生态系统质量、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空间格局等方面主要生态问题。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结构和方式、生产生活造成的水土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开发强度、有害生物入侵等方面识别生态胁迫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从食物链的完整性、生物多样性、结构功能稳定性等方面识别生态系统质量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从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防风固沙等方面识别生态系统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从重要物种栖息地分布、生态廊道的连通性、生态网络结构、重要和敏感的生态保护目标点等方面识别生态空间格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

6.3.4诊断与评价。针对保护修复单元,从生态系统尺度,对照参照生态系统属性(包括自然地理条件、物种组成、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功能等)及其生态胁迫,分别诊断分析需要保护保育和修复治理的对象及其现状、关键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等。重点从生态系统完整性与连通性、重要保护对象目标受胁迫类型与程度等方面,对珍稀濒危物种及栖息地、特殊生态系统类型等需要重点保护保育的对象进行评价。重点从植被、土壤、水体、生物多样性、生物入侵等方面,对需要修复的生态系统受损类型、退化程度、恢复力进行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定性的经验分析评价法、半定量或定量的分析评价方法。

6.4保护修复目标和标准设立

6.4.1目标体系设定因素。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相关规划、标准,区域生态功能定位、生态现状、生态问题识别与诊断结果、参照生态系统属性等,根据不同保护修复尺度、层级和限制性因素阈值,设定生态保护修复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确定保护修复标准,提出分级分期的约束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实现目标定量化。根据绩效管理要求,设立规定期限的绩效指标。

约束性指标主要围绕工程建设中绩效指标确定,数据有来源、可测算;引导性指标在生态系统和区域(或流域)尺度上提出,为中远期目标,应当服务于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6.4.2区域(或流域)尺度目标设定要求。对应工程实施范围,重点应围绕提升区域主导生态系统服务,从消除生态胁迫影响、优化生态空间格局、畅通生态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等方面提出保护修复总体目标,设定实施期限内的生态保护修复具体指标。

6.4.3生态系统尺度目标和标准设定要求。对应保护修复单元,重点解决生态过程问题,根据参照生态系统的关键属性,从物理环境、物种组成、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功能、生态胁迫等方面提出保护修复目标和标准,并针对具体生态问题,根据工程实际及相关规定制定具体指标。

6.4.4场地尺度目标和标准设定要求。对应子项目,针对各保护修复单元采取的不同措施,根据生态系统尺度的目标和标准规范,结合工程实际制定具体指标。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目标分解表见附录B,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或调整。

6.5单元划分和工程布局

6.5.1划分生态保护修复单元。根据现状调查、问题识别与分析结果、制定的保护修复目标,划分保护修复单元。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冰川公园、草原公园、沙漠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等划为保护单元。

6.5.2确定工程建设内容。根据每一生态保护修复单元的现状调查、生态问题的诊断分析结果和设定的保护修复具体目标,划分项目类型,明确保护修复的重点和内容(见附录B)。根据需要设定工程子项目。

6.5.3明确工程空间布局。按照关联性、协同性要求,根据确定的总体目标以及各单元保护修复具体目标、指标与标准等,针对关键生态问题进行工程建设空间布局和工程子项目布置与安排。

6.5.4安排工程建设时序。根据生态问题的紧迫性、严重性,按照保证防洪安全和地质安全、提升生态功能的优先级次序,开展源头控制、过程阻断、末端治理,进行山上山下、流域上中下游系统修复,有序安排实施子项目。

6.6保护修复模式与措施选择

6.6.1模式选择要求。根据现状调查、生态问题识别与诊断结果、生态保护修复目标及标准等,对各类型生态保护修复单元分别采取保护保育、自然恢复、辅助再生或生态重建为主的保护修复技术模式。

6.6.2保护保育(EcologicalConservation)。对于代表性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地、去除胁迫因素、建设生态廊道、就地和迁地保护及繁育珍稀濒危生物物种等途径,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提高生态系统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原住民文化与传统生活习惯。

6.6.3自然恢复(NaturalRegeneration)。对于轻度受损、恢复力强的生态系统,主要采取切断污染源、禁止不当放牧和过度猎捕、封山育林、保证生态流量等消除胁迫因子的方式,加强保护措施,促进生态系统自然恢复。

6.6.4辅助再生(AssistedRegeneration)。对于中度受损的生态系统,结合自然恢复,在消除胁迫因子的基础上,采取改善物理环境,参照本地生态系统引入适宜物种,移除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的物种等中小强度的人工辅助措施,引导和促进生态系统逐步恢复。

6.6.5生态重建(Reconstruction)。对于严重受损的生态系统,要在消除胁迫因子的基础上,围绕地貌重塑、生境重构、恢复植被和动物区系、生物多样性重组等方面开展生态重建。生境重构关键要消除植被(动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植被重建要首先构建适宜的先锋植物群落,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群落结构,促进植物群落正向演替进程;生物多样性重组关键是引进关键动物及微生物实现生态系统完整食物网构建。

6.6.6措施评价与优选。根据当地的自然状况、生态适宜性、立地条件、施工季节和施工工艺的难易程度等,充分吸收相关领域专家与本地居民的知识与经验,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权益与满意度,设计多个备选方案,分析措施实施的生态适宜性、优先级和时机。从生态环境影响与风险、经济技术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等方面综合评价,可开展修复方法模拟预测,筛选相对最优的生态保护修复措施和技术。

6.7资金估(概)算和投资预算

6.7.1实施方案与资金估(概)算。依据实施方案确定的总目标,结合各保护修复单元确定的目标和标准、工程建设类型和内容、保护修复模式和措施、实施期限等进行资金估(概)算。根据工程规模情况,实施方案也可做到工程设计深度,进行投资预算。

6.7.2工程设计与投资预算。按照不同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要求,参照国家、行业等相关标准,结合实际,组织编制工程设计或子项目施工设计,明确施工进度、资金、质量和安全等控制和监督措施等。工程设计或子项目施工设计要针对生态系统的具体问题,措施要科学合理、经济可行、技术可操作,并结合实际,进行工程投资预算。

对照本地类似工程,采用案例比较法、成本效益法等,参照国家、行业相关投资定额标准,进行资金测算。

7监测评估和适应性管理

7.1.2监测评估手段。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生态环境监测结果,以及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及院校的长期监测数据和研究成果,在项目区建立生态监测点位,采用遥感、自动监测、实地调查、公众访谈等方式,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过程动态监测和生态风险评估。实施结束后,还应进行长期跟踪监测评估。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立生态监测动态更新数据库,开展工程实施前后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价。

7.2.1措施调整。根据监测评估结果基坑降水,围护,土方施工方案,对照生态保护修复目标,监测评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措施、技术手段的效果,及时发现生态保护修复过程中新产生的生态问题及潜在生态风险。经评估,在结果和风险可控的原则下,借鉴已有经验做法,对可能导致偏离生态保护修复目标或者对生态系统造成新的破坏的保护修复措施和技术、子项目的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等按规定程序报批后进行相应调整修正。

7.2.2时机选择。对技术成熟、风险可控、结果有效的工程和措施,要及时实施,避免延误时机、增加修复成本;对评估后难以预测后效的工程和措施,要加强研究和实验,暂不实施。

对应区域(或流域)尺度的山水工程,可打破省域行政界限,在按自然地理单元编制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分段编制实施方案(含可行性研究报告),统一设计、同步部署、协同推进。实施方案要体现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目标任务可量化、可考核,实施措施科学合理经济,生态效益明显,兼顾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工程设计阶段根据实施方案确定的保护修复单元编制规划设计。规划设计要针对生态系统尺度的具体问题。根据需要,保护修复单元可以分为一个或若干个子项目实施T/CECS821-2021 模板及支架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及条文说明.pdf,应当进行项目施工设计,明确施工进度、资金、质量、安全等控制和监督措施。

依据批复的实施方案(含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规划设计,将生态保护修复目标任务、绩效指标逐级分解到承担实施的市、县(市、区)或乡(镇),并制定年度计划。具体实施子项目所在的相关部门应明确本行政区域的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实施计划、资金安排等。

依据实施方案、规划设计及年度计划,实施山水工程的单位组织实施工程建设,加强山水工程实施的全程监管,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强化工程质量控制,切实做到责任明确、监管到位。工程实施过程中,及时组织开展制度建设、工程建设、资金筹措与使用、目标完成情况等方面的跟踪检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