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234-2022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pdf

DB37T 5234-2022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6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7922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7T 5234-2022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pdf

4.2.1矿物掺合料宜选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及硅灰。粉煤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 凝疑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的规定;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 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规定;硅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GB/T27690的 规定。当选用其他矿物掺合料时,应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确定混凝土性能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后再使用。 4.2.2当掺加粉煤灰时,宜选用II级及以上的F类粉煤灰,烧失量不宜大于4%,需水量比不宜大于100%: 当掺加粒化高炉矿渣粉时,规格等级不宜低于S95级,流动度比不宜小于100%。 4.2.3当混凝土泵送垂直高度大于250m时,宜掺加硅灰或功能性外加剂。 4.2.4对于民用建筑工程,应检测矿物掺合料的放射性,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 核素限量》GB6566的规定。 4.2.5矿物掺合料使用时温度不宜高于60℃.不得采用巨结块的矿物掺合料

4.3.1粗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或2个以上单粒径级配搭配使用, 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5mm,当泵送高度大于300m时,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0mm;含泥量不应 大于1%,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针片状含量不应大于8%,不规则颗粒含量不应大于10%,空隙率 不宜大于45%;不得混入风化颗粒,压碎值指标不宜大于20%;吸水率不宜大于2%。 4.3.2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宜符合现行国家标标准《建设用砂》GB/T14684I类要 求;细骨料宜选用细度模数为2.3~3.0的II区中砂,空隙率不宜大于40%,压碎值指标不宜大于18%, 吸水率不宜大于3%。

4.4.1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主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 的规定。 4.4.2配制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宜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配制C6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减 水率不应小于25%,应具有降黏效果。 4.4.3夏季施工时,应采用缓凝型泵送剂;冬期施工时,宜采用防冻剂或复合类防冻剂,并应符合国家 行业现行相关标准。 4.4.4外加剂应经试验确定其最佳掺量,所选用的外加剂应与其他混凝土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并满足 施工技术要求。 4.4.5外加剂储存和使用应符合国家、省、市有关环保要求;液态外加剂应储存在密闭容器内,并应防 晒和防冻,当有沉淀、累状物等异常现象时,应经搅拌均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4.6当采用的外加剂出现颜色 应进行试验验证,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4.1外加剂应符合 的规定。 4.4.2配制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宜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配制C6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减 水率不应小于25%,应具有降黏效果。 4.4.3夏季施工时,应采用缓凝型泵送剂;冬期施工时,宜采用防冻剂或复合类防冻剂,并应符合国家, 行业现行相关标准。 4.4.4外加剂应经试验确定其最佳掺量,所选用的外加剂应与其他混凝土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并满足 施工技术要求。 4.4.5外加剂储存和使用应符合国家、省、市有关环保要求;液态外加剂应储存在密闭容器内,并应防 晒和防冻,当有沉淀、累状物等异常现象时,应经搅拌均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4.6当采用的外加剂出现颜色、气味变化等性状变化时,应进行试验验证,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5.1超高程泵送混凝土拌合用水应符合 现行行业标推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4.5.2冬期施工搅拌混凝土时,如需加热拌合水GB/T 36628.1-2018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可见光通信 第1部分: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总体要求,拌合水温度不得高于60℃

6.1当设计要求掺加纤维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21及其他 关标准规定;合成纤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用合成纤维》GB/T21120的规 5.2其他材料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5.1.1超高程泵送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和匀质性,满足施工技术要求 5.1.2超高程泵送湿凝土拌合物性能要求应满足表5.1.2

表 5.1.2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要求

5.1.3超高程泵送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和碱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中氯离子 含量检测技术规程》JGJ/T322或按《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中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含量快 速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5.1.4超高程泵送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应满足施工要求。 5.1.5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 的规定

5.2.1超高程泵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应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5.2.2超高程泵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的规定。

5.3.1超高程泵送混凝主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5.3.2超高程泵送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 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

6.0.1超高程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规定,当配制的超 高程泵送混凝土具有其他特殊性能要求和用途时,尚应符合国家相关现行标准的规定。 5.0.2超高程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水胶比、可溶性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现行标准 的规定,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结构特点,按照5.1.2条的规定,确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规格类别及技 术要求;超高程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应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规定的方法进行, 确定计算配合比;每立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不宜低于360kg/m3,浆料体积量宜满足表6.0.2要求, 配合比设计计算砂率宜采用体积砂率,砂率确定应综合考虑强度等级、水胶比、浆料体积、扩展度、砂 子级配和石子最大粒径等因素,

每立方超高程泵送混凝土中浆料体积量最小限

6.0.3配合比试配时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保持水胶比不变,通过调整配合比使混凝土拌合物 性能满足5.1.2条的规定要求,确定试拌配合比。 6.0.4在试配过程中,按照同一批材料,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当试拌配合 比水胶比小于0.34时,宜较试拌配合比分别增加或减少0.02,砂率可相应增加或减少1%;按照《普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规定的方法确定设计配合比,并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6.0.5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规定的方法确定设计配合比后,尚应进行不少于三盘 混凝土的重复试验,每盘制作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满足5.1.2条的规定要求和施工技术要求,抗压强 度不应低于配制强度。 6.0.6设计配合比应在生产和施工前进行适应性试验,应以调整后的配合比作为施工配合比,首次生产 时应进行开盘鉴定。 5.0.7超高程泵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及时检测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并应根据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 施工配合比

7.1.1各种原材料应分仓储存,并有明确的标识;材料进场时,除天然砂、石骨料外,应提供质量证明 文件;质量证明文件应包括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与合格证等,外加剂还应提供使用说明书。原 材料进场需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贮存。 7.1.2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分别标识和储存;进场水泥宜进行与外加剂的相容性试验, 并满足相应技术要求;应防止受潮及污染,不应使用结块的水泥;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应进行复检,合 格方可使用。 7.1.3骨料堆场应为能排水的硬质地面,并应有防尘和遮雨设施;不同品种、规格的骨料应分别储存 避免混杂或污染。 7.1.4泵送剂进场后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和配合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 术规范》GB50119进行相容性、减水率和落度(扩展度)1h经时变化值试验,满足要求方可使用。 外加剂应按品种和生产厂家分别标识和储存,粉状外加剂应防止受潮结块,如有结块,应进行检验,合 格者应经粉碎至全部通过300μum方孔筛筛孔后方可使用;液态外加剂应储存在密闭容器内,并应采取 防晒和防冻措施,如有沉淀异常现象,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7.1.5矿物掺合料应按品种、规格等级和产地分别标识和储存,不应与水泥等其他粉状料混杂,并应防 朝、防雨。 7.1.6纤维应按品种、规格及生产厂家分别标识和储存

6纤维应按品种、规格及生产厂家分别标识和

7.2.1原材料计量宜采用电子计量设备。其精度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搅拌 站(楼)》GB/T10171的有关规定;计量设备应定期校验,涉及合同结算的计量设备应具有法定计量 部门签发的有效检定证书;混凝土生产单位每月应对计量设备自检一次;每一工作班开始前,应对计量 设备进行零点校准。 7.2.2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2.2的规定,原材料计量偏差应每班检查1次,

表7.2.2各种原材料计量的允许偏差

凝土搅拌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 7.3.2原材料投料方式应满足混凝土搅拌技术及混凝土拌合物质量的要求。搅拌应保证预拌混凝土拌合 物质量均匀;同一盘混凝土搅拌匀质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 7.3.3预拌混凝土搅拌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混凝土搅 拌的最短时间系指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开始卸料止的时间;对于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可在保 证搅拌均匀的情况下适当缩短搅拌时间,且不宜小于60s;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每班检查2次。 2当制备特制品或掺用引气剂、膨胀剂和粉状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应延长搅拌时间

7.4.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GB/T26408的规定;当遇寒冷、严 寒或炎热的天气时,搅拌运输车搅拌罐应有保温或隔热措施。 7.4.2搅拌运输车装料前,搅拌罐内应无积水或积浆,应定期清理搅拌罐内和管口的混凝土残渣,防止 落入搅拌罐内;在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拌合物均匀并不产生分层离析。 7.4.3搅拌运输车装料后,严禁向搅拌罐内的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 7.4.4当卸料前需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入外加剂时,应在外加剂掺入后采用快档旋转搅拌;外加剂掺量 和搅拌时间应有经试验确定的预案。 7.4.5从搅拌机卸料至工程浇筑地点卸料时间不宜大于90min,超过90min,应采取有效措施,并通过 试验验证。 7.4.6混凝土的运输供应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泵送施工,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 程》JGI/ T10的有关规定。

8.0.1浇筑混凝土前,施工单位应制定混凝土施工浇筑方案及突发问题应急预案。 8.0.2确定混凝土浇筑时间后,施工单位应将浇筑计划和浇筑方案告知混凝土生产单位,混凝土生产单 位以此确定混凝土生产供应方案并进行生产供应准备。 8.0.3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将浇筑部位、施工速度、混凝土强度等级交替浇筑节点、环保管 控等方面的施工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告知混凝土生产单位,混凝土生产单位作出相应的调整,保证混凝土 尧筑施工质量。 8.0.4混凝土生产单位应将材料储备、搅拌生产、运输交通、环保管控等方面的生产供应动态变化情况 告知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作出相应的施工调整,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8.0.5当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按照应急预案处理,保证施工质量及符合安全环保要求

9.2混凝土泵选型和布置

单位时间最大输出量、浇筑进度要求、施工计划及施工方案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9.2.2混凝土泵的额定最大输出压力和型号,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 估算出的泵送压力确定,当最大泵送垂直高度大于250m时,混凝土泵的额定工作压力不宜低于20MPa 9.3混凝土泵管选型和布置 9.3.1混凝土泵管强度应与泵送条件相适应,应能承受混凝土泵的输送压力,混凝土泵管不应有龟裂 孔洞、凹凸损伤和弯折等缺陷,管道内应无残渣杂物;当最大泵送垂直高度大于150m时,混凝土泵管 的选型应采用高压耐磨泵管;当新旧管配合使用时,应将新管布置在泵送压力较大处,宜应根据最大泵 送压力计算出最小壁厚值,宜设置一套备用泵管。 9.3.2混凝土泵管的连接方式应满足输送的密闭性,且能承受混凝土泵的输送压力;当最大泵送高度大 于250m时,混凝土泵管的连接方式宜采用法兰盘螺栓连接方式。 9.3.3混凝泵管内径不应小于125mm;当最大泵送高度大于300m时,混凝泵管内径宜采用150mm 9.3.4地面及缓冲段水平管折算长度不宜小于竖向管长度的1/5,且不宜小于15m;除终端出口处采用 软管外,其余部位均不宜采用软管。 9.3.5混凝土泵管的连接应牢固可靠;当最大泵送垂直高度大于250m时,泵口处不宜设置弯管;混激 土泵出口处水平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固,并应采取可靠措施固定牢固;混凝土泵管不得直接支承在钢筋 模板、预埋件及脚手架上,当现场条件受限时,宜另搭设专用支承架;水平管的固定支撑宜具有离地高 度,宜为400mm~500mm;每条竖向管应有2个以上固定点;竖向管宜设钢支撑承受竖向管重量,竖 向管下端的弯管不应作为支承点使用。

9.3.6相邻竖管或水平管的连接应保持平直且在同一轴线上。 9.3.7垂直泵送高度超过100m时,在混凝土泵出口端附近或垂直管底端应设置截止阀,截止阀宜采用 液压油缸驱动;控制阀操作,插板宜采用浮动密封环结构。 9.3.8泵管应合理布置,弯管数量不宜大于5处,相临弯管的间距不宜小于10m。 9.3.9除泵机出料口处,同一管路中应采用相同管径的输送管

9.4.1布料设备的选型和布置宜保证浇筑面全覆盖 9.4.2布料机出口与浇筑面的高差不应大于2m,否则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离析

9.4布料设备的选型和布置

9.5混凝土的泵送和浇筑

9.5.1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浇筑工作面上的杂物,木模板应喷水湿润,但不得留有积水。 9.5.2混凝土输送泵应安装牢固,启动前应进行全面检查。 9.5.3混凝土泵启动后,应先泵送适量清水以湿润混凝土泵的料斗、活塞及输送管的内壁等直接与混凝 土接触部位;泵送时,应保证水箱或活塞清洗室中水量充足;泵管连接部件应密封良好且牢固,当泵送 过程中泵管接头出现喷水或脱落现象时,应重新安装;泵送完毕后,应清除泵内积水。 9.5.4经泵送清水检查,确认混凝土泵和输送管中无异物后,应选用下列浆液中的一种润滑混凝土泵和 输送管内壁: 1水泥净浆; 21:2水泥砂浆; 3与混凝土内除粗骨料外的其他成分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 4专用润管浆液。 润滑用浆料泵出后应妥善回收,不得作为结构混凝土使用。 9.5.5混凝土泵进料斗应安置网筛,筛孔不宜大于50mm,防止异物入泵堵塞,及时清理堆积异物。 9.5.6混凝土拌合物应经检测或监测和易性合格后方可入泵,当卸料过程中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出现明 显变化时,应停止卸料,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入泵的混凝土满足泵送施工技术要求;混凝土搅拌车罐内或 混凝土泵斗内严禁任意加水和外加剂。因运距过远、交通或现场等问题造成落度损失较大而卸料困难 时,可采用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人适量减水剂并快档旋转搅拌罐的措施,减水剂掺量应有经试验确定的 预案。 9.5.7混凝土拌合物入泵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应高速反向旋转搅拌罐体,使混凝土拌合均匀后方可卸

料;卸料时应配合泵送速度均匀进行,混凝土泵料斗内的混凝土拌合物宜保持在料斗高度标志线以上; 中断卸料时,应保持搅拌罐体反向低速转动;卸料完毕后,应清洗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内部并排净积 水。 9.5.8开始泵送混凝土拌合物时,应控制混凝土输送泵处于匀速缓慢运行并随时可反泵的状态;泵送速 度宜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同时应观察混凝土泵的压力和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待各系统运转正常后,方 可以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9.5.9浇筑时,应先浇筑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后浇筑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当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交替浇 筑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混入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结构中,保证结构安全。 9.5.10混凝土泵送应连续进行;当非堵塞性短暂停泵时,混凝土泵斗内的混凝土应保持搅拌状态,宜进 行慢速间歇泵送,每隔4min~5min进行两个行程反泵,再进行两个行程正泵;因故必须中断时,中断 时间不应超过30min,否则应采取有效措施,满足浇筑施工技术要求。 9.5.11混凝土泵送过程中,混凝土泵应有专业人员操作,监控泵压及设备运行情况;当混凝土泵压力出 现较大幅度升高且不稳定、油温升高、输送管明显振动等现象时,不宜持续泵送,由专业人员查明原因 采取措施排除故障。 9.5.12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当需加接3m以上的输送管时,应预先用水或通泵砂浆对管道内壁进行湿 润和润滑。 9.5.13当堵泵时,应及时查找原因,故障排除;当30min内无法排除故障时,应启用备用泵管进行混 凝土输送,并及时拆除清理堵塞的泵管, 9.5.14浇筑时,应采取措施控制浇筑的时间和浇筑量,保证混凝土结构体不出现冷缝,竖向结构每层浇 筑厚度不宜大于500mm。 9.5.15浇筑完毕后,应清除掉泵管中的残渣杂物;清洗方式宜采用先清后洗的方式。清理出的残渣应妥 善处理,避免产生环境污染,宜设置专用通道将洗泵的残渣集中收集在指定地点。 9.5.16高温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不应高于35℃;冬期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不应 低于5℃。当不符合要求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9.5.17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

6.1根据施工条件和环境情况,选用合理的养护方式。 6.2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宜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混凝土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膜内有凝结 采用养护剂养护时,应试验养护剂的保湿效果

9.6.3采用喷水和潮湿覆盖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不宜少于14d;对于竖向混凝土结构及有特殊要求 的部位,养护时间宜适当延长;宜采用自动保湿系统进行养护。 9.6.4冬期施工混凝土养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相关规定,

10.1.1超高程泵送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 规定。 10.1.2超高程泵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验批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 现定执行。配合比设计及开盘鉴定时应按照本规程第5章的规定进行检验;过程控制时,应至少检验块 落度、扩展度、粘聚性指标值及倒置落度筒排空时间,其他项目的检验根据设计要求或由供需双方协 商确定。 10.1.3硬化混凝士性能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

规工顶重控制标准》GB50164 规定。 10.1.2超高程泵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验批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 现定执行。配合比设计及开盘鉴定时应按照本规程第5章的规定进行检验;过程控制时,应至少检验册 落度、扩展度、粘聚性指标值及倒置落度筒排空时间,其他项目的检验根据设计要求或由供需双方协 商确定。 10.1.3硬化混凝土性能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

10.2.1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本规程第4章的规定 10.2.2超高程泵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符合本规程第5章的规定。 0.2.3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的规定进行 检验评定。 10.2.4超高程泵送混凝土耐久性能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的规定 进行检验评定 10.2.5超高程泵送高强混凝土可采用60d龄期验收

10.2.1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本规程第4章的规定 10.2.2超高程泵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符合本规程第5章的规定。 10.2.3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的规定进行 检验评定。 10.2.4超高程泵送混凝土耐久性能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的规定 进行检验评定。 10.2.5超高程泵送高强混凝土可采用60d龄期验收。

附录A混凝土泵送总泵程换算

L2 = d2 : 22

L3 = d3 23

L4 = n4 : 4

式中:n一胶管的数量,单位为只;

式中:n6一胶管的数量,单位为只:

表A.0.2混凝土输送管水平换算

附录B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试验和评价方法

附录B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试验和评价方法

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指标值,单位为分,精确

B.0.4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定量评价

B.0.4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定量评价

安照表B.0.4的规定对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进行评价

表B.0.4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指标评价表

录C混凝土拌合物压力扩展度损失检测方

滤纸、穿孔钢板、滤纸、金

网:10一联结紧固螺栓 2)将混凝土拌合物试样装入承压缸体分两层装入压力泌水仪的缸体容器内,每层插捣次数为5 次,捣棒由边缘向中心均匀插捣,并用橡皮锤轻轻对缸体外壁对称均匀敲打4~6次,至拌合物表面插 捣孔消失并不见大气泡为止; 3)安装混凝土压力泌水仪完毕后,拧紧紧固螺栓,并保证不透气,启动油泵进行加压,加压至 3.6MPa~3.8MPa,对应油泵压力表显示55MPa~58MPa,并保持30s,打开排水阀,拆除混凝土压力泌 水仪,将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试样取出并拌合均匀; 4)采用半落度简测定加压后混凝土拌合物扩展度km,单位均为mm,精确至1mm,检测方法 见C.3.2条;混凝土拌合物压力扩展度kl测定与第2步检测的时间间隔不应大于10min。 C.0.4检测的加压后混凝土拌合物物半落度筒扩展度损失值△kb按照公式C.0.4计算

△kh =k oh k

式中:△k一加压后混凝土拌合物半落度筒压力扩展度损失值,单位为mm,精确至1mm; kob一未加压的混凝土拌合物半落度筒扩展度,单位为mm,精确至1mm; km一加压后混凝土拌合物半落度筒扩展度,单位为mm,精确至1mm。 C.0.5混凝土拌合物压力扩展度损失值△k按照公式C.0.5计算。

式中:△k一混凝土拌合物压力扩展度损失值,单位为mm,精确至1mm; k一折算系数,可按2.2~2.4取值。 C.0.6混凝土拌合物压力扩展度损失率nv按照公式C.0.6计算

混凝土拌合物压力扩展度损失率,单位为%,精

倒置落度筒排空时间20min经时变化量检

D.0.1本方法用于混凝土拌合物倒置落度筒排空时间20min经时变化量的检测。 D.0.2试验仪器: 1混凝土落度仪,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落度仪》JG/T248的规定: 2倒落度简排空试验仪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标 准的规定,倒落度筒排空试验仪的排口处应设置阀门,阀门关闭时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3秒表,分度值不应大于1s。 D.0.3混凝土拌合物倒置落度筒排空时间20min经时变化量的检测按下列步骤进行: 1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取样,并拌合均匀,取样数量不少于15L; 2取样后在5min内,抽取其中一部分混凝土拌合物试样NY/T 2674-2015 水稻机插钵形毯状育秧盘,按照GB/T50080规定的方法测定混凝土 拌合物倒置落度筒排空时间,得到初始排空时间tpo;当混凝土拌合物试样扩展度大于550mm时,装 料过程每层插捣次数为5次: 3取样后在5min内,抽取另一部分混凝土拌合物试样,关闭密封盖,重复步骤2的方法将混凝士 拌合物试样装入倒置的落度筒内静置,静置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拌合物试样受到振动和扰动,静置 20分钟,打开密封盖,重复步骤2的方法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倒置落度简排空时间,得到静置20mir 排空时间tpl。 D.0.4混凝土拌合物倒置落度筒排空时间20min经时变化量△t,按公式D.0.4计算,精确至0.1s.

At,=tpitpo

At, = tol tpd

式中:△tp一混凝土拌合物倒置落度筒排空时间20min经时变化量,单位s,精确至0.1s; tpo一初始混凝土拌合物倒置落度筒排空时间,单位s,精确至0.1s;

代中:△tp一混凝土拌合物倒置落度筒排空时间20min经时变化量,单位s,精确至0.1s; tpo一初始混凝土拌合物倒置落度筒排空时间,单位s,精确至0.1s;

1为方便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本规程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

HB 20316-2016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室高空点火试验方法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