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总体城市设计.pdf

37-总体城市设计.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36.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7890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37-总体城市设计.pdf

虽然总体城市设计自古有之,但它也是一个薪 新的课题,在我国当前的城市建设中,其对城市空间 整体发展的规范、引导作用远未得到真正的发挥。本 文旨在通过对总体城市设计概念内涵的探讨,明确总 体城市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其引起思考和共鸣,促进 总体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进一步探索。

对当前总体城市设计实践与研究的探讨

DiscussionofCurrentMasterUrbanDesignResearchandPractice

GB/T 26827-2011 波片相位延迟测量装置的校准方法陈治军黄皓婷高怡俊 hen Zhiun Huang Haoting Gao Yijur

体城市设计的研究进行分析,比较了国内三个城市的总体城市设计工作,作者认为总体城市设计在构建城市特色,塑造良好的 作用,并指出总体城市设计应该站在宏观的角度,与总体规划密切结合,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应该侧重于其实效性、政策性、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总体城市设计的研究进行分析, 间形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指出总体城市设计应该站在宏观的角度,与总体规划密切结合,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应该 导性的研究。 总体城市设计总体规划风貌特色空间形态

自前妞火如亲的城市建设带来了城市规划上1 的繁荣,城市设计作为在空间和形态上指导城市规划 的方法和手段,也越来越受到各城市管理部门的欢迎 和支持,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龙头”,指导 着从城市交通到建筑乃至局部景观的设计,而与总体 规划层面相对应的总体城市设计,则可称为城市设计 中的“龙头”,如何编制和实施总体城市设计,业内 规划师和专家说法不一,但城市特色创造和空间形态 表达是在城市设计内容中较为认同的观点。 查阅近年来发表有关总体城市设计的文章(来 源:万方数据),对总体城市设计的研究可以分为以 下几种: (1)主要探讨和分析总体城市设计的工作方法 和研究策略; (2)针对某个城市或城市的特定地区介绍总体 城市设计的具体内容; (3)总体城市设计中某一方面或专题(比如色 彩、旅游)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工作路径。 由于总体城市设计在我国规划界尚无确定性的 技术规定和工作方法,2005年颁布的《城市规划编 制办法》仅仅指出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中须 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 导原则”,而新颁布的《城乡规划法》也未在法律层 面给城市设计以一定的“身份”。城市设计属于非法 定的规划,只能作为各层面的规划的补充和完善,以 空间形态为规划描绘出真正的“蓝图”,并在一些细 部控制上落实不同层面的规划内容。笔者整理了当前

一些对总体城市设计的研究文章,总结相关实践,力 图还原总体城市设计本身,并探讨今后对其的理论研 究和实践可能的方向。

2.具体项目导向的总体城市设计

一、对当前总体城市设计实践与研究的整

这类文章主要是对总体城市设计的工作方法和 研究策略进行研究,孔孝云认为总体城市设计导则是 规划管理部门对城市环境塑造进行公共干预的重要手 段,提出应该在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分析与整合,转 译成城市设计的导则语言。而姜洪友认为总体城市设 计应该采取分层级的系统控制方法,整体层面上总体 城市设计主要解决城市格局和特色的重构,而系统层 面上主要解决城市内部要素的组织问题,形成两级设 计控制。范嗣斌等通过绵阳市总体城市设计的实践, 认为总体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各个分区及系统实施整体 性与系统性的设计与控制,提出宏观把握一 中观控 制一微观指导这样逐层深入、逐步落实的技术路线 和工作框架,其重点在于总体上把握城市的形态结 构,微观上根据城市具体情况具体研究。恽爽等认 为总体城市设计应纳入现有的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体 系中,有独立的发展空间和作用机制,并具有一定的 控制弹性,其应当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衔接总 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建筑、景观、规划考研加油站:

订不久的现况,总体城市设计这种边缘化的现状在很 长一段时间将会存在

二、当前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与实践的主要

1.为什么做总体城市设计

由于目前大多数城市虽然已经或者正在编制新 一轮的总体规划,但新区千城一面、旧区空间混乱的 犬况依旧存在,总体规划可以在宏观层面上解决城市 发展方向、城区平面功能布局的问题,但是在空间结 构、形态布局等方面缺乏有力指导,由于内容涉及较 广,总规也无法对城市风貌进行深入研究,而总体城 市设计正是从高屋建领的角度,提出城市的总体轮 我和空间意向,特别是对当前城市风貌进行分析,塑 告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

3.分专题研究总体城市设计

这类多是在总体城市设计阶段所做的专题研 究,例如重庆所做的色彩规划研究,作为重庆都市区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中的专题部分,就提出了重庆城市 的基色以及各个功能区的色调,为下一步的城市设计 做了色彩方面的引导。刘晨宇等的文章则从城市群体 行为组织介入总体城市设计的角度,认为理想的总体 城市设计应当在建立城市群体行为层级体系和评价体 系的基础上,把握城市群体行为和行为场所的互动, 从而合理设定城市环境景观,形成良好城市形象。吴 松涛等提出了“以旅游需求导入”为指导的总体城市 设计,认为应当从挖掘和强化旅游作用力、城市风貌 与旅游形象的布置、游憩与旅游的互动、建立城市特 色单元区等方面在总体城市设计中导入旅游研究,建 立总体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城市设计一体化平台。 总结:总体城市设计作为还处于摸索与探讨中 的规划设计阶段,只是在国内部分城市有一定试点, 特持别是天津市,最近开展了从区县到市区的总体城市 设计编制工作,主要从功能布局和空间形态对主城区 进行研究,落实上层次规划的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 对控规甚至总体规划进行修正。纵观几个城市开展的 总体城市设计工作,多是分三个层面:宏观、中观、 微观层面主要从城市风貌和景观、空间结构等方面在 对城市现状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市域、市区和重要 节点提出较为具体的设计,也有采取导则的方式分不 同层面进行原则性的控制和安排。由于并未像控规那 详有较为统一的内容和格式,而且本身也不是法定的 规划内容,总体城市设计只是作为总规的前期研究或 后期完善阶段,以专题研究或设计导则的形式为下 步规划工作提出指导,基于《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修

2.什么才是总体城市设计

综合不同角度的研究文章和实践案例,笔者将 总体城市设计定义为在总体层面分析城市现状条件的 基础上,结合总体规划,对城市的总体格局、风貌特 色、空间意向进行构思和安排,对城市建筑风格、夜 间照明、环境小品等物质空间进行控制和设计,为下 步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指导依据。

3.样做好总体城市设讯

总体城市设计和总体规划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根据以上案例的体会,偏研究性的总体城市设计会在 总规之前进行,比如重庆和嘉兴的总体城市设计,而 偏实践性的总体城市设计会在总规之后编制,例如唐 山市。笔者认为,在现有阶段总体城市设计可以作为 新一轮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总结上轮总体规划在空 间形态方面的成果,以较为超前的姿态为下轮总规提 共实用性较强的参考依据。而总体城市设计的成果在 宏观和中观层面以用地布局和导则的形式控制较为有 效,在微观层面,即城市的重要节点可采用空间形态 示意的方式更为直观。于整个城区都采用平面和空间 形态的表达方式,笔者认为似无必要,由于城市的建 成是逐步进行的,一次性描绘全城的蓝图仅仅只是图 面上的构想,也不能为下一步的建设提供实际性的指 导和安排。

三、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与实践的展室

1.总体城市设计的实效性研究

既然总体城市设计是在新一轮总规之前的研

建筑、景观、规划考研加

究,其实效性也与新一轮总规息息相关,如何避免总 体城市设计只是成为图面上的规划,强调其实效性是 规划设计人员和管理部门需研究的课题,既注重效果 又强调实用的城市设计不是仅仅靠空间形态的表达即 可完成,深入研究城市当前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才可形成实效性高的总体城市设计。

2.总体城市设计的政策性研究 规划作为一种公共政策的观念已为大多数人所 接受,总体城市设计作为规划的一部分同样也是一种 公共政策,设计公共空间,为大众服务。城市设计文 本和导则可作为传统的政策编制方式,如何充分发挥 体城市设计的政策性作用也是一项新的课题。

3.总体城市设计的引导性研究 总体城市设计不像控规或总规那样具有强制 性,它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当前建设进行引导,并对 未来空间意向做出预期判断。对总体城市设计的“设 计更要强调它的引导功能,比如采取不同层面不同 强度的导则形式为城市建设做出引导,这些总体层面 的导则也可引入总规或控规阶段,作为强制性内容 的一部分加以控制,其具体形式和主要内容也仍待研 究。 总之,总体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设计或规划研究 的一种新形式,在探索其研究方法和内容表达的基础 上,若能与总体规划密切结合,将会在未来的规划领 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会有效的推进总体规划工作 法与技术路线的改进与提高。

塑造城市风貌特色体系

SouloftheMasterUrbanDesign CreationtheCityscapeCharacterSystem

吴伟陶石 Wu Wei Tao Sh

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房 总体城市设计的核心所在。并结合 国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特点,进行总规、控规、修详多层次有重点的城市风貌体系塑造技术路线。 总体城市设计城市风貌特色城市风貌特色体系

总体城巾设计的核心所在。开结合具体案例 划管理体系特点,进行总规、控规、修详多层次有重点的城市风貌体系塑造技术路线。 设计城市风貌特色城市风貌特色体系

二、总体城市设计的内涵

和制定城市空间发展整体框架,整合城市与自然环 境、城市客功能片区、城市局部建设与城市整体风貌 本系的关系,指导下一层次的城市规划、设计及具体 项目的建设活动。

总体城市设计的目标绝不在于提供一种理想化 的终极空间形式,而是在于提供一种以城市风貌特色 为导向的具有适应性和可控性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及 多层次的体系框架。 在此框架指导下,与城市管理相结合,一方面 可以在宏观层面上把握城市风貌的发展方向,步骤与 时序,使之达到整体和谐、有序、健康发展的目标。 另一方面,既为具体地块的建设提供了城市风貌塑造 的要求和方向,又留有相当的灵活创造的空间,在不 违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变化和调整,以适应 市场和城市在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

二、总体城市设计的使命

总体城市设计的内涵,决不是局部地块城市设 计扩大到全城层面的简单扩充,它以城市总体规划为 基础和指导涵盖了对城市经济、社会问题的梳理,更 应突出对城市文化精神的把握,旨在为城市风貌特 色塑造与城市整体环境的和谐制定发展框架与控制导 则。总体城市设计是社会、经济、文化与城市空间体 系及构成要素在全局层面的整合与统一。 总体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山水结构保 护、战略视廊保护、绿地系统建设、公共开放空间、 通道景观系统、重要天际轮廓、城市建设高度、城市 夜晚景观、城市空间景观体系框架等以及空间构成要 素(城市色彩、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城市雕塑、街 具设施、城市绿化、户外广告等)的控制与引导。空 间物质形态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其要素组 合构成所呈现出的风貌特征则是城市文化表现的舞 台。 总体城市设计是个大系统,包括的体系内容及 控制引导要素纷繁复杂。只有在明确城市区域职能分 工、综合发展策略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凸显城市自 身的文化特色、恰当确定城市的风貌定位,并以此为 核心纲举目张,才能有效地避免城市内在文化精神与

筑、景观、规划考研加油

告、街道设施等)。它们所构成的整体的、有序的、 最能代表城市特色的核心骨架部分,称为城市风貌的 结构。 城市特色是从城市土地和社会土壤中上长出来 的;反映的是社会和自然这两种规律作用于城市的和 谐景象。城市特色的当代价值,既是由自然、历史决 定的,也是由主体决定的,即社会内在的生活诉求 精神追求,多重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博奔所决定的。 不同的城市或街区,其内在约定俗成的文明准 则差异很大。具有城市风貌特色的城市,深处存在着 社会所抱有的约定俗成来解决上述的问题。凡混乱 的城市或街区,都是局部利益和个性无限张扬的大杂 烩: 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重要补充的总体城市设计需 要解答这样的问题 各种力量最后能否通过总体城市设计汇总成为 文明的或较文明的集体意志? 在总体城市设计中,城市风貌特色的艺术方向 能否通过有效规划途径传播给设计师?

四、总体城市设计之魂一

市场机制的引入对我国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到 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市场经济的发展, 就没有今天中国城市的巨大变化。但是,实践表明, 在城市发展中,在许多方面,市场又是无力和缺位 ,特别是在公共物品的提供和公共利益的维护和 上。如今这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重要的结构性矛

盾。总体城市设计作为公众利益的体现,应该解决市 场经济无能为力而社会公众又迫切需要的事情:可以 说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不缺繁华,缺的 是生命的本真、城市的风采和底蕴;单个建设项目都 有很多种选择,只有作出有预见性的、顾全大局的符 合城市灵魂的扶择,才能确保整座城市能随着历史的 进程而价值倍增。 一座城市的灵魂,也就是她的风貌特色是城市 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现代风情、精神文化、建筑风 格、经济发展等诸多要素的综合表征。城市有特色才 有魅力,受到众人青的城市,大都是个性鲜明、别 具一格的城市:城市有特色才有品质,因为只有城市 的各个要素都达到很高水平,才能凝聚为城市特色; 成市有特色才有凝聚力,有特色的城市,大都比较好 地坚持了以人为本理念,使广大市民对城市有认同 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城市有特色才有活力,有特色 的城市必然是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对于城市风貌特色的整体把握和 空制引导,就成为总体设计的主要录理。 城市风貌特色塑造要明确总体特色定位及城市 持色的空间构成以及布局结构,结合我国的城市规划 管理体系分层次有重点地梳理确定总体层面、分区层 面及重要管制区域层面的城市特色表情。以城市表情 为核心依次在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 划层面对城市的空间形态提出城市设计的表现目标, 形成城市空间形态塑造的中心思想,以此来统一城 市色彩、城市建筑风格、城市绿化、城市雕塑、城市 夜景等各专项的在各空间层面的定位,成为总体城市 设计之魂

城市规划系,同济大学城市风貌特色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华人建筑师 协会理事、城市特色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建设部专家委员会专 上海2010世博会高级技术颜问,英国利物浦大学城市规划系访户

letlandsareCrystalColorYancheng YanchengMasterUrbanDesign

进行了一些基础研究和探讨,受到专家和管理部门以及委托方充分肯定。 总体城市设计城市特色意象构筑系统导则实施控制

依据宏观地域的特点,发掘地方文化,是城市 总体设计中克服均质化的一条重要路径。盐城市总体 诚市设计组在这方面进行了一次有益探索和实践,编 到的成果受到委托方和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 价。回顾总结盐城总体城市设计的实践,对日后开展 体城市设计会有所借监和神益。

二、确立总体城市设计的思路框架

第三大部分是益城市总体城市设计的主体内容,通1 前面的分析研究,提炼出盐城的整体城市设计意向, 在此前提下,从宏观城市结构、中观系统要素与微 具体地段三个层面进行系统完整的设计控制与引导 以实现和强化城市意象的表达。

在对盐城的深入分析与解读后,依据唯一性、 可实施性、画面感等城市口号策划的原则,规划提出 总体城市意向一一“湿地之都晶彩盐城”八个字作 为本次总体城市设计的核心理念。 其中“湿地之都”四个字代表了盐城市独一无 二的自然资源特色,晶彩二字中,晶,取结晶之意。 具体而言可以理解为三大结晶:海盐文化结晶 盐城的城市沿革与制盐业的悠久渊源;革命文化结 晶一一红色革命文化的发展是当代盐城发展的又一契 机:国际文化结晶 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是盐城未来 发展的趋势所在。 彩,是表达文化的具体媒介,色彩表达了城市 的追求,展示了城市的特征,也是文化的外在表达形 式之一。我们将盐城概括为五彩:绿色基底、蓝色水 网、红色老城、白色的海盐文化、金色的通衢大道, 构成了五彩盐城的总体意向。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而提出实现形象策划的四 大目标,分别为建设晶彩之城、水绿之城、活力之 城、有序之城。四大目标通过针对性的十大宏观策略 来具体体现

二、解读盐城,提出整体城市意象

.结合盐城实际,进行理论和案例研究准备 规划前期进行了国内外相关总体城市设计的案 列研究。对于总体城市设计的工作框架,大致可以分 为以下几类:(1)问题导向型,即通过详细的调查 开究分析,指出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加以解决;(2) 改策引导型,例如深圳市总体城市设计偏重宏观的 空制对策与设计准则的制定; (3)全体系控制型, 从宏观、中观、微观对城市形象进行设计与引导。最 冬,我们确立了以全体系控制型,同时兼顾问题导向 型和政策引导型作为我们的设计思维方法。

2.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盐城市总体城市 没计的方法步骤与逻辑思路 这种方法步骤与逻辑思路由三部分组成,第一 部分为相关设计背景的研究,包括理论上的准备和国 内外总体城市设计案例的借鉴分析,在此基础上,结 合委托方的具体要求,明确盐城市总体城市设计的编 制重点与成果表达内容。第二大部分是规划对象研 究,即针对盐城现状的解读。具体从城区建设风貌 历史文化积淀、自然环境特色三大方面来进行分析。

在历史文化方面,盐城拥有悠久的盐文化和值 得骄傲的红色文化。在自然环境方面,盐城可用“湿 地之都、百河之城”来概括,其中滨海湿地虽然与城 区无直接关联,但盐城滨海湿地的世界级意义却是盐 城独一无二的印记。在城区建设风貌方面,我们从建 筑肌理、滨水环境、城市色彩等几大方面从现状情况 到目标需求进行了详尽分析,并分项总结出现状存在 的主要问题。

三、宏观层面一一十天策略,烘托城市风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对盐城城区的功能与产业划 分,结合土地利用规划,从两个层面对盐城进行特色 定位与特征分区,并划定主要特色斑块,提出各个分

区的主要特色定位。宏观上形成“一主四辅”的组团 形城市结构。一主是:主城,综合型组团,集中体 现盐城文化特色、现代风貌。四辅组团是: (1)港 城,建设空铁联运、公铁联运的大型区域物流港,为 盐城地区乃至整个苏北提供物流支撑服务,体现现代 物流业特色。(2)水城,打造以水为特色的现代生 态居住区,创造城在水上、水在城中的特色水文化。 (3)森林城,发展以郊野旅游度假为主的现代休闲 服务产业,营造郊野森林景观。(4)田园城,保持 郊野田园风光,未来机场的重新选址亦可考虑在此组 团,以减少航空限制对城市发展的不利影响。 依据总体规划分区,将中心城进一步划分为六 大片区,分别对应不同的风貌特色,如城中分区 保护城市的历史文脉、保留城市生长的记忆,增加城 市的人文气息增强城市吸引力,发展城市购物、旅 游、观光,促进都市旅游业发展;城南片区一未来 盐城发展的重心,城市行政和经济中心,高开发强度 的地域,体现现代都市氛围,强化建筑与环境的整体 设计,体现现代感;城西片区 以居住和生态保护 功能为主,营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重点对住宅建 筑色彩、屋顶、滨水生活岸线进行控制引导,形成整 本风貌。

2.策略二—激活色彩廊道

依据总体城市意向,结合土地利用和功能定 位,通过对盐城主题特色的研究,我们确定了“五 彩”的基调,即:红色、白色、蓝色、绿色、橙色。 衣据区域特色的不同,对盐城建成区内几条主要街道 和廊道进行统一的色彩规划。红色建军路一一建军 路作为红色文化的载体,无论从其路名还是现存的主 要历史遗迹,均体现了革命文化的丰富内涵。位处老 成区中心,建军路还是传统商业的集中带。考虑以红 色作为建军路的主要色彩特征,具有双重意义。白色 串场河一—串场河是盐城的母亲河。串场河过去承载 着串连盐场、漕运盐商的重要职能。考虑以体现白色 盐文化为基调,在河道两岸布置海盐博物馆、海盐风 情园等以海盐文化为主题的公共建筑和公共活动空 间,以时间序列或空间特色为主线,对盐城博大精 深的海盐文化进行浓缩展示,创造独一无二的海盐文 化体验。蓝、绿世纪大道 世纪大道是盐城东西向 的主干道,承东启西、继往开来,是未来盐城城区东 扩的主要发展轴。世纪大道两侧绿化已基本成型且控 制较好,但绿化景观特色不明显,尤为可惜之处是道 路虽紧邻河道,但滨水特色毫无体现。规划重点考虑 道路绿化与河道之间的联系,局部景观节点处设置以 水为主题的水景广场,将滨水特色挖掘出来。对两侧

建筑界面进行适当控制,预留滨水视线通廊,注重 车行景观的视线感受,做到“显绿露水”。世纪大 首上宜布置大型城市标识和指示牌,色彩运用以蓝色 为主色调,辅以跳跃的暖色,与整个道路的碧水绿树 景观形成视觉的和谐与局部的对比。橙色解放路 解放路是盐城的脊梁,是城市近、中期发展的主要路 径,连接着老城和新区。其两侧分布着市内主要公建 设施,包括商业零售、体育场馆、金融办公、行政管 里等重要职能设施。其现状街道色彩较混杂,缺乏统 的主题色。规划考虑在现状建巩冷灰主色调的基储 ,以橙色为辅色,进行色彩的活跃和点缀,体现城 市的活力、欣欣向荣,将解放路打造成盐城的“都市 金廊”。通过辅色调统一法,达到整体色彩的协调一 致。对道路广告标识、广场铺装、街道设施等方面进 行统一的色彩规划,将橙色打造成解放路的街道名

市公共活动区域紧密结合,突出餐饮、娱乐、休闲 健身等市民文化特色,形成富有活力的滨水活动区。 五湖:城区河网大多为线形水系,河岸缺少变化,缺 少开阔的水体空间形态。没有变化,没有收放有致的 水面,就没有了碧水采莲、玉碎芳浓的意境,也就缺 少了人们对“水”最直观、最动人的认识。因此规划 在几条较大的河道交汇处或河道与公园绿地的结合处 设计开阔水面,形成湖面景观。

3.策略三构筑城市意象

形成两环相抱 六星拱 月的总体城市意向结构。明确分区地标与城市地标的 立置与要求。两环相抱:外围高速公路环城绿带与城 区环城水系所形成的水环、绿环。三区辉映:传统风 说区(剩城)、中央商务区(城南新区中心)、中央 生态区(河东区中心)。四线交织:红色建军路、金 色解放路、白色串场河、水绿世纪大道。六星拱月: 六大区域地标围绕核心城市地标,即 先锋岛渔市 口、建军路铜雕、解放路体育馆、市府大楼、城南 新生活中心、城东中心。城市核心地标的选址建议要 求:位处城市主要视线通廊上,如主要河道或主要道 路视线焦点;在城市中的位置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能 方便人们记忆、辨识;周边环境良好,具有开阔的观 赏空间。

强化城市公共活动的集聚,打造具有不同特色 的城市公共活动区。据不同领域圈的自然与文化特 证,组织丰富的城市公共活动,增加城市的吸引力, 提高城市的可驻留性。盐城未来应重点打造五大公 共领域圈:①老城区公共活动领域圈(传统商业、 休闲活动、红色旅游观光、文化古迹);②黄海公 园公共活动领域圈(体育运动、节庆活动、康体健 身、公园野趣);③新中心公共活动领域圈(商业消 费、文化娱乐、艺术盛会、民俗活动);④城南公共 活动领域圈(体育运动、社区集会、康体健身、学术 交流);河东公共活动领域圈(科技博览、汽车文 化、商务休闲、创业园区)。 7.策略七一 组织蓝绿两大城市游览观光系统 通过水系的整理与绿地系统的完善,规划在盐 城市区打造水上交通游线与连续的环城绿色步道,并 针对线路的选择提出原则要求。水上游览系统以主河 道整体贯通用地并与大丰湿地、大纵湖相连,次要河 首通往地块并相互连通形成水系网络。主河道及生态 河道不仅丰富了景观构成,同时还可满足观光通航的 需求。连续的绿色步道串联起城市主要公共空间与绿 色生态休闲空间,成为体现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载 本,

构。纵横交错的河网水系是盐城市的一大特色,通过 对水系的整治与梳理,强化水在城市生活中的作用, 凸显“百河之城”的城市风貌特色。 “一横两纵”特 色河道:即利民河、串场河、光荣河。三条河道沿线 是展示盐城风貌的主要界面,须对其驳岸处理、绿化 值栽与岸线形式进行整体考量。串场河以海盐文化为 主题,利民河以盐城自然生态特色为主题,光荣河以 也方民俗文化为主题,结合小品雕塑、硬质铺地、构 筑物等进行统一设计。三环:盐城市内虽河道水网 纵横,却鲜有供市民近水、亲水、戏水的积极滨水空 间。规划在众多河网中整理形成三条环形水系,与城

建筑、景观、规划考研加油站8

策略八建立城市高度分区序列

城市空间应有连续性、功能性、秩序性、流动性、意义性和 节奏性,以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序列,使人们在城中有不同的城市 空间体验。规划对城市建设高度进行全局性的考量,明确不同高度 建筑的分布,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发展控制区域。 9.策略九一一划分开发强度分区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功能的划分,针对不同地块区 应与未来发展条件,有计划的划分不同的开发强度分区。

四、中观策略——七大要素引导

规划对形成益 使各要素的配置和建设有序进行,并达到统一的水准。要素的选取 并不强调其内在的排列逻辑,仅从影响城市风貌的角度进行遵选 牛均以形成总体城市特色为目标。七大要素具体包括色彩、建筑、 水网、天际线、绿化、街道设施、夜景灯光。以水网系统导则头 利。首先依据现状条件及两侧规划用地性质,对城区内主要水网进 行分类分析与特色定位,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河道从驳岸形式、绿 化植栽、滨水环境、滨水界面等几大方面进行城市设计引导。其他 门绿化系统导则、建筑系统导则等均以这种思路进行。

规划对具体地段、道路、河道、近期建设重点区域进行了针 性的城市设计控制引导。以主要道路控制为例,规划对盐城五条 要道路从现状分析、特色定位以及设计对策三大方面进行解析。 如解放路,通过现状分析及总体规划的未来发展定位,明确解放路 为体现城市发展足迹的主要南北轴线,是串起新区与老城的主要综 合性干道。规划将解放路划分为四个不同特色段,分别体现城市不 同发展时期的历史印记和风貌特色。针对每一特色段,规划从建筑 高度、道路界面、色彩及景观环境设施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城市设 计要求,并选取了典型路段进行改造策略示意。 微观层面的设计控制还体现在对具体地块的设计引导上。以 老城区(和城)为例。老城中心区四面环水,其面积约354ha。近 年来城市快速向南发展,老城区出现逐渐边缘化的倾向。作为曾经 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城市结构的快速变化,中心南移, 老城区正面临逐步衰败的危机。历史的积淀使老城区拥有新城难以 复制的文化底,一批重要的历史建筑、城市发展中逐步形成的脉 络,这些都是城市未来发展弥足珍贵的财富。经过对现状的深入调 查,我们给出老城区改造更新的城市设计建议,以整治为主,经过 逐步的整合、发展,形成以水环为基本介质对象的环城步行休闲

带,与区域内部经过针灸式治理的空间环境互相组成 个协调的宜居城区。 (1)通过开辟步行商业街, 见划系统的人行活动网络,提高城市生活品质、促进 城市经济与市场繁荣;(2)保护城市的历史文脉, 保留城市生长的记忆,增加城市的人文气息;(3) 增加城市吸引力,发展城市购物、旅游、观光,促进 部市旅游业发展。 整个老城区按主要功能分成4片区域,涵盖未来 城区发展定位之所需。A.生态创意新区,通过现代材 质、现代技术手段让历史与潮流和谐共存,创造出充 满生命活力的生态创意新区。B.传统商业活动区,力 求发展成为与时俱进的传统街区,以解放路、建军路 为十字轴,对两边的商业店面进行整治和改造,建立 健全市场管理机制。C.文化教育区,主要发展文化 教育事业,注重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建议将毓龙路打

11.老城区城市设计方案与行动建议

从整体到局部较为全面的城市设计控制体系。本次规 划历时一年半,编制的成果得到了专家及甲方的 定,总体城市设计的部分设想也已开始付诸实施

造为特色文化街。考虑与社会共享学校的部分体育设 施、图书馆等。D.生活居住区,逐步改造部分建筑质 量差的建筑,重点整治沿河违章搭建建筑,增加部分 公共绿地和社区活动空间。对建筑空间组合的形式通 过图示配以文字说明的形式进行直观的引导控制,同 时明确飘城改造的重点内容与实施建议,并给出实施 时序建议,便于规划管理的运用

总结而言,盐城总体城市设计在整体意向确立 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提出四大目标和十大策略,针 对城市整体结构进行分析与研究;在中观层面对构成 城区环境的七大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和城市设计引导; 在微观层面,对集中体现城市特色的具体地块、道路

尤秀规划设计一等奖,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主要编制人员:夏南凯王耀武鲁赛周海波陈超刘凌云徐通郭雁

落、景观、规划考研加油站

从经验判断走向定量分析

从经验判断走向定量分析

一总体城市设计方法探索

romExperientialJudgementtoQuantitativeAnalysis SeekingaffterMasterUrbanDesignMethods

杨一帆邓东肖礼军伍敏 ang Yifan Deng Dong Xiao Liu

探索空间句法技术、社会学分析方法、 例的分析中,成功辨别和求证出“苏州不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是‘4+1’个苏州的拼合”这一核心判断,从而引导总体 总体城市设计方法苏州

保索空间句法技术、社会学分析方法、 的分析中,成功辨别和求证出“苏州不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是‘4+1’个苏州的拼合”这一核心判断,从而引导总体城市设计 总体城市设计方法苏州

城市设计长期以来缺乏客观理性的分析手段与 严谨的规划设计程序,对场地的认知和对问题的把握 主要依赖经验判断,城市设计成果的水平主要依赖设 计者自身的修养,城市设计的科学性非常脆弱。虽然 成市设计没有固定模式,但城市空间与物质形态的发 展有其固有规律,《苏州总体城市设计》工作小组试 图以苏州为例,推动基于客观分析技术的城市设计方 法研究。 苏州经济高速发展,2006年在全国内地城市 中GDP排名第五,然而苏州昔日仙境般的“人间天 堂”几成为现实中乏味的“世界工厂”,土地、水、 主态环境、产业持续竞争力和文化特色等方面已面临 互大的困境和挑战。苏州处于先发地区,城市发展转 型的经验对其他城市具有示范意义,城市设计需要顾 的自然与人文要素复杂而集中,有作为城市设计方 研究典型案例的良好条件。

型、社会学调查、GIS系统分析、三维模型推演等 观分析手段对认知城市,分析城市空间问题的作用; 探讨运用这些客观分析结果推导具体城市设计方案的 实际效果,从而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引导城市设计方 案的形成。 (2)方案的校核技术。运用以上客观分析工具 对城市设计初步方案进行预先校验,以及在多方案比 较中提供客观的评价依据。 (3)方案的修改程序。在客观校验与评价的基 础上,引导方案进行修正,力争使城市空间与功能更 加利于人的活动与使用。并建立对方案的“推导与设 计一校核一修正”的严肃程序。 第三,摸索城市设计成果向管理语言的有效转 化途径。 (1)总体城市设计与总体规划的衔接与反馈。 探索运用空间句法、三维推演等城市设计方法与技 术,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尤其是城市中心与次中心分 布与形态,以及与功能、交通等相关要素的衔接与协 调,并将研究成果向总体规划反馈。 (2)城市设计对控规的指导。总体规划确定用 地布局、基础设施等城市建设的重大可题后,对各区 片的建设强度、高度、公共空间的属性、风貌特征缺 乏引导,或描述过于概念,难以起到指导下位规划编 制和指导建设的作用。希望通过对关键地区的城市设 计方法研究,找到能直接支撑控规编制要点的分析途 径,提高控规编制和规划管理的科学性,

《苏州总体城市设计》工作小组试图探索一套 实证的调研方法,理性的对城市中心体系、公共空间 系统等与城市使用与感知相关的建设问题进行识别与 读,以应对快速发展条件下城市物质空间发展的复 杂性、多变性。希望摸索一套研究城市形态演变的适 宜技术,以及适应快速发展的城市设计方法,规范城 市设计过程,在研究和规划方法上强调对客观分析技

(3)城市设计与地方法规的衔接与转化。对于 象苏州这样有立法权的大城市,通过以实证分析与研 究为基础的城市设计技术手段,合理确定相关的城市 建设、管理条例和规定。

三、苏州案例一问题识别与求证

历史上的苏州以工商繁盛、人文荟萃、世间美 景名扬九州,现在的经济发展成就也有目共赌,苏州 始终是国内备受瞩目的重要城市之一。 苏州中心城区周边的“四角山水”和西部山体 屏障整体结构不变,北部荷塘月色湿地公园、东部金 鸿湖、南部太湖梢扩充了城市周边大型水体空间,苏 州“七面环湖,一面望山”的山水格局依稀可见。古 成风貌基本得到保护。苏州良好的自然人文基础尚 存。 然而,现有的发展模式导致高速的经济增长直 接威胁苏州昔日天堂盛景的延续。通过卫星影像判读 和环境监测数据显示:规划区范围可用于城市建设的 土地资源几近耗竭,地表热环境恶化,水环境和空气 亏染不断上升。历史上江南水乡、繁华市井、诗意栖 居的世间美景逐渐消逝。城市设计民意调查的结果惊

时,零乱的高层分布,混杂的城市色彩,不协调的建 筑设计,公共设施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迷失的公共 空间,缺乏整治的社区等问题也是“4+1”个苏州分 而治之,缺乏在共同城市建设目标下的统合的自然反 快 而对苏州城市的核心判断(现状苏州不是一个 有机整体,而是“4+1”个苏州的拼合),是在对大 量实证资料的客观分析前提下逐步获得并求证的

民意支撑了苏州城市建设总目标—“青山清 水,新天堂”,也启发苏州总体城市设计确定“保育 可持续的自然本底环境,促进城市繁荣”的设计原 则。 2.总问题:“苏州是一个有机整体,还是东西 南北中相互分隔的“4+1”个独立王国?” 行政分割、自然边界分割、重大基础设施分割 等因素,综合导致原本完整的苏州被切割成“4+1" 个苏州。各区分别以自身需要出发,希望建立一套完 备的城市功能,封闭的空间结构,导致大量的重复建 设,项目之间的恶性竞争,苏州各区之间的互补、协 调不断受到破坏,诸侯割据的特征不断显现,城市的 整体结构受到严重损害。主要表现在明显的边界分 制:低质低效的通道空间:发育不善的中心体系。同

以苏州中心城区范国现状路网为基础,建立空 间句法模型,通过大型计算,分析由纯空间因素决定 的各段城市街道的活动潜力,由此给出对城市空间整 合度,城市中心与次中心发育潜力等问题的客观评 价。该方法在全世界300多个城市进行验证,空间句 法分析结果与现实状况的匹配度通常在60%~70%之 间,这样的匹配度已经完全能够支撑城市设计的大多 数重要判断。 空间句法分析的三项判断,直接诊断出苏州空 间结构中的薄弱环节: (1)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被行政界限、大型基 础设施明显切割,城市破碎为外围4区与老城拼贴成 的“4+1”个苏州。街道空间的活跃度在片区边界附

左迅速削弱。老城空间结构未能顺利延伸到外围片 (2)10km与20km活动半径的分析结果显示 十字交叉的人民路与干将路成为城市结构中最突出的 部分。这与苏州日常通勤活动的特征一致,正好反映 了外围片区之间的空间整合度弱,加重了古城压力。 (3)1000m和800m半径的分析结果显示,人 民路与干将路等城市主要道路的重要性弱化,而各居 住区的空间结构凸现出来。人民路、干将路等城市干 道成为分割中观城市空间的因素。 结合对“老苏州人”、“新苏州人”、“外来 人出行特征和日常生活方式的调查,以及对被访人 群“城市心理地图”的分析,市民对不同片区的认知 差异巨大,存在明显的小区域认同心理。 事实证明,行政边界的分割导致苏州城市内部 空间结构的分离,进而导致城市不同片区生活和心理 分割。针对这些判断,确定了苏州在总目标指引下的 整体空间结构和片区特色引导策略。

苏州中心体系处于“有心无核”的状态。苏州 市及各个片区并不缺乏中心,更加准确地说,各个片 都不同程度地形成一定的综合服务职能聚集区,但

苏州中心体系处于“有心无核”的状态。苏州 市及各个片区并不缺乏中心,更加准确地说,各个片 都不同程度地形成一定的综合服务职能聚集区,但

B.吴中区与老城区行政边界两侧现状用地性 9.进入苏州的主要通道被工业仓储用地封堵 10.苏州现法主要高晨分布

B.吴中区与老城区行政边界两侧现状用地性 9.进入苏州的主要通道被工业仓储用地封堵 10.苏州现状主要高晨分布

与整体城市空间的良好整合,并把握住场地特征, 出了各自的空间特色。同时,城市设计成果在GIS平 台上的推演结果,被固定下来,其中用地布局、开澈 空间与建筑实体控制要求等重要结论被直接纳入同步 进行的吴中中心区控规成果。而下一步需要做的将是 巴GIS平台作为规划管理的系统工具,实现统一平台 上的“城市设计一控规编制一规划管理”无缝衔接。

是这若干中心之间缺少整合,各自独立,从而导致尽 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无法形成明确的核心功 能与中心形象。 各区和各级中心缺乏明确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建设过程中呈现“同质同构”恶性竞争的状况,选择 同样的大尺度空间形态、发展模式,引进雷同的功能 与项目。 空间句法模型从纯空间角度判读,辨析出苏州 最活跃区域仍然在古城中心。外围四区的活力区域并 不在各区的中心,高新区狮山路附近呈现出初步的中 心结构,但非常微弱;吴中中心区整合度较低,未能 承接古城的活力,而东西两侧反而呈现较高的区域整 合度;园区的中心在整个系统中整合度偏低,热点地 区同样偏于南北两侧;相城区还未形成明显的中心结 构。 经过对高新区中心和吴中中心区底层业态进行 详细踏勘,对交通流情况进行了全时段的点调查, 发现城市中心区的底层使用状态不利于形成有活力的 城市功能区,缺乏核心公共空间,中心区交通流以通 过性为主。整体上看,中心区缺乏中心性。 针对城市中心的典型问题,总体城市设计中对 高新区中心和吴中中心区进行了重点设计,并将空间 方植入苏州城市GIS三维模型进行沙盘推演,取得

对开散空间的研究是城市设计的重点之一,这 次运用客观分析技术获得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对 减市设计策略的制定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社会学调查显示:39.1%的市民认为生活区周 边最缺乏“商业/市场/邻里中心”,28.4%认为缺乏 “休闲场所/绿地”,而认为缺乏其他要素的几乎都 在10%以下,说明市民突出感觉城市缺乏社区商业服 务设施与城市绿地。然而,苏州中心城区现状人均绿 地面积达到16.66m²,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指标。仍 然造成市民可以使用的绿地严重匮乏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城市绿地分布不合理,总量大,但多分布于城 市外围的新建城区,人口最为密集的老城区绿地不 足;第二,社区绿地严重缺乏,按照500m服务半径 计算,社区绿地服务范围覆盖的地区不足建成区面积

建筑、景观、规划考研加油

的10%;第三,由于与周边用地性质不匹配,设施不 足,缺乏维护,可达性低,规划设计不佳等问题,造 成现有城市绿地使用率低。对城市各类绿地的建设情 况作进一步调查时也发现,32.3%的市民认为最需要 建设社区和街头绿地,在各类绿地中占最高比例。 为了准确把握苏州开散空间的活动特征,对广 场、公共绿地等典型场所进行了全时段的爵点调查, 详细记录了场所活动情况。发现苏州总体上呈现城市 开散空间不足,现有开散空间利用率低的状况。在影 响苏州公共空间使用的各因素中,最关键的是与周边 用地的联系、步行可达性、与河道等自然要素的结合 度等三个方面,场所入口、路径设置,场地布局,设 施布置等因素也产生重要影响。城市设计导则的制定 过程中,大量参考和依据了这些现场调查信息。 6.失落的社区 通过广泛的社区摸底,工作组基本掌握了苏 州社区的基本特征,将现有社区划分为七种基本类 历史街区、老街巷、改造街巷、80年代老新 村住区、90年代大型住区、98年住房商品化后的商 品房住区、城中村,明确了社区范围、人口、社会关 系、空间形态等基本情况。根据这些一手资料,建立 起一个社区信息库,较为清晰地勾勒出整个城市建设 风貌分布的状况。这个信息库既包括了城市设计所关 注的物质空间信息,同时包含了与物质空间对应的基 本社会信息,对总体城市设计策略与导则的制定起到 了巨大的实证支撑。 在社区普勘的基础上,抓住80年代老新村住区 中的彩香一村进行麻雀解剖式的详细分析,了解了社 区中的家庭基本信息、交通及出行方式、生活方式、 社区归属感(满意度、社区进步认知度、社区事务参 与度)、社区公共空间与设施使用状况等信息。 通过个案剖析,掌握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城市 社区问题,例如:绿地与公共空间设计不合理,类型 一,利用率低;社区停车难;由于历史和物权因素 造成空间的消极分割,公共空间碎化,影响居民通行 与使用;社区入口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存 在安全隐患:社区正规商业设施不足,住宅破墙开 店,杂乱无序等问题。其中,大多数建设问题与社区 社会关系有密切联系,在城市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 地发现一些苏州特有的问题,例如:社区河道两岸被 围墙封堵,滨水空间被遗忘或消极使用,这也从社区 层面揭示了苏州水路“双棋盘”格局被破坏,城市多

水却不见水的状况,提醒城市设计在制定策略与导则 时,强调苏州城市空间的传统特色,应尤其注重在社 区层面恢复“人家尽枕河”的景观。

以苏州为基本案例,探索总体城市设计方法的 意义在于:适应转型条件下大城市“复杂条件” “有限资源”的特点,探索并总结一套客观理性的分 析与规划设计方法,以及将城市设计成果向规划管理 语言准确转化的途径。 大城市从工业经济社会向消费经济社会转型过 程中,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趋于复杂,对城市功能和 公共空间的内涵与品质提出更高要求。发展目标提升 的同时,资源更加稀缺,使城市紧凑发展与精明增长 越发受到重视,城市对空间资源利用的效率提出更高 要求。 这种条件下,以往以规划设计师主观经验判断 为主,进行城市设计创作的工作方式,很难适应城市 功能与空间日趋复杂的现实情况,有必要探讨基于客 观理性分析,把握城市结构与形态的核心问题,逐步 推演与校核,最终形成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方法与途 径。同时,要求设计方案要点更加准确地转化为规划 管理工具,引导建设与实施。 苏州案例引入空间句法分析、社会学调查、GIS 系统下的三维模拟、社区调查等四种客观分析技术, 推动城市设计领域客观分析技术与方法的运用,在实 际工作中起到了以往经验判断无法达到的实际效果。 并且由于这些技术的运用主要基于大量的统计与空间 数据,以及实际的现场计录,因而分析结果更加客 观。相信还有更好的客观分析技术可以为城市设计所 用,希望在推动城市设计从经验判断走向定量分析的 过程中,城市设计方法更加丰富和有效

建筑、景观、规划考研加油站:

总体城市设计的瑞安实践

总体城市设计的瑞安实践

PracticeofMasterUrbanDesignStrategyinRui'an

陈振羽 孙 雯 张 播 孙 彤

Chen Zhenyu Sun Wen Zhang Bo Sun Tong

诚市设计需要控制的内容要素和实施方式各有不同,在城市设计的实践中必须明确适合空间对象的管控要素及实施方式,才能真正发挥城市设计的 用。本文通过在瑞安总体城市设计项目中的实践,阐述了总体城市设计中主要控制要素的选择以及相应控制、实施方式,并对总体城市设计中导则 编制、城市设计的法定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总体城市设计控制要素实施导则法定地位

的编制工作,人们意识到城市设计在空间上也应有着 自身的完整体系,从局部地区的城市形态设计控制, 到整个城市系统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完善了城市 没计的体系,进一步加强了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 在城市建设的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缺乏宏观层面的 诚市设计控制,对于局部地段的设计往往各自为政, 维以形成完整的城市意象, 就实施本身而言,城市设计的实施,如同城市 没计本身一样,应在不同层面均考虑实施的问题,不 同的空间层次实施的方式,内容与对象不尽相同。总 本城市设计的实施即是在宏观层面对于城市设计的实 施,在确定城市的总体结构与形态以及城市的总体形 特征的基础上,是对整个城市地区实施整体性与系 统性的设计控制,指明城市各个片区和系统的建设重 息和建设标准,引导规划建设管理和相应层次规划设 计的过程。另外,总体城市设计的实施还要考虑与其 也各个空间层次实施途径与手段间的相互协调,统筹 云作,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城市设计的实施

瑞安是浙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商贸城市,温 州市南翼中心城市,是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和交通枢纽,兼有山水特色的浙江省历史文化名 城。2005年城市人口规模为65万人,用地规模为 65km²,201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80万人,用地规模 为80km²。1987年瑞安撤县设市以来,城市基础设 施和城市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城市先后三次向北 延伸、向东拓展,先后设立了安阳新区、经济开发 区、瑞翔新区、虹桥开发区等新的城市发展区域,同 时,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原先依附水道零星分布的

乡镇建设规模迅速膨胀,并沿104国道和机场路连片 蔓延,形成城市外围带状连续的城镇群。城市建设区 域的空间发展态势呈带状伸展型,并在新近的建设中 不断加强。 2000年开始的一系列城市行政管理举措和城市 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确定了以“北接、南跨、东 扩、西延”为原则的城市总体布局发展结构,为新的 城市格局的形成提供了管理基础。城市的空间形态在 现有典型的单中心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乡镇合并和行 政区划调整,初步构建了跨飞云江两岸,南部新飞云 镇、北部新塘下镇、中部旧城、安阳镇和莘腾镇的 带状组团式城市格局。

1.公共空间资源的管控

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的是快速的城市化, 民营制造业沿主要交通走廊蔓延。而工业化与城市 的快速发展,相对于瑞安城市的土地短缺,则必然 现突出的供需矛盾,在自发寻找空间与出路的过 中,城市公共空间资源无可避免受到侵占。 城市公共空间资源可以涵盖城市道路、自然 境、广场公园等各种形式的物理空间资源,同时也 以将城市形象、建筑风貌等视觉资源纳入当中。这 组成公共空间的资源要素是城市骨架,也是城市 壳,构成了城市的空间框架。只有这些资源要素受 良好的管控,才能保证城市建设能在健康的轨道上 行。 因此在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中应首先注重对 市公共空间资源的管控,严格地保护,合理地利用 并目要保证管控机制的合理与公平

伴随着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 沿主要交通走廊蔓延,城乡连片,土地产权性质混乱 准以管理,非法建设层出不穷,城市建设与规划管理 存在一定的滞后等城市问题日益凸显,缺乏对于整个 城市地区实施整体性与系统性的设计控制,这些因素 直接导致了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的失控,而这个核心问 题使得兼有山水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瑞安与其他城市 相比,产生了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环境资源遭到破 坏、许多区域面貌趋同,建设行为粗放混乱等一系列 衍生问题。 事实上,总体城市设计编制的核心目的,很重 要的一点就是要解决目前瑞安城市建设当中函待解决 的问题与矛盾,为引导城市未来的建设发展走上正确 的道路。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求我们在编制当 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整个城市地区实现设计控制和 引导。

诚市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生活增加了新的意义 内涵,而与此相对应的“城市外壳”却远远没有跟 时代的步伐。除中心城区以外,城市其他地区发展起 点低,建设标准、配套设施、系统建设水平无法达到 现代城市的要求。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现状和未来预 期,必须建立一套高要求的标准体系DB22T 2229-2014 森林资源空间数据库建设规程,将城市建设行 为纳入规范化、高标准化的运行轨道。在指标体系 管理措施以及设计指引等方面,以量化和法规化的 术手段来将新的建设标准融入城市的日常建设当中。

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给公众共同的稳定的综 印象和观感,是城市性质、功能和文明程度的外在 现。城市形象的优劣影响到人们对城市的认同和

建筑、景观、规划考研加:

价,由于城市形象对公众的选择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力,因此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在一定 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方向、速度和前景,特别是 关系到城市的品质与城市吸引力。 我们将瑞安城市总体形象定位为:“瓯越古 邑,工贸新市,山环水绕,特色街区”。城市内的所 有建设活动和环境改造整治活动都应以此为主体,突 出城市的个性特征,从而提高城市的环境品质和吸引 4.建立总体城市设计框架 所有的管控措施都需要积极地纳入城市规划管 理体系,以规划的语言和工具来实现,因此应将管控 的内容、要点、方法等各种元素统一整合,形成总体 市设计握架

4.建立总体城市设计框架 所有的管控措施都需要积极地纳入城市规划管 理体系,以规划的语言和工具来实现,因此应将管控 的内容、要点、方法等各种元素统一整合,形成总体 城市设计框架。

.选择适当的控制要素和控制模式 在规划中,利用哪些手段来对城市空间要素进 行控制,选择适合的控制要素是城市设计能得以实施 的首要因素。我们在规划中首先选择最为重要、合理 与有力的控制要素,诸如:开散空间、绿地系统、水 空间、公共艺术(雕塑)、天际线、视廊、节点、路 经、域市夜量、建筑景观等。然后对要素的定量或者

设计方案示意设计要点

大部分情况下应该被贯彻的。如果希里得到免,义 页向规划主管部门提交申请和可行性报告。③建议性 导则:这些内容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执行。执行批准 书必须提交给规划主管部门并得到批准。④鼓励性导 则:这些内容的执行可得到一定奖励。对这些奖励的 电请应该提交给规划主管部门并得到批准。 强制性导则是成果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强制性 导则的应用将保证城市设计控制的基本实现。强制性 导则的制定主要依据以下一些要素:历史文化与自然 资源保护、城市空间与景观结构、城市形体的量化控 制(建筑高度、密度)、重要公共空间(滨水空间、 步行道、广场公园)等。在城市设计实施过程中,强 化对于强制性导则的控制,是为了限制在快速开发过 程中对于效率优先的滥用。然而强制性导则也不是完 全正确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对一些政策进行校 核,不断修正。例如地方规划人员在总规中删除了 个景观轴线,因为由于距离和现存建筑,很难保持从 广场到山体的景观效果。 此外FZ/T 12003-2014 粘胶纤维本色纱线,说明性导则仅对政府和设计师提供参 考。虽然说明性导则没有强制性导则重要,但它们仍 然需要被执行,除非开发方能够提供一个更好的调整 方案。而整个调整过程需要各方遵循严格的程序与机 制。而建议性与鼓励性导则主要针对建设与环境的质 量,难以通过量化指标进行控制,因此约束性相对较 弱,而另一方面也体现导则的灵活性与弹性,增强了

建筑、景观、规划考研加油站: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