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15-107-2016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DBJ15-107-2016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J15-107-2016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4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77553
VIP资源

DBJ15-107-2016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J15-107-2016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2.1.12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precastconcretesandwich

facade panel

中间夹有保温层的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简称夹心外墙板。

QX/T 131-2011 C波段FENGYUNCast用户站通用技术要求2.1.13混凝土抗剪粗糙面

预制构件结合面上的凹凸不平或骨料显露的表面,简称粗 面。

2.1.14钢筋机械连接

通过钢筋与连接件的机械咬合作用或钢筋端面的承压作用, 将一根钢筋中的力传递至另一根钢筋的连接方法。

1.15钢筋套筒灌浆连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内预理的金属套简中插入钢筋并灌注水泥 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连接方式。

2.1.16钢筋浆锚搭接连接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留孔道,在孔道中插入需搭接的钢 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搭接连接方式。

2.1.17湿连接wetconnection

预制构件间主要纵向受力钢筋的拼接部位,用现浇混凝土可

灌浆填充的连接方法。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达到最大侧向位移时,结构构件进入塑性 状态,而连接部位仍保持弹性状态的连接。

2.1.20延性连接ductileconnectior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连接部位可以进人塑性状态并具有满足 要求的塑性变形能力的连接。

fek、f——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fk、f——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fyk—普通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f、f普通钢筋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2.2.2作用、作用效应及承载力

Vid 一持久设计状况下接缝剪力设计值; VidE 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剪力设计值; V 持久设计状况下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VuE 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Vmua 被连接构件端部按实配钢筋面积计算的斜截面受 剪承载力设计值; Au 层间弹性位移; 层间弹塑性位移; 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 . 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

Asd—垂直穿过接合面所有钢筋的面积; 各键槽的根部的截面面积之和。

2.2.4计算系数及其他

Yo' 结构重要性系数; Y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作用分项系数; G、Q、Eh、YEv、W 中w 风荷载组合系数; αmax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接缝受剪承载力增大系数; l一 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LaE 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

Yo YRE G、Q、Eh、Ev、W w αmax n; la La

3.0.1在装配式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应考虑建筑、结构、设省 装修等专业之间的配合。

装修等专业之间的配合。

计规范》GB50010的基本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结构的整体性; 2装配式结构宜采用高强混凝土、高强钢筋; 3装配式结构的节点和接缝应受力明确、构造可靠,并应 满足承载力、延性和耐久性等要求; 4应根据连接节点和接缝的构造方式和性能,确定结构的 整体计算模型; 5预制构件和连接件的设计,应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 3.0.4抗震设防的装配式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 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确定抗震设防类别及抗震设防 标准。 3.0.5 装配式结构中,预制构件的连接部位宜设置在结构受力 较小的部位。 3.0.6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应满足建筑、结构和机电设备等各专

4.1混凝土、钢筋和钢材

4.1.1混凝土、钢筋和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和耐久性要求等均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钢 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规定;抗震设计的装配式结构,其 结构材料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

4.1.2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

比二日可出 4.1.3钢筋的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GB50010的规定。普通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机械连接 和浆锚搭接连接时,钢筋应采用热轧带肋钢筋。 4.1.4钢筋焊接网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 构技术规程》JGJ114的规定。 4.1.5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HPB300级钢筋制 作。吊装用内埋式螺母或吊杆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 规定。

4.1.3钢筋的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4.2.1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采用的套筒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简》JG/T398的规定。 4.2.2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采用的灌浆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准《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408的规定。 4.2.3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应采用水泥基灌浆料,灌浆料的 性能应满足表4.2.3的要求。

表4.2.3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用灌浆料性能要求

4.2.4钢筋锚固板的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 用技术规程》JGJ256的规定。 4.2.5受力预埋件的锚板及锚筋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 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专用预埋件及连接 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2.6连接用焊接材料,螺栓、锚栓和铆钉等紧固件的材料应 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钢结构焊接 规范》GB50661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等的规定。 4.2.7夹心外墙板中内外叶墙体的拉结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金属及非金属材料拉结件均应具有规定的承载力、变形 和耐久性能,并应经过试验验证; 2拉结件应满足夹心外墙板的节能设计要求

变形能力;密封胶尚应具有防霉、防水、防火、耐候等性能; 2硅酮、聚氨酯、聚硫建筑密封胶应分别符合国家现行标 准《硅酮建筑密封胶》GB/T14683、《聚氨酯建筑密封胶》JC/T 482、《聚硫建筑密封胶》JC/T483的规定; 3夹心外墙板接缝处填充用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满足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中A级的 要求。 4.3.2夹心外墙板中的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不宜大于Q04W/(m·K) 体积比吸水率不宜大于0.3%,燃烧性能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建 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中B2级的要求。 4.3.3装配式建筑采用的室内装修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和《建筑内部 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有关规定。

5.1.1建筑设计应符合建筑功能和性能要求,并宜采用主体结 淘、装修和设备管线的装配化集成技术。 5.1.2建筑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GB/T50002的规定。 5.1.3建筑的围护结构以及楼梯、阳台、隔墙、空调板、管道 井等配套构件、室内装修材料宜采用工业化、标准化产品。 5.1.4预制构件和装修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国家及广东省对环境 保护的要求。 5.1.5建筑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和广东省各类建筑设计标准规 范的要求,符合建筑工业化及绿色建筑的要求。 5.1.6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 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

5.2.1平面布局应考虑结构设计的需要,且应符合本规程第 5.1.5条的规定。 5.2.2承重墙、柱等竖向构件宜上、下连续,并应符合本规程 第6.1.6条的规定。 5.2.3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其平面位置和尺寸应 满足结构受力及预制构件设计要求,剪力墙结构中不宜采用转 角窗

5.2.4厨房和卫生间的平面布置应合

准化整体橱柜及整体卫浴的要求;厨房和卫生间的水电设备管线 宜采用管井集中布置。竖向管井宜布置在公共空间

5.2.5住宅套型设计宜做到套型平面内基本间、连接构造、各

5.2.5住宅套型设计宜做到套型平面内基本间、连接构造、各 类预制构件、配件及各类设备管线的标准化。

5.3.1外墙饰面宜采用耐久、不易污染的材料。采用反打一次 成型的外墙饰面材料,其规格尺寸、材质类别、连接构造等应进 行工艺试验验证。 5.3.2空调板宜集中布置,并宜与阳台合并设置。 5.3.3女儿墙板内侧在要求的泛水高度处应设凹槽、挑檐或其他 泛水收头等构造,挑出墙面的部分宜在其底部周边设置滴水措施。 5.3.4预制外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制外墙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应根据建筑物类型及使 田

5.3.1外墙饰面宜采用耐久、不易污染的材料。采用反打一次

1预制外墙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应根据建筑物类型及使 用功能要求,按照国家现行相关规范标准确定。 2预制外墙板之间及墙板与相邻构件之间的接缝应进行防 火设计,宜采用防火胶进行封堵。

环境和使用年限要求选用合适的防水构造和防水材料。设计文件

5.5.1建筑的体型系数、窗墙面积比、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等 应符合节能要求。

5.5.1建筑的体型系数、窗墙面积比、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等 应符合节能要求。 5.5.2预制外墙板与相邻构件连接处,应保持保温材料的密闭 性和保温性能的连续性,连接处的保温材料应选用难燃材料。

5.6内装修、设备管线设计

5.6.1室内装修应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 5.6.2建筑的部件之间、部件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应采用标准化 接口。 5.6.3设备管线应进行综合设计,减少平面交叉;竖向管线宜 分类集中布置,并应满足维修更换的要求。 5.6.4设备管线穿过楼板的部位,应采取防水、防火、隔声等 措施。 5.6.5设备管线宜与预制构件上的预埋件可靠连接。 5.6.6分户墙上两侧暗装电气设备不应连通设置。分户墙与分 室墙板设计应满足结构、隔声及防火要求。 5.6.7预制构件中电气接口及吊挂配件的孔洞、沟槽应根据装 修和设备要求预留。 5.6.8竖向电气管线宜统一设置在预制板内或装饰墙面内。墙 板内竖向电气管线布置应保持安全间距。 5.6.9建筑宜采用同层排水设计,并应结合房间净高、楼板跨 度、设备管线等因素确定降板方案。

6.1.1装配整体式结构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 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一现浇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一现浇核心筒结构、装配 整体式框架一斜撑结构。各种结构的房屋最大适用高度应满足表 6.1.1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结构中竖向构件全部为现浇且楼盖采用叠合梁板或现 浇梁板时,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可按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 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中的规定采用。 2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和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 构,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当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总剪力 天于该层总剪力的50%时,最大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当预制 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总剪力大于该层总剪力的80%时,最大 适用高度应取表6.1.1中括号内的数值。

表6.1.1装配整体式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m)

注:大跨度框架指跨度不小于18m的框架,

表6.1.5平面尺寸及突出部位尺寸的比值限值

6.1.6装配式结构竖向布置应连续、均匀,应避免结构的侧向 刚度和承载力沿竖向突变,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

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 5.1.7抗震设计的高层装配整体式结构,当其房屋高度、规则 性、结构类型等超过本规程的规定或者抗震设防标准有特殊要求 时,可按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 及本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结构抗震性能设计

1宜设置地下室,地下室顶板应采用现浇混凝土; 2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3框架结构首层柱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6.1.9带转换层的装配整体式结构除应符合第6.1.8条的规定 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时,底部框支层不宜超过2 层且框支层及相邻层应采用现浇结构; 2部分框支剪力墙以外的结构中,转换梁、转换柱宜现浇。 6.1.10抗震设计时,构件及节点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RE应按 表6.1.10采用;当仅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组合时,承载力抗震调 整系数RE应取1.0。预埋件锚筋截面计算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 数RE应取为1. 0。

表6.1.10构件及节点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m

6.1.11预制构件节点及接缝处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被 连接预制构件混凝土的较高强度等级,且应采用无收缩混凝土。 不网环米刚进行

里件和连接件等外露金属件应按不同环境

闭或防腐、防火处理,并应符合耐久性要求。 6.1.13装配整体式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正常使用状态,构件的裂缝宽度、挠度应满足使用功 能要求; 2在正常使用状态,预制构件结合面不应产生影响使用功 能的有害残余变形; 3在竖向荷载和其他可变荷载作用下,结合面应满足承载力 要求; 4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应发生结合面的剪切破坏和构件 坠落; 5抗侧力结构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应与现浇结构基本相同: 6叠合构件的恢复力特性、变形能力应与现浇构件没有明 显差异; 7预制构件的耐久性、耐火性等不应低于现浇构件。

6.2.1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 合计算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 设计:

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

式中: 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选用; S。—结构或构件在作用基本组合设计值下的效应; R。—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YRE一 一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1预制构件起吊时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S,= aycSer

Sa =cScik +YcSc2k +YoSok

6.3.1在各种设计状况下,装配整体式结构可采用与现浇混凝 土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当同一层内既有预制又有现浇 抗侧力构件时,地震设计状况下宜对现浇抗侧力构件在地震作用

6.3.1在各种设计状况下,装配整体式结构可采用与现浇混凝

6.3.1在各种设计状况下,装配整体式结构可采用与现浇混凝

下的弯矩和剪力进行适当放大。 6.3.2装配整体式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的作用效应分析可采用弹性方法。

的作用效应分析可采用弹性方法。 6.3.3按弹性方法计算的风荷载或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的楼 层层间最大位移Au与层高h之比的限值宜按表6.3.3采用

表6.3.3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

6.3.4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多遇地震作用下,楼层最大水平 位移和层间位移与该楼层相应平均值之比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规定的限值要求,当计算 的最大水平位移、层间位移值很小时,扭转位移比控制可略有 放宽。

式中:Au— 层间弹塑性位移; [,]—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应按表6.3.5采用; 层高,

表6.3.5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

5.3.6在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时,对叠合楼盖可按现浇楼盖的规 定,假定在其自身平面内无限刚;楼面梁的刚度可计人翼缘作用 20

予以增大;梁刚度增大系数可根据翼缘情况近似取为1.3~2.0。 5.3.7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 布,对梁端负弯矩乘以0.75~0.85的调幅系数进行调幅。

予以增大;梁刚度增大系数可根据翼缘情况近似取为1.3~2.0。

5.5.1装配整体式结构中,接缝的正截面承载力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接缝的受剪 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持久设计状况:

VidE ≤VuE/YRE

n; Vmua ≤Vue

1接头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中1级接头的性能要求,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灌浆套筒长度范围内,预制混凝土柱箍筋的混凝土保护 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预制混凝土墙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 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3套筒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5mm; 4灌浆套筒灌浆段最小内径与连接钢筋公称直径的差不宜 小于表6.5.3的规定。

表6.5.3灌浆套筒灌浆段最小内径尺寸要求

5.5.4纵向钢筋采用浆镭搭接连接时,对预留孔成孔上艺、孔 道形状和长度、构造要求、灌浆料和被连接钢筋,应进行力学性 能以及适用性的试验验证。直径大于20mm的钢筋不宜采用浆锚 搭接连接,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构件的纵问钢筋不应采用浆锚搭接 连接。

6.5.5预制梁在梁端结合面应设置抗剪

满足下列要求: 1预制板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 2预制梁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 预制梁端面除应设置键槽外(图6.5.6),且宜设置粗糙面,键 遭的尺寸和数量应按本规程第7.2.2条的规定计算;键槽的深度 不宜小于30mm,宽度w不宜小于深度的3倍且不宜大于深度 的10倍;键槽可贯通截面,当不贯通时槽口距离截面边缘不宜 小于50mm;键槽间距宜等于键槽宽度;键槽端部斜面倾角不宜 大于30°; 3预制剪力墙的项部和底部与后浇混凝土的结合面应设置 粗糙面,侧面与后浇混凝土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也可设置键 槽:键槽深度t不宜小于20mm,宽度w不宜小于深度的3倍且

键槽贯通截面 【6)键槽不贯通截面

(6)键槽不贯通截面

不宜大于深度的10倍,键槽间距宜等于键槽宽度,键槽端部斜 面倾角不宜大于30°; 4预制柱的底部应设置键槽且宜设置粗糙面,键槽应均匀 布置,键槽深度不宜小于30mm,键槽端部斜面倾角不宜大于 30°,柱顶应设置粗糙面; 5粗糙面的面积不宣小于结合面的80%,预制板的粗糙面 凹凸深度不应小于4mmGB/T 10944.4-2013 自动换刀7:24圆锥工具柄 第4部分 柄的技术条件,预制梁端、预制柱端、预制墙端的粗糙 面凹凸深度不应小于6mm。 6.5.7应对连接件、焊缝、螺栓或铆钉等紧固件在不同设计 状况下的承载力进行验算,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 计规范》GB50017和《钢结构焊接规范》CB50661等的 规定。 6.5.8当预制构件伸入梁、柱、墙等构件内进行连接时,构件

6.6.1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楼盖宜采用叠合楼盖。结构转换层、 平面复杂或开洞较大的楼层、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 层宜采用现浇楼盖。 6.6.2叠合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进行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叠合板的预制板厚度应满足在施工过程及使用阶段的裂 缝、变形及承载力要求; 2叠合板的预制板厚度不宣小于60mm,后浇混凝土叠合层 厚度不应小于60mm。当叠合板用于屋面板时,后浇混凝土叠合 层厚度不宜小于80mm; 3当叠合板的预制板采用空心板时,板端空腔应封堵: 4预制板的宽度不宜大于3m,且不宜小于600mm,拼缝位 置宜避开叠合板受力较大部位。 6.6.3预制板的拼缝处,板上边缘宜设置30mm×30mm的

图6.6.3预制板拼缝倒角示意 1一预制板:2一后浇混凝土叠合层

6.6.4叠合板可根据预制板接缝构造、支座构造、长宽比按单 可板或双向板设计。当预制板块之间采用分离式接缝「图6.6.4 (α)」时,宜按单向板设计。对长宽比不大于3的四边支承叠合 板,当其预制板块之间采用整体式接缝[图6.6.4(6)、图 6.6.7]或无接缝[图6.6.4(c)】时,可按双向板设计。

图6.6.4叠合板的预制板块布置形式示意

MT 1162.4-2011 矿灯 KL型矿灯1一预制板:2一梁或墙:3一板侧分离式接缝:4一板侧整体式接缝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