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2532.1-2022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规范第 1 部分:通用要求.pdf

DB33 T2532.1-2022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规范第 1 部分:通用要求.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3 T2532.1-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77283
VIP资源

DB33 T2532.1-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3 T2532.1-2022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规范第 1 部分:通用要求.pdf

收集自然保护地边界、基础测绘、行政区划界 和国土调查等成果,制作勘界工作底图,预设边界点和定标点,实地踏勘测定定标点,确定边界,绘制 边界附图,编写边界走向说明,通过边界成果确认、公示和论证后,进行现场立标,按全省统一的数据 格式和数据标准建立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数据库。具体流程见图1。

DB33/T 2532. 12022

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前应收集准备以下数据资料: a)自然保护地申报、批复相关文件、已有界线等资料:

SC/T 7019-2015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保存规范图1勘界立标技术流程图

b)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前述规定的比例尺地形图和海图; 优于0.2米的航空正射影像或其它优于1米的高分遥感影像; 村级及以上行政界线数据资料; 最新的国土调查成果及林地、海洋等专项调查数据; 交通、水利、矿业、农业和渔业,以及空间规划、防洪防汛、防潮和防止海水入侵等相关规 划和数据资料。

资料处理应做好以下儿步工作: a)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数字化、拼接融合、坐标转换、拓扑检查等处理; b 分析界线走向,检查与行政界、地物线、地类界、空间规划线等之间关系,对边界线进行修 正。其中,对于道路、河流、河渠等地物为界时,需明确边界以地物中线为界还是以某一边 线为界; c)修正后,与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沟通确认边界。

5.3勘界工作底图制作

勘界工作底图宜采用数字底图,内容包括地形图、高分影像、边界线、边界点、定标点以及其它相 关数据。地形图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和注记等级、规格和颜色标准等遵循GB/T20257和GB/T35822 的要求。

通过高分遥感影像、小比例尺地形图、专项调查数据等对已有界线进行修正,明确走向依据。走向 衣据优选现地能明确识别的地貌地物线,现地无明显地貌地物线或不连续的两地貌地物线间则采用直线 或拆线;对于靠近住房等建筑的界线应留出适当的间隔距离;涉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的以该红线为 依据。

将边界按方位、走向分成若于段。

5.5边界点与定标点预设

边界点选取的基本原则为控制边界走向。边界走向因子包括起点位置、走线依附、方位角、海拔 升降、干支交汇等。根据界线描述及管理需要,可将边界点细分为拐点、转向点、警示点等。边界点成 果表样式见附录A。 注1:拐点为同一走线依附的起点,一般作为控制界线最小分段。 注2:转向点为两拐点间对走线更精准控制的点,如界线走向的方位角、海拔升降、干支交汇的变化。 注3:警示点一般指界线横穿道路交叉点,竖立界,起到告之、警示作用

结合地形图和高分影像对边界点进行研判,并遵循应测尽测的原则,预设定标点。定标点预设 则如下:

DB33/T 2532. 12022

a. 一般陆上定标点间距控制在1000米内,在偏远地段以山脊线或近山脊线的行政界线为依据的 边界上可适当放宽,在居民生产生活区附近的边界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密; b 边界点明显无法立标的情况下,研判周边人为活动多少,确定定标点的设置。人为活动少的 边界点一般不设为定标点,人为活动多的边界点须就近预设定标点,设置的定标点应尽可能 贴近边界线; c 拐点落在两条河流交汇点,应按三立界标模式预设定标; d 警示点须预设至少一个定标点。当该警示点落在高等级公路中线或河流与道路交叉点,应按 双立界标模式预设定标点; e转向点一般不设为定标点。

原则上对耕地类型的天窗不 窗边界涉及核心保护区应设置边界点 与定标点。对于其它类型的天窗应根据管理的需要确定是否设置边界点与定标点。 城镇建成区等原因调出的区域

根据修正后的边界线进行实地踏勘,查验走向依据实地一致性、自然保护地管控要求符合性等情况, 确认或微调界线。当存在边界权属不清的情况,应征求权益相关方意见,或邀请相关方实地参与。对高 清影像不明显的界线,应实施走向测量作业。

6. 1.2定标点确定

般按预设定标点实地踏勘,充分考虑地形、权属、通视、地质、安全等因素,确定定标点实地位 置和标识类型。边界线现场改动时应重新预设定标点再进行确定。预设的双立定标点和三立定标点现场 确定定标点数量。

6.2定标点测量与登记

定标点测量与登记按照GB/T39740执行。测量采用基于CORS的网络RTK技术进行定标点测量,CORS 网络信号较弱的地区可采用单基准站RTK测量技术进行测量,具体测量技术要求按照CH/T2009执行。定 标点登记表样式见附录B。

自然保护地完整的勘界成果应包括以下独立内容

a) 勘界报告; b) 边界点成果台账表; 定标点登记表; d) 边界附图; e) 数据库; f) 勘界报告编制。

a)勘界报告; 边界点成果台账表; c) 定标点登记表; d) 边界附图; e) 数据库; f)勘界报告编制。

勘界报告以自然保护地为单元,具体要求见附录C。边界点和定标点数量较少时,边界点成果台账 表、定标点登记表宜编入报告,数量较多时宜单独汇编成册。边界点位置和边界走向说明是勘界报告的 核心内容,编写要求按照GB/T39740执行,样式见附录D

边界附图可根据形状不同、面积大小等制定分幅方式,要求便于存档与查阅。制图内容和要求按照 GB/T39740执行,图幅格式见附录E,成果图应有参与人手签,并盖单位印章,

数据库包括基本信息、区划、测量、标识、相关证明材料等数据以及元数据,编制要求按DB33/T 2532.2。

成果材料提交自然保护地主管部门检查。检查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边界合理性审查,二是测 专项检查。

8.5.2边界合理性审查内容

合理性审查由省自然保护地主管部门组织技术审查组完成,主要审查内容包括: a 成果材料的完整性和编制规范性 边界点和定标点设置的完整性与合理性; C 走向说明的完整性、规范性及准确性; d 边界附图的完整性与规范性; e 数据库的完整性、一致性及逻辑性,

8.5.3测绘成果专项检查内容

测绘成果专项检查内容按照GB/T24356执行,并由检查单位出具检验报告。

与安装的一般要求如下

DB33/T 2532. 12022

界址标识主要有界碑、界桩、特殊界标及标识牌,根据定标点所在位置合理选择标识类型进行布设 般遵循以下原则: a)界碑可分为区(园)碑和普通界碑两种。在自然保护地主入口可设置区(园)碑,在出入自 然保护地的公路与边界交汇处设置普通界碑: b 界桩按边界性质不同分为外围界桩、管控区桩和共用界桩三类,按尺寸可分为大界桩和小界 桩。大界桩一般设置在人为活动明显区域,其它区域一般选用小界桩; C 特殊界标有地钉、浮标、永久性标志物、电子标识、虚拟电子标识等。在岩石、构筑物上可 设置地钉;在水域中可设置浮标;电子标识含有点位信息储存,多与界桩配合使用;虚拟电 子标识可用于海域; d 界址标识牌按展示内容不同可分为简介牌、禁令牌、境界说明牌、禁入警示牌。简介牌介绍 自然保护地概况及展示功能区划图,一般设置于入口和村庄等人员聚集处。禁令牌明示区内 禁止性的人为活动准则,一般也设置于入口和村庄等人员聚集处。境界说明牌图示边界走向、 所在位置及相关警示语,多用于无法立桩,有人为活动的边界明显位置。禁入警示牌多与核 心保护区界桩配合使用; e)界碑、界桩、标识牌制作要求见附录E。

9.3 标识测量与登记

标识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测量、拍照、登记,完善定标点登记表。测量位置一般为标识中 登记表中应注明。

10.1数据库管理平台

数据库管理平台应在省林业一张图平台上架构,并满足全省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数据存储、更新、 应用与发布。

各自然保护地将勘界立标最终成果数据按要求整理提交,通过检查后入库保存,至此勘界立标结束。

已入库数据原则上不予变动。当自然保护地发生更名、区划调整、撤销等情况,经主管部门批 后,入库数据应及时更新。涉及区划调整的,需提交调整部分勘界成果,

DB33/T 2532. 12022

附录A (资料性) 边界点成果台账表 边界点成果台账表见表A.1

表A.1边界点成果台账表

填表人: 现场见证人

附录B (资料性) 定标点登记表 (样表)

定标点登记表见表B.1

附录B (资料性) 定标点登记表(样表)

表B.1xx(自然保护地名称)定标点登记表

DB33/T 2532. 12022

附录C (资料性) 自然保护地勘界报告大纲(示例) 大纲以已建自然保护地为基础设计,新建自然保护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X××(自然保护地)勘界报告

附表XXX(自然保护地)拐点坐标统计表

八、附件 附件1××(自然保护地名称)批复和调整文件 附件2××(自然保护地名称)勘界人员名单 附件3××(自然保护地名称)测绘成果质量检查报告 附件4××(自然保护地名称)勘界结果公示、确认等相关材料 附件5××(自然保护地名称)勘界成果技术审查意见 附件6××(自然保护地名称)勘界成果论证意见 九、附图 附图1××(自然保护地名称)分区区划图(勘界前) 附图2××(自然保护地名称)分区区划图(勘界后) 附图3××(自然保护地名称)调整图斑图 附图4××(自然保护地名称)勘界前后土地利用图 附图5××(自然保护地名称)勘界前后主要保护对象或重要景观资源分布图 附图6××(自然保护地名称)遥感影像图(勘界后) 附图7××(自然保护地名称)边界点坐标分布图(勘界后) 附图8××(自然保护地名称)定标点坐标分布图(勘界后)

附件1××(自然保护地名称)批复和调整文件 附件2××(自然保护地名称)勘界人员名单 附件3××(自然保护地名称)测绘成果质量检查报告 附件4××(自然保护地名称)勘界结果公示、确认等相关材料 附件5××(自然保护地名称)勘界成果技术审查意见 附件6××(自然保护地名称)勘界成果论证意见 九、附图 附图1××(自然保护地名称)分区区划图(勘界前) 附图2××(自然保护地名称)分区区划图(勘界后) 附图3××(自然保护地名称)调整图斑图 附图4××(自然保护地名称)勘界前后土地利用图 附图5××(自然保护地名称)勘界前后主要保护对象或重要景观资源分布图 附图6××(自然保护地名称)遥感影像图(勘界后) 附图7××(自然保护地名称)边界点坐标分布图(勘界后) 附图8××(自然保护地名称)定标点坐标分布图(勘界后)

DB33/T 2532. 12022

附录D (资料性) 边界走向说明(示例)

附录D (资料性) 边界走向说明(示例)

某某自然保护区共二片区三核心保护区,二片区分别为×××片区和×××片区,×××片区内 有×××核心保护区,×××片区内有×××和×××两核心保护区, 1、范围界 1)×××片区(A片区) 主入口位于保护区北部×××路。边界走向自001号边界点逆时针顺序描述。 001号边界点(×××号花岗岩界碑)位于×××路(相对地理位置,如山顶处、鞍部上、道路交 叉点等),高程为×××.×米,地理坐标为北纬××°××’××.×××”、东经××°××’× X.×××”。边界线自001号边界点起,沿×××山脊线大体向东东北方上行,经AB002号边界点(× X×.×米高程点,北纬××°××’××.×××"、东经××°××’××.×××"),后下行 至3号边界点。该段边界线长度为×××.×米。 003号边界点(无桩)位于×××河流×××.×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 ×”、东经××°××”××.×××”。边界线自003号边界点起,沿山谷线大体向南东南方向上行, 经过004号边界点(×××.×米处溪流交汇点,地理坐标为北纬××°××××.×××”、东经 ××°××’××.×××”),后转向西南经005号边界点(小路上,地理坐标为北纬××°××' ××.×××”、东经××°××'××.×××”,×××号玻璃钢界桩),至006号边界点。该段 边界线长度为×××.×米。 006号边界点(×××号玻璃钢界桩)位于×××农田东北角,高程为×××.×米,地理坐标为 北纬××°××’××.×××”、东经××°××’××.×××”。边界线自006号边界点起,沿 农田边界绕行至东南向007号边界点。该段边界线长度为×××.×米。 接着描述007号边界点(边界走向说明应按照边界点进行描述)。 2)×××片区(B片区) 主入口位于保护区东北部×××路。边界走向自100号边界点顺时针顺序描述, · 2、核心保护区界 1)×××核心保护区 ×××核心保护区位于×××片区东部,边界走向自150号边界点顺时针顺序描述如下。 2)×××核心保护区

附录E (资料性) 边界附图图式(示例》

附录E (资料性) 边界附图图式(示例》

图E.1边界附图图式

DB33/T 2532. 12022

一般采用花岗岩贴面,内部为块石或钢筋水泥。

F.1.2 文字与图案

长方形,高不小于150cm,宽不小于250cm,厚不小于20cm,另配基座。

区(园)碑样例见图F.1。

图F.1区(园)碑样依

一般采用花岗岩、青石、砼等。

F.2. 2 文字与图案

长方形,高不小于200cm,宽不小于100cm,厚不小于15cm,埋入基座不小于40cm。

普通界碑样例见图F.2

普通界碑样例见图F.2

可选用花岗岩、青石、砼、玻璃钢等,

图F.2普通界碑样例

DB33/T 2532. 12022

b)外围大界桩正面用黑色标出自然保护地简称、编号和“xxXX界桩”字样,编号内容见第2部 分表8中标识号;顶部用线条和单箭头表示界线走向和界限方向,并标出界限内管控分区名 称,颜色宜采用绿色或黑色; C 管控分区大界桩指核心保护区或严格控制区的界桩,正面用红色标出“核心保护区界桩"或“严 格控制区界桩”字样,顶部用线条和单箭头表示界线走向和界限方向,表出管控分区名称, 颜色宜采用红色;其它内容如外围大界桩; d 外围与管控分区共界的大界桩采用外围界桩式样,顶面采用管控分区界桩式样,线条和箭头 颜色宜采用黄色; e) 两自然保护地共边界的大界桩为双下正面,顶面有线条和双箭头,及箭头所指向的管控分区 名称,侧面空白或分别标出“XXX人民政府立”; 小界桩由于柱面较小,正面标出自然保护地简称、编号和“界桩”字样,顶面同大界桩

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尺寸: a)大界桩为长柱体,横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不小于15cm,高度不小于160cm,埋入地下不小于 50cm; b)小界桩为长柱体,横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不小于12cm,高度不小于80cm,埋入地下不小于 30cm

界桩样例见图F.3~图F.7。

a) 正面 b) 顶面

a) 正面 b) 顶面

DB32T 3762.10-2020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规范 第10部分:微量血清中和试验图F.4核心保护区大界

IF.5外围/核心大界桩

F.7核心保护区小界械

选用铝板或防腐板等材料。标识的基调色以棕色、绿色或蓝色为主,主要颜色有白色、黑色、 黄色,其中警示性标识以黄色为主,禁止性标识以红色为主。

F.4. 2 形状尺寸

牌形状一般采用矩形。解说牌宽高比宜为3:2,短边应不小于800mm。禁入警示牌宽高比宜为 宽应不少于600mm。

标识牌样例见图F.8~图F.11

GB/T 18978.151-2014 人-系统交互工效学 第151部分:互联网用户界面指南DB33/T 2532. 12022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