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图示(2021年版).pdf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图示(2021年版).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1.6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7725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图示(2021年版).pdf

4.0.2居住街坊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2的规定。

表4.0.2居住街坊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

注:1住宅用地容积率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使民服务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住宅用地总面积的比值;【图示1】 2建筑密度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使民服务设施建筑基底面积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图示2】 3绿地率是居住街坊内绿地面积之和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图示3】 〖条文说明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明确了居住街坊的各项控制指标 本标准对居住区的开发强度提出了限制要求,不励高强度开发居住用地及大面积建设高层住宅建筑,并对容积率、住宅建筑担制高度提出了较为造 宜的控制范围。在相同的容积率控制条件下,对住宅建筑控制高度最大值进行了控制,既能避免住宅建筑群比例失态的“高低配”现象的出现,又能为合 理设置高低错落的住宅建筑群留出空间,高层住宅建筑形成的居住街坊由于建筑密度低,应设置更多的绿地空间,因此对绿地率指标相应进行了调整, 4用地与建筑 图集号 21J825 审树鹿勤商动校对袁璐袁兴设计蒋朝晖秀 贝 25

4.0.3当住宅建筑采用低层或多层高密度布局形式时,居住街坊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3的规定。表4.0.3低层或多层高密度居住街坊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住宅建筑高度控制人均住宅用地面积建筑气候区划住宅建筑层数类别住宅用地容积率建筑密度最大值(%)绿地率最小值(%)最大值(m)(m/人)低层(1层~3层)1.0、1.142251132~36I,VII多层1类(4层6层)1.4、1.532282024~26低层(1层~3层)1.1、1.2472311I、VI30~32多层|类(4层~6层)1.5~1.738282021~24II、V、V低层(1层3层)1.2、1.350201127~30多层|类(4层~6层)1.6~1.842252020~22注:1住宅用地容积率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住宅用地总面积的比值;2建筑密度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建筑基底面积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3绿地率是居住街坊内绿地面积之和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条文说明】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明确了住宅建筑采取低层和多层商密度布局形式时,居住街坊的各项控制指标。在城市旧区改建等情况下,建筑高度受到严格控制,居住区可采用低层高密度或多层高密度的布局方式,结合气侯区分布,其绿地率可的情降低,建筑密度可适当提高。多层高密度宜采用围合式布局,同时利用公共建筑的屋顶绿化改善居住环境,并形成开放便捷、尺度适宜的生活街区。本标准表4.0.2、表4.0.3在实际应用中,可按照居住街坊所在建筑气候区划,根据规划设计(如城市设计)希望达到的整体空间高度(即住宅建筑平均层数类别)及基本形态(即是否低层或多层高密度布局),来选择相适应的住宅用地容积率及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控制指标,另外,由于每个指标区间涉及层数和气候区划,通常层数越高或者气候区越靠南,容积率就可以越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区间内的适宜指标。本标准各级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及居住街坊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均按小康社会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m的标准进行计算,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应达到舒适标准,但也不是越大越好,以适应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GB/T 17643-2011 土工合成材料 聚乙烯土工膜,许多发达国家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基本在30㎡~40m㎡。[注释】旧区改建项目应注意保护旧区肌理和风貌,换弃“资金就地平衡”的改造方式,避免开发强度过高,同时应充分考虑新增住宅建筑及其居住人口规模与配套设施的匹配关系。4用地与建筑图集号21J825审树鹿勤志动校对袁瑞袁游设计朝晖秀页27

4.0.4新建各级生活圈居住区应配套规划建设公共绿地,并应集中设置具有一定规模,且能开展休闲、体育活动的居住区 公园:公共绿地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4的规定。【图示1】【图示2】

表4.0.4公共绿地控制指标

注:居住区公园中应设置10%~15%的体育活动场地。【图示3】

各级生活图居住区的公共绿地应分级集中 中设置一定面积的居住区公园,形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创造居住区内大小结合、层次丰富的公共 活动空间,设置休闲娱乐体育洁动等设施,满足居民不同的日常活动鉴要 对集中设置的公因绿地规模提出了控制要求,以利于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同时能够发挥更好的生态效应;有利于设置体育活动场地 为居民提供休熟、运动、交往的公共空间 回时体育设施导该类公图缴旭的结合教好报体现了士地漫合、集约利用的发展要求

旧区改建公绿地控制指标表

4.0.8住宅建筑与相邻建、构筑物的间距应在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管线埋设、视觉卫生、防灾等要求的基础上统 筹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

住宅建筑与相邻建、构筑物的间距应在综合考虑照、采光、通风、管线理设、视觉卫生、防灾等要求的基研 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

住宅建筑间距应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火、管线埋设和视党卫生等要求,其中,日照应满足第4.0.9条规定;消防应满足现行国 计防火规范》GB50016;管线星设应满足《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同时还应通过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满足视党卫生的需 不宜低于18m),营造房好居住环境。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供参考)

住宅建筑的间距应符合表4.0.9的规定【图示1】;对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老年人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时数2h; 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既有住宅建筑进行无障碍改造加装电梯除外 3旧区改建项自内新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时数1h。【图示3】

表4.0.9住宝建筑日照标准

注: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坪0.9m高的外墙位置,

4.0.10居住区规划设计应汇总重要的技术指标,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第A.0.3条的规定

日本条为强制性条文,规定了住宅建筑的日照标准。 确定住宅建筑间距的基本要素。日照标准的建立是提升居住区环境质量的必要条件,是保障环境卫生、建立可持续社区的基本要求,也是 重要手疫,具体的建筑日照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CB/T50947的有关规定

[注释]增设室外围定设施,如空调机、建筑小品、雕型、户外广 告、封阅露合等不能降低相邻住户及相邻住宅建筑的日照 标准

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设施示意图

【4.0.9条文说明】 在旧区改建时,建设项目本身范围内的新建住宅建筑确实难以达到规定日照标准时才可函情降低,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降低后的日照标准都不得低 于大寒甘1h,且不得降低周边既有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当周边既有住宅建筑原本未满足日照标准时,不应降低其原有的日照水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原《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日照标准将城市分为“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两类,从而应对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地紧张程 度的差异性,其城市规模划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四条,即“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五十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 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二十万以上、不满五十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二十万的城市”,由于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 规划法》已废止,本标准伤沿用原《规范》对城市规模划分的人口规模节点(即人口规模50万及以上和不满50万)为分界点,以保证标准制定的控制节点 原意不变,保持标准的一致性。 住宅建筑正面间距可参考表1全国主要城市不同日照标准的间距系数来确定日照间距,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系数控制可采用表2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 进行换算。“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折减”指以日照时数为标准,按不间方位布置的住宅折算成不同日照间距。表1、表2通常应用于条式平行布的新建住 宅建筑,作为推荐指标仅供规划设计人员参考,对于精确的日照间距和复杂的建筑市置形式须另作测算,

日区改建项自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的示意图

表1全国主要城市不同日照标准的间距系数序城市名称纬度冬至日大寒日序城市名称纬度冬至日大寒日号(北纬)正午影长率日照1h正午影长率日照1h日照2h日照3h号【北纬)正午影长率日照1h正午影长率日照1h日照2h日照3h1漠河53°00°4. 143. 883. 333.113. 213. 3324蚌埠32°57'1. 501. 401. 341. 251. 281. 342齐齐哈尔47° 202.862, 682. 432.272. 322. 4325南京32°04°1. 451. 361. 301. 211. 241.303哈尔滨45°45'2. 632. 462. 252.102. 152. 2426合肥31° 51'1. 441. 351. 291. 201. 231. 294长春43° 54'2. 392. 242. 071,931. 972. 0627上海31°12'1, 411. 321.261, 171, 211.265乌鲁木齐43°47'2. 382.222. 061.921. 962. 0428成都30° 40°1. 381. 291. 231. 151. 181.246多伦42°12'2. 212. 061, 921. 791.831. 9129武汉30°38'1. 381. 291.231. 151. 181.247沈阳41°46'2. 162. 021, 881.761. 801. 8730杭州30°191. 361. 271. 221. 141. 171.228呼和潜特40°49*2. 071. 931, 811. 691. 731.8031拉萨29°421, 331. 251. 191. 111. 151. 209大同40°00°2. 001. 871. 751. 631. 671. 7432重庆29°34'1. 331. 241. 191. 111. 141.1910北京39°57'1. 991. 861. 751.631. 671. 7433南昌28°40′1. 281. 201. 151. 071. 111.1611喀什39° 32'1. 961. 831. 721. 601. 611. 7134长沙28°12'1.261.181.131. 061. 091.1412天津39° 06′1. 921. 801. 691.581. 611.6835贵阳26° 35'1, 191. 111. 071. 001. 031. 0813保定38° 53'1. 911. 781, 671.561. 601. 6636福州26° 05'1. 171. 101. 050. 981, 011. 0714银川38° 29'1. 871. 751. 651.541. 581. 6437桂林25°18'1. 141. 071. 020. 960. 991. 0415石家庄38°04'1. 841. 721, 621.511. 551. 6138昆明25°02'1. 131. 061. 010. 950. 981. 0316太原37° 55'1. 831, 711, 611. 501. 541.6039厦门24°27'1, 111, 030. 990. 930. 961, 0117济南36° 41'1. 741. 621. 541. 441, 471. 5340广州23°08'1. 060. 990. 950. 890. 920. 9718西宁36° 35'1. 731. 621, 531. 431, 471.5241南宁22°49'1, 040. 980. 940. 880. 910.9619青岛36° 04'1.701. 581.501. 401. 441. 5042湛江21°02'0. 980. 920.880.830.860. 9120兰州36° 031, 701, 581, 501, 401, 441. 494.3/海口20°00'0. 950. 890.850.800.830.8821郑州34° 401. 611. 501. 431. 331. 361.42[注释]1.本表按沿纬向平行布置的六层条式住宅(楼高18.18m,首层蜜合22徐州34° 19'1, 581, 481, 411. 311, 351. 40距室外地面1.35m)计算;23西安34°18"1. 581. 481, 411.311.351.402.表中数据为90年代初调查数据,表2不同方位日照间距折减换算系数方位0°~15°(含)15°~30°(含)30°~45°(含)45°~60°(含)>60°折减系数值1. 00L0. 90L0. 80L0. 90L0. 95L[注释]1.表中方位为正南向(0°)偏东、偏西的方位角;2.L为当地正南向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m);4用地与建筑3,本表指标仅适用于无其它日照遮挡的平行布置的条式住宅建筑。图集号21J825审树鹿数商动校对袁璐袁璐设计蒋朝晖香页36

5.0.1配套设施应遵循配套建设、方便使用、统筹开放、兼顾发展的原进行配置,其布局应遵循集中和分散兼顾、独立 和混合使用并重的原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图示1】【图示2】 1十五分钟和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应依照其服务半径相对居中布局。 2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中,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级)、街道办事处等服务设施宜联合建设 并形成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其用地面积不宜小于1h=。【图示3】 3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中,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含青少年、老年活动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 老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商业网点等服务设施,宜集中布局、联合建设,并形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其用地面积不 宜小于0.3hm。【图示4】 4旧区改建项目应根据所在居住区各级配套设施的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居住人口规模与住宅建筑容量:当不匹配时,应 增补相应的配套设施或对应控制住宅建筑增量

【条文说明】本条提出了居住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布局的基本原则。 居住区配套设施是为居住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的各类必需的设施,应 以保障民生、方便使用 有不 于实现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灼等化为目标,统 筹布局,集约节约建设 电布局应综合统筹规划用地的周围条件、 自身规模、用地特征等因素 开 中和分散布局兼顾、独立和港 提高设施使用便捷性。 1自前居住区配套设放 常根据千人指标的配套要求,采用 图表形式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标注管理,在实际建设中由开发建设项目 进行配套建设,十五分钟和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中,同级别的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公共综地宜集中布市局,可 通过规划将由政府负责建设或保障建设的公益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如文 体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养老设施等集中布局,来引导市场化配置的配 套设施集中布局,形成居民综合服务中心。 2城市旧区改建项目应综合考虑周边居住区备级配套设施建设实际情 况,合理确定改建项目人口容量与建筑容量。旧区改建项目的人口规模变 化较大时,应综合考虑居住人口规模变化对居住区配套设施需求的影哨, 增补必要的配套设施,补建的配套设施,应尽可能满足各类设施的服务 半径要求,其设施规模应与周边服务人口相匹配,可通过分散多点的布局 方式满足千人指标的配建要求。

为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服务的配套设施设施类别必配项目设置规定选配项目设置规定项目名称建设方式项目名称建设方式教育设施初中应独立占地体育设施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宜独立点地体育馆(场)或全民健身中心可联合建设医疗设施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宜独立占地公共管理门诊部可联合建设和社会福利设施养老院公共服务老年养护院宜独立占地设施文化设施文化活动中心(含青少年、老年活动中心)可联合建设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级)行政设施街道办事处可联合建设派出所宜独立占地司法所商场餐饮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银行营业网点可联合建设健身房可联合建设电信营业网点邮政营业场所燃料供应站宜独立占地燃气调压站宜独文点地供热站或热交换站宜独立点地市政公用设施开闭所可联合建设通信机房可联合建设有线电视基站可联合建设拉圾转运站应独立占地消防站宜独立占地市政燃气服务网点和应急抢修站可联合建设轨道交通站点交通场站设施公交车站宜独立设置公交首末站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可联合建设机动车停车场(库)5.0.2图示3[注释]十五分钟生活图居住区对应的居住人口规祺为50000人~100000人,应配套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一套完整的服务设施。其中在十五分钟图居住区层级配建的设施如表所示,其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可列出的配建设施涉及9类32项(不包括《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其他”类设施)。选配”为按照实际情况按需配建的项目,体育馆(场)或全民健身中心可作为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的替代设施,但体育馆(场)或全民健身中心中的体育活动场地应满足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的设置要求。派出所作为宜建设设施,考虑各城市派出所服务范围不一,建设规模变化较大,建5配套设施图集号21J825议结合各城市实际情况进行建设。市政公用设施、交通场站设施可结合相关专业规划成标准进行配置。审树付冬情校对臻钢秘钢设计袁璐袁路41

为士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服务的配套设施

[注释]十分钟生活围居住区对应的居住人口规模为15000人25000人,其配建设施是对十五分钟生活围居住区配套设施的必要补充,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500m,配建的设施涉及5类22项设施(不包括《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其他”类设施),健身房作为十五分钟、十分钟生活图居住区宜配置 项目,可通过市场调节补充居民对体育活动场地的差异性带求

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服务的配套设施(社区服务设施)

五分钟生活国居住区对应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人~12000人,其配套设施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五分钟生活面居住区的配套设施一般与城 居委会管理相对应。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文体活动、卫生服务、养老服务都已经作为基层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标准将五 告图居住区的故施称为社区服务设施,可列出的设施沙皮16项(不包招《城市居住区观划设计标准》中“其他”设施):室外合健身场地( 户外活动场地)宜独立占地,但可结合五分钟生活围的居住区公进行建设,并应满足本标准提出的居住区公园体育活动场地占地比例要求,不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公园面积的15%

5.0.3配套设施用地及建筑面积控制指标,应按照居住区分级对应的居住人口规模进行控制,并应符合表5.0.3的规定。表5.0.3配套设施控制指标(m/千人)类别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居住街坊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建筑面积总指标1600~29101450~18301980~26601050~12701710~22101070~182050~15080~90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A类1250~23601130~13801890~2340730~810交通场站设施S类70~80其商业服务业设施B类350~550320~450200~240320~460中社区服务设施R12、R22、R321710~22101070~1820便民服务设施R11、R21、R3150~15080~90注:1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不含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不含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不含居住街坊指标。2配套设施用地应含与居住区分级对应的居民室外活动场所用地:未含高中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市政公用设施应根据专业规划确定。5.0.4各级居住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的要求。【图示1】【图示2】【图示3】【图示4】【图示5】【图示6】【图示7】【图示8】【图示9】【5.0.4条文说明】本条是居住区配套设施的配置标准和设置规定。本标准附录C中所列各类配套设施项目的一般规模是根据各类设施自身的经营管理及经济合理性、安全性决定的。不间类型、规模的设施均有其自身特点,很多设施的设置要求,可参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与要求。5配套设施图集号21J825审树付冬情招校对臻钢秘钢设计袁璐袁路页45

主释]1.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应布局于方便、安全、人口集中、便于群众参与活动、对生活休息干犹小的地段,相对集中的设置既有利于多开展一些项目,又有利于设 施的经营管理和土地的集约使用,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应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宜结合公园绿地等公共活动空间统筹布局,应避免或减少对医院、学校、幼儿 园和住宅等的影响, 2.文化设施中的文化活动中心是服务全体居民的全龄文化设施,应满足老年人休闲娱乐、学习交流、康体健身(室内)等功能的要求。“老年人活动中心”功能 纳入文化活动中心。 3.社区(五分钟生活圃)文化体育设施包括文化活动站、小型多功能活动场地和室外综合键身场地(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是社区服务设施的重要内容,儿董、 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需求和使用特征应着重考虑。文化活动站应满足周边居民室内文化活动需求,尤其应满足老年人休闲娱乐、学习交流、康体健身(室内)等 功能要求,间时宜增加儿童之家的相应活动服务功能。小型多功能运动(球美)场地包括老年人活动的门球场地,宜结合中心绿地布局,并应美供休施服务和 安全防护指施。室外综合健身场地主要为给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场地,可服务于广场舞的活动,但应注意避免活动产生的噪声扰民。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建设控制要求

注:加的配态设施,基建算面积与用地面积规模应满足国家相关摄划标准有关规定

福利设施规划建设控制要求

注:加?的配套设施,其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规模应满足国家相关规划标准有关规定。

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控制要求

商业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控制要求设施名称单项规模服务范围建筑面积(m)用地面积(㎡)服务内容设置要求商场1500~3000(1)应集中布局在居住区相对居中的位置;(2)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菜市场或生鲜750~1500或(1)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十五分钟超市2000~2500(2)应设置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生活圈、健身房600~2000十分钟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生活圈银行营业网点宜与商业服务设施结合或邻近设置电信营业场所根据专业规划设置邮政营业场所包括邮政局、邮政支局等邮政设施以及(1)宜与商业服务设施结合或邻近设置;其他快递营业设施(2)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社区食堂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宜结合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等设置五分钟小超市居民日常生活用品销售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生活图再生资源(1)1000人~3000人设置1处;回收点*6~10居民可再生物资回收(2)用地面积不宜小于6m,其选址应满足卫生、防疫及居住环境等要求便利店50~100居民日常生活用品销售1000人~3000人设置1处居住街坊邮件和快件送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等可接收邮件达设施和快件的设施或场所应结合物业管理设施或在居住街坊内设置注:加*的配套设施,其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规模应满足国家相关规划标准有关规定。5.0.4图示7[注释]1.菜市场既是广大居民日常生活必雷的基本保障性商业类设施,又具有市场化经营的特点,考虑到市场经营的规模化需求,莱市场应布局在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服务范图内,方便运输车辆进出且相对独立的地段,并应设置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宜结合居住区各级综合服务中心布局,并符合环境卫生的相关要求。菜市场建筑面积宜为750m~1500m,生鲜超市建筑面积宜为2000m~2500m2.其他基层商业类设施包括:综合超市、理发店、洗衣店、药店、金融网点、电信网点和家政服务点等,可设置于住宅底层。银行、电信、邮政营业场所宜与商业中心、各级综合服务中心结合或邻近设置3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社区服务设施或项目,例如服务老年人或双职工家庭的社区食堂等设施,本标准将社区食堂纳入配套设施的按需配建的项目,各城市可结合居民需求、城市服务能力,确定配建方式,4.为方便居民接收快递送达服务,本标准在居住街坊增设了邮件和快件送达设施,可在居住街坊人流出入便捷地夜设置暂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以及其他可以接收邮件和快件的设施或场所,但该场所的设置不应影响居民对公共活动空间的正常使用。5配套设施图集号21J825审树付冬情校对募钢秘润设讯袁璐袁露51

交通场站规划建设控制要求

注:加·的配套设施,其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规模应满足国家相关规划标准有关规定。

其配建标雅建议依相天规划标准或专项规划携定 2.交通场站设施中,非机动车停车场和机动车停车场配置指标除考虑按照各地机动车发展水平确定之外,在十五分钟和十分钟生活围居住区,宜结合公共交通换 乘接鼓地区设置集中非机动车停车场;还应考虑共享单车的停车布局间惠,宜在距离轨道交通站点非机动车车程15min内的居住衔坊入口处设置不小于30m非机 动车停车场

市政设施规划建设控制要求

注:加·的配变设施,其建筑面程与用地面程规模应满足国家相关规划标准有关规定

5.0.5居住区相对集中设置且人流较多的配套设施应配建停车场(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停车场(库)的停车位控制指标,不宜低于表5.0.5的规定: 2商场、街道综合服务中心机动车停车场(库)宜采用地下停车、停车楼或机械式停车设施 3配建的机动车停车场(库)应具备公共充电设施安装条件

表5.0.5配建停车场(库)的停车位控制指标(车位/100m建筑面积)

5.0.6居住区应配套设置居民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动车停车应根据当地机动化发展水平、居住区所处区位、用地及公共交通条件综合确定,并应符合所在地城市规 划的有关规定; 2地上停车位应优先考虑设置多层停车库或机械式停车设施,地面停车位数量不宜超过住宅总套数的10%: 3机动车停车场(库)应设置无障碍机动车位,并应为老年人、残疾人专用车等新型交通工具和辅助工具留有必要的 发展余地; 4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应设置在方便居民使用的位置: 5居住街坊应配置临时停车位: 6新建居住区配建机动车停车位应具备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

套设施配建机动车数量较多时,应尽量减少地面停车,居住区人流较多的商场、街道综合服务中心机动车停车场(库)的设置宜采用地下停车 机板式停车设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机动车配建指标宜考虑共享单车的发展,标准设定的控制指标未包括共享单车的停车指标,在居住区人流较多地区、居住街坊入口处宜提高 道留共享单车佛放区城

矩形居住街坊 宜为(150m×150m)~(150m×250m)

6.0.3居住区内各级城市道路应突出居住使用功能特征与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两侧集中布局了配套设施的道路,应形成尺度宜人的生活性街道;道路两侧建筑退线距离,应与街道尺度相协调。 2支路的红线宽度,宜为14m20m。 3道路断面形式应满足适宜步行及自行车骑行的要求【图示1】,人行道宽度不应小于2.5m。【图示2】 4支路应采取交通稳静化措施,适当控制机动车行驶速度。【图示3】

[注释】图示1的断面示意是以支路为例,引导居住区内的各级城市道 路满足适宜步行及自行车骑行的要求。

6.0.4居住街坊内附属道路的规划设计应满足消防、救护、搬家等车辆的通送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要附属道路至少应有两个车行出入口连接城市道路【图示1】,其路面宽度不应小于4.0m;其他附属道路的路面 宽度不宜小于2.5m。 2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宜超过200m。 3最小纵坡不应小于0.3%,最大纵坡应符合表6.0.4的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照或分段按 照非机动车车道要求进行设计。【图示2】

表6.0.4附属道路量最大纵坡控制指标(%)

条文说明】本条明确了居住衡坊内附属道路的设置要求 居住衔坊内的附属适路报据其路面宽度和通行车辆类型的不同,分为主要附属道路和其附属道路。 主要附属遗路,应至少设置两个出入口,从而使其造路不会呈尽端式格局,保证附属道路与城市道路有良好的交通联系,同时满足消防、敦灾、疏傲 等车辆通达的需要,两个出入口可以是两个方向,也可以在同一个方向与外部连接

【注释】主要附属道路一毅指居住街坊内与城市道路相连的车行道:其他附属道路为进出住宅的最来一级道路,以自行车及人行交通为

6.0.5居住区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6.0.5规定: 【图示】

6.0.5居住区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6.0.5规定: 【图示】

表6.0.5居住区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最小距离(m)

注:道路边缘对于城市道路是指道路红线:附属道路分两种情况:道路断面设有人行道时,指人行道 的外边线:道路断面未设人行道时,指路面边线。

7.0.1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尊重气候及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并应塑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7.0.2居住区规划设计应统筹庭院、街道、公园及小广场等公共空间形成连续、完整的公共空间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图示1】 1宜通过建筑布局形成适度围合、尺度适宜的庭院空间:【图示2】【图示3】 2应结合配套设施的布局塑造连续、宣人、有活力的街道空间: 3应构建动静分区合理、边界清晰连续的小游园、小广场: 4宜设置景观小品美化生活环境。 7.0.3居住区建筑的肌理、界面、高度、体量、风格、材质、色彩应与城市整体风貌、居住区周边环境及住宅建筑的使用 功能相协调,并应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

7.0.1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尊重气候及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并应塑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7.0.2居住区规划设计应统筹庭院、街道、公园及小广场等公共空间形成连续、完整的公共空间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图示1】 1宜通过建筑布局形成适度围合、尺度适宜的庭院空间;【图示2】【图示3】 2应结合配套设施的布局塑造连续、宣人、有活力的街道空间: 3应构建动静分区合理、边界清晰连续的小游园、小广场: 4宜设置景观小品美化生活环境。 7.0.3居住区建筑的肌理、界面、高度、体量、风格、材质、色彩应与城市整体风貌、居住区周边环境及住宅建筑的使用 功能相协调,并应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

7.0.4居住区内绿地的建设及其绿化应遵循适用、美观、经济、安全的原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保留并利用已有的树木和水体;2应种植适宜当地气候和土条件、对居民无害的植物:【图示1】3应采用养、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绿化方式:4应充分考虑场地及住宅建筑冬季日照和夏季遮荫的需求:5适宜绿化的用地均应进行绿化,并可采用立体绿化的方式丰富景观层次、增加环境绿量:【图示2】6有活动设施的绿地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并与居住区的无障碍系统相衔接:7绿地应结合场地雨水排放进行设计,并宜采用雨水花园、下式绿地、景观水体、干塘、树池、植草沟等具备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化方式。【图示3】【条文说明】本条明确了居住区公共绿地的规划建设要求。1.居住区的绿化景观营造应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自然条件,宜保留和合理利用已有树木、绿地和水体。2.考虑到经济性和地域性原则,植物配置应选用适宜当地条件和适于本地生长的的植物种类,以易存活、耐早力强、寿命较长的地带性乡土树种为主。同时,考虑到保障居民的安全健康,应选择病虫害少、无针刺、无落果、无飞絮、无毒、无花粉污染、不易导致过敏的植物种类,不应选择对居民室外活动安全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植物。3.绿化应采用乔木、灌木和草评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多种植物配置形式,并以乔木为主,群落多样性与特色树种相结合,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增加绿量,达到有效降低热岛强度的作用。注重落叶树与常绿树的结合和交互使用,满足夏季遗阳和冬季采光的需求,同时也使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相结合,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录观环境和居住环境。4,居住区用地的绿化可有效改善居住环境,可结合配套设施的建设充分利用可绿化的屋项平合及建筑外增进行绿化居住区规划建设可结合气侯条件采用垂直绿化、退合绿化、底层架空录化等多种立体绿化形式,增加绿量,同时应加强地面绿化与立体缘化的有机结合,形成需有层次的绿化体系,进面更好地发挥生态效用,降低热岛强度。5.居住区绿地内的步行道路、休闲休息场所等公共活动空间,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并与居住区的无障碍系统相衔接。步行遗经过车道以及与不同标商的步行道相连接时应设路缘放道,执道坡度不宜大于2.5%,当大于2.5%时,变披点应予以提示,并宜在披度较大处设扶手。6.为减少雨水径流外排,居住区可以合理利用绿地,设计雨水花园、下国式绿地、景观水体以及干塘、树池、植草沟等绿色雨水设施,对区内雨水进行有序汇集、入渗控制径流污染,起到调蓄减排的作用。7居住环境图集号21J825审树魏维视维校对袁璐袁设计媒钢秘润贝66

[注释]避免选用有毒、带刺、常尖,以及容易引起过敏的植物,如 实竹桃、沙原等。建议选择美观、生长快、宜存活的医用保 健香味植物,如银香、龙柏、罗汉松、无花果、董草、玉馨、 劳图、射干等植物

雨水收集雨水管000植草浅沟雨水花园雨水灌溉下凹式绿地地表径流雨水罐溢流罐雨水调蓄池场地雨水收集与利用示意图7.0.4图示37居住环境图集号21J825审树魏维视维校对袁璐袁璐设计装钢秘铜页68

7.0.5居住区公共绿地活动场地、居住街坊附属道路及附属绿地的活动场地的铺装,在符合有关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应满足透水性要求。【图示】〖条文说明〗本条明确了居住区硬质铺装应兼顾透水性生态要求,居住街坊内的道路应优先考虑道路交通的使用功能,在保证路面路基强度及稳定性等安全性要求的前提下,路面宜满足透水功能要求,尽可能采用透水铺装,增加场地透水面积。地面停车场也应尽可能满足透水要求。同时,公共绿地中的小广场等硬质铺装应通过设计满足透水要求,实现雨水下渗至土壤或通过疏水、导水设施导入土壤,减少建设行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损害。在透水铺装的具体做法上,可根据不同功能需求、城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形式,例如人行道及车流量和荷载较小的造路可采用透水两青混聚土铺装,地面停车场可采用嵌草砖,公共绿地中的硬质铺装宜采用透水砖和透水混凝土铺装,公共绿地中的步行路可采用热石、碎石等透水匍装。900000000000000000000居住空间宅旁绿地活动场地透水铺装附属道路公共绿地活动场地透水铺装透水铺装居住空间雨水花园公共绿地附属道路宅劳绿地居住区透水铺装示意图7.0.5图示7居住环境图集号21J825审树魏维视维校对袁璐袁璐设计装钢秘铜69

6居住街坊内附属道路、老年人及儿童活动场地、住宅建筑出入口等公共区域应设置夜间照明:照明设计不应对 光污染。【图示】

注释在居住区布局中利用考形的高低起伏作为组织声传器 的天然屏障,特别在山地地形进行登向规划时,应充分 利用地形务件,减小噪声对居住区居住功能的影响。

附录A技术指标与用地面积计算方法

A.0.1居住区用地面积应包括住宅用地、配套设施用地、公共绿地和城市道路用地,其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居住区范围内与居住功能不相关的其他用地以及本居住区配套设施以外的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不应计入居住区 用地。【图示1】 2当周界为自然分界线时,居住区用地范围应算至用地边界。【图示1】 3当周界为城市快速路或高速路时,居住区用地边界应算至道路红线或其防护绿地边界。快速路或高速路及其防护绿 地不应计入居住区用地。【图示1】 4当周界为城市干路或支路时,各级生活圈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应算至道路中心线。【图示1】 5居住街坊用地范围应算至周界道路红线,且不含城市道路。【图示2】 6当与其他用地相邻时,居住区用地范国应算至用地边界。【图示1】【图示2】 7当住宅用地与配套设施(不含便民服务设施)用地混合时,其用地面积应接住宅和配套设施的地上建筑面积占该幢 建筑总建筑面积的比率分摊计算,并应分别计入住宅用地和配套设施用地。【图示3】

条文说明 生活围居住区范图内通常会涉及不计入居住区用地的其他用地,主要包括:企事业单位用地、城市快速路和高速路及防护绿带用地、 及诚市广场用地、诚市级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设施用地等,这些不是直接为本居住区生活服务的务项用地,都不应计入居住区用地,

GB/T 39059-2020 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有害物质释放量的测定 环境测试舱法居住街坊内绿地及集中绿地的计算规则示意图

A.0.3居住区综合技术指标应符合表A.0.3的要求。表A.0.3居住区综合技术指标所占比重人均面积指标项目计量单位数值(%)(2/人)总用地面积hnzA100各级住宅用地hn生活居住区用地其配套设施用地hm圈居中公共绿地hnA住区城市道路用地hm2居住总人口人指标居住总套(户)数套住宅建筑总面积一用地面积hm一容积率一总建筑面积100地上建筑面积其住宅建筑地下总建筑面积中便民服务设施万A万绿地率%居住集中绿地面积12AA街坊住宅套(户)数套住宅套均面积/套指标一居住人数人住宅建筑密度%住宅建筑平均层数层住宅建筑高度控制最大值m总停车位辆停车位其地上停车位辆中地下停车位辆A地面停车位辆A注:为必列指标。附录A技术指标与用地面积计算方法图集号21J825审树蒋朝晖校对管京营东设计袁璐袁路页77

附录B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规定

表B.0.1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规定

注:1为应配建的项目:△为根据实际情况按需配建的项目: 2在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应按人防有关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

SC/T 1123-2015 翘嘴鲌麦B.0.2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规定

续表C.0.1类别设施名称单项规模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服务内容设置要求门诊部(1)宜设置于辖区内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的地段:(2)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对自理、介助和介护老年人给予生养老院*7000~175003500~22000活起居、餐饮服务、医疗保健、文(1)宜临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幼儿园、小学以及公共服务中心:化娱乐等综合服务(2)一般规模宜为200床~500床对介助和介护老年人给予生活护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老年养护院*3500175001750~22000理、餐饮服务、医疗保健、康复娱(1)宜临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幼儿园、小学以及公共服务中心:乐、心理疏导、临终关怀等服务(2)一般中型规模为100床~500床文化活动中心*开展图书阅览、科普知识宣传与教(含青少年活3000~60003000~12000育,影视厅、舞厅、游艺厅、球(1)宜结合或靠近绿地设置:动中心、老年类、棋类,科技与艺术等活动:宜(2)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活动中心)包括儿童之家服务功能社区服务中心(1)一股结合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设置:700~1500600~1200(2)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街道级)(3)建筑面积不应低于700m街道办事处1000~2000800~1500(1)一般结合所辖区域设置:(2)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司法所80~240法律事务援助、人民调解、服务保(1)一股结合街道所辖区域设置:释、监外执行人员的社区矫正等(2)宜与街道办事处或其他行政管理单位结合建设,应设置单独出入口(1)宜设置于辖区内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的地段:派出所100016001000~2000(2)2.5万~5万人宜设置一处;(3)服务半径不宜大于800m商场1500~3000(1)应集中布局在居住区相对居中的位置:(2)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菜市场或750~1500或(1)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生鲜超市2000~2500(2)应设置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附录C居住区配套设施图集号21J825规划建设控制要求审树付冬楠招校对管京警京设计袁璐袁路82

C.0.2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应符合表C.0.2的规定。表C.0.2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控制要求设施名称单项规模服务内容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设置要求社区服务站含社区服务大厅、警务室、社(1)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社区服务站600~1000500~800区居委会办公室、居民活动用房,活动室、(2)建筑面积不得低于600m阅览室、残疾人康复室社区食堂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宜结合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等设置文化活动站书报阅览、书画、文娱、健身、音乐欣赏、(1)宜结合或靠近公共绿地设置:250~1200茶座等,可供青少年和老年人活动的场所(2)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小型多功能(1)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运动(球类)770~1310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地或同等规模的球类场(2)用地面积不宜小于800m:场地地(3)宜配置半场篮球场1个、门球场地1个、乒乓球场地2个:④)门球活动场地应提供休服务和安全防护措施室外综合健(1)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身场地(含150~750健身场所,含广场舞场地(2)用地面积不宜小于150:老年户外活(③老年人户外活动场地应设置休憩设施,附近宜设置公共厕所动场地)(4)广场舞等活动场地的设置应避免噪声扰民(1)应设于阳光充足、接近公共绿地、便于家长接送的地段:其生活用房应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h的日照标准:宜设置于可遮挡冬季寒风的建筑物背风面;幼儿园*3150~45505240~7580保教3周岁~6周岁的学龄前儿童(2)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3)幼儿园规模应根据适龄儿童人口确定,办园规模不宜超过12班,每班宜为20座35座:建筑层数不宜超过3层:(4)活动场地应有不少于1/2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之外(1)应设于阳光充足、便于家长接送的地段:其生活用房应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h的日照标准:宜设置于可遮挡冬季寒风的建筑托儿所服务0周岁3周岁的婴幼儿勿背风面:(2)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3)托儿所规模宜根据适龄儿童人口确定:(4)活动场地应有不少于1/2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之外附录C居住区配套设施图集号21J825规划建设控制要求审树付冬楠招校对管京警京设计袁璐袁路84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