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1065-2014 煤矿提升系统工程设计规范.pdf

GBT51065-2014 煤矿提升系统工程设计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7.1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7200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51065-2014 煤矿提升系统工程设计规范.pdf

主正常运行过程中实现减速或停车

safetybraking

矿并提开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非常情况时实现紧急停车的 制动。

全制动时,保持制动力矩恒定的制动

GB/T 21050-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交换机安全技术要求controlledretardationbraking

安全制动时,通过控制系统使制动减速度在各种制动过程中 保持恒定的制动方式。

2.1.7钢丝绳安全系数

safetyfactor of wire rope

钢丝绳内实测的合格钢丝拉断力总和与其所承受的最大静拉 力(包括绳端载荷和钢丝绳自重所引起的静拉力)的比值

buffingdevice

量,并对提升容器制动的装置。

2.1.10 装载设备

2.1.11跑车防护装置

cage holder

loadingequipmen

科装煤设备的统称,包括给煤和计

为使绳端提升容器在各提升水平装、卸载点间按预定速度图 运行,用以实现矿并提升机电气化及自动控制而构成的相互关联 的一组单元,电气传动系统由提升电动机、电源装置和控制装置三 部分组成。

2.1.13提升机电控系统

2.1. 14 运行方式

mode of operatio

提升机电控系统具备的各种运行控制功能,通常有全自动 自动、手动等方式。

2.1.15全自动控制

电控系统根据装、卸载信号由提升机自动完成一次完整提升 过程的控制。

电控系统根据信号种类通过人工按钮开车,使提升机完成 次完整提升过程的控制

2.1.17 手动控制

manualcontro

电控系统根据信号种类通过人工操作主令手柄的速度给定器 件控制提升机的运行速度。

2.2. 1 基本参数:

2.2.2电动机校核参数

入m——电动机过载系数; t——特殊力过载系数; F.—特殊运动力。

3.1.1提升系统应根据矿并设计生产能力、井深、同时生产水平

3.1.1提开系统应根据矿并设计生产能力、并深、同时生产水平 数以及提升设备的装备水平,从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有 利于提高矿并建设速度等诸多因素进行方案比较后确定,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大型矿并立并主、副并提升设备设置一套或多套,应经技术 经济比较后确定,中型矿井立井主、副井提升设备宜各设置一套; 2对于并深超过700m或生产能力为5.00Mt/a及以上的矿并, 提升人员的副立并只有一套提升设备时,宜增加交通罐提升设备; 3提升系统设备能力应能满足最终水平提升量要求; 4整体升降大型设备的副立并,宜采用多绳摩擦式提升系 统,提升容器的配置形式,应根据并筒断面、辅助提升量以及其他 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1.2选择井塔式或落地式多绳摩擦式提升方案,应从下列几个 因素通过综合比较后确定: 1所在地的气象、地震烈度、地基承载力等自然条件; 2有利于工业场地整体布局; 3对矿井建设总工期的影响程度; 4有利于生产,方便安装、维护、检修; 5工程总投资比较。 3.1.3寒冷地区且井筒淋水较大时,落地式多绳摩擦式提升系统 钢丝绳外露部分宜加钢丝绳防寒走廊或采取其他防冻措施,钢丝 绳防寒走廊应设人行通道。

3.1.4并塔或地面提升机房内设两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时,提

3.2.1矿并提升机选型应符合

1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多绳摩擦式提升 机》GB/T10599的有关规定执行,单绳缠绕式提升机应按现行国 家标准《单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GB/T20961的有关规定执行; 2提升机宜按标准参数选取; 3提升电动机额定功率大于或等于1000kW时宜采用低速 直联传动系统; 4提升机宜选用单电动机拖动,当提升设备某些环节无法满 足单机拖动时,直联传动的提升机可选用双机拖动; 5并下提升机应选用矿用防爆型提升设备; 6并下提升设备的形式应根据开拓方式、运输特点并结合运 行维护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7矿并服务年限内,不宜更换电动机,改、扩建矿并经方案比 选后确有必要更换时,宜更换1次。 3.2.2提升机安全制动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制动系统应选用恒减速液压站或具有 二级制动功能的恒力矩液压站: 2提升机制动系统宜选用带有冲击限制功能的液压站; 3提升机工作制动和安全制动时,所产生的最大制动力矩与 实际提升最大静荷重旋转力矩之比不得小于3,二级制动时,第 级制动力矩值应按安全制动减速度要求确定。 3.2.3提升设备选型时应论证设备最大件整体运输的可行性,当 摩擦轮或卷筒不便整体运输时,宜采用部分式结构。 3.2.4新设计矿并的主要提升设备,不得使用块式制动系统。 3.2.5多绳摩擦式提升的摩擦衬垫比压值不宜大于2.0MPa。

3.2.2提升机安全制动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3.2.3提升设备选型时应论证设备最大件整体运输的可行性,当

3.2.6提升装置的摩擦轮、卷筒、天轮、导向轮的最小直布

绳直径之比应符合表3.2.6的规定。表3.2.6提升装置的摩擦轮、卷筒、天轮、导向轮的最小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用途最小比值说明落地式摩擦提升装置的摩擦轮及天轮、围包井上90角大于180°的塔式摩擦提升装置的摩擦轮井下80井上80围包角为180°的塔式摩擦提升装置的摩擦轮在这些提升井下70装置中,如摩擦提升装置的导向轮80使用密封式地面缠绕式提升装置的卷筒和围抱角大于90°的天轮80提升钢丝地面缠绕式提升装置在围抱角小于90°时的天轮60绳,应将各相应比值增井下缠绕式提升机的卷筒和围抱角大于90°的天轮60加20%井下缠绕式提升机在围抱角小于90°时的天轮40研石山提升机、慢速(小于2m/s)提升装置和检修绞50车的卷筒和天轮注:不包括移动式或辅助性的提升机。3.2.7各种提升装置的卷筒上缠绕的钢丝绳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立井中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的不得超过1层,专为升降物料的不得超过2层;2倾斜井巷中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的不得超过2层,升降物料的不得超过3层;3上述缠绕式提升机采用平行折线绳槽过渡排绳,可按本条第1款、第2款所规定的层数增加1层;4移动式的或辅助性的专为升降物料的(包括研石山和向天桥上提升等)以及凿并时期专为升降物料的,准许多层缠绕。3.2.8立井的天轮、主动摩擦轮、导向轮的直径或缠绕式提升卷筒上绕绳部分的最小直径与钢丝绳中最粗钢丝的直径之比宜符合下列要求:1井上提升装置不宜小于1200;2井下提升装置不宜小于900。.8:

3.2.9提升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

1多绳摩擦式提升钢丝绳在摩擦轮上的围包角,井塔式提升 不宜大于195°,落地式提升不宜小于180°; 2缠绕式提升,天轮到卷筒上的钢丝绳最大内、外偏角都不 得超过1°30,单层缠绕时,内偏角应保证不咬绳; 3多绳摩擦式提升钢丝绳和尾绳单位长度质量差宜小于3% 3.2.10提升钢丝绳和尾绳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重要用途钢丝 绳》GB8918、《压实股钢丝绳》YB/T5359和《平衡用扁钢丝绳》 GB/T20119的有关规定选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丝绳安全系数应符合表3.2.10的规定。

表3.2.10钢丝绳安全系数

注:1钢丝绳的安全系数等于实测的合格钢丝拉断力总和与其所承受的最大静 拉力(包括绳端载荷和钢丝绳自重所引起的静拉力)之比。 2混合提升指多层罐笼同一次在不同层内提升人员和物料。

并筒深度天于800m时,宜采用抗扭转钢丝绳。 3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宜选用1770MPa及以下规格,选用 1770MPa以上规格时,应进行论证。 4矿并主要提升设备选用圆股钢丝绳时,其结构形式宜选用 平行捻钢丝绳。 5立并缠绕式提升装置宜选用同向捻钢丝绳。 6尾绳宜选用扁尾绳,当选用圆尾绳时,应采用阻旋转钢丝 绳。尾绳可选用AB类镀锌。 7多绳摩擦式提升尾绳数量不应少于2根。 8立井提升钢丝绳应选用镀锌钢丝绳。升降人员或升降人 员和物料的提升系统宜选用B类镀锌;专用提升物料的提升系统 可选用B类或AB类镀锌。

1 带尾绳的提升系统,尾绳环上方置设置尾绳防砸装置; 尾绳应设置防扭结挡绳装置,每根尾绳应相互隔开; 3 圆尾绳系统提升容器下部应有可靠自动旋转的尾绳悬挂装置; 4斜井提升轨道中间应加装钢丝绳托辊,正常段托辊间距不应 大!10m,变坡点处应加密,托辊数量应以钢丝绳不贴地运行为准

注:1提升速度为表中所列速度的中间值时,用插值法计算。 2过卷高度指容器在正常停车位置,容器上盘面至防撞梁底面的距离。 3过放距离指并下提升容器在正常停车位置时,容器底盘面至防撞梁上表面 的距离。

栈桥或巷道倾角、速度为中间值时,用插值法

3过卷距离为串车停车位置钩头至巷道或栈桥铺轨端部军档的距离 3立并过放距离内,下放容器宜超前上提容器进入缓冲装 置,超前距离不宜小于0.5m。 4采用罐笼底盘吊装下放长材料方式,其增加的高度应包括 在过卷高度和过放距离内。 3.2.13倾斜并巷提升应设置跑车防护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跑车防护装置在串车提升时应为常闭状态,但在人车提升

1跑车防护装置在串车提升时应为常闭状态,但在人车提升 时应为常开状态;

2跑车防护装置和提升机电控设备间应有电气闭锁; 3上部平车场接近变坡点1m~2m处应设阻车器; 4上井口或变坡点向下15m~20m处应设挡车栏; 5下井口变坡点向上20m30m处应设挡车栏; 6挡车栏的电气控制应能满足不同提升种类要求。 3.2.14立并和倾斜并巷提升系统在提升机进行安全制动时,安 全制动减速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3.2.14安全制动减速度(m/s)

注:自然减速度应按下式计算:

A。=g(sinβ+fcosB)

A=g(sinβ+fcosB)

3.2.15立并箕斗提升系统卸载方式应按下列规定选择: 1箕斗名义载荷小于25t时宜采用曲轨卸载; 2箕斗名义载荷大于36t时宜采用外动力卸载; 3箕斗名义载荷为25t36t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2.16立并双容器提升系统,两侧提升容器质量应相等;单容器 平衡锤提升系统平衡锤质量应经计算确定。 3.2.17箕斗、罐笼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箕斗宜选用已经标准化、系列化的产品,需要特殊制造的 大型箕斗,应经过论证确定; 2副井罐笼提升不宜采用三层以上罐笼。

1平衡锤的总质量应按计算质量配置,总质量应包括框架、 首绳和尾绳悬挂装置及罐耳等; 2平衡锤的配重块,每块质量不宜大于100kg; 3可调配重的平衡锤应能方便进行移动配重操作; 4单绳提升乘人平衡锤应装设防坠器

3.2.19并口防过卷及并下防过放装置

1提升速度大于3m/s的提升系统必须设防撞梁和托罐装 置,防撞梁必须能够挡住过卷后上升的容器或平衡锤;托罐装置应 能够将撞击防撞梁后再下落的容器或平衡锤托住,并应保证其下 落的距离不超过0.5m。 2在过卷高度或过放距离内,应安设性能可靠的缓冲装置。 缓冲装置应能将全速过卷或过放的容器或平衡锤平稳地停住,并 应保证不再反向下滑或反弹。 3防过卷及防过放采用缓冲托罐装置时,不宜再设置木质 形罐道。罐笼提升过卷制动减速度宜小于1gm/s²,箕斗提升过卷 制动减速度宜小于2gm/s。 4选用的缓冲托罐装置应具有良好的恢复功能

1立井箕斗卸载扇形闻门完全打开后,其底部与受煤仓口的 垂直距离宜为150mm~250mm; 2立井箕斗装载时,箕斗受煤口与装载设备下口的垂直距离 宜为150mm~250mm; 3装载设备应装设与箕斗荷载质量相适应的定重装置: 4 给煤装置的能力应与箕斗的提煤量及提升循环时间相 适应。 3.2.21 立并罐笼提升,井口、井底连接处的布置应满足下列

3.2.21立井罐笼提升,井口、井底连接处的布置应满

可采用穿罐笼吊挂在罐底下放; 2采用双层罐笼时,宜在同一水平进出车,双层罐笼同时上、 下人员时,井上、下套架两端宜设置人行平台或地道; 3井口、井底宜采用推爪可进罐笼实现矿车进出车的操车 设备; 4当并筒较深、大件较重时,应对钢丝绳弹性变形引起的对 罐平层高度进行计算,并应采取措施方便井下进出车; 5立井罐笼用摇台的摇尖应能灵活转动,不得阻碍罐笼 通过。

3.3提升设备选型计算

3.3.1主并提升设备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年按330d生产,每天净提升作业时间为18h; 2提升不均衡系数,有并底煤仓时可取1.10,无并底煤仓时 可取1.20; 3主提升设备应留有10%~20%的富余能力。 3.3.2副并提升设备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最大班工人下井时间,立井不应超过30min,斜井不应超 过45min。 2最大班作业时间应按4.5h计算。 3人员、研石、支护材料及其他作业时间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升降工人时重合率可按1.6倍~1.8倍选取,全综采矿 并取大值,升降其他人员时间,应按升降工人时间的 20%计算; 2)提升研石应按日出研石量的35%计算; 3)下放支护材料应按日需要量的35%计算; 4)其他作业宜按5次~10次选取,并可按提升研右时间计 算其他作业时间。 4提升设备及罐笼应能满足运送并下设备的最重或最大部

件,液压支架宜整体运输。 5专用于提升研石的设备能力应计入1.2的不均衡系数;每 天作业时间应按16h计算,

3.3.3混合提升设备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最大班工人下并时间,立并不宜超过30min,斜并不宜超 过45min; 2最大班作业时间应按5.5h计算; 3每班提煤、提研应计入1.25的不均衡系数; 4 提升设备应能满足运送井下设备最重或最大部件; 5人员、研石、支护材料及其他作业时间可按本规范第 3.3.2条第3款的规定执行。

3.3.4采区轨道上、下山提升设备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专用提煤系统的提开作业时间每班应按4.5h计算; 2 混合提升作业时间每班应按5.5h计算; 3 最大班运送工人时间不宜超过45min; 4人员、研石、支护材料及其他作业时间可按本规范第 3.3.2条第3款的规定执行; 5提升设备应能满足采掘设备的最重或最大部件运输; 6 提煤或提研的不均衡系数应取1.25; 7单钩提升上提、下放时间可重合计算。 3.3.5由两段及以上提升构成的接力提升系统,应分别计算各分 系统提升能力,并应以最小的分系统能力作为提升系统能力。 3.3.6提升容器在并口、并底同时作业时的休止时间应按现行国 家标准《煤炭工业矿并设计规范》GB50215的有关要求选取,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箕斗提煤的休止时间:标称容量6t及以下箕斗宜为8s; 3t~9t箕斗宜为10s;12t~30t箕斗可按每吨1s计算;30t以上的 箕斗宜按有关设备部件环节联动时间计算确定;在缺乏计算数值 或实测数据时,30t以上箕斗每增加1t可按0.5s~0.8s计算。

2采用罐笼升降无轨胶轮车的矿井,无轨胶轮车由一个水平 进出车,且无锁罐装置,单层单车罐笼宜按60s,双层双车宜按 120s并增加10s~15s的罐笼换层时间;有锁罐装置应经计算 确定。 3.3.7立井提升设备运行加、减速度和最大提升速度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升降物料时,多绳摩擦式提升的加、减速度最大不得超过 1.2m/s;单绳缠绕式提升的加、减速度最大不得超过1.0m/s²,并 且最大提升速度不得超过用下式所求的数值

1升降物料时,多绳摩擦式提升的加、减速度最大不得超过 1.2m/s²;单绳缠绕式提升的加、减速度最大不得超过1.0m/s²,并 且最大提升速度不得超过用下式所求的数值

Vmax = 0. 6 /HI

Vmx = 0. 5 V/H

3.3.9提升设备钢丝绳的最大静张力、最大静张力差应按下列条 件计算: 1双罐笼提升系统升降大型设备、空罐侧需配重时,配重质 量宜为大型设备和运输车辆质量和的50%。 2平衡锤提升系统的平衡锤质量应按下式计算:

Q,= G+号(M+N)

3.3.10提升运动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立并箕斗曲轨卸载的提升系统宜采用六阶段速度图,箕斗 滚轮进出曲轨时的速度不得大于1.5m/s,外动力卸载的箕斗可采 用三阶段速度图; 2立井罐笼提升系统宜采用五阶段速度图; 3斜井提升速度图应按具体提升条件确定; 4提升速度图宜采用变加、减速度的S形曲线。 2 11坦升运行共篇阳±系数平用下列数值

1立井箕斗提升为1.15; 2立井罐笼提升为1.20; 3 斜并提升为 1. 10.

3.3.13提升机安全制动时全部机械减速度计算应符合下列 规定: 1提升机安全制动时,安全制动减速度应满足本规范第 3.2.14条的要求; 2多绳摩擦式提升钢丝绳滑动极限减速度应采用张力比滑 动极限法计算,且各种提升载荷和状态的安全制动减速度不得大 于钢丝绳滑动极限减速度; 3落地式多绳摩擦式提升钢丝绳滑动极限减速度计算,摩擦 轮两侧钢丝绳静张力和变位质量计算应计入上、下钢丝绳弦长部 分质量的影响; 4多绳摩擦式提升钢丝绳与摩擦轮间摩擦系数的取值不得 大于0.25; 5安全制动减速度应计入提升钢丝绳和尾绳质量差所引起 的不平衡重,且不平衡重量应计入重载侧。 3.3.14提升设备的传动效率宜按制造提供的数据计算,在设 备没有给定值时,可采用下列数值: 1直联传动为0.98; 2行星齿轮减速器传动为0.92; 3平行轴减速器传动为0.85~0.90。 3.3.15提升机电动机应按电动机发热条件和过载能力校验,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提升系统等效力应按下式计算:

ZFit Fa = 1

武中:F。 等效力(N); ZFt: —i阶段力的平方与该阶段时间乘积之和(N²s); Ta—等效时间(s)。 2等效时间应按下式计算:

Ta=CT十T十C29

式中:C一 电动机低于额定转速运行时的散热不良系数,有强 迫通风时取1.00,无强迫通风时取0.50; T 额定速度以下的运行时间之和(s); T。——额定速度或额定速度以上的运行时间(s); C2一电动机停歇时间的散热不良系数,有强迫通风时取 1.00,无强迫通风时取0.33; 0一一提升休止时间(s)。 3等效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F.Ve Na = 10001

式中:N. 一 等效容量(kW); Ve一提升电动机的额定转速折算至卷筒圆周的速度(m/s); 一传动效率。 4电动机容量储备系数宜按1.05~1.1选取。 5电力电子调速方式电动机的过载能力应按下式校验

式中:入一 过载系数; Fmx一一力图上的最大运动力(N); F。一电动机额定出力(N); 入m一一电动机过载系数。 6电力电子调速方式电动机特殊力的过载能力应按下式 校验:

式中:入t一一特殊力过载系数; F,一一特殊运动力(N)。 7采用弱磁调速(恒功率调速),在计算电机等效功率和校验 电机过载能力时,应计人电机磁通变化产生的影响。

3. 4 提升工艺布置

3.4.1井塔式多绳摩擦式提升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并塔平面尺寸应根据设备的布置形式,吊装方式,运行、维 护及检修条件等因素确定。 2多绳摩擦式提升井塔防撞梁底面至导向轮层楼板的最小 距离宜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h一一防撞梁底面至导向轮层楼板的最小距离(m); 1.1一一悬挂装置高度系数; hl一一提升容器悬挂装置最大高度(m)。 3提升机和电动机的突出部分与墙的净距不宜小于1.2m, 当采用直联悬挂式电动机时,应留有电动机的安装与检修空间。 4同层布置两台提升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平行布置闸座基础之间的净距应满足液压管路布置 要求; 2)应分别设置封闭的操纵室。 5带减速器传动的提升机,其润滑站及水冷却系统宜布置在 导向轮层或夹层。 6用于电动机冷却的通风机宜布置在导向轮层或下面其他 层,且通风机引起的噪声不应干扰司机操作。 7导向轮宜布置在该层楼板上面,且导向轮轮缘距地面不宜 小于50mm。 8导向轮及导向轮层的钢丝绳宜设置防护装置,并应方便检 修、验绳。 9提升机及电动机宜设置活动防护栏杆。 10摩擦轮车槽装置下方应设站人平台,距摩擦轮不宜小于 1.7m,站人平台应设有护栏及方便维修人员上下的爬梯,

1宜采用井塔内吊装孔方式; 2起重机主钩极限位置应能满足最大件设备在吊装孔中的 位置; 3 吊装设备与吊装孔边缘的最小间距不宜小于100mm; 4 井塔各层吊装孔应设置有足够刚度的活动盖板。 3.4.3 3并塔式多绳摩擦式提升起重设备的布置方式应符合下列 规定: 起重机设备应满足提升机设备的起吊、安装、检修要求。 2 当起重机主梁底面跨越电梯电引机控制柜时,其净距不应 小于500mm。 3应设置方便起重机维护的检修爬梯。 4井塔式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主机层至起重机轨面的高度不 应小于表3.4.3规定的数值,当需跨越设备吊装时,轨面高度应经 计算确定。

表3.4.3井塔式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主机层至起重机轨面高度(m)

5起重机上部最突出部位与井塔土建结构的最小距离不得 小于250mm,并应满足设备检修空间的要求。

5起重机上部最突出部位与井塔土建结构的最小距离不得 小于250mm,并应满足设备检修空间的要求。 .4.4 井塔电梯布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梯井道宜布置在井塔一角; 2 从井塔底层起,电梯井道每层应开门; 电梯井道各层厅门与设备、护栏及土建结构的距离不得小 于2m; 电引机及电控部分不宜设封闭式机房; 5 应设置通向机房的爬梯或楼梯,

4.5地面提升设备布置应符合下

1提升机房的结构形式应根据提升设备的形式,吊装方式,

房宜采用单层结构;带管道通风的宜采用双层结构。 2并架防撞梁底面至天轮中心的距离宜符合下式要求:

h≥1.2h,+0.75R

1双层结构提升机房设备的吊装宜采用室内吊装孔方式; 2吊装孔宜布置在室内一角,且起重机主钩极限位置应能满 足设备最大件吊装; 3吊装设备与吊装孔边缘的最小间距不宜小于100mm; 4 吊装孔应设置有足够刚度的活动盖板。 3.4.7 地面提升机房起重设备的布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起重设备应能满足提升机设备的起吊、安装和检修要求。 2落地式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房起重机主梁与提升机主轴 应平行布置,单绳缠绕式提升机房起重机主梁与提升机主轴宜 垂直布置。当起重机大车行走至极限位置,主梁底面高出钢丝 绳相应位置不应少于100mm,并应按此条件确定起重机轨面 高度。 3应设置爬梯方便起重机检修。 4起重机上部最突出部位与土建结构的最小距离应能满足 设备安装、检修空间要求,

4起重机上部最突出部位与土建结构的最小距离应能满足

3.4.8斜井提升地面车场布置应按下列要求确定:

1单层地面及井下提升机房的管线敷设宜设管沟,管沟应设 盖板。 2地面双层结构提升机房及井塔,管线在楼板上方敷设时, 应能方便行人且不影响设备维护检修,必要时应加防护装置;在楼 板下方敷设应有固定管线装置,穿楼板管线应加保护套管。

1提升机碱室大小应根据提开设备的形式,运行、维护及检 修条件等因素确定; 2提升机和电动机的突出部分与墙壁的净距不得小于 1.0m,当受室宽度限制时,电动机可在壁毫安装,壁毫体积应满 足最小通道及安装要求; 3液压提升机宜将供油泵站与主机分设碱室布置,并应符合 噪声规定及通风要求; 4提升机运搬通道、检修场地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3.5.1提升机房和并塔的起重机应按下列条件选用:

1起重机的选择应满足起重工作环境条件、止点的位置以及 起重设备制造、安装的要求; 2起重量宜根据提升机设备安装时的最大件质量确定; 3电动起重机应选用机房地面按钮控制; 4并塔式多绳摩擦式提升机,采用塔内吊装时,宜选用电动 超卷扬起重机; 5地面提升机房起重机当起重量小于或等于20t时,宜选用

手动,大于25t时宜选用电动; 6并下提升设备宜采用起重梁; 7起重机的尺寸和性能参数应根据其工作性质及特点确 定,起重机整机工作级别可采用A1~A3,大钩起升速度宜为 0.3m/min~3.0m/min。 3.5.2井塔式多绳摩擦式提升,塔内应设置电梯,电梯宜选用载 重量为500kg~1000kg的乘客电梯,运行速度宜选用1.0m/s~ 2.0m/s。电梯的层、站数应根据并塔的层数确定。 3.5.3提升机主电机需要管道通风冷却时,冷却系统应符合下列 要求:

3.5.3提升机主电机需要管道通风冷却时,冷却系统应符

1根据电动机需要的风量和风压选用通风机; 2进入电动机的冷却空气应经过除尘净化,除尘净化设备宜 设在通风机进风口前,通风机进风口应采取挡雨措施; 3冷却用通风机宜采用变频调速。

4.1负荷分级和供电电源

TB/T 1842.2-2016 受电弓滑板 第2部分:碳基复合材料滑板4.1.1 矿并提升机的电力负荷等级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经常升降人员的立并提升机、暗立并提升机应为一级 负荷; 2 除一级负荷外的主井和副并提升机应为二级负荷; 除一、二级负荷外的其他提升机应为三级负荷: 4 提升机的控制装置、维持提升机运行的辅助用电设备负荷 等级应与提升机主回路用电设备的负荷等级相同。

1一级负荷的提升机应由双电源供电; 2主井和副井提升机设备房(井塔)宜由直接从变电所馈出 的两回专用线路供电,提升设备房的其中一回电源线路亦可引自 另一邻近提升设备房的配电装置。

4.2.1电气传动系统电源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4.2.1电气传动系统电源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提升机电力传动系统的选择,应依据电网容量,电动机容 量,生产环节重要程度,系统的先进性、可靠性和产品价格,作业环 境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2提升机宜采用电力电子变流器作为电源装置的电气传动 系统; 3电动机额定功率为2000kW及以上时,宜采用交流变频 传动。 4.2.2 提升机电气传动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具有四象限运行功能; 2应设有行程控制器和行程显示器,根据提升速度图准确实 现提升速度和位置的设定和调节; 3应设有完善的保护和闭锁,超速、并筒终端减速区限速保 护、过卷和过放等重要保护装置应各自按亢余原则设置,应具有故 障显示、诊断功能; 4应具有功能完善的闸控系统和安全电路,作用于紧急制动 的闸控电路和安全电路应按亢余原则设置,超速等重要保护项目 及应急操作开关均应分别接入不同的安全电路。

GB/T 10112-2019 术语工作 原则与方法4.2.3矿并主要提升机的运行方式宜符合下列规定:

1主井提升机宜具有手动、半自动、全自动、应急、检修等运 行方式; 2副并提升机宣具有手动、半自动、应急、检修等运行 方式; 3井下提升设备宜根据提升工艺要求,具备相应的半自动 手动、检修等运行方式。

4.2.5提升机电控系统应具有与矿并综合自动化系统联网通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