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816-2020 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pdf

DL/T 5816-2020 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2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7168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L/T 5816-2020 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pdf

2.0.2 孤岛 islanding

包括负荷和电源的部分电网,从公共电网脱离后继续孤立运 行的状态。孤岛可分为非计划性孤岛和计划性孤岛。

2.0.3并网点point of interconnectior

对于有升压变压器的储能系统,并网点为开压变压器高压侧 母线或节点。对于无升压站的储能系统,并网点为储能系统的电 能输出汇总点。

GB/T 223.49-9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萃取分离-偶氮氯膦mA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总量)电力系统中一个以上用户的连接处

连接电池系统与电网(和/或负荷),实现功率双向变换 装置。

3.0.1·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公共配电网设计时应满足储能 系统和公共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需要。 3.0.2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公共配电网设计时,电能质量、 有功功率控制、无功功率与电压调节、电网异常响应、故障穿越 能力、接地和安全标识等,应符合现行能源行业标准《电化学储 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NB/T33015的规定。 3.0.3本规范各项规定主要围绕6kV~10(20)kV接入的电化 学储能系统,针对380V及以下设计要求宜简化。分布式储能系 统接入公共配电网应明确其应用模式和运行方式。

4.1.1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应进行接入条件分析。 4.1.2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系统条件分析应包括储能系统概况 分析。 4.1.3通过6kV~10(20)kV接入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系 统条件分析还应包括储能系统所在供电区域配电网现况和发展 规划。

4.1.1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应进行接入条件分析。 4.1.2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系统条件分析应包括储能系统概况 分析。

4.1.3通过6kV~10(20)kV接入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 统条件分析还应包括储能系统所在供电区域配电网现况和发 规划。

4.2.1储能系统概况分析应包括项目地理位置、环境条件、规 规模、本期建设规模、前期工作进展、建设及投产时间、安全 施配置等。

4.2.2技术内容应包括配置方案、主接线、运行方式、

4.2.2 技术内容应包括配置方案、主接线、运行方式、应用模 式等。 4.2.3对于扩建储能系统,应说明现有储能系统概况、扩建条 件等。

4.2.3对于扩建储能系统,应说明现有储能系统概况、扩建条 件等。

4.3.1接入配电网现况的论述应包括电源、负荷和电网现况。 4.3.2电源现况应包括装机规模及电源结构、发电量、年利用小 时数和波动特性等。 4.3.3负荷现况应包括最大供电负荷、供电量、负荷特性和峰谷 差率等。

DL/T58162020

4.3.4电网现况应包括电网接线方式、变电站规模、相关电压等 级出线间隔预留及扩建条件、线路型号及长度、线路走廊条件、 配网设备负载等。

4.3.4电网现况应包括电网接线方式、变电站规模、相

4.4公共配电网发展规划

4.4.1分布式储能系统所在公共配电网负荷水平及负荷特性预 测应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历史用电负荷增长情况 确定。

4.4.1分布式储能系统所任公共配 测应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历史用电负荷增长情况 确定。 4.4.2接入系统设计应概述分布式储能系统所在公共配电网电源 发展规划,包括新增电源建设进度、机组退役计划及电源结构等。 4.4.3接入系统设计应概述分布式储能系统所在配电网发展规 划,包括设计水平年和展望年的变电站布局及规模、电网接线方

划,包括设计水平年和展望年的变电站布局及规模、电网接线方 式等。

5.1.1次系统设计应包括建设必要性及其在配电网地位和 作用、接入配电网电压等级、接入配电网方案和电气参数及接口 要求。 5.1.2一次系统设计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能源行业标准《电化学 诸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NB/T33015的规定。

5.1.2一次系统设计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能源行业标准《电化

5.2建设必要性及其在配电网中的地位和作用

5.2.1分布式储能系统建设必要性论述应包括平滑新能源发电波 动、削峰填谷、参与电网需求响应、无功功率调节和改善电能质 量等。

式下分布式储能系统调节效果说明。

5.2.3分布式储能系统规划容量、本期建设规模、建设及投产

5.3接入配电网电压等级

5.3.1储能系统接入电压等级应按照安全性、灵活性、经济性的 原则,根据储能系统充放电容量、导线载流量、上级变压器及线 路接纳能力、所在地区配电网情况确定,不同额定功率储能系统 接入配电网的电压等级可按表5.3.1确定。

5.3.2最终接入配电网电压等级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结果确负

5.3.2最终接入配电网电压等级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

表5.3.1储能接入推荐电压等级

5.4.1根据配电网接入条件、选址布置和容量配置等因素,提出 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方案。 5.4.2接入方案应进行潮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和电能质量计算, 具体要求如下: 1针对设计水平年分布式储能系统满功率充、放电运行工况 下的电网最大、最小负荷运行方式,检修运行方式以及事故运行 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应避免出现线路功率越限或节点电压越限。 2应考虑该分布式储能系统运行方式和公共配电网运行方 式,计算分布式储能系统主要节点的最大和最小短路电流,为一 次设备选型、保护装置配置及定值整定和更换提供依据。 3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公共配电网设计应进行电能质量计 算。其接入配电网后公共连接点处的电能质量应满足现行国家标 准《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5、《电能质量电压波 动和闪变》GB/T12326、《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5543、《电能质量电压暂 降与短时中断》GB/T30137的有关规定,

5.5电气参数及接口要求

5.5.1储能升压变压器或输出汇总点电气主接线方式,应根据储 能系统规划容量、分期建设、供电范围、附近区域负荷、接入电 压等级和出线回路数等条件,通过技术比较确定。

L/T58162020

5.5.2变压器参数应包括台数、额定电压、容量、阻抗、调压方

5.5.2变压器参数应包括台数、额定电压、容量、阻抗、调压方 式(有载或无励磁)、调压范围、接线组别、分接头以及中性点接 地方式,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GB/T 17468、《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6451、《电力 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790的有关规定。 5.5.3分布式储能系统并网点应安装可闭锁、具有明显开断点、 具备接地条件、具备开断故障电流能力的开断设备,可就地或远 方操作。

5.5.3分布式储能系统并网点应安装可闭锁、具有明显开断点 具备接地条件、具备开断故障电流能力的开断设备,可就地或 方操作。

5.5.4储能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应与配电网侧接地方式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620和现行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的规定。

DL/T58162020

6.1.1二次系统设计应包括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信和自 动化、电能计量和电能质量在线监测。 5.1.2二次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能源行业标准《电化学储能 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NB/T33015的规定。

6.2.1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保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继电保护 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和现行行业标准《3kV~ 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584的规定,且应 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要求。 6.2.2储能系统涉网继电保护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电力系统电 化学储能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36558的有关规定。 1通过220V/380V电压等级接入且功率小于500kW的储 能系统,应具备低电压和过电流保护功能。 2通过6kV~10(20)kV电压等级专线方式接入的储能系 统宜配置光纤电流差动保护或方向保护作为主保护,配置电流、 电压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3通过6kV~10(20)kV电压等级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方式接入的储能系统,应按照电压等级配置相应的变压器保护装 置。对于电压在10kV及以下、容量在10MWA及以下的升压变 压器,采用电流速断保护。对于电压在10kV以上、容量在10MWA 以上的升压变压器,采用纵差保护。对于电压为10kV的重要升

L/T5816202

压变压器,当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也可采用纵差 保护。 4储能系统应配置防孤岛保护功能。在非计划孤岛情况下, 应在2s内动作,将储能系统与电网断开。 6.2.3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安全自动装置应符合下列 规定: 1通过380V/220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可不 独立配置安全自动装置。 2通过6kV~10(20)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储能系统 应在并网点设置安全自动装置,且应具备频率、电压异常紧急控 制功能。当储能系统并网点快速开关具备频率、电压异常紧急控 制功能时,可不设置专用安全自动装置,

6.2.4分布式储能系统应具备同其

DL/T5816202

6.3.3接受公共配电网调控的储能系统向配电网提供的信息应包

1电气模拟量:并网点频率、电压、注入电网电流、注入有 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能质量等。 2电能量及荷电状态:可充/可放电量、充电电量、放电电 量、荷电状态等。 3状态量:并网点开断设备状态、充放电状态、故障信息、 远动终端状态、通信状态、自动电压控制(AGC)状态等。 4其他信息:并网调度协议要求的其他信息。

6.4.1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前,应明确上网电量和下网电量计量 点,计量点应设在储能系统与外部电网产权分界处。 6.4.2计量点应装设双向电能计量装置,设备配置和技术要求应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电 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202的有关规定;电能表应 具备本地通信和通过电能信息采集终端远程通信功能,电能表通 信协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L/T645 的有关规定。 6.4.3接入6kV~10(20)kV电压等级配电网的分布式储能系

6.4.3接入6kV~10(20)kV电压等级配电网的分布式储能系 统,计量点应配置主、副表各一套。

6.4.3接入6kV~10(20)kV电压等级配电网的分布式储能系

6.5.1对于接入220V/380V配电网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宜具有电 能质量监测功能,电能质量监测历史数据应至少保存1年。 6.5.2对于接入6kV~10(20)kV配电网的分布式储能系统, 其公共连接点应装设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并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19862的规定。

DL/T58162020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相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L/T58162020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6451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5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2326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5543 《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GB/T17468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19862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790 《电能质量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GB/T30137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T36547一2018 《电力系统电化学储能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36558 《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202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 《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58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L/T645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NB/T33015

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

DL/T5816—2020 条文说明

DL/T5816—2020

本规范根据国家能源局下达的《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 2018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定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 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18)100号)制定。 本规范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大量收集了国内外分布式储能系 统接入系统设计相关行业文献资料,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调查研究 并广泛征求意见,总结了我国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技 术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标准。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 本规范时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 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 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 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 参考。

DL/T5816202

1.0.1本条为制定本规范的目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有 利于降低负荷峰谷差,消除新能源波动,提高供电设备利用率, 提升供电可靠性和改善电能质量。为了促进分布式储能系统顺利 接入配电网,保障储能系统接入后的安全可靠运行,需要对分布 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统进行规范化设计。 1.0.2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通过35kV以下电压等级 接入公共配电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 公共配电网设计。

2.0.1参照《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要求》GB/T33593等现有分布 式电源的定义,结合储能在配电网应用实际,定义分布式储能系 统。其中“电化学储能系统”在《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 规定》GB/T36547—2018中3.1已有明确定义,本规范直接引用, 不再重复定义。

DL/T58162020

3.0.1分布式储能系统具备充电和放电两种运行模式,其中放电 持性会对继电保护的设备选型和定值计算,产生较大影响,需要 在分析时予以充分考虑。 3.0.3分布式储能系统具有负荷和电源双重身份,随着规模逐渐 增大,大量分布式储能的运行模式会影响配电网的运行;因此在 接入设计时要统筹考虑,确保技术经济性。

OL/T5816202

4.1.2在进行分布式储能接入方案设计时,35kV以下接入的分 布式储能系统均需要进行储能概况分析。 4.1.3通过6kV~10(20)kV的分布式储能系统还应包括配电 网现况和发展规划。

4.2.2技术内容中应描述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应用模式,从功能进 行划分,可以分为需求响应、削峰填谷、电能质量治理、平抑新 能源波动等,不同应用模式对应的技术要求、通信自动化要求、 计量要求有一定区别。例如,对于参与需求响应的分布式储能系 统,需能执行配电网启动/停机/充放电指令

4.3.1储能系统所在配电网现况分析主要从电源、负荷和电网现 况三个方面展开。

4.4.3对于扩建储能系统,可能采用不同并网点并网,设计时需 要进一步说明。

DB21T 1637-2015 野生榛林垦复技术规程DL/T58162020

5.1.2现行能源行业标准《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NB/T33015对220V/380V和6kV~10(20)kV的分布式储能 系统分别进行了技术规定,包括电能质量、有功功率控制、电压 无功调节、频率异常响应、并/离网充放电切换等一次接入技术要 求。因此本规范与《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NB/T 33015保持统一。

没必要性及其在配电网中的地位和

5.2.1分布式储能建设的必要性从平滑新能源发电波动、削峰填 谷降低尖峰负荷、参与电网辅助服务、无功功率调节和改善电能 质量等方面进行论述。

5.3接入配电网电压等级

5.3.1表5.3.1为推荐性接入电压等级,主要考虑的是输送损耗、 供电半径、线缆选型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选,当高低两级电 压均具备接入条件时,可采用低电压等级接入,以降低接入系统 造价。对于额定功率超过6MW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其接入电压 等级考虑接入配电网实际情况,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结果确定。

年)FZ/T 01059-2014 织物摩擦静电吸附性能试验方法,需要进行潮流计算的运行方式需要考分布式储能系统运行 工况,包含并网运行时的满功率充电、满功率放电两种模式。 2分布式储能放电情况下的短路电流受配电网运行方式的 影响较大。在单相接地配电网中,有时单相接地电流大于三相接 地短路电流,需要予以考虑。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