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7628-2021 油气田及管道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pdf

SY/T 7628-2021 油气田及管道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1.2 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26891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SY/T 7628-2021 油气田及管道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pdf

由一台或多台计算机、控制器、相关硬件、软件和通信网 络组成对生产过程进行监视、控制及管理的控制系统。

.1.2基本过程控制系经

不执行任何安全完整性等级大于或等于1级的安全仪表功 能,响应过程测量及其他相关设备、其他仪表、控制系统或操 作员的输人信号,按过程控制规律、算法、方式产生输出信号, 实现过程控制及其相关设备运行的系统,

2.1.5 集成控制系统

2.1.7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以多个远程终端监控单元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起来DB34T 2584-2016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企业反恐怖防范指南, 具有远程监测控制功能的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

acquisition system

以多个远程终端监控单元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起来, 具有远程监测控制功能的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

2.1.8 可编程序控制器

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 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于在其内部存储执行 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 通过数字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操作,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 生产过程

2.1.9 远程终端单元

2.1.9远程终端单元

针对通信距离较长和工业现场恶劣环境而设计的具有模块化 结构的特殊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它将末端检测仪表和执行机构与 元程主控制系统连接起来,具有数据采集、控制和通信功能,它 能接收主控制系统的操作指令,控制末端的执行机构动作

2.1.12 维护超驰

在设备或线路维护期间,以预设值代替实际输入值,使安 全仪表系统或火气系统连续工作的一种功能。

2.1.13 操作超驰

2.1.13操作超驰

operational override

工艺过程启动期间,在预定的启动时间内以预设值代替实 际输入值,用以满足肩动条件的一种功能

2.1.14 硬手操盘

hardwired panel

是由一系列按钮、开关、信号报警器及信号灯等组成,与 控制器硬线连接,应独立于基本过程控制系统,完成最基本的 紧急停车、火气消防操作与报警指示

是现场设备/仪表之间和/或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 系统之间的一种串行、数字式、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

2.1.16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于现场总线的自动控制系统

BPCS basic process control system 基本过程控制系统 CCR central control room 中央控制室或中控室 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分散控制系统 DDE dynamic data exchange 动态数据交换 DMZ demilitarized zone 隔离区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ESD emergency shutdown 紧急停车 FF foundationfieldbus 基金会现场总线 FCS fieldbus control system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fire & gas detection and protecti FGS 火气系统 system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 HMI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人机接口 ICS integrated control system 集成控制系统 I/O input/output 输入/输出 KVM keyboard、video、mouse 键盘、显示器和鼠标 MCT multi cable transit 电缆穿隔密封 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管理信息系统 Mos maintenance override switch 维护超驰开关 MTB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TR mean time to repair 平均修复时间 MTTF mean time to failures 平均无故障时间

3.1.1所选用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应是经过类似工况 和环境条件现场考验并良好运行的系统和设备。 3.1.2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及其功能应与工艺过程的规模和 控制要求相适应,并应易于扩展和维护。 3.1.3系统设计应以系统生命周期成本最少为基本原则。 3.1.4油气田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 的规定,管道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 的规定。

3.3.1根据测控对象的不同,计算机控制系统可分为BPCS、 ICS 和 SCADA 三类。 3.3.2计算机控制系统应至少含BPCS。

3.3.3 ICS 适用于下列场合

1由 BPCS、SIS和 FGS三个子系统组成的站(库)控制 系统。

图3.2.1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注1:辅助操作设备应通过硬线与BPCS、SIS或FGSIO模板连接。 注2:实时服务器、历史服务器和历史数据存储设备可以相互组合共用硬件设 备,也可以相互独立。 注3:视频安防系统可以通过网络与BPCS通信,实现部分集成。 注4:这些设备也可直接与BPCS连接。 注5:本规范中的工业控制网是监控网、控制网和IO网的集合

2由BPCS和SIS两个于系统组成的站(库)控制系统。 3由BPCS和FGS两个子系统组成的站(库)控制系统。 3.3.4SCADA适用于下列场合: 1测控点相对分散、距离较远,站场较多且分布较广,需 用多个ICS、BPCS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集中到控制中 心的工程

3.4.1油气田及管道工程领域计算机控制系统宜采用DCS控制 器、PLC控制器和 RTU。 3.4.2DCS适用于下列场合: 1控制回路较多、较复杂的大中型油气处理厂及站(库)。 2系统可用性要求高,需要在线进行控制策略更新的场合。 3.4.3PLC适用于下列场合: 1顺序控制、逻辑控制较多的工艺装置。 2环境条件恶劣、抗干扰能力要求高又不需采取改善措施 的工业场所。 3需快速数据采集及保护的场合 4 操作独立性强、要求结构紧凑的撬块装置。 5 安全认证PLC可作为SIS和FGS系统控制器。 3.4.4RTU的适用范围,应包括下列场合: 自然条件恶劣的场所。 供电条件比较恶劣, 需要低功耗控制器的场所。 功能简单、监控点数少的场合。 3.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与无线仪表网终适用范围

2需要集中监控的油气田及管道工程

2需要集中监控的油气田及管道工程

3.4 控制器适用范围

3.4.2 DCS 适用于下列场合 :

3.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与无线仪表网络适用范围

3.5.1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适用于测控参数多、电缆量大、诊断 和管理要求高的场合。

3.5.2无线仪表网络适用于下列场合:

1对监测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2参数变化较平稳的场合。 3 布线困难的场合。 3.5.3无线仪表网络不宜用于控制回路。 3.5.4现场总线系统和无线仪表网络不应用于安全仪表系统

4基本过程控制系统 (BPCS)

4.1.1系统的可用性应满足工艺过程要求。 4.1.2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4.1.3系统应选用开放式结构,软硬件应模块化。

4.2.4满负荷应用条件下服务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操作员工作站可按权限和操作区域配置。 2重要单元宜配置专用操作员工作站。 3多台操作员工作站间应互为备用。 4.3.3可根据需要设置无线操作员工作站,无线操作员工作站 应以监视和数据传送为主。 4.3.4可根据需要设置便携式操作员工作站,便携式操作员工 站应专机专用,且不应配置与操作和安全无关的软件。 4.4工程师工作站 4.4.1工程师工作站应执行系统及设备的组态/编程(离线、在 线)、调试、修改、测试、装载等功能,可进行系统管理。 4.4.2工程师工作站与控制器连接宜通过控制网。

4.4.1工程师工作站应执行系统及设备的组态/编程(离线、在 线)、调试、修改、测试、装载等功能,可进行系统管理。 4.4.2工程师工作站与控制器连接宜通过控制网

4.4.3工程师工作站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4.3工程师工作站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程师工作站应根据系统的需要配置。 2中央控制室/调度控制中心应配置工程师工作站。 3数量多、分布地域广的站场宜配置便携式工程师工作站。 4.5过程控制单元

4.5.1控制器应能满足过程控制的要求,并应具有下列功能:

4.5.6IO模板通道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拟量输人模板不宜多于16通道。 2模拟量输出模板不宜多于8通道。 3热电阻、热电偶和脉冲量输入模板不宜多于8通道。 4数字量输人、数字量输出模板不宜多于32通道。 4.5.7信号应根据IO信号类型、电源、电压等级、干扰和接 地情况进行隔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拟量输入模板通道与系统间应隔离。 2有源模拟量输入信号应采用差分/双端输入和通道隔离

3接地不食的模拟量输人信号应采用差分/双端输入和通 道隔离。 4由强电磁干扰场合来的模拟量输人信号宜采用差分/双 端输人和通道隔离。 5模拟量输出模板通道间、通道与系统间应隔离。 6数字量输入模板应优先采用光电隔离,数字量输出模板 应采用光电隔离或继电器隔离。 7电压超过36V的数字量输入/输出信号宜采用继电器隔离。 8由强电磁干扰场合来的数字量输入/输出信号宜采用继 电器隔离。 4.5.8I/O点的备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类I/O点的备用量应为实际I/O点数的10%~30%。 2IO卡件槽(位)的备用空间应为实际使用卡件槽(位) 的 10% ~ 30%。 4.5.9I/O模板应可组态,组态信息应记录。 4.5.10IO模板宜能在线热拔插。 4.5.11IVO模板关联设备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转换器或隔离器应根据信号源与I/O模板连接的需要 设置。 2本质安全回路应设置安全栅或采用具有安全栅功能的隔 离IO模板。 3SPD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8.3节的要求。 4.5.12距控制机柜较远的检测点,可采用远程I/O单元或远程 控制站。

4.6.1计算机控制系统应支持标准的通信协议,且宜支持多种 控制器。 4.6.2通信网络的负荷不应超过60%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供电情况,通信网络应采 防电涌保护措施。

4.6.4现场网络的接口宜采用串行或

4.6.5IO网络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IO网络宜元余或环路配置。 2远程I/O网络应几余或环路配置。 3远程I/O网络通信介质宜采用光纤。 4.6.6控制网络宜采用工业以太网。控制网络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网络宜几余或环路配置。 2交换机宜采用工业网络交换机。 3远程控制网络通信介质宜采用光纤,可采用公网、无 线、卫星等。 4.6.7监控网络宜采用工业以太网。大型或安全性要求高的系统, 监控网络和控制网络宜分开设置。监控网络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中型系统监控网络宜几余或环路配置。 2大型系统或安全性要求高的系统,监控网络应几余或环 路配置。 3远程监控网络应穴余或环路配置。 4对移动操作员站应采取防止误操作、病毒、非法人侵等 安全措施。

4.6.8近距无线仪表连接时,宜采

4.7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

4.7.1工业控制系统应根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评估的结果,按 照现行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2239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 4.7.2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应分层设置,宜按本规范图3.2.1的结 构进行设置。不同层次的网络应单独组网

4.7.3与工业控制系统无关的计算机或设备不应直接接人工业 控制网。 4.7.4与外部有连接的站内第三方设备不应直接接入控制网或 监控网。 4.7.5工业控制系统网络边界防护策略应采用白名单机制,应 按最小化允许规则配置。 4.7.6调控中心与重要站场两侧应设置防火墙隔离。 4.7.7工业控制网络安全防护应采用工业防火墙、网闸、安全 网关、VPN、DMZ等进行网络的分隔和隔离。 4.7.8操作系统软件、工业控制软件和应用软件应采用最小化 安装原则,应只安装与自身业务相关的系统组件及软件。 4.7.9系统内所有计算机应删除或重命名默认账户,并应修改 默认口令。应及时删除多余或过期账户, 不宜使用共享账户。 4.7.10大型多地域 SCADA系统宜设置网络安全监测与审计系统。 4.7.11对所有无线连接应采取授权和监控措施。无线通信的人 员/用户、软件/进程和设备应设置唯 标识,应根据标识进行 鉴别和监控,并应根据授权范围限定访问内容。 4.7.12控制器、存储器及网络设备退役前,应先清除所有数据 和策略组态。 4.8辅助操作设备

4.8.1操作需要时可设置辅助操作台(盘)。

4.8.1操作需要时可设置辅助操作台(盘)。 4.8.2现场控制盘可设置触摸屏或操作面板

4.9.1BPCS宜配置报警打印机和报表打印机,并可配置屏幕拷 贝打印机。 4.9.2操作员工作站和工程师工作站可配置专用键盘。 4.9.3除键盘外,所有外设备及接口应采用通用产品

4.9.4机架安装的几余服务器宜通过KVM切换器共享键盘、鼠 标和显示器。 4.10现场总线系统 4.10.1现场总线设备宜根据仪表重要程度进行风险评估,应根 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网段划分。 4.10.2采用现场总线系统时,宜设置仪表设备管理系统。 4.10.3基金会现场总线(FF)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石 油化工FF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设计规范》SHT3217的规定。 4.10.4PROFIBUS总线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石油化 工PROFIBUS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SH/T3188的规定。

5安全仪表系统(SIS)和火气系统(FGS)

安全仪表系统(SIS)和火气系统(

5.1.1安全仪表系统和火气系统设计应满足可靠性、可用性、 可维护性、可追溯性和经济性要求。 5.1.2安全仪表系统和火气系统的构成应使中间环节最少。 5.1.3安全仪表系统应通过硬线与现场仪表和设备连接,火气 系统宜通过硬线与现场仪表和设备连接。 5.1.4安全仪表系统和火气系统应具有系统硬件和软件自诊断 功能。 5.1.5 安全仪表系统和火气系统应设置 SOE。 5.2 安全仪表系统(SIS) 5.2.1 油气田工程安全仪表系统设计应行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油 气田工程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SY/T 7351的规定。 5.2.2输油气管道工程安全仪表系统设计 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输油气管道工程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SY/T 6966的规定。

5.3火气系统 (FGS)

5.3.1安全仪表系统与火气系统宜分开设置。 5.3.2在安全仪表系统和火气系统点数较少时,两个系统可合 用一套控制器,IO模板应分开,FGS逻辑和ESD逻辑应分开。 5.3.3当火气系统与安全仪表系统完全独立时,两者之间的信 号应通过硬线连接。 5.3.4探测器报警和火气逻辑重启前应先手动复位。 5.3.5火气硬件输入输出信号应设置维护超驰开关,

5.4.1安全仪表系统、火气系统与基本过程控制系统间通信接 口和网络应余。 5.4.2安全仪表系统和火气系统的通信负荷不应超过50%。 5.5辅助操作设备 5.5.1辅助操作设备应包括硬手操盘和(或)模拟显示盘 (屏)。安全仪表系统应配置硬手操盘;火气系统宜设置硬手操 盘,可设置模拟显示盘(屏)。 5.5.2硬手操盘和模拟显示盘(屏)可独立设置,或与BPCS 辅助操作台(盘)合并设置。 5.5.3硬手操盘和模拟显示盘(屏)应通过硬接线与 SIS和(或) FGS连接。 5.5.4硬手操盘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钮应有防误触发保护。 2ESD和火灾、气体触发按钮应为红色带锁定按钮,相应 指示灯应为红色。 3复位按钮应为黑色。 4维护超驰和操作超驰允许钥匙开关应为黄色,对应指示 订为黄色, 5运行和正常指示灯为绿色,故障指示灯为红色。 6 硬手操盘应设置指示灯测试按钮,按钮为白色。 5.5.5模拟显示盘(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火灾、ESD公共报警指示灯为红色。 2气体泄漏公共报警指示灯为黄色。 3消防释放阀释放和工厂健康状态指示灯为绿色。 4测试按钮为白色

5.4.1安全仪表系统、火气系统与基本过程控制系统间通信接 口和网络应余。 5.4.2安全仪表系统和火气系统的通信负荷不应超过50%。 5.5辅助操作设备 5.5.1辅助操作设备应包括硬手操盘和(或)模拟显示盘 (屏)。安全仪表系统应配置硬手操盘;火气系统宜设置硬手操 盘,可设置模拟显示盘(屏)。 5.5.2硬手操盘和模拟显示盘(屏)可独立设置,或与BPCS 辅助操作台(盘)合并设置。 5.5.3硬手操盘和模拟显示盘(屏)应通过硬接线与 SIS和(或) FGS连接。

5.5.4硬手操盘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钮应有防误触发保护。 2ESD和火灾、气体触发按钮应为红色带锁定按钮,相应 指示灯应为红色。 3复位按钮应为黑色。 4维护超驰和操作超驰允许钥匙开关应为黄色,对应指示 灯为黄色。 5运行和正常指示灯为绿色,故障指示灯为红色。 6 硬手操盘应设置指示灯测试按钮,按钮为白色。 5.5.5模拟显示盘(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火灾、ESD公共报警指示灯为红色。 2气体泄漏公共报警指示灯为黄色。 3 消防释放阀释放和工厂健康状态指示灯为绿色。 测试按钮为白色

6.1.1计算机控制系统应配置操作系统软件、监视控制软件、 组态和编程软件、诊断管理和安全防护软件,根据需要可配置 模拟仿真、生产辅助高级应用系统等高级应用软件。 6.1.2操作系统软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应支持分布式网络,宜支持几余结构。 2应支持多种计算机硬件和网络接口。 3应支持实时多任务, 6.1.3监视控制软件应具有下列功能: 1 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 过程控制。 人机界面 (HMI)。 多种常规控制器的通信协议和OPC、DDE等通用通信 协议。 诊断。 多种编程语言。 历史数据记录、管理及报表。 6.1.4组态和编程软件应具有下列功能: 监视控制软件组态、编程。 2 控制器组态、编程。 在线或离线调试、修改、测试、装载。 4 显示画面组态。 报表组态。 通信和外部接口组态。 7 系统管理。

6.1.5 诊断和管理软件应具有下列功能

1监视和诊断系统通信链路的工作状态,统计通信成功及 失败次数,通信失败报警。 2监视和诊断控制器、输入/输出(I/O)模板及输人/输 出(I/O)网络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报警,输入/输出(1/O)诊断 到具体板卡和通道。 3亢余设备在线自诊断、故障报警、无差错切换。 4计算机硬件、软件故障自诊断及报警。 6.1.6安全防护软件宜具有下列功能: 应配置病毒防护软件,具有病毒查杀功能。 2可配置主机安全防护软件,具有主机安全加固、用户及 网络管控、入侵监测及控制、系统补丁管理功能。

6.1.7应用软件的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

1可配置批量跟踪、计量管理、泄漏监测、模拟培训等工 程应用软件。 2可配置压缩机、 机泵等大型设备的设备管理软件。 3可配置智能仪表设备管理系统。

6.2.1人机界面软件(HMI)应具有图形显示、操作功能,支 持简体中文,支持多窗口及多屏显示。 6.2.2生产运行操作画面宜包括菜单、动态流程图、测控点详 细画面、数据总貌、组显示、趋势图、报警画面、记录显示、 通信统计画面。 6.2.3SIS和FGS系统应设独立画面。 624系缩维拍面面可进行个系缩的诊断和维拍

6.2.3SIS和FGS系统应设独立画面。

6.3.1数据库管理应具有下列功能:

6.4.5系统宜设置报普频率统计功能

6.4.6报警宜包括下列类型:

模拟信号超出高、低限值。 模拟输入信号变化率超出限定值。 3 无理值报警。 4 数字信号报警。 5 信号短路、开路、接地故障等诊断报警。 超驰报警。 输入/输出强制报警。

8硬件、通信及系统故障报警。 6.4.7SOE应根据报警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首出报警应 显示在报警汇总的最前面,以不同的颜色或行为突出显示。

6.6 安 全 6.6.1控制系统安全应采取下列措施: 1 控制系统应采用身份认证。 与管理网络间接口应采取安全措施。 无线数据传输宜加密。 4 通过公网传输的内容宜加密。 5 系统未使用的输人输出端口应禁止或封闭。 6计算机设备上应配置防病毒软件或主机安全防护软件。 宜采用白名单机制,只允许经过授权的软件和组件运行,且应 只允许认可的用户、网络及端口连接。 7防病毒软件宜采取离线升级的方式更新病毒库。 6.6.2操作安全应采取下列措施: 1操作员应定义不同的级别和权限。 2登录宜有“空闲自动退出”机制。 3操作宜增加确认环节。 4操作应有记录。 6.6.3控制安全及容错应采取下列措施: 1控制媒块的输出宜预设安全输出位置

6.6.1控制系统安全应采取下列

系统宜设置命令未完成报警和保护。 调节回路输出应自动跟踪、无扰切换。 无理值应钳位。

系统宜设置命令未完成报警和保护。 调节回路输出应自动跟踪、无扰切换。 4无理值应钳位,

7.0.1盘、柜的材质宜为金属。 7.0.2机柜尺寸宜为800mm×800mm×2100mm(宽×深×高, 含底座100mm),最大宽度不宜超过1200mm,最大深度不宜超 过1000mm。 7.0.3颜色应按照标准色标选择。盘和柜内、外宜喷漆。 7.0.4盘、柜内配线应采用铜芯软导线,信号线芯截面积不应 小于0.5mm²;电源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2.5mm²。盘、柜内配线 颜色宜按表7.0.4选择。

7.0.1盘、柜的材质宜为金属。 7.0.2机柜尺寸宜为800mm×800mm×2100mm(宽×深×高, 含底座100mm),最大宽度不宜超过1200mm,最大深度不宜超 过1000mm。 7.0.3颜色应按照标准色标选择。盘和柜内、外宜喷漆。 7.0.4盘、柜内配线应采用铜芯软导线,信号线芯截面积不应 小于0.5mm²;电源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2.5mm²。盘、柜内配线 颜色宜按表7.0.4选择。

7.0.5每台单体设备供电应设一个电源回路,24V直流和220V 交流的电源回路均应设断路器或熔断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220V交流电源回路,应选择双极断路器。 224V直流电源回路,应选择双极断路器或者熔断器。 3 熔断器应有熔断指示。 7.0.6信号回路SPD前不应设置熔断器, 7.0.7 电缆芯端头和盘内每根导线两端均应有标记。 7.0.836V以上的端子应有可拆卸的透明绝缘保护盖板,应贴 有注明电压等级的高压标识。 7.0.9本安端子要有标识,电缆、接线和汇线槽应为蓝色。 7.0.10汇线槽填充系数不宜大于60%。 7.0.11 柜内空间、端子数量应有20%的余量。 7.0.12 标牌应标注位号、制造商、尺寸、重量、防爆、防护、 制造日期等。 7.0.13前 前面板和盘内安装的设备下部均应有标志框。 7.0.14 排气扇应设置过滤网,顶装或后开门上安装。 7.0.15 照明灯照度不应低于3001x,应配置门控开关。 7.0.16 盘、柜接地应符合本规范第8.3节的规定。 7.0.17 就地控制盘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满足所在区域的防爆等级要求 2 应满足所在区域的防护等级要求 3 应满足所在区域的工作温度、湿度要求。 4 控制盘尺寸根据进线和现场空间确定。盘内空间、端子 数量应留有10%的余量。

8.1.1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由专用的配电回路供电。交流供电电 压宜为220V,直流供电电压宜为24V。 8.1.2RTU可采用多种供电方式。 8.1.3控制系统供电宜选用在线式UPS。 8.1.4UPS允许电源瞬断时间不应大于4ms,电压瞬间跌落应 小于10%。 8.1.5配置自启动应急发电机的站场,T UPS后备供电时间不应 小于30min,配置手动启动发电机的站场,UPS后备供电时间 不应小于1h。 8.1.6UPS应具有故障报警及保护功能,宜设报警输出触点, 报警信息宜上传至计算机控制系统。

8.2.1电缆桥架架空进线时应下坡向室5

8.3.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防雷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 范》GB50343的规定,控制室和机柜间的防静电措施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电子工程防静电设计规范》GB50611的有关规定。 8.3.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防雷措施应与供配电系统的防雷措施 配合。

8.3.3电涌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交流电源的SPD宜采用组合型SPD,电压保护水平不 应大于1.5kV,标称放电电流不应小于20kA(8/20μs);同一线 路上的SPD应进行能量配合。 2仪表信号选用的SPD应有较小电压保护水平值,标称 放电电流不应小于5kA(8/20us) 3SPD应设置在被保护设备端,应采用接地连接线最短的 接线方式。 4SPD应接人保护接地。 8.3.4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本 安接地、防静电接地宜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宜大于4Q, 接地连接线电阻不应大于1Q。 8.3.5需要接地的信号回路屏蔽层应单端接人工作接地。 8.3.6齐纳式安全栅应接人工作接地,隔离式安全栅可不接地。 8.3.7屏蔽层应保证连续的电气连接。单层屏蔽电缆的屏蔽层 或双层屏蔽电缆的内屏蔽层应单点接人工作地,宜在控制室的 侧接地。双层屏蔽电缆外屏蔽层、铠装金属层应至少在两端 接人保护地。 8.3.8无屏蔽层的多芯电缆,其备用线芯应接人工作接地;对 屏蔽层已接地电缆、穿钢管保护电缆、在金属电缆槽中敷设的 电缆,备用线芯可不接地,但应做好两端绝缘保护。 8.3.9设备金属外壳、金属构架、仪表电缆槽体、电缆保护管

等均应可靠接地。 8.3.10控制室和机柜间内活动地板、工作台的防静电接地应接 入保护接地。 8.3.11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应分别接人共用接地系统,不应申 联或混接后接地。 8.3.12机柜保护接地与共用接地系统的连接宜不少于2处

9.1.1控制室的设置应根据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规模而定。规模 较小的系统可设置一个控制室;规模较大的系统控制室宜包括 操作室、机柜间、工程师室、UPS间等。 9.1.2房间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操作室、机柜间和工程师室宜相邻布置。 2操作室、机柜间和工程师室不宜与空调机室相邻,不可 避免时应采取减振和隔声措施。 3机柜间宜与UPS间相邻 9.1.3操作室和机柜间面积宜符合下列规定: 1操作室内设备外缘距墙/柱不宜小于1.2m,进深不宜小于 6m。 2 操作室有大屏幕时, 操作台背面距大屏幕不宜小于3m。 3 多排操作台之间净距离不宜小于2 2.5m。 4 操作台可按直线 、折线或弧线布置。 5 机柜间内成排机柜间距不宜小于 1.5m。 6机柜正面净空不宜小于1.2m,侧面净空不宜小于0.8m; 后开门机柜柜后净空不宜小于1.0m;如柜后(侧)无辅助操作 设备,且不需要后开门的机柜可直接靠墙安装。 9.1.4工程师室的面积应按设备尺寸及维修的需要确定。

9.2.1控制室建筑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 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 9.2.2控制室宜吊顶

9.2.4 控制室地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室地面宜采用不易起灰尘的防滑防静电建筑材料 也可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 2大、中型机柜间宜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活动地板下方 的基础地面置为水泥或水磨石地面。活动地板均布载荷不应小 于23000N/m? 3控制室基础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0.3m,当控制室或机柜 间位于附加二区时,室内基础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0.6m,

9.2.5控制室墙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室墙面应平整、光滑、不起灰。 2使用的涂料、油漆不应反光,色调以浅色为宜。 3必要时墙面应有吸声措施。

9.2.6控制室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大、中型控制室宜采用非燃烧型双向弹簧门,门宽应保 证设备进出。 2操作室与机柜间、 工程师室之间应有方便的通道,与休 息室、办公室相邻时, 中间不宜开门。 3长度大于12m或面积大于100m²的控制室,应设置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门。

9.2.7控制室窗应符合下列规定:

7 控制室窗应符合下列

现眩光。 9.3.2人工照明的照度标准,距地面0.75m平面上的照度应符 合下列规定: 1 操作室、工程师室宜为 5001x。 2机柜间宜为5001x。 3一般区域宜为3001x。 4室外通道及设备检查等不经常到的区域宜为501x~ 1001x,照度相差不应超过3倍。 9.3.3控制室应设事故照明系统,照度应为301x~501x;兼做 消防控制室时,应设置备用照明,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 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的有关规定。 9.3.4灯具配置除满足照度要求外,还应光线柔和、无眩光。

管道应采用焊接连接。在机柜和操作台1m范围内不应设置采暖 设施。 9.4.7无人值守站场控制室宜设置温度检测,控制室空调和电 加热器宜具有远程肩停功能。

9.5.1可燃(有毒)气体和液体的引压、取源管路不应引人控 制室内。 9.5.2控制室内可能出现可燃(有毒)气体时,应设置可燃气 本检测报警器、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 9.5.3控制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和《石油天然气工程 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的有关规定。 9.5.4控制室内应设置相应的消防设施。

9.5.1可燃(有毒)气体和液体的压、取源管路不应引人控 制室内。 9.5.2控制室内可能出现可燃(有毒)气体时,应设置可燃气 体检测报警器、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 9.5.3控制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和《石油天然气工程 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的有关规定。 9.5.4控制室内应设置相应的消防设施。 9.5.5无人值守站场控制室应设置门禁。 9.6 撬装式控制室 9.6.1撬装控制室单体尺寸不宜大于18000mm×3500mm×3500mm (长× 宽 × 高)。 9.6.2电缆进线宜采用格兰或MCT,机柜下进线困难时,宜采 用上进线。 9.6.3工艺管道不应进人撬装控制室,水暖管道不应进人机柜间。 9.6.4撬装控制室不宜设防静电地板和吊顶。 9.6.5机柜及操作台摆放应满足操作及维护需求。 9.6.6撬装控制室应设置温度检测和门禁,空调和电加热器宜 具有远程启停功能。

录 A油气由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

A.1.1油气田计算机控制系统应实现井场、站(厂)、集输管道 等基本生产单元的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监控JG/T 388-2012 风机过滤器机组,系统架构应符合 本规范图3.2.1。 A.1.2油气田 SCADA系统宜由井场RTU、小型站场RTU、 站(厂)控制系统、作业区生产管理中心监控系统构成。 A.1.3井场、计量间、站(厂)等各个生产单元的数据采集与 监控内容宜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油气田地面工程数据采集与监 控系统设计规范》SY/T73522016中附录A的有关规定。 A.1.4油气田工艺装置位置相对集中的站(厂)BPCS,宜采用 DCS或PLC系统。 A.1.5油气田井场、计量间、 注配间、 集油阀组间,阀室、单 井集气站等工艺流程简单的站场BPCS, 宜采用 RTU。 A.1.6用于井场、小型站场的RTU,宜具有采集无线仪表数据 的能力,与其他设备通过标准通信协议通信的能力;也可集成 向上传输数据的无线传输模块。 A.1.7油气田站场BPCS与第三方控制设备、智能仪表通信时 应采用标准通信协议。 A.1.8油气田站场监控系统应预留上传数据的以太网通信接口。 A.1.9油气田计算机控制系统防雷及接地应符合本规范第8.3 节的规定。 A.1.10沙漠油田计算机控制系统应适应环境特点和工艺生产处 理规模的要求,实现井场、计量站(集油阀组间)、集气站等工 艺过程相对简单的站场无人值守,定期巡检。

A.1.1油气田计算机控制系统应实现井场、站(厂)、集输管道 等基本生产单元的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架构应符合 本规范图3.2.1。 A.1.2油气田 SCADA系统宜由井场RTU、小型站场RTU、 站(厂)控制系统、作业区生产管理中心监控系统构成。 A.1.3井场、计量间、站(厂)等各个生产单元的数据采集与 监控内容宜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油气田地面工程数据采集与监 控系统设计规范》SY/T73522016中附录A的有关规定。 A.1.4油气田工艺装置位置相对集中的站(厂)BPCS,宜采用 DCS或PLC系统。 A.1.5油气田井场、计量间、 注配间、 集油阀组间,阀室、单 井集气站等工艺流程简单的站场BPCS, 宜采用 RTU。 A.1.6用于井场、小型站场的RTU,宜具有采集无线仪表数据 的能力,与其他设备通过标准通信协议通信的能力;也可集成 向上传输数据的无线传输模块。 A.1.7油气田站场BPCS与第三方控制设备、智能仪表通信时, 应采用标准通信协议。 A.1.8油气田站场监控系统应预留上传数据的以太网通信接口。 A.1.9油气田计算机控制系统防雷及接地应符合本规范第8.3 节的规定。 A.1.10沙漠油田计算机控制系统应适应环境特点和工艺生产处 理规模的要求,实现井场、计量站(集油阀组间)、集气站等工 艺过程相对简单的站场无人值守,定期巡检。

A2 油气田 SCADA 系统

2.1油气田 SCADA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油气田SCADA系统应对油气田站场工艺生产过程和管 进行统一调度及优化管理,为生产决策、地下开发优化提供 础数据。 2油气田 SCADA系统宜由中心监控系统、站(厂)监控 统、远程数据采集单元、网络传输设备等构成。 .2.2系统配置及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硬件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配置实时服务器、历史服务器、Web服务器、操 作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外部存贮设备、网络 设备和打印机: 2)应设置实时数据服务器、历史数据服务器,宜采用 客户机/服务器(C/S或B/S)结构,可根据需要配 置Web服务器, 3)实时数据服务器和历史数据服务器宜合并设置,根 据可利用率需要可穴余配置,电源、网络应余配 置; 4)工程师工作站宜独立配置,扌 操作员工作站数量应根 据生产管理需要进行配置; 5)报表打印机、报警打印机可分开设置。 2系统软件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配置操作系统软件、SCADA系统软件、数据库管 理软件和高级应用软件; 2)操作系统宜采用Windows或Linux平台,应支持中 文显示和输入; 3)高级应用软件应以生产管理、安全管理、优化分析 为主。 3SCADA系统宜具有下列主要功能:

A,2.1 油气田 SCADA 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

A.2.1油气田SCADA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油气田SCADA系统应对油气田站场工艺生产过程和管 道进行统一调度及优化管理QPGTHX 0002-2015 北京泰华兴食品有限公司 果蔬饮料浓浆,为生产决策、地下开发优化提供 基础数据。 2油气田 SCADA系统宜由中心监控系统、站(厂)监控 系统、远程数据采集单元、网络传输设备等构成。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