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008.pdf

《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008.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7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6012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008.pdf

2. 2. 2作用、作用效应

A截面积; Ab——垫板面积; A。纵向受拉钢筋截面积;

3.0.1在应用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时,应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 况和建筑物的使用要求,进行方案比较和技术经济分析。 3.0.2地震区加气混凝土砌块横墙承重房屋总层数与总高度的 限值应符合表 3.0.2 的规定。

DB32T 3826-2020 公务用车信息化平台数据交换技术应用规范表3.0.2地震区加气混凝土砌块横墙承重房屋 总层数与总高度(m)限值

:1在有可靠试验依据的情况下,增加墙厚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时,总月 总高度可适当提高; 2房屋承重砌块的最小厚度不宜小于250mm; 3强度等级栏中括号内为加气混凝土相应的干密度等级

总高度可适当提高; 2 房屋承重砌块的最小厚度不宜小于250mm; 强度等级栏中括号内为加气混凝土相应的干密度等级。 3.0.3 在下列情况下不得采用加气混凝土制品: 1 建筑物防潮层以下的外墙: 2 长期处于浸水和化学侵蚀环境; 3 承重制品表面温度经常处于80℃以上的部位。 3.0.4 加气混凝土制品砌筑或安装时的含水率宜小于30%。 3.0.5 加气混凝土砌块应采用专用砂浆砌筑。: 3.0.6 加气混凝土制品用作民用建筑外墙时,应做饰面防护层 3.0.7 采用加气混凝土块作为承重墙体的房屋,宜采用横墙 承重结构,横墙间距不宜超过4.2m,宜使横墙对正贯通。每层 每开间均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3.0.8加气混凝土砌块用作多层房屋的承重墙体,当设防烈度

为6或7度时,应在内外墙交接处设置拉结钢筋,沿墙高度每 600mm应放置2g6钢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m。且每开 日均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当设防烈度为8度时,除应按上述要求设置拉结钢筋外,还 应在内外纵、.横墙连接处设置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 的最小截面应为180mm×200mm,最小配筋应为4g12,混凝土 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构造柱与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相接处宜码 成马牙槎。 3.0.9非抗震设防地区的圈梁、构造柱设置可参照地震区的要 求适当放宽。但房屋顶层必须设置圈梁,房屋四角必须有构造 柱,马牙连接可改为拉结筋连接。 3.0.10加气混凝土墙体的隔声、耐火性能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 =Di广

求适当放宽。但房屋顶层必须设置圈梁,房屋四角必须有构造 柱,马牙槎连接可改为拉结筋连接。 3.0.10加气混凝土墙体的隔声、耐火性能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 和附录 B的规定

40%)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注:本表强度设计值用于板构件。

4.0.3加气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可按表4.0.3的规定确定。

4.0.3加气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可按表4.0.3的规

表4.0.3加气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N/mm²)

注:本表弹性模量用于板构件。

C = 0. 01 X hi

注:有系统的试验数据时可另定。

4.0.6加气混凝士配筋构件中的钢筋宜采用HPB235级钢。抗 拉强度设计值f应为210N/mm²。当机械调直钢筋有可靠试验 根据时,可按试验数据取值,但抗拉强度设计值f不官超过 250N/mm²。冷拔钢筋的弹性模量应取2×105N/mm²。 4.0.7涂有防腐剂的钢筋与加气混凝土间的粘结强度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当加气混凝土强度等级为A2.5时,粘结强度不应小于 0.8N/mm; 2当加气混凝土强度等级为A5.0时,粘结强度不应小于 1N/mm2。 4.0.8加气混凝土体和配筋构件重量可按加气混凝土标准+ 密度乘系数1.4米用

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

5.1.1加气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 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构件应满 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受弯板材还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 态的要求,受压砌体应满足允许高厚比的要求。 5.1.2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符合下式要求:

%S\, R(·) YRA

中 %一一一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 级的结构构件可分别取1.1、1.0、0.9; S一一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分别表示构件的轴向力 设计值N,剪力设计值V,或弯矩设计值M等; R(·)一一结构构件的抗力函数; YRA一加气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调整系数,可取1.33。 1.3受弯板材应按荷载效应的标准值组合,并应考虑荷载长 作用影响进行变形验算,其最大挠度计算值不应超过lo/200 。为板材计算跨度)。 1.4受弯板材应根据出釜和吊装的受力情况进行承载力验算 上

5.2.1轴心或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应按下式验算:

式中N一 轴向压力设计值; 受压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按本规程第5.2.3条

采用; 轴向力的偏心影响系数,按本规程第5.2.4条采用; f——一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按本规程第4.0.5条采用; A一一构件截面面积。

5.2.3受压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Φ,可根据构件的高厚比β值乘

5.2.3受压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

2.4对于矩形截面,根据轴尚力的偏心矩e,轴向力的偏 响系数α应按下式计算:

2.5在梁端下设置刚性垫块时,.垫块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 N应按下式计算:

N≤ 0. 75αfA1

式中Ni梁端支承压力设计值; N。一—一上部传来作用于垫块上的轴向力设计值; α 轴向力对垫块下表面积重心的偏心影响系数,按 本规程第5.2.4条采用; A. 垫块面积。

5.3.1砌体沿通缝的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式验算:

5.3.1砌体沿通缝的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式验

V≤0. 75(f+0. 20)A

配筋受弯板材的承载力计算

5.4.1配筋加气混凝土受弯板材的正截面承载力(图5.4.1)

5.4.1配筋加气混凝土受弯板材的正截面承载力(图5.4.1)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受压区高度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4.1 配筋受弯板材正截面承载力计

f.bc = f,A.

单面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为

V≤0. 45fbha

5.5.1配筋受弯板材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应按荷载效 应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的刚度B,用结构力学的 方法计算。所得挠度应符合本规程第5.1.3条的规定。 5.5.2配筋受弯板材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的短期刚度Bs,可 按下式计算:

B。 = 0. 85E.I

式中E 加气混凝土板的弹性模量,按本规程第4.0.3条采

5.5.3当考虑荷载长期作用的影响时,板材的刚度B可按下式 计算:

k一一一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跨中最大弯矩值; 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计算的跨中最大弯 矩值; β一一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在一 般情况下可取 2. 0。

B=Ho 0≤μ2β

式中μ———非承重墙[B 的修正系数,取为1.3; μ2——有门窗洞口墙[的修正系数,按第5.6.2条 采用; 阝—墙的允许高厚比,应按表5.6.1采用。 注:当墙高H大于或等于相邻横墙间的距离S时,应按计算高度 Ho一0.6S验算高厚比,

表5.6.1墙的允许高厚比BI值

5.6.2有门窗洞口墙的允许高厚比L的修正系数2可按下式 计算:

S一一一相邻横墙之间的距离。 当按式(5.6.2)算得的μ2值小于0.7时,仍采用0.7。 5.6.3加气混凝土砌块承重房屋伸缩缝的间距不宜大于40m。 5.6.4抗震设防地区的砌块墙体,应根据设计选用粘结性能良 好的专用砂浆砌筑,砂浆的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0。 5.6.5不宜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做独立柱承重。支承梁的加气混 凝士砌块墙段,必须有混凝士垫块;当有圈梁时,应将圈梁与混 凝土垫块浇成整体。 5.6.6在房屋底层和顶层的窗口标高处,应沿纵横墙设置通长 的水平配筋带三皮,每皮3Φ4;或采用60mm厚的配筋混凝土条 带,配210纵筋和Φ6的分布筋,用C20混凝土浇注。 5.6.7楼、屋盖的钢筋混凝土梁或屋架,应与墙、柱或圈梁有 可靠的连接。 5.6.8加气混凝土砌块承重墙上的门窗洞口,不得采用无筋码 块过梁;其他过梁支承长度每侧不应小于240mm。 5.6.9墙长大于或等于层高的1.5倍时,应在墙的中段增设构 造柱,其做法与设在纵横墙间的构造柱相同。 5.6.10受弯板材中应采用焊接网和焊接骨架配筋,不得采用绑 扎的钢筋网片和骨架。钢筋上网与下网必须有连接钢筋或采用其 也形式使之形成一个整体的焊接钢筋网骨架。钢筋网片必须采用 防锈蚀性能可靠并具有良好粘结力的防腐剂进行处理。 5.6.11受弯板材内,下网主筋的直径不宜超过10,其间距不 应大于200mm,数量不得少于36。主筋末端应焊接3根横向铺 固筋,直径与最大主筋相同。中间的分布钢筋可采用Φ4,最大 间距应小于1200mm。钢筋保护层应为20mm,主筋端部到板端 部的距离不得大于10mm(图5.6.11)。 5.6.12受弯板材内,上网的纵向钢筋不得少于2根,两端应各 有1根锚固钢筋,直径与上网主筋相同。上网钢筋必须与下网主 筋有箍筋相连,箍筋可采用封闭式、U形开口或其他形式。 5.6.13地震区受弯板材应在板内设置预埋件,或采取其他有效

S一一相邻横墙之间的距离。 当按式(5. 6. 2)算得的 μz值小于 0. 7 时,仍采用 0. 7。

当按式(5.6.2)算得的值小于0.7时,仍采用0.

5.6.3加气混凝土砌块承重房屋伸缩缝的间距不宜大

5.6.5不宜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做独立柱承重。支承梁的力

凝士砌块墙段,必须有混凝士垫块;当有圈梁时,应将圈梁与混 凝土垫块浇成整体。

5.6.6在房屋底层和顶层的窗口标高处,应沿纵横墙设

的水平配筋带三皮,每皮3Φ4;或采用60mm厚的配筋混 带,配210纵筋和Φ6的分布筋,用C20混凝土浇注。 5.6.7楼、屋盖的钢筋混凝土梁或屋架,应与墙、柱或 可靠的连接。

5.6.10受弯板材中应采用焊接网和焊接骨架配筋,不得 扎的钢筋网片和骨架。钢筋上网与下网必须有连接钢筋或头 他形式使之形成一个整体的焊接钢筋网骨架。钢筋网片必 防锈蚀性能可靠并具有良好粘结力的防腐剂进行处理

5.6.12受弯板材内,上网的纵向钢筋不得少于2根,两端应各

6.11受弯板材主筋端部锚固示意

措施加强相邻板间的连接。预理件应与板内钢筋网片焊接(图 5.6.11和图7.2.1)。板材安装后,与相邻板之间应相互焊牢, 或采取其他有效连接措施。 5.6.14屋面板端部的横向锚固钢筋至少应有2根配置在支座承 压面以内。同时支座承压区的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支承在砖墙上时,不应小于110mm;

6围护结构热工设计6.1般规定6.1.1加气混凝土应用在具有保温隔热和节能要求的围护结构中时,根据建筑物性质、地区气候条件、围护结构构造形式,应合理地进行热工设计。当保温、隔热和节能设计要求的厚度不同时,应采用其中的最大厚度。6.1.2加气混凝土用作围护结构时,其材料的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设计计算值应按表6.1.2采用。表6.1.2加气混凝土材料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设计计算值理论计算值(体积含水量设计计算值围护结干密度3%条件下)灰缝潮湿00影响影响构类别(kg/m3)导热系数蓄热系数系数系数导热系数蓄热系数1S24入S24[W/(m·K)J[W/(m?·K)W/(m·K))[W/(m?·K)]4000.132.061.250.162.585000.162.611.250.203.26单一结构6000.193.011.250. 243.767000.223.491. 250. 284.363000. 111.641. 50. 172.46铺设在4000.132. 061. 50. 203.09密闭屋面内5000.162.611. 50.243.92复合结6000.193.011. 50.294.523000.111.641. 60.182.62构浇注在4000.132.061. 60. 213. 30混凝土构件中5000.162.611. 60.264.186000.193. 011. 60.304.82注:当加气混凝土砌块和条板之间采用粘结砂浆,且灰缝≤3mm时,灰缝影响系数取1.00。17

6.2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6.2.1加气混凝土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K值)(当外墙中 有钢筋混凝士柱、梁等热桥影响时,应为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 值)和热惰性指标(D值),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2.2加气混凝土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K值)和热情性指标 (D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的规定计算,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Km值应按现行节能设计标准的 规定计算。 6.2.3不同厚度加气混凝土外墙的传热系数K值和热惰性指标 D生可海平

表 6.2.3不同厚度加气混凝士外墙热工性能指标(B06级)

注:1表中热工性能指标为干密度600kg/m3加气混凝土,考虑灰缝影响导热系 数入=0.24W/(m·K),蓄热系数S24=3.76W/(m²·K) 2括号内数据为加气混凝土砌块之间采用粘结砂浆,导热系数入二0.19W (m·K),蓄热系数S24=3.01W/(m²·K); 3其他干密度的加气混凝土热工性能指标可根据本规程表6.1.2的数据 计算; 4表内数据不包括钢筋混凝土梁、过梁、构造柱等热桥部位的影响

注:1表中热工性能指标为干密度600kg/m3加气混凝土,考虑灰缝影响导热系 数入=0.24W/(m·K),蓄热系数S24=3.76W/(m²·K), 2括号内数据为加气混凝土砌块之间采用粘结砂浆,导热系数入二0.19W (m·K)),蓄热系数S24=3.01W/(m²·K); 3其他干密度的加气混凝土热工性能指标可根据本规程表6.1.2的数据 计算; 4表内数据不包括钢筋混凝土圈梁、过梁、构造柱等热桥部位的影响

6.2.4不同厚度加气混凝土屋面板的传热系数K值和热情性指

.4不同厚度加气混凝土屋面板的传热系数K值和热惰性指 0值可按表6.2.4采用。

表6.2.4不同厚度加气混凝土屋面板热工性能指标(B06级)

注:1表中热工性能指标为干密度600kg/m3加气混凝土,考虑灰缝影响导热系 数入=0.24W/(m·K),蓄热系数 S24=3.76W/(m² ·K):

表中隔热层厚度包括加气混凝土碎块找坡层(以平均厚度计)和加气混凝 土砌块保温层厚度; 采用其他材料找坡层或其他构造形式的复合屋面构造形式中,加气混凝土 隔热层厚度应根据热工计算确定。

2采用其他材料找坡层或其他构造形式的复合屋面构造形式中,加气混凝土 隔热层厚度应根据热工计算确定。 6.2.7当采用加气混凝土作为复合墙体的保温、隔热层时,加 气混凝土应布置在水蒸气流出的一侧。 6.2.8采用加气混凝土作保温层的复合屋面或单一屋面,每 50m应设置排湿排汽孔1个(图6.2.8)。在单一加气混凝土屋 面板的下表面宜做隔汽涂层。

6.2.8采用加气混凝土作保温层的复合屋面或单一屋面,每

图6.2.8加气混凝土复合及 单一屋面排湿排汽孔构造示意图

6.2.9加气混凝士砌块用作复合屋面的保温、隔热层时,可先

6.2.9加气混凝土砌块用作复合屋面的保温、隔热层时,可先 在屋面板上做找坡层和找平层,将加气混凝土砌块置于找坡层之 上,然后在隔热层上做防水层(图6.2.9)。

图6.2.9复合屋面构造示意图

7.1.1当加气混凝土外墙墙面水平方向有凹凸线脚和挑出部分 时,应做泛水和滴水。 7.1.2加气混凝土制品与门、窗、附墙管道、管线支架、卫生 设备等应连接牢固。当采用金属件作为进入或穿过加气混凝土制 品的连接构件时,应有防锈保护措施。 7.1.3加气混凝土屋面板表面不宜镂槽;有特殊要求时,可在 板的上部表面沿板长方向镂划,深度不得大于15mm。墙板表面 不得横向镂槽;有特殊要求时可在板的一面沿板长方向镂划。双 面配筋的墙板,其镂划深度不应大于15mm。单网片配筋隔板镂 划深度不得大于板厚的1/3,并不得破坏钢筋的防锈层

7.2.1采用加气混凝土屋面板做平屋面时,当由支座找坡时, 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支座部位应平整,板下应铺专用砂浆。在 地震区应采取符合抗震要求的可靠连接措施,对设置有预埋件的 屋面板,预埋件应通过连系钢筋使板与板之间以及板与支座之间 有牢固的构造连接(图7.2.1)。 7.2.2加气混凝土屋面板不应作为屋架的支撑系统。 加

1.2.2加气混凝土屋面板不应作为屋架的支撑系统

7.2.2 加气混凝土屋面板不应作为屋架的支撑系统。 7.2.3 加气混凝土屋面板的挑出长度(图7.2.3)应符合下列 规定: 沿板宽方向不宜大于板宽的1/3 2 与相邻板应有可靠的连接; 3 沿板长方向不宜大于板宽的2/3。 724平不切断和不础坏钢馅庭时加气源凝十层面

1 沿板宽方向不宜天于板宽的1/3: 2 与相邻板应有可靠的连接; 3沿板长方向不宜大于板宽的2/3。

图7.2.1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加气 混凝土屋面板构造示意图

1抗震加气混凝土屋面板;2预理角铁,3一8钢筋环与 预埋角铁和8通长钢筋焊接;48通长钢筋;5梁内预 埋10钢筋,间距1200与8通长钢筋焊接;6一专用砌筑 砂浆坐浆:7一钢筋混凝土梁或圈梁

7.2.3屋面板挑出长、宽度示意

板上可开一个孔洞(图7.2.4)。如开较大的孔洞JB/T 8734.6-2016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 第6部分:电梯电缆,应另行

板上可开一个孔洞(图7.2.4)。如开较大的孔洞,应另行设计。 7.2.5在加气混凝土屋面板上做卷材防水层时,屋盖应有良好 的整体性,当为两道以上卷材时,在板的端头缝处应干铺一条宽

的整体性,当为两道以上卷材时,在板的端头缝处应于铺一条宽

LY/T 3016-2018 林业机械 履带式挖树机图7.2.4屋面板上开洞示意图

度为150~200mm的卷材,第一层应采用花撒或点铺或在底层 加铺一层带孔油毡。卷材的搭接部分和屋盖周边应满粘,第二层 以上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7.2.6当加气混凝土屋面板采用无组织排水时,其檐口部位应 有合理的防水、排水和滴水构造,不得顺板侧或板端自由流涧。 7.2.7加气混凝土屋面板底表面不应做普通抹灰,宜采用刮腻 子喷浆或在其下部做吊顶等底表面构造处理方式。

7.3.1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单一材料用作外墙,当其与其他材 料处于同一表面时,应在其他材料的外表设保温材料,并在其表 面和接缝处做聚合物砂浆耐碱玻纤布加强面层或其他防裂措施, 在严寒地区,外墙砌块应采用具有保温性能的专用砌筑砂浆 彻筑,或采用灰缝小于等于3mm的密缝精确砌块, 7.3.2对后砌筑的非承重墙,在与承重墙或柱交接处应沿墙高 1m左右用24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人墙内长度不得 小于700mm。地震区应采用通长钢筋。当墙长大于等于5.0m 或墙高大于等于4.0m时,应根据结构计算采取其他可靠的构造 业

©版权声明